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稅收成長鈍化的警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天花亂墜的「公共化」,都成了「綠化」
.聯合報黑白集/閣揆官邸迎陳抗?
.經濟日報社論/稅收成長鈍化的警訊







經濟日報社論/稅收成長鈍化的警訊


2018-01-16 00:3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財政部日前公告去(106)年全國實徵稅收淨額2兆2,326億元,超出預算數將近78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但就成長幅度而言,僅較前年稅收增加85億元,微幅成長0.4%,卻是金融海嘯以來成長最低的表現。如加計還在途中1月將陸續進帳的貨物稅與關稅等稅款,估計全年稅收比預算數超徵960億元,也代表從民國103年起連續三年超徵1,000億元的紀錄,確定就此打住。此一現象背後透露的是,財政極可能轉趨惡化的警訊,值得關注。
以個別稅目觀察,包括國稅的贈與稅,以及土增稅、地價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等地方稅都明顯增加,其中地價稅、證交稅與贈與稅均有一成以上的漲幅,但地價稅和房屋稅增加是因為近年地方政府調高房地持有稅的稅基所致。
而贈與稅收入之所以較上年增加75億元,再創新高,主要是因為去年中稅率調高一倍,使得部分納稅人基於租稅規劃或節省稅負,提早贈與而有大額稅款入帳。由此觀察,贈與稅未來只會明顯減少,而地方稅則因為今年底有地方選舉,地方政府必然以減稅方式討好民眾,爭取選票,從目前已經有部分地方政府已調降地價稅的公告地價和房屋稅的路段率或囤房稅的稅率來看,地方稅今年極可能不增反降。
菸酒稅增加是因為去年為籌措長照財源而提高菸稅的短期現象,未來因為走私增加或抽菸人口減少,也可能出現稅收反轉的情形,進而導致長照財源的萎縮。證券交易稅則因去年台股持續站穩萬點,全年稅收金額將近900億元,比前一年增加190億元,增幅達27%,但仍低於歷史高峰紀錄甚多;隨著國際股市紛紛攀至新高,投資人居安思危的考量下,證交稅今年恐怕也難以明顯增加。
至於稅收減少的項目,最受關注的是綜所稅,去年實收淨額僅有4,805億元,較上年減少154億元,雖然財政部解釋主因是結算申報的自繳稅款與退稅金額增加,及利息、權利金所得扣繳稅款減少所致,但也反映國人所得停滯成長的事實,以及104年才實施的富人稅和股利所得扣抵率減半措施可能造成稅基外移的衝擊,因此今年綜所稅恐怕難以增長。
另外,營所稅實收淨額約5,009億元,較上年減少近100億元,財政部說是因為企業去年出現巨額減稅金額,但也顯示租稅優惠有增無減導致稅收損失,營所稅的成長可能也到了強弩之末。
此外,行政院目前送審的稅改方案,將對股利所得減稅,初估可能減少69億元稅收,加上107年預算訂得比去年高,可以預期稅收超徵的額度一定比106年度少,稅收極可能在今年出現短徵,並成為長期負成長的起點。
本來,稅收超(短)徵是實際徵收數和預算數比較所得的結果,超(短)徵可能是編列預算時假設的經濟成長率數字失準或有些變數沒有掌握所致,並不足以作為財政狀況改善或惡化的絕對指標,也不代表財政有盈餘或赤字,然而各級政府原先的預算編列超過2,000億元的赤字,因此稅收超徵數仍不足以彌補預算赤字的一半,政府累積的債務最後還是增加。
更嚴重的是,106年度稅收的預算是參考前三年稅收都超徵千億元的情況,從而在樂觀的假設下編列,支出預算數當然也就從高編列,則106年實際稅收只比前年微幅成長,顯然106年的實際財政赤字額度應比前年更高,代表實際上財政已經轉趨惡化。
而去年7月施行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四年期程編列4,200億元的預算,加上長照支出逐年驟增,今年和未來的稅收成長又極可能鈍化,可以預期的是,赤字又將有增無減,財政狀況將更加惡化。我們希望政府能正視以上警訊,及早提出正確有效的因應方案。


聯合報黑白集/閣揆官邸迎陳抗?


2018-01-15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位於金華街上的行政院長官邸近期密集整修,準備迎接閣揆賴清德到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花一千多萬元整修賴揆官邸,到底錢從哪來,越來越難自圓其說。可確定的是,其中七百多萬來自於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原本是補助政府機關修繕綠建築之用。官邸連這種錢也挪用,根本名不正、也言不順。
徐國勇那天理直氣壯,說整修官邸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制度」。但是,閣揆官邸動用到內政部建研所的錢,這算哪門子「制度」?何況,正是民進黨在野時不斷汙名化官邸、官舍,執政後有些高官為了凸顯與眾不同便堅持不住官邸;如今,為何又高談制度?
再說,要整修閣揆官邸,連一千多萬元都拿不出來,也令人匪夷所思。合理推論,應該不是沒錢,而是唯恐動用預備金支應,將被質疑院長拿預備金為自己做功德,才把腦筋動到建研所的補助上。
這樣的算計儘管精巧,卻證明程序大有問題。金華官邸之議最早在去年八月,但建研所補助收件截止日是前年底,時程根本對不上。補助申請須知上也說明,必須等立法院通過預算後,才能執行;但是,這筆預算還沒過。可見,行政院極可能是插隊,或挪支,違反動用預算規定。徐國勇說的「為體制」,其實是「破壞體制」。
有趣的是,建研所優先補助原則其中有一條:「往來人員眾多、開放場所」。要硬拗官邸是往來人員眾多的場所,難不成行政院計畫書上寫著:將開放給陳抗民眾自由進出?
說了一個謊,需要更多謊來圓,正是如此。


聯合報社論/天花亂墜的「公共化」,都成了「綠化」


2018-01-16 00:0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圖)運作下,華視總經理郭建宏被拔除職務,掀「台獨三台」風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近日將強行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把人事改為「官派」;此舉除了引發農田水利會反彈,許多農經及水利學者也連署反對。蔡政府辯稱,水利設施是「公共資源」,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才更合理。這樣的說詞似是而非,除暴露民進黨的私心,更顯示「公共化」已被蔡政府拋在腦後。
現代民主國家的發展,已不再相信「萬能政府」可以管理一切國家事務,因而主張將一些關係特定群體的事務交由這些群體自行協商管理,這正是「公民社會」概念的由來。亦即,在公與私之間,在政府與個人之間,應存在許多不同的公民組織或團體,由其成員管理社群的共同事務。過去,民進黨是「公民社會」的倡議者;現在蔡政府卻反其道而行走向大權一把抓,更到處插手或收併社會團體或公法人組織,踐踏它早年的理想。
在野的時候高呼「公共化」,執政時卻大力推動「國家化」,以遂行政治上的「綠化」為目標;這樣的「三段論」,正是民進黨把國家資源當成政黨私庫管理的謀略。正當蔡英文總統以「轉型正義」之名清算國民黨早年「國庫通黨庫」的舊帳,但蔡政府現在做的事,其實是如出一轍。在台灣民主化卅年之後,這樣的倒退作法,更顯不堪。
諷刺的是,水利會長最初也是「官派」,在蔣經國時代「還政於民」,把它改為農民互選。萬萬沒想到,正在大家追念蔣經國之際,蔡政府竟然出此絕招,不僅將水利法「修惡」,還一舉「修退」了卅多年。水利會一旦改制成「公務機關」,對民進黨而言,立刻多了全台十七個農田水利會的各色「官職」可供分派,讓地方綠營親信進占,使水利會成為民進黨的選舉樁腳,這可能是蔡政府要急急在這次臨時會修法的原因。如此一來,台灣的民間社會與「公共化」,又掉入了另一個深淵。
水利會改官派的命運,看看公視和華視亦可印證。一九九八年政府成立公共電視,是為了提供民眾免於商業汙染及政治偏見的媒體服務,這是「公共化」的目標。但在民進黨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公視的公共本質逐漸變調,包括人事任命及節目內容都逐漸走向「綠化」的不歸路,以致在第二次政黨輪替時出現董事會三年難產的現象。二○○六年,華視也被納入「公廣集團」旗下,和公視並列,但也漸漸遭到政治染指,「公共媒體」變得有名無實。
日前,在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運作下,華視總經理郭建宏被拔除職務,郭建宏憤而反擊,聲稱華視、公視已相繼淪為民視的附庸,成為台獨人士民視董事長郭倍宏口中所謂的「台獨三台」。且看其中的變化軌跡,先是以「公共化」為名,成立國家預算補助的公視和華視;繼又透過黨派化的人事任命,讓兩家電視台從本質上「綠化」;接下來,再利用派系政治及裙帶關係的交互作用,讓公廣集團旗下公共電視聽命於獨派的民視,藉此完成「公共電視台獨化」的目標。
試想,「公共化」與「黨派化」、「台獨化」原本是互相背反的概念,但經過民進黨政府的妙手接合,竟然可以一氣呵成,完成了矛盾的無縫接軌。公視和華視若因此喪失了「公共化」的初衷,這不僅是國家電視遭到民進黨竊取,也是民主遭到蔡政府閹割。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是蔡政府任命,蔡總統可以裝作若無其事嗎?或者,陳郁秀所做所為,就是在執行蔡政府的旨意?
卅多年前,蔣經國取消水利會長官派將權力下放給地方,這是「還政於民」。卅年多年後,蔡英文收回水利會的自治權,這是「奪政於民」。用謊話連篇的「公共化」來達到「綠化」的目標,居然也能自稱「改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