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從日銀突然升息 看日圓走向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245/web/ 

◆  聯合報社論/揮別大撒幣,賴政府施政得勒緊褲帶了
◆  聯合報黑白集/淹出新風貌
◆  經濟日報社論/從日銀突然升息 看日圓走向







經濟日報社論/從日銀突然升息 看日圓走向


2024-08-01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央行31日公布縮減收購日本國債計畫,同時調升短期政策利率從0到0.25%。路透


日本央行(日銀)昨日政策會議公布縮減收購日本國債計畫,同時調升短期政策利率從0到0.25%。前者公布內容大致符合市場預估,但是調升短期利率可說完全出乎市場預料。

日本財經資訊公司 QUICK29日公布的調查,74%的金融界人士評估日銀不會在7月底升息。一方面金融界不太相信日銀會在一個會議同時處理長期與短期利率,另一個原因是日圓價格從7月上旬的1美元對161日圓,日銀開會前已經升值到152日圓左右。由於日圓走強,市場評估日銀並不急於7月底升息。

日銀宣布升息後,日圓價格從152急升到149,減少了日圓弱勢的政治壓力。日本自民黨9月將舉行總裁選舉參選人如數位大臣河野太郎、幹事長茂木敏充最近紛紛提到日銀應該多考慮日圓弱勢的物價壓力。來自政界的持續壓力,並且避免成為9月總裁選戰的標靶,也許是日銀提早升息的重要因素。

在昨天日銀升息之前,日本金融界多評估今年下半年升息一次,明年春天再升息一次,像是三大銀行的瑞穗銀行 CEO,7月初就表示類似的看法,並且認為現在日本經濟的體質,挺得住 0.5% 的利率。

日本輿論一向認為日銀最終利率要超過 0.5% 有很大門檻。畢竟日本從9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日銀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實施零利率政策開始,短期利率最高就只有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2月一度升息到0.5%。

但是昨天日銀的升息,已經明顯改變日本金融界的風向。一向保守的前日本央行理事木內登英7月26日的媒體論述,還維持日銀9月才升息的看法。在日銀宣布升息後,木內發文評估日銀將會在12月,以及明年4月各再升息一次達到0.75%,而最終利率可能會落在1%。日銀的提前升息,已經明顯改變金融界對於短期利率最後落點的評估,0.5%門檻已經被輕易跨過。

雖然現任的植田總裁從未預測未來日銀最終利率落點,但是參考前總裁福井俊彥的話,我們大概可以日銀動向。福井說過「1%是利率政策產生效用的最低水準,比這個水準更低,那利率變動也無法產生足夠效果」。換句話說,日銀人都知道,如果要讓利率成為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至少要讓利率維持在1%的水準。

弱勢日圓與觀光產業興旺之下,過去兩年日本政府稅收與企業營收創新高,企業也大幅加薪,日銀當然想趁著現在景氣好,把利率調升到發生貨幣政策效用的1%最低水準。不然缺乏有效利率工具的日銀,萬一碰到大規模不景氣,只能像之前黑田總裁般,祭出「負利率」這種備受爭議,事實證明也幾乎無效的怪招。

不過日本近30年利率未曾跨過的0.5%門檻,尤其是日本民眾七成房貸是變動利率,連動日銀短期利率。日銀如果未來一年內再升息兩次,民眾房貸負擔會明顯增加,進而削弱民間消費力,恐怕日銀也會承受政治壓力。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日銀的升息與未來美國聯準會的降息,將會刺激日圓升值,降低日本物價,使民眾實質購買力增加。加上日本民眾握有的國債、存款等金融資產規模大於房貸總額,就社會總體來看,升息所造成的效果是正的。因此日銀升息之路,也不一定不順利。

日銀昨天也公布了未來兩年的通膨預估,扣除生鮮食品的 CPI 漲幅分別為2.1%、1.9%,接近日銀2%的通膨目標。因此未來兩年內,就算日銀短期利率上漲到1%,在通膨2%的環境下,實質利率是負1%水準,依舊是十足的貨幣寬鬆。

未來兩年,除非發生美國經濟硬著陸,發生系統性經濟風暴,日銀應該會小心翼翼達到短期利率1%。同時聯準會未來兩年是持續降息,如此一來美日利差將確實縮小,日圓價格從現在的1美元兌149日圓回復到疫情前110日圓左右,也是極有可能的。












聯合報黑白集/淹出新風貌


2024-08-01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凱米颱風挾帶暴雨,加上天文大潮影響,讓整個高雄市區幾乎都泡在雨中,圖為九如四路淹水情況。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淹不知道,一淹嚇一跳。歷經凱米的大淹水,港都高雄的形象竟變得綺麗。

明明大半個市區都泡水,前往勘災的賴總統卻指手畫腳,稱美濃某宅只淹卅公分,並宣布淹逾五十公分的住宅中央每戶補助兩萬元。「台灣錢淹腳目」,因此有了新註解。網軍接著出動,盛讚高雄如何迅速恢復日常;他們渾然忘了,高雄可是連放了四天颱風假

學者也不袖手,大誇高雄廿五座滯洪池發揮功能,使全市淹水面積不到莫拉克的一成。這種正向心態多麼難得,但這次全市有九十多棟大樓地下室進水,市政府可能得將它們都指定為「市立滯洪池」,以便下次大水再來,才能繼續分擔蓄洪責任。

當年發動罷韓的團體「Wecare」更威武,直指高雄淹水都要怪「國民黨沒做事」,而滯洪池「都是民進黨建的」。拜託!從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起,民進黨就在高雄執政;其間,只有韓國瑜任內的一年半清理下水道淤積。一個把清淤當傻事的政黨,把地底下的事都當空氣,還真的省心又省事!

黃捷說,民眾為她「拍手拍到瘀青」,別以為她在練肖話。就像水都淹成這樣,綠媒都能為陳其邁做出「好感度亞軍」的民調,港都居民愛市的心情豈是外人所能理解?重要的是,受災者拿錢消氣,歌頌大隊唱出城市新風貌;至於治水預算都花到哪,還會有人追問嗎















聯合報社論/揮別大撒幣,賴政府施政得勒緊褲帶了


2024-08-01 00:3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卓榮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卓榮泰聽取年度總預算報告,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歲出都突破三兆元,國防預算則再破六千億元大關。這是賴清德政府首次編列總預算,八年前蔡政府首任閣揆林全編列的歲出還不到兩兆元,短短八年,竟膨脹了一兆,這還不包括未併計的特別預算。預算成長之速,全球罕見,民進黨政府「愛花錢」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與此同時,審計部也公布了決算報告。若把總預算和特別預算一起計算,除了一○七年、一○八年和一一○年有賸餘外,蔡政府其他年度都是短絀。審計部更推估,一直到民國一一八年(二○二九年),中央政府收支都將「入不敷出」。簡言之,賴政府的財政壓力,將遠大於蔡英文時代。

審計部在報告中說,因地緣政治、貿易爭端再起、主要國家高利率持續等潛在風險,課稅收入增添不確定性。在高齡化趨勢下,醫療、長照、安置等給付將快速成長,政府財務負擔沉重。又因各項社會保險年金收支無法平衡,政府須負最終支付責任,對財政極其不利。

審計部說得含蓄,光是勞保基金潛藏負債即超過十三兆元,學者認為此數還太樂觀。為避免破產,政府今年撥捕了一千三百億,卓榮泰也承諾未來將每年撥補千億。這是政府逃不掉的開支,這類政府非付不可的常態開支,未來只多不少。卓內閣新編的社福預算即上看九千億元,因應少子化也得花千億元,顧老顧小都要千億,還有多少錢可供「其他社福」運用?

總預算上調最多的,要數國防預算,這也是兩岸緊張情勢下無法精省的開支。更重要的是,籌備高性能武器裝備預算即將進入付款高峰期,預估明後三年軍購案要五百億,一般裝備需求也要高達千億元,美方專家還主張台灣應將國防預算調高到 GDP 的五%。若再加上可能當選的川普要求我國繳交「保護費」,這些難以預估的支出只會多不會少,絕非財政主計單位列帳所能掌控。

更別忘了,賴總統視察潛艦國造時,曾豪邁喊出要一口氣「打造七艘」。每艘潛艦估計要價四百億元,七艘就將近三千億,約是當前國防年度預算之半。如果七艘潛艦都要造,除非割捨其他高性能武器或縮減日常用度,但國防部要如何取捨?這類「特別預算」都金額龐大,未必會列入總預算統計,但終歸是民脂民膏,得從百姓身上榨取。

社福擔子重,國防不能省,還有進退失據、岌岌可危的能源政策。因為台電嚴重虧損,政府又不敢漲電價,只好用追加減預算撥補台電千億,減少台電虧損。電費不能漲,核電不能用,綠電轉型目標又達不到,政府只能一直貼錢撥補來填台電的財務大洞不只台電,中油也在虧,油電都是基本民生用度,影響經濟極鉅,政府非埋單不可。賴政府要務實挺住,就躲不掉這些實際問題,每一筆錢都不是政府口水解決得了的。

更麻煩的是,賴政府缺少多數國會的支持,在總預算審查勢將受到嚴重檢驗,不可能有當年前瞻預算躺著過關的好日子。在野黨在國會把關,獲有民意的支持,行政院要有預算被大砍的準備。行政院把總預算列得越寬鬆,越會造成財政包袱,恐過不了立法院這一關。

正因這種內外壓力,卓榮泰內閣面臨的考驗,將遠大於蔡政府時期。如此一來,實際政務能花的錢勢將受到壓縮,更無法再像蘇貞昌時代那樣事事撒幣買人心。如果施政沒本事,硬要挖空心思花錢固政權,終究會在國會被揪出來,結果未必真的有利選情。賴政府該勒緊褲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