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年改必考題 新勞長怎突破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年改必考題 新勞長怎突破
◆  攜手原民 展現因應氣候變遷實力
◆  工運背景準勞動部長 工運界疑慮多
◆  讓法官不再血汗 需分案減量
◆  改善審判制度 創雙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年改必考題 新勞長怎突破


2024-04-20 01:17  聯合報/ 江一豪/律師(新北市)
立法院會就年改復議案再度表決,最終投票結果為贊成50人、反對54人,國民黨團以席次優勢獲勝。記者黃婉婷/攝影
波波漫畫


隨著新內閣人事包括勞動部長在內陸續就位,年金改革議題也將浮上檯面。理由在於根據精算報告,勞保基金將於賴清德總統任期前後歸零,之後每年高達五、六千億且持續攀升至兆的支出,可預見其將面對的必考題是:「勞保年金要怎麼改?」除了勞保,立院日前表決軍公教年金停止所得替代率遞減案,引發執政黨與在野黨激烈交鋒,凸顯年金改革必須全盤處理,而過多的政治算計,本身就是問題。若要避免重蹈蔡英文總統第二任任期一事無成的覆轍,必須有突破性思維。

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上路的軍公教年改,曾引發反彈抗議,至今仍是相關族群難以抹滅的痛。對此在野黨提案修法停砍給付,並在立院院會復議表決通過後交付委員會審查,自應說明此案對基金的整體財務影響。但執政黨立委於第一時間扣上「反改革」、「世代剝奪」的帽子,則難以讓人信服。若說軍公教年改是執政黨為維持基金穩健運作政績,那麼何以攸關千萬勞工勞保,卻在其完全執政八年文風不動?要說是誰造成不同行業別、世代間的對立,絕對少不了執政黨的分。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八月,時任勞動部長許銘春曾表示,將於當年年底提出勞保年金改革草案,方向包括調整年資給付率、提高勞保費率速度,拉長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以及提高政府每年撥補等,期盼可以延長勞保十到廿年的財務狀況,所以一定會溯及既往,「否則對年輕人不公平。」

此政策宣示卻在不明原因下喊卡,勞動部只不斷複誦勞保是國家辦的社會保險,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請大家放心。即使明知潛藏負債已高達十二兆,竟仍宣稱撥補也是改革,然而用當代納稅人去填補退休世代的老年給付,正是赤裸裸的世代不公

勞動年金給付實施十五年來改革呼籲不斷,卻一次次在政黨各有盤算下,除了互噴政治口水,也只是讓基金財務惡化有如失速列車,直直朝破產衝去。加上人口結構(少子女化、高齡化)變遷衝擊,現行勞保制度已註定自我崩潰,不可能以現狀維持遑論永續發展,軍公教年金亦然。由工作世代支付退休世代的社會保險模式,如今已難維持運作,應慎重思考是否應朝向統整現有各(軍、公、教、勞、農、國)社會保險,以稅收建立一個跨職業別的基礎年金制度

面對公共年金政策,必須透過全民、不同黨派與社會力量,集體面對、積極對話、尋求共識,找出得以永續的解決方案。參考瑞典於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的年改經驗,之所以能順利轉型的關鍵之一,在於國會成立跨黨派「公共年金改革委員會」,藉由各黨派的參與,摒棄民粹式語言與主張,納入專家學者聚焦政策規畫,更重要的是,為打造可永續發展的公共年金制度,共同承擔改革責任,大家一起下水取代互相扯後腿。

賴清德於競選期間,面對勞保改革相關議題,明確表示不會考量選舉問題,對的事情有道德勇氣去進行,當選後一定會解決勞工退休金問題。這種態度確實符合其人設,加以勞保基金存量只剩四年,主客觀因素皆讓人難想像,年改議題要繼續推拖下去。

面對年改必考題,執政者如何避免先前數人頭、扣帽子所造成的對立衝突,代之以通盤檢討、專業決策的政黨合作模式,且拭目以待。












攜手原民 展現因應氣候變遷實力


2024-04-20 01:16  聯合報/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北市)


十九日民意論壇「森林碳匯有賴原民氣候勞動力」一文,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下稱林業保育署)業務有諸多指教,特此說明及澄清。

林業保育署轄管一六二萬公頃國有林地,其中九成亦為原住民族傳統生活或使用;林業保育署雖非原住民事務主管機關,惟國有林治理與經營,原住民族本應是最核心權益關係人。

近年林業保育署在肯認原住民族自然資源權利與生態永續的前提下,積極與原民部落和解共生,更透過法規修正、政策精進與預算編列等方向,與部落共管山林、共享惠益,期盼縫合族人與山林原有的親密關係,共創政府、部落、山林三贏。

以賽夏族為例,過去長期稱呼林業保育署改制前的林務局為habon(賽夏族語中之魔鬼)。林業保育署於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與賽夏族依其傳統儀式進行和解後,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長期蹲點苗栗南庄陪伴部落,成立「賽夏族原住民林業暨勞動合作社」,推動系列綠色森林產業從林下養蜂開始,進而發展段木香菇、生態旅遊、森林療癒,並參與山林巡護、森林生態監測、人工林撫育、疏伐等國有森林經營,在去年通過 FSC 國際森林認證,成為永續森林經營典範。多元的綠色森林產業,也讓族人的平均月收入從當初不到四千元,至今年初已翻倍成長至一萬一千元。

除了提振部落經濟,合作社社員從當初僅七人,至今已達一五七人,其中有廿三人是原本在都市打工的返鄉青年;社員中也有多人曾經迫於生計、鋌而走險涉入盜伐的前山老鼠,但穩定的收入與感受來自山林的惠益澤被,讓他們已成為部落中最堅定守護傳領家園的「護林虎」

此外,隨著經濟改善,自信心提升,中斷五十四年部落成年禮,也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起復辦,重振傳統文化,讓孩子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土地及文化賽夏族原住民林業暨勞動合作社也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正式成為「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IPSI)」的正式會員,躍升國際舞台

與南庄賽夏的山林共管模式,除了已吸引全國原鄉十四個族群上百團體前往實地參訪、借鏡;林業保育署其他地區分署也與當地部落共同構思發展屬於自己的里山經濟。這些龐大量體的業務推動,當然有賴於預算的配合,林業保育署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對於原住民山村與社區林業經濟等各項業務,挹注經費逾五億元,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更編列約六億元預算。

原住民族的智慧是生態永續的關鍵,無論是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抑或是多元林業與生物多樣性政策的推動,原住民族都會是林業保育署最重要的夥伴。我們也會持續將與族人協力推動森林經營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果及經驗和國際分享,讓世界看到台灣攜手部落,展現因應氣候變遷與調適的創意與實力。













工運背景準勞動部長 工運界疑慮多


2024-04-20 01:13  聯合報/ 林莊周/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桃園市)
勞動部準部長何佩珊昨溫情喊話,承諾勞保不會倒,會讓勞工放心。記者余承翰/攝影


賴清德總統的新任內閣成員陸續公布,在昨日第四波內閣名單中,勞動部長人選出乎意料地是由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接任,此人事任命一出,雖然有媒體報導何佩珊當年曾因關廠工人抗爭而遭判刑,具工運及農運背景等,然而,若看如今仍從事工運或仍在工會工作的人,對於何佩珊擔任勞動部長的評價,多是疑慮重重。

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何佩珊部長早年也許曾經有參與過工運抗爭,但其實早在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年)國會全面改選時,就進入國會擔任民進黨現任總召柯建銘的助理,後來又擔任黨內政策會的副執行長,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再被調到行政院擔任副秘書長,負責民進黨在行政院和立法院之間的政策協調工作

而最讓勞工擔憂的,是何佩珊在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積極參與和推動勞基法第二度修惡的角色。當年,蔡英文總統在選前承諾,若沒有配套使勞工權益不受損害,就不會砍七天假,因此,最後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的勞基法修法,整體是以增加特休、提高休息日加班費率,還有明定七休一與輪班休息時間等來做為砍七天國定假日的配套

因此,當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後,除了功德說等失言,強勢修惡勞基法,將原本作為砍七天假配套的休息日加班做一算四制度給刪除,並開放例假日挪移和休息間隔彈性,並提高單月加班上限,才是當年引發眾怒,甚至連黨內官員、立委和諮詢學者都表態反對的主因

然而,在民國一○六年底至一七年初(二○一七年底到二○一八年)初那場勞基法修惡中,何佩珊的活躍表現頻頻躍上媒體版面,包括在立法院委員會審查時,嗆同黨立委林淑芬「夠了」,被質疑是想要以行政權壓制立法委員的民主審議與監督權限,同時也頻頻上媒體護航賴清德修惡勞基法的政策方向,甚至表示民進黨在野時期也許比較強調中間偏左,但現在是執政黨就不應落入「左派幼稚病」等發言,將避免勞工過勞,提供合理勞動條件保障的勞權主張,逕自打成左派,同時也將許多過去民進黨的政治承諾以執政務實時空環境不同為由一筆勾銷

正是何佩珊在當年那場勞基法修惡中的角色,以及賴清德在選前多次針對要因應新時代調整勞動法規的發言,讓現在台灣勞工非常擔憂,這次何佩珊被選中擔任勞動部長,是否正是要再次修惡勞基法,甚至是修惡勞保年金的徵兆














讓法官不再血汗 需分案減量


2024-04-20 01:11  聯合報/ 尤英夫/律師(台北市)
士林地方法院。記者李隆揆/攝影


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庭李法官疑因工作量過大,日前墜樓身亡。消息傳出後,法界愕然。李法官是司法官訓練所五十二期第一名結業,平常工作認真,深獲好評,竟在年紀輕輕的卅九歲去世,痛失人才,實在說不過去;中華民國法官協會也在昨天發起「白花運動」,表達思念與祝禱。

法官也是人,人不是機器,法官工作量過多,當然身心疲憊不堪,最後結果是法官們紛紛出走、轉任法官人數減少等現況。

其實法官工作量過多是幾十年來的問題,解決之道必須多方面進行,如果不怕外界批評「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減量辦案聯合報曾在七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司法節刊出本人所撰的「司法節談司法革新,文中提供幾點淺見,其中談到「司法人員收案件數應限制在『推檢每月辦案最低數目表』以內。逾此件數即不再分案(多餘之一般案件設法消化,如無法消化,亦不妨慢慢等候審理)」。

目前司法人員承辦件數常逾此五、六倍以上,斲喪司法人員身心莫此為甚。一方面無暇法學進修,他方面無法詳細推敲與充分調查,難免草率結案。辦案一草率,當事人必不甘服。於是一案剛結,他案又起,如此惡性循環永無止境。我國聲請上訴、非常上訴等案件特多,不能謂與草率辦案無關。」

貴報又在去年刊出本人的「解決恐龍法官,讓法官不再血汗」,指出法官濫用自心證,引來更多上訴案的增加

這次李法官的死訊,司法院稱院長許宗力深表遺憾與不捨,卻引爆基層法官對司法院的不滿怒火,「案子愈辦愈多,司法院卻毫無具體作為」。法官論壇上有法官點名許宗力應下台負責,法官協會也發聲明,籲一個月內提出減輕法官工作負擔的具體措施。看來司法院若不採取有力行動,無人願意當法官,法院只好關門了。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改善審判制度 創雙贏


2024-04-20 00:54  聯合報/ 張宗隆/律師(高雄市)
司法院長許宗力至士林地院對基層法官表示,請大家注意身心健康,參加戶外活動是必要的,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記者林伯東/攝影


法官之辛勞不是血汗工廠可形容,司法院長要法官「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是勸慰法官回宿舍再寫書類?昨法官協會發起白花追思運動追悼法官李昭然同時,又傳高院法官在法官辦公室突然昏厥、送醫急救,顯見法官工作嚴重超載。法官在結案時間壓力下,要求裁判品質很困難,連帶影響訴訟當事人權益。在案件數量無法減少下,審判制度應立即調整,別讓法官耗費精神在無謂或濫訴案件,才是正道。

舉例而言,當事人有時利用「以刑逼民」,先告刑事,等起訴後再提附帶民事訴訟。大家都知刑事是手段,民事才是目的,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和解,是雙方金額差距太大,可是因制度使然,所以刑事必定先下判決,附帶民事才會開始審理,讓刑、民事法官都要審理並作出判決。若法院可先審理附帶民事部分,確定給付或賠償金額後另一方本人或透過保險公司理賠,被害人就撤回刑事告訴,刑事庭此時就可作出不受理判決,也不會增加民事庭負擔;民事庭在審理時,就事實認定也可參考起訴資料。

又如目前刑事案件就一審上訴二審可說全無限制,甚至刑事訴訟法第三四八條修正後,當事人可僅針對刑度輕重上訴。可是量刑輕重明定為上訴理由之後,法官要考量的事項更多,要更加交代為什麼判如此刑度。雖然修法後的規範是正確的,卻會讓心存僥倖的被告想先拚看看,本來可和解的案子就先不和解;本來想自白犯罪的就先不自白看能不能拚無罪,如果一審判輕算撿到,判重就上訴,二審時再和解或自白就成為「犯後態度良好」可請求減刑。結果一審刑事庭法官費再多心力只是把自己累個半死,又壓縮了審理其他案件的時間。因而,在規範上就應要有限制,以減少就刑度不服而上訴的情況。司法院只要盡快提出修法草案,就可立即改善。

司法行政程序上,司法院也應簡化流程。司改絕大部分是在改革法官,像要求法官要準時開庭、準時結束,判決文書要清楚易懂,這絕對正確;但判決書類是法律專業文書,再怎麼白話也可能無法讓當事人全盤了解,司法院可強化法院訴訟輔導的功能,而不是要求法官判決書應該鉅細靡遺解釋說明。近年這現象已有改善,但是判決書篇幅過長仍很常見。判決書的篇幅與判決品質並無關聯,筆者聽過資深最高法院法官上課時表示,其判決書都是以手書寫,不超過幾頁事事都交代清楚,司法院該讓法官有更多時間專注案情、發現真實,而不是撰寫判決書類。

日劇「HERO」中,久利生公平檢察官(檢察官是廣義司法官)可用上幾天只為調查一案;日劇「鴉色刑事組」,入間法官在審理案件有疑問時,直接發動職權調查,自己跳下來尋找證據。但戲劇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法官沒有充足的審理時間,會發生對事實誤解的危險,當事人必不服,然後不停上訴,造成司法資源及訴訟當事人雙輸。想解決目前困境,就要給法官充裕的時間,也可使當事人蒙利,也是民眾普遍的期望。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