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陸兩會觀察政經動向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686/web/ 

◆  聯合報社論/胡搞與包庇:清點基隆東岸商場這池渾水
◆  聯合報黑白集/白浪滔滔海巡怕
◆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陸兩會觀察政經動向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陸兩會觀察政經動向


2024-03-13 00:45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共全國「兩會」日前閉幕,日經亞洲報導,這次兩會出現五個「沒有」,包括沒有總理記者會、沒有令人驚喜的經濟政策、沒有改變的外交政策、沒有風險的安全措施及沒有偏離習近平路線。新華社


最近中國大陸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及政治協商會議,即所謂的兩會。兩會重點之一在回顧中國大陸經濟趨勢,以及未來發展重點。兩會最重要的「政府工作報告」,雖然強調中國大陸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經濟表現平穩,成長率為5.2%,達到預期5%;卻是除了新冠疫情大陸封關鎖國期間之外,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以來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達標掩蓋不了大陸經濟不振事實

今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目標仍訂為5%,並強調穩定性,顯示中國大陸經濟高成長時代已成歷史。目前中國經濟面臨內需不振、投資低迷,失業率偏高,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地方債務危及金融市場穩定等問題中國大陸今年重點政策在解決上述問題,但是房地產及地方債務問題,目前只是不再惡化;所留下的財政問題,以及對國內消費信心影響,短期恐難以回復,成為經濟成長的重大阻力。

大陸對外則面臨全球經濟情勢低迷,出口表現不佳,今年預估也難大幅反轉;中國大陸的「雙循環」成長模式,內外引擎均呈現失靈。

特別是美國強力制裁,在關鍵技術對大陸的箝制策略,迫使中國大陸加速創新,尋求技術突破,才能擺脫美國的壓制,但目前在前瞻領域方面,大陸仍多數居於劣勢。美國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拜登與川普會再次對決,川普多次批評拜登對中政策缺失,影響美國經濟。

為了拉抬選情,預估選前拜登會擴大對中國大陸制裁力度,加碼更多「掐脖子」措施,對中國大陸是一大挑戰。

在美中經貿對抗下,台灣明顯傾向美國,甚至配合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脫鉤政策;對於大陸經濟走下坡,不但多所嘲諷,甚至還認為大陸對台灣依賴反而增加,但應務實看待大陸經濟變化。

中國大陸在經濟失速,內需不振下,也使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降溫,去年為衰退最快的地區;台灣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為35.2%,為近20年新低

雖然對大陸市場依賴下滑,可以降低風險;但對大陸的出口不振,也是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只有1.31%,創14年新低,在東亞殿後主要原因

另外台灣去年對東南亞投資,超過中國大陸,大陸不再是台灣最大海外投資據點;政府視為擺脫對大陸依賴的成果,甚至宣揚為新南向政策的亮點,但應客觀研析此發展。台灣長期對大陸投資,雖然對大陸過度傾斜,但也帶動對大陸中間產品的出口,充分發揮大陸加工據點功能,形成另類的產業分工及三角貿易,對台灣經濟有所貢獻。未來在對大陸投資降溫,轉往東南亞下,與台灣是否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分工?以「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能否延續?攸關台灣經濟的發展。

大陸兩會也觸及兩岸關係,特別是今年兩會在台灣總統大選與總統就職之間,時機相當敏感,引起更多的關注。

綜整兩會對兩岸立場,除了維持九二共識及反台獨外,也將加強「涉外法制建設」,主要是打壓台灣在國際上地位,直指將取代台灣在中美洲議會地位

在大陸加強壓迫台灣國際空間下,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會更艱難。特別是今年下半年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將召開執委會,審查台灣及中國的申請案。中國大陸必然會強力杯葛台灣,面對因應大陸全面阻撓,台灣突圍困難度極高

兩會對台灣立場維持強硬,再加上近來由中國大陸片面修改 M503 航路、大陸漁船翻覆事件、台灣實施赴大陸團客禁令、大陸揚言擴大取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關稅優惠範圍,以及大陸加諸台灣的其他反制措施。兩岸關係在賴政府未上任前,已經進入寒冬。











聯合報黑白集/白浪滔滔海巡怕


2024-03-13 00:38  聯合報/ 黑白集
大陸漁船越界捕魚。示意圖(非本件新聞事件)。圖/海巡署提供


三艘大陸漁船日前直闖苗栗近海六浬處非法捕魚捕光魚還搗毀我漁網,卻不見海巡署執法。海巡高官說,當天獲報,因風浪太大,百噸小艇無法出航,因此用雷達監控。白浪滔滔,海巡怕怕;受害漁民只好回家爆料。大陸漁船則乘風破浪撈到次日才離開。蔡政府彈性好大,遇風強浪高,就不必捍衛人民及國土

案發地在內海,比領海更貼近本島。官員稱雷達全程監控,但綠營擔心的屠城木馬,雷達能看透嗎?海巡小艇不耐風浪,陸漁船卻照常作業,而海巡難道派不出大艦?我漁民出海,發現設備全毀即報案;漁民能出海,海巡倒要躲風浪海巡署金馬窮追不捨小題大作;在本島卻看天吃飯,坐視漁民在家門口被欺負。

蔡政府別裝了!海巡署不是避風浪,是奉命避政治風頭,敵近家門不動如山,以免再生事。怪哉,不是有美軍五艘航母當靠山嗎?

綠委沈伯洋上周質詢邱國正,質問海防破口。他說金門事件後,海巡署執法能量下降,要求國防部因應,以免中共得寸進尺。黑熊戰士問錯人;總統和國安團隊都說台海風平浪靜,邱國正能如何?

海委會前倨後恭,如此識時務,為何金門出事不說實話顧大局?管碧玲說謊誤國害慘海巡署寸步難行,連抗中保台都演不下去。今天人民損失漁獲和漁網,但明天之後呢?











聯合報社論/胡搞與包庇:清點基隆東岸商場這池渾水


2024-03-13 00:43  聯合報/ 社論
基隆市政府重新辦理東岸廣場招商,其中東岸商場原營運廠商NET對市府招商、點交作業多所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隆市「東岸商場」經營權爭議從年初延燒至今,前、後市府和廠商各說各話,彷彿羅生門。但最關鍵的產權之爭,是非曲折已逐漸清晰。林右昌在擔任基隆市長時罔顧合約法令,中央原有機會導正卻坐視不理,是所有爭議根源。

基隆東岸商場引進民間廠商活化經營,確實帶來人潮與錢潮。但政府施政,講究的是「依法行政」,不能隨便踰越法律規定。東岸商場的經營權和產權混戰,也不能僅從「經濟效益」論斷是非。

東岸商場開發,始自基隆市府於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初與「大日開發」簽約,其標的僅限於興建「停車場」,期限五年。但大日開發隨即轉與 NET(主富公司)簽約,合約竟長達十年,是違法的開始。其後,NET 在停車場上增建二到四樓商場。這項合約的違規轉手,合約主體由停車場變成商場,時間由五年變成十年,在在是今天各種爭議的禍根源起

檢視兩次合約內容,可謂疑點處處。首先,林右昌的市府團隊與大日公司簽約時,僅限「停車場」的經營,這是單純的「停車場委外案」,屬於《促參法》中的 OT 案。但大日換手由 NET 經營後,卻另加蓋商場,則變成以經營商場為主體,停車場成為附屬。「停車場委外案」變成「商場經營」,使 OT 案變成 ROT 案,合法性顯然大有問題。

其次,基隆市府與大日的合約僅到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但大日轉租給 NET 的期限卻到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林右昌任內,為何對此顯不合理的轉租不聞不問?NET  願出資興建商場,可能是以為握有十年長約;但它何以有把握一定會獲得續約,林右昌市府的角色則耐人尋味。

根據《促參法》,委外經營者若要轉租,須經政府同意。因此,林右昌市府對東岸商場轉租給 NET,不會毫不知情。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林右昌多次主持會議,拍板同意 NET 的增建案,足見他對過程顯了然於胸。問題是,他並未修改及補正「大日」轉手「NET」的合約要件,以致迄今商場產權誰屬依舊不明。

促參法的「OT」(營運-轉移)模式,是業者在政府既有的公共建設上營運,營運期滿即將經營權交還政府。NET 接手並增建後,雙方關係卻變成「ROT」(增建-營運-轉移),業者出資增建、營運,營運期滿再將經營權還給政府。

基隆市政府究竟對「OT」變「ROT」作了什麼裁示,林右昌迄未說清楚。根據議員的說法,當時市府官員對此變更確有疑義,曾去函請財政部促參司函釋;但促參司的回應,竟是「由地方首長依個案判斷」。由於上級包庇縱容,此案也就錯失導正機會

無論是 OT 或 ROT 案,東岸停車場產權都屬於基隆市府,增建與否都不會使「市產變私產」。林右昌若第一時間將增建的商場產權登記在市府名下,不但於法有據,也是保全市產的必要作為。但他直到卸任均未辦理產權轉移,導致今天的紛爭難解。林市府是行政疏失,或圖利業者,是必須釐清關鍵

至於林右昌市府委託 NET,對比謝國樑市府委託微風公司,兩者條件孰優孰劣,當然應受公評,也是外界監督謝市府作為是否合理合法的重點。但招商條件優劣,比起此案的產權糾紛及委外合約變更,是枝節的問題,更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

事件演變至今,已成藍綠政治口水戰。在事態不明之際,蕭美琴即站隊 NET,為「依法行政」做出最壞的示範。而為轉移焦點,爭端又有發展成「罷免戰」之勢。但無論如何,回歸法治就事論事,才是正辦。否則,類似的「地方胡搞、中央包庇」情事,將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