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1892/web/◆ 聯合報社論/以哈衝突擴散,美國在中東左支右絀
◆ 聯合報黑白集/前門握手,後門插刀
◆ 經濟日報社論/緩解「通膨稅」現象
經濟日報社論/緩解「通膨稅」現象
2024-02-05 03:01 經濟日報/ 社論
稅收又大幅超徵,若這次決定不還稅於民,政府需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述說服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公布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全國賦稅收入的初步統計,全年實徵淨額3.43兆元,創下歷史新高,比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稅收3.25兆元,成長了1,840億元,年增率高達5.7%。實徵數比起全年的預算數3.07兆,高出3,617億元,亦即超徵了11.8%,且是連續三年「鉅額」超徵。
由於「預算數」是事前根據「既有」的租稅政策及財經統計值,例如民國一一O年及一一一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稅收數及民國一一O年(2021)的實際經濟成長率,以及「預測數」,包括民國一一一年、一一二年(2022年、2023年)的可能經濟成長率,來綜合推估,這些都是難以精準掌握的重大變數,因此實徵數和預算數難免有所「誤差」。正常情形下,若預測過於悲觀,則容易出現「超徵」的結果;反之,若過於樂觀,則會出現「短徵」的情形。如果偶而出現超徵,有時短徵,都屬情有可原。但連續七年都是超徵,且近三年「鉅額」超徵,誤差率高達20%以上,確實離譜。財政部必須在預測的方法上,繼續精進。
其實,超徵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財政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也就是讓政府誤以為財政狀況良好,於是就編列特別預算,造成支出也同步成長,進而造成舉債增加。因為超徵是事後的結果,會反映在「決算」上,除了抵銷原來在「預算」預測的赤字之外,轉變成「決算」的歲計剩餘。政府可能將該普通預算沒預測到的歲計剩餘,設法以「特別預算」的方式消耗掉。此種道德危險,從蔡政府任內共高達1.8兆的超徵稅收,最後編列了高達2.57兆的特別預算,以至於最後累計債務也淨增加了5,000多億,得到印證,確實令人擔心。
因此,有必要在預算法和財政紀律法中,要求每年稅課收入至少要有 8% 用於償還債務;「超徵」的稅收,則強制要求至少 10% 用於償還債務,嚴格限制「特別預算」的編列,才能避免超徵就超花的道德危險。
其次,最近幾年稅收的成長和經濟的成長有「脫鉤」,甚至「背離」的情形,連財政部也認知到此種不合理的情形,更應深入檢討原因,極有可能是稅制方面不合理所造成的問題。
民國一一O年(2021)的稅收成長率19.8%,是當年經濟成長率6.5%的三倍多,已經是不可思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的經濟成長率下修到2.3%,事前財政部預測稅收可能負成長,結果稅收巨幅成長,年增率高達13%,是當年經濟成長率的五倍多,更讓人覺得意外。去年經濟成長率下修到低於1.4%,大家又再次預期稅收會嚴重負成長,沒想到稅收成長率仍高達5.7%,是經濟成長率的四倍多。
也因為稅收年增率,是經濟成長率的數倍,此種脫鉤、背離的現象,使得近三年的租稅負擔率,也就是以全國稅收除以 GDP 的比率,快速上升。從民國一O九年(2020年)的12.1%,民國一一年(2021年)回升至13.2%,民國一一年(2022年)再上升至14.3%,去年初估達14.6%,創下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以來的新高紀錄。人民的租稅負擔率快速上升,顯然政府超拿了經濟成長的果實,難怪已有人主張,政府應再次將超徵的稅收「還稅於民」,以減輕人民租稅負擔。
再深入探究這幾年比較特殊的經濟因素,即可發現過去三年萬物飛漲,通貨膨脹率分別為1.98%、2.95%、2.5%,且占全國稅收將近八成的主要稅目所得稅、營業稅,成長率和增加的稅額最高。例如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綜合所得稅年增946億元,成長14.4%,營利事業所得稅年增487億元、成長4.7%,營業稅年增165億元、成長3%。粗略來看,即知所得稅和營業稅的高年增率,和高通膨率之間,具有因果關係。因為所得稅的免稅額、扣除額和累進稅率的課稅級距金額,在物價上漲率累計超過3%之後才調整,期間已經課徵了「通貨膨脹稅」。而營業稅是「從價」課徵,廠商為反映通膨造成的成本上升而調高售價,也造成稅負的提高。
財政部有必要檢討現行稅制中的「通膨稅」現象,改革主要稅目,以減輕人民溢繳的稅負。
聯合報黑白集/前門握手,後門插刀
2024-02-05 02:29 聯合報/ 黑白集
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落幕,卻爆發綠白「電話門」爭議。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右二)表示,民進黨擺明就是要把游錫堃做掉,提名了卻每個人都袖手旁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綠白國會龍頭「電話門」事件沸沸揚揚,兩黨互咬,穿梭的醫界大老和企業家都現形,黃國昌更公開指控「林佳龍背叛游錫堃」。林佳龍是目前賴政府看好的閣揆人選,說他背叛正國會領袖游錫堃,不惜任其丟掉院長寶座,是很嚴重的指控。一池政壇春水,被兩黨攪得腥臭混濁不堪。
以前藍綠對峙,彼此仇視抹黑,也就罷了。現在加了白營,卻以協商合作之名東結盟、西交換,把政治理念和認同搞得虛實難辨,讓選民感到困惑。政治的合縱連橫原是兵家常事,但像這樣前門方握手言和、後門隨即背後插刀的演出,將爾虞我詐與出賣背叛奉為最高原則,到底在展現什麼價值?
就既知脈絡看,綠營有卓榮泰、陳永興、林煜喆和廖紫岑等三股人馬居間穿梭,白營則是黃珊珊和柯文哲被接觸。民眾黨開出「黃珊珊當院長」的價碼,顯然獅子大開口,但看準的是綠營不想讓韓國瑜當選。綠營是否真的打算「放棄游錫堃」,暫仍難確定;但最後破局原因是民眾黨「新潮流投不下去」,這也顯示是黃國昌拒絕妥協才未成事。
選前藍白合破局的君悅現場,整場分手戲尷尬難堪,但好歹是攤開在公眾面前上演。這回綠白的國會暗碼,雙方人馬均自稱是出於好意,但計議落空便拿來醜化對方。這種黑巷的暗盤交易,真是太邪惡了!
聯合報社論/以哈衝突擴散,美國在中東左支右絀
2024-02-05 02:31 聯合報/ 社論
美英聯軍三日大空襲葉門叛軍「青年運動」關聯設施。圖為美國中央司令部發布的當天美軍驅逐艦發動攻擊時情況。(法新社)
美國二日開始空襲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聖城旅,以及伊朗支持的武裝民兵團體。美軍出動包括從美國本土起飛的長程轟炸機等大批飛機,動用上百枚精準導引彈藥,攻擊了超過八十五個目標。這是為美軍約旦基地被襲、三名士兵死亡的報復,這波打擊將持續數天。美軍遇襲及其軍事報復,反映以哈衝突擴散,中東持續升溫,並且凸顯了美國在中東駐軍的三個問題。
首先,美軍在中東地區多年,軍事任務永無休止。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入侵伊拉克廿年之後,並沒有建立起民主政權,反而導致血腥內戰,並間接催生了伊斯蘭國。為全面反恐,民國一O三年(二○一四年)美國擴大中東駐軍,現在雖然伊斯蘭國銷聲匿跡,但美國仍在中東留存駐軍。目前伊拉克的美軍約兩千五百人,敘利亞駐軍約九百人,駐約旦的美軍近三千人,任務是阻止伊斯蘭國重起爐灶,以及維護以色列安全。但中東情勢變遷,美軍赫然驚覺自己成為其他對手的目標。
自從去年以哈衝突以來,美國在中東的據點,包括在伊拉克、約旦與敘利亞的美軍基地,以及紅海上的美軍戰艦,已受到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攻擊達一百六十餘次,所幸來襲火箭、無人機與飛彈都被攔截,美軍沒有傷亡。但在一月廿八日的約旦基地,美國終究沒有僥倖。
這就是美國的第二個問題,在去年加薩戰爭爆發之後,國際輿論逐漸從同情以色列,轉變成同情巴勒斯坦人,而美國雖稱堅持兩國方案、要求援助進入加薩,但仍支持以色列的「正當防衛」,不出手制止以軍在加薩的濫炸,而且還阻止其他周邊組織參與支援哈瑪斯的戰鬥。聯合國安理會幾次企圖做出停火決議,都在美國反對下被否決;聯合國大會兩次投票,反對美國與以色列的決議,都以絕大多數的優勢通過,可見國際民心向背。
胡塞打著支援巴勒斯坦的旗號攻擊紅海上的船隻,企圖封鎖航線,美國雖然號召國際護航,但許多國家不願公開加入護航行列;美英打擊胡塞的行動未獲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也讓其他國家拒絕背書。美軍遭襲後,國際雖寄予同情,但是要聯合國際反擊、乃至譴責,恐怕都不容易,一般看法是,美國自作自受。
第三是,軍事回應的輕重拿捏、擴大戰爭規模的問題。美軍遇襲後,總統拜登連續兩天召開國安會議,考慮如何回應,但三種可能的回應方案,都有缺失。其中,經濟制裁是最軟弱的回應,過去多次經濟制裁已經證明沒用,伊朗繞過歐美,直接與中國、印度交易,西方國家一點辦法都沒有;況且倘若真要完全禁絕伊朗原油輸出,國際油價馬上飆高,在大選年肯定惹惱美國選民。如果直接攻擊伊朗領土,伊朗勢將反擊,有可能引發一場全新戰爭,而這正是美國極力要避免的。目前白宮已經自己畫出紅線,稱「我們並不尋求與伊朗開戰」。
剩下的選擇不多,最後的方案是打擊非伊朗本土的目標,以及增加制裁。這雖可避免與伊朗的戰爭,卻讓人懷疑其成效。在過去三個多月中,拜登曾九次下令反擊對美軍的攻擊,但並沒有削弱武裝民兵的實力,也未換得美軍的安全。例如已遭美英空襲四次的胡塞青年組織,據估計現在還保存著四分之三的攻擊實力。換句話說,效果實在不彰。然而正值美國大選年希望海外戰爭不要擴大,而共和黨又不斷批評拜登軟弱,在兩難之間,這是美國僅能做到的。
看看中東,想想台海,美國的國力的確已經左支右絀,不容我們輕率涉險卻期待美國會強力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