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當機中斷,當當機立斷!

udn 論壇報 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427/web/ 

◆  意識形態綁課綱 亡史毀國滅文化
◆  融合+做中學 解課綱困境
◆  按民進黨標準 葛來儀是親中學者 比起信蔡 美學者更疑賴
◆  強力監督 正視被矮化了的國會選舉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當機中斷,當當機立斷!
◆  自詡科技王國 桃機讓人笑不出來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當機中斷,當當機立斷!


2023-12-11 00:18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近日拜讀李家同教授大作「盡信軟體,不如無軟體」,筆者對大師使用軟體時疑而不惑的精闢論點深有同感。誠如李教授所言,電腦當機多半是因為作業系統軟體出錯,而隨著系統複雜度的增高,其偵錯與除錯將更加困難,使得漏洞總會存在,我們執行時必須格外小心

電腦當機是偶然也是必然,每位使用者或多或少都曾陷入電腦完全卡住的窘境。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以微軟 Windows 作業系統操作的 IBM 相容電腦而言,當電腦當機中斷時,首先應當當機立斷的救命神丹是同時按下三鍵組合「Ctrl+Alt+Del」(或稱「三指禮炮」),絕大多數情況可讓電腦立馬回神,筆者在此想請曾經按過三指禮炮的讀者內心+1呼應。

三指禮炮功能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不同,早期系統若連按兩次可讓系統直接重新啟動,而如今比較常見的功能是按一次後取得系統制空權,然後可透過「工作管理員停止異常運作軟體,或者可用來登入或登出系統,又或者可點選螢幕右下開關鍵,選擇讓系統進入睡眠狀態重新啟動或直接關機

當 IBM 在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年)推出個人電腦時,由大衛.布萊德利David Bradley)設計的三指禮炮已隱藏其中。當年個人電腦開發時常常無緣無故卡住,每次都必須關機後再重開機,繁瑣過程耗費開發者許多時間。開發團隊成員布萊德利想到運用三指禮炮捷徑,讓開發者異常狀況下,不必關機就可快速重開機。三指禮炮原是開發者的系統彩蛋,不過由於它的神奇功效聲譽卓著,口耳相傳後就成為電腦當機時,大家自救的妙招。

這些年來,三指禮炮普渡數位世界無數受困當機的眾生,因此備受愛戴。在一場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同台的論壇裡,布萊德利說:「我必須分享功勞,儘管我發明了它,卻是比爾讓它成名。」引發台下聽眾哄堂大笑,而同台的蓋茲只能苦笑以對。為化解冷卻尷尬的氛圍,布萊德利補充說明是因為登入作業系統時都會用到,但大家心知肚明,那泰半是暗喻作業系統常常當機,造成人人都得使用三指禮炮!

三指禮炮的原始組合構想為「Ctrl+Alt+Esc」,不過這三鍵都坐落在鍵盤的左邊,比較容易出現烏龍誤觸事件,因此設計時改為坐落在鍵盤兩左一右組合Ctrl+Alt+Del」,以降低胖手指失誤機率。其他作業系統如 macOS、Linux 等,也都設計類似三指禮炮「暖開機」的組合鍵,以因應作業系統異常狀況

然而,當電腦嚴重當機時,三指禮炮可能也會失靈,此時請試著久按電源按鈕強制關機後再「冷開機」。如果這樣做還無效,那就只好拔除電源,或者等電池耗到沒電為止。

當電腦當機時,我們有各式各樣重開機的撇步,而當個人、社會、國家、世界或宇宙當機時,又該如何重開機呢? 













意識形態綁課綱 亡史毀國滅文化


2023-12-11 00:13  聯合報/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北市)
108課綱的文言文「核心選文」剩下15篇,文言文在高中課程中的占比問題,早已形成兩組對抗的陣線,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僵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八課綱施行超過四個學年,當年高一生如今都已大二,可說已塑造定型,終於有老師不忍了,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枝勇敢而沉痛的發聲,引起一片回響。然而,贊同擁護者眾,反對者甚至撻伐者也洶湧而來,無疑已掀起一場國文課程論戰

其實,課綱只是個基本架構國內九家教科書出版商依據課綱編寫教材,末端使用者學校師生課綱制訂者才是前端操控者。自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便積極推動一○八新課綱,灌注意識形態課綱是其目的

細思量,這套課綱的背後為在亡其國滅其文化,所謂「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此話源出於清龔自珍古史鉤沉論》:「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意思是說,若想滅一個國家,或破壞他人綱紀,或斷絕人才,或湮滅教育,甚至剷除他人祖先,就去毀滅他們的歷史,乃是最佳利器。這是龔自珍藉孔子感嘆夏商史料散亡無史可徵痛心而寫的,他強調史不可亡,史亡國亡,史存國存台灣教改卅年不正是朝毀國、毀綱紀、毀人才、毀教育、毀祖宗的路線走去

教科書一改再改,不論大調或微調,只要調了就調不回來,尤其是歷史課綱台灣史解釋與改造,已讓人看不清自己是誰、祖宗是誰、真實歷史是何面貌。說白了,教改主軸就是改造台灣史抓住歷史解釋權,就抓住一切,文言文該有幾篇都是其次,都受制於一個最高指導原則。今為文言文遞減而痛心,正是反映歷史改造再滅文化必然手段,但如此毀史就能締造出民進黨黨綱中的「台灣共和國」嗎?

接著,談談中華文化台獨意識作祟,寧自斷台灣人民數以千年記文化臍帶,或言,台灣有自己的文明與文化,那麼台灣的文化從何而來?有稱,是西、荷、明、清、日、原的融合,請問此話說得通、理站得住嗎?西人在台十六年、荷人在台卅八年,皆因歐人為與明代中國貿易而就近占領台灣的南北,只是點的占領,而非面的展開教科書卻稱西、荷「統治台灣」、「殖民時期」;反之,明鄭加上清朝長達二三四年,竟類比西荷的五十四年「統治」,清康熙以後漢人大量移入,在台實施科舉帶入豐厚的文化,豈能與西、荷等同視之,此種不按事實的歷史解釋,心安嗎?

明鄭至清前三朝,或者說在一八○○年之前,許多漢人祖先尚未渡海來台,未與台灣發生關聯,換言之,你我祖先還在福建、廣東生活,但在「台灣史」的文本裡就必須與祖先一刀切,請問心安嗎?我曾教學生寫家譜,大略調查過,大部分同學的祖先來台時間落在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嘉慶道光的為少數,僅有一位同學的祖先是乾隆時期來台,算是學生中最早的,他家有完整家譜,自唐代記起,到他是六十幾代,是極少見的例子。筆者是就客觀事實來談,並無排除原住民或新住民之意,台灣早先的文化豐碩是在中華文化根基上滋長起來的,諺云「吃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祖輩們教人飲水思源知恩不忘本,為何今人極力切割與拋棄

一○八課綱傾向台獨意識大家心知肚明意識形態主導課綱課綱綁教材第一線教學老師最清楚最真實如今一線老師傳達教學心聲應當傾聽。請問,我們該給下一代怎樣的教育?













融合+做中學 解課綱困境


2023-12-11 00:25  聯合報/ 林一平/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最近討論一○八課綱應該納入何種內容,爆發極大爭議。國文老師抗議,新課綱刪掉顧炎武廉恥〉,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而某作家則反駁,「國文課」什麼時候變成「道德課」?

種種爭議,都是因為大家的思考被限制在傳統擴張」的加法教學迷思,因此當知識爆發時,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無法兼容並蓄。在此框架的限制下,現行的解決方式是「選修」。每個科目學分減少,少量多樣,項項皆學,樣樣稀鬆。於是乎大學教授告警,在一○八課綱的設計,高中自然學科的必修時數過少,無法接軌大學教育。聯發科大老闆更是憂慮,新一代人才出現「素質斷層」。

真正的解決之道,是反向思考,採用「融合」的減法教學,並加入「做中學」的機制。「國文課」當然能變成「道德課」。經由融合,國文、歷史、地理和道德這些人文知識都能同時學會具體作法鼓勵不同科目老師合作共同設計跨學科課程。例如,以歷史時間主軸,讓國文、歷史、地理和道德的老師共同規畫課程,以創造更具連貫性學習體驗

那麼科學工程方面呢?微積分、物理、化學等,只是描述自然現象不同模型方式罷了。我們沒有足夠想像力參透表象,吾道一以貫之。我個人的發現,以計算機程式語言基底工具,我們可以融合科學及工程每個科目。具體作法是採用「做中學」方式,以實際專題基礎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解決特定問題過程中,同時涉足不同學科領域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

很多家長問我,他們的子弟何時學程式語言最恰當。我反問:「如果要學會英文會話,何時開始較好?」答案是,愈早愈好

學不會程式語言,原因有二:其一,有些程式語言的設計不佳,不易弄懂。現代的語言如 Python 就很趨近於英語會話,應可解決此一障礙。其二,教學的老師往往能夠深入無法淺出,將簡單教學複雜化,因此學生愈學愈迷糊整合英語學習和程式語言學習是一個創新思維,例如在英文課程中引入編程概念,這樣的結合可以促進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發展。我發展一套教材 EduTalk,目標是讓學生可同時學會 Python 並完成高中所有物理實驗。這是一個融合教學範例

本學期我和謝仁俊教授合開開門見山通識課,在介紹物聯網及AI知識時,同時融合社會現象,想解放學生的想像力。例如,我介紹一些AI應用的範例後,藉由這些範例,提出「人和AI結婚有意義嗎?」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婚姻」這個人類學的一個基本議題

下個學期,我受邀到清華大學政經學院授課,院方希望我教學生如何將AI融入政治及經濟。我的功力不足,只敢勉強承諾以智慧城市觀點,很粗淺探討AI如何將科技融入社會及藝術政治及經濟很複雜的學科,遠超我能力,但是我深信必定有融合方式留待專業教授來達成鼓勵學生以做中學的方式設計實現一個結合科技社會科學和藝術應用專案











按民進黨標準 葛來儀是親中學者 比起信蔡 美學者更疑賴


2023-12-11 00:00  聯合報/ 游梓翔/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給人親中」紅帽的標準很寬。如果你根據《憲法》將兩岸視為「同屬一個中國的兩個地區」,就是「親中」;如果你用《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裡的「國家統一前」,談論「統一」問題,「舔共」的帽子就來了。

用這個綠色標準去看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三位美國學者11月30日在《外交事務》發表的那篇熱議文章,很難不達成一個結論-包括葛來儀和她的共同作者,恐怕都算「親中學者」,如果用民進黨「帽子工廠」的標準的話。

該文的主軸是「台海要止戰,嚇阻與保證必須並重」嚇阻方面三位作者和美國的主流觀點接近,認為美國助台強化防衛,本身也增強並分散在亞太的軍事存在。但讀完全文,真正重點其實不在「嚇阻」,而在「保證」。

作者認為「嚇阻」是要向中國大陸傳遞「動武結果會不利」的訊號,「保證」要傳達的則是「不動武結果會有利」。三人認為,大陸要是認定「動武不利,不動武也不利」,「嚇阻」就失敗了,因此「保證要可信,嚇阻才有效」。

所以文章的論述核心,是台灣和美國必須做出「可信保證」,並要中國大陸給出相應的「可信保證」。三人認為台灣必須保證:絕不搞台獨(不獨),並維持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願和統);美國必須保證:不支持台獨,包括不以主權國家對待台灣(不挺獨),並不反對兩岸和平統一(不反和統);而大陸必須相應保證:不對台動武(不武),採用和平手段實現兩岸統一(要和統)。

又要台灣絕對「不獨」,又要台灣維繫「和統」,按民進黨的標準,這還能不是「親中學者」嗎?你們的帽子只送政敵朋友就輕輕放過嗎?葛來儀等人的文章其實還說了很多對民進黨和賴清德而言,相當「難堪」的話。

在要台灣「不獨」方面,三人「信蔡」的程度遠超「信賴」。文章讚揚蔡總統「克制」不搞正式獨立,說她「信守民國一○五年(2016年)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的宣示,而這部憲法界定的中國包括兩岸在內」。這其實是「超譯」了蔡英文,請問七年多來你有聽她說過「兩岸同屬一中」或「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嗎?

但文章提及蔡總統「把高中歷史課的台灣史中國史分開」,且不認「九二共識」,這個共識是「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同一個國家,但兩岸對這個國家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看法不同」。三人雖然提到「民進黨人和不少學者對共識是否存在存有爭議」,但顯然認為少了九二共識,不利於台灣做出「不獨,要和統」的可信保證。

比起「信蔡」,文中「疑賴」非常明顯,認為賴若勝選,「還會升高保證的需要」,理由是「賴主張獨立比蔡更鮮明」,三人列舉了賴清德自稱「台獨工作者」,和七月走入白宮」的發言,說這「讓北京響起警報,讓華盛頓要求解釋」。文章說賴之前表態會「蔡規賴隨」,是好的開始但並不夠,所以三人才提出整篇文章最受媒體關注建議:要賴清德如果當選應該凍結台獨黨綱」,他們並要賴清德像民國一○五年(2016年)的蔡英文,宣示遵守《憲法》和《兩岸條例》,三位作者還認為台灣不應有「挑釁行動」,包括搞「正名公投」或是「定義領土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他們總結了這樣一句-「要阻止戰爭,台灣必須讓北京領導人相信和平統一是可能的」。

整篇文章另有很大篇幅在建議美國如何保證「不挺獨,不反和統」,看完葛來儀等人的建議,只會覺得民進黨大內宣緊密美台關係根本言過其實

三位學者對美國的建議包括:第一,「不認知台灣為主權國家」,不使用中華民國旗幟或符號,不稱台灣為「國家」或「盟邦」,誤用時應迅速更正並說明是「無心之過」(honest mistake);第二,官員和國會議員不應做出違反台灣關係法》的「不智」(ill-advised發言,像是承諾協防台灣,或給人美台要重建正式關係或軍事同盟的印象,三人還直接批評了拜登多次不當的「協防台灣言論;第三,美國四大行政高官正副總統國務卿和防長)不會訪台,因此國會領袖(包括參院臨時議長與眾院議長)也不應來台,以免給北京「軍事施壓方便機會」,對台灣安全造成「反效果」(這只差沒寫出「裴洛西不該來台」了);第四,台灣要員在美國轉機「不應成為大規模、公開政治活動的機會」,且台灣當局任何看似可能改變現狀的主張(如「以台灣名義入聯」),美國官員都應私下公開表達關切。

另外葛來儀等人還批評「拜登政府官員很明顯不曾確認過,美國願接受兩岸分歧以談判和非脅迫方式和平解決」,他們也提醒美國不該公開說什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對美國安全不可或缺,暗示美國無法接受兩岸和平統一,這些就是要美國給中國大陸「不反和統」的「可信保證」。在這個思維下,他們認為美國應愛鼓勵兩岸進行和平解決分歧的對話

所以文章重點非常清楚:有了台灣和美國的這些「可信保證」,才能讓中國大陸「動手不利,不動手則有利」,願意和平實現統一,不用武力手段,這樣也能讓台灣人有支持溫和政治領袖」的誘因

完整讀完文章,可以發現,葛來儀等人鼓吹的「嚇阻與保證並重」,要台灣「不獨,願和統」、要美國「不挺獨,不反和統」、要大陸「不武,要和統」,其實就是把馬英九當年的「不統、不獨、不武」,改成「不獨、不武、和統」和侯友宜提出的3D戰略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與降低緊張De-escalation)也非常類似,甚至在「和統」還更進了一步。

如果按照民進黨的標準,馬英九和藍營是「親中」的話,葛來儀等人當然只有更「親中」。但其實這些建議並非「親中」,都是真正對台灣好的建議,所以蔡「英雄所見略同」,反倒是民進黨仍在發「親中帽子、走意識形態路線,裝睡的人,無論你怎麼叫他、叫他多少次,他就是故意不醒,你又能如何。














強力監督 正視被矮化了的國會選舉


2023-12-11 00:00  聯合報/陳宏銘/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台北市)
立法委員選舉的音量早被總統大選掩蓋。(聯合報系資料庫)記者周佑政/攝影


自從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我國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安排在一月的同一天投票,「二合一」選舉就成為後來大選的固定模式。同時選舉所帶來的效應,不脫政治科學研究預期,也就是大眾的焦點很自然集中總統選舉立法委員選舉相對只是陪襯,這種現象尤其以這次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選舉為甚。

在過去幾個月,選舉的熱點幾乎被藍白合議題、幾位總統參選人之間的合縱連橫所占據。若干選情較激烈的立委選區,參選人才有幸博得媒體版面。但即使如此,一般選民也不大清楚他們的政見是什麼,許多選區立委選舉乏人問津,更遑論有全國性的國會選舉議題被討論。這對建立國會議員主體性尋求扮演強而有力監督角色國會,以及平衡憲政體制行政與立法兩權關係較為不利。

我們看到這次選舉中,外界紛紛以「母雞」形容總統參選人,「小雞」比喻立法委員參選人,後者嗷嗷待哺,盼望能有前者的庇護和加持。因為選民同一天投票,在某種程度上,立法委員和同黨總統參選人,被賦予難以擺脫的連帶關係。最明顯的是,立委參選人一定要呈現和黨籍總統參選人的合照。這雖然是選舉的現實寫照,但如果從憲政體制來看,國會議員身負立法和監督之重責,絕非小雞所能勝任,縱使是集體的小雞,也不易承擔國會的重責。

由於無法改變同時選舉的結構特性,為強化國會選舉重要性和主體性,我們應該要呼籲選民,除了總統選舉,不要忘了關注立法委員選舉。各政黨也有責任告訴選民,在這場立法委員選舉中,政黨共同政策主張是什麼?所提名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要反映什麼樣的民主代表性價值

尤其,若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選舉結果,出現總統所屬政黨在立法院中席次未過半的情況,屆時將會更凸顯國會的重要性。因為不論是面對少數分立政府挑戰,或籌組多數政黨聯合政府,甚或讓出組閣權共治政府國會多數民意都會成為重大的變數。因此,我們應該避免一場被矮化國會選舉持續發展











自詡科技王國 桃機讓人笑不出來


2023-12-11 00:16  聯合報/ 陳長文/納稅人、中華民國選民(台北市)
桃園機場在SKYTRAX機場評比中,從2019年13名跌落到今年的82名。圖為桃機二航廈出境大廳,旅客使用自助報到系統。記者黃仲明/攝影


近日聯合報報導「桃園機場今年在英國 SKYTRAX 全球機場評比跌至八十二名」,桃園機場(桃機)的排名從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奪下十三名後便雪崩式下跌。

桃機全球排名連四年暴跌,學者曝「致命關鍵」為:「桃機未能把握疫情期間的整頓良機。」是否如此,筆者不敢評論,但是筆者十月中旬四天內從桃機出入境經驗的確讓筆者不敢恭維。聯合報報導所述機場軟硬體設備缺失,印證了筆者的看法如下,供桃機及讀者參考:

一、在桃機護照檢查面臨的窘境。十月筆者出境,原本抱持著愉快的心情體驗航程,誰料卻在出入境時面臨了意外的困難:從第二航廈出境時,機場引以為傲的臉部辨識系統竟然三番兩次失靈。筆者嘗試第一台無法順利完成辨識後,隨即更換到第二台進行識別,卻仍無法成功,無論如何向機器人擠眉弄眼、微笑,辨識系統皆不為所動,筆者頓時如同被AI拒於門外的舊時代人類一般。在場工作人員熱心引導下,筆者不得已隨著機場人員所說「新測試完成辨識機器」內進行識別,無奈卻仍然失敗!筆者從原先久未出境的新鮮感,霎時轉為被機器人冷酷拒絕失望和困窘。更令筆者喪氣的是,三天後返台入境桃機進行人臉辨識,竟仍面臨相同困境,筆者只得再去排隊接受真人查驗通關。筆者不得不對桃機的表現嘆息不已

除了識別系統失靈外,就乘客返國下機後的動線安排也有突兀之處。那就是,走出機門步向身分查驗走道途中,設置了「臨時」的關卡,要求旅客將手提包一一通過X光儀器(查驗生鮮蔬果及肉類)。這項安排是折騰也不友善設計!據告,「擋住非洲豬瘟是前閣揆蘇先生的政績」,也有評論表示「…走遍各國,只有台灣還設置非洲豬瘟檢查哨…」、「桃機查非洲豬瘟,傳保全開單惹議」。總之,桃機各項檢驗配套令旅客「微笑」不出來。

二、機場現況與桃機促銷「廣告」形成強烈反差,也是政府治理的挑戰。桃機是外地旅客對中華民國第一印象,在驗收臉部辨識系統應該確保百分之百正確率,萬萬不可讓旅客「不斷」被AI人臉辨識系統拒絕,破壞旅客心情,壞了國家聲譽。筆者想問身為國企桃機公司失誤率如此高辨識系統究竟是如何通過驗收的呢?(我國還自詡科技王國)面對桃機的缺失,顯示政府治理有諸多瑕疵。

雪上加霜的是,撰寫此短評過程中,筆者居然在雜誌上看見桃機公司「打造『旅客為中心』的微笑體驗」+「雙軸轉型永續加上數位,缺一不可」之廣告;更諷刺的是,文內還引用了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的高排名。

三、桃機排名衰退,不容忽視。桃園機場為經國前總統所推出的十大建設之一。十大建設奠定中華民國政經發展底蘊呈現政府為人民服務高度企圖心及實事求是態度

對比當今的政府施政(包括桃機的表現),卻常見相關部會螺絲鬆脫拋錨現象,令人失望

見微知著,筆者擔心,政府的競爭力是否會如 SKYTRAX 排名一樣節節敗退呢?明年一月將進行總統及立委選舉,盼所有候選人當選後,如能對國家治理抱持臨淵履薄態度,攸關國家未來的「良制」或許仍有機會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