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習拜會的台灣問題\星期透視/是小院高牆 還是和而不同?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名家縱論/習拜會的台灣問題
◆  星期透視/是小院高牆 還是和而不同?
◆  好好固本 藍仍有可為
◆  藍白合拖棚 忘了初心
◆  大屋頂下/「交換論」 賴清德中南海應嚴肅攤牌
◆  學生心輔崩解 參選人在乎?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習拜會的台灣問題


2023-11-05 00:00  聯合報/ 楊永明(作者為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文化大學社科院特約講座教授)
中美兩國元首可能在下周APEC舊金山領袖會議時舉辦「習拜會」。圖為美國總統拜登(右)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會晤。(法新社)


經過一年激烈競爭對抗加上氣球攪局,中美兩國元首終於可能在下周 APEC舊金山領袖會議時舉辦習拜會」,除了要盤點中美雙邊重大議題與爭議外,也會討論烏克蘭與加薩戰爭議題,另外最受關注的重中之重就是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的「台灣問題」。

去年十一月峇里島習拜會時,拜登說他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但也警告北京的強硬立場威脅印太地區穩定,最終可能危及全球經濟。習近平則指出,「台灣問題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紅線。」雙方強硬表態,紅線畫得很深

筆者認為中共對台政策有六大核心促統方面有三: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九二共識;反獨方面有三:反對台獨、不放棄使用武力、反對外力介入。北京現階段對台政策的重心當然在反獨,才會有圍台軍演軍機與軍艦擾台研究中止ECFA作為

美國對台政策也有六大核心,在維持現狀方面三個: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支持台灣現狀與民主;防止現狀改變方面三個:提供台灣防衛武器、反對單邊改變現狀、反制與制裁武統。美國過往一直努力維持台海現狀,但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國開始加強準備面對台海衝突的來臨

這次舊金山習拜會將會如何討論台灣問題?美國是否會退讓?例如表明「反對台獨」或「不同意台獨」?可能性不高,因台灣問題已經是中美的衝撞點,各自都賦予重大關鍵利益,預料這次也會對台灣問題做激烈表態,是在警告對方,也在告知國內,這種情勢令人擔憂,一旦台海發生事件將可能爆發高度衝突。

這次習拜會後兩個月台灣即將舉行大選,如果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當選,可以預見台灣與台海都將出現動盪不安局面,安全動盪、經濟動盪、人心動盪、國際動盪解放軍會增加軍事壓力與威懾,兩岸經貿不確定性大增

由於明年底是美國總統大選,美國會強力克制賴清德言行,也會警告中共過激動作;中美會以「互畫紅線動態反制」方式針鋒相對,這是指各自採取強化攻守勢行動,也各自反制對方作為,台海情勢注定受中美對抗左右,代理戰爭發生機率大增

如果藍白合成功並贏得大選,兩岸關係會進入重新調整與確認期,雖不動盪卻也不見得穩定,「兩岸維穩工程」需要各方智慧與努力。當然,這個前提是藍白合能否成功,寄望在野領袖既為執政權力,也為台灣前景考量。 











星期透視/是小院高牆 還是和而不同


2023-11-05 00:00  聯合報/ 周陽山(作者為政治學者、民主文教基金會學術顧問)
白宮日前宣布,拜登與習近平將於11月中在舊金山亞太經合會期間會晤。圖為去年11月拜登總統(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印尼G20峰會的會面。(路透資料照片)


美國白宮日前宣布,拜登與習近平將於十一月中在舊金山亞太經合會期間會晤。這是中美一次破冰式高峰會,也是在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大變局中,拜登政府急於改善美中關係避免擦槍走火重要會晤

也就在此時,美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提出一項法案,要求美國政府禁止購買中方無人機。質言之,此次會談究竟能否改變美方對華構築「小院高牆」的零和思維,轉變為「和而不同合作共贏」新共識?猶在未定之天。

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北京香山論壇表示,三十年前亞太經合會第一次領導人會晤選美西,對後來的高層溝通開啟了良好序幕。而今,美國面臨的卻是霸權衰落內部分裂危機,對於中國崛起不但戒慎恐懼步步為營於是中美關係從川普起一路急轉直下,在拜登總統治下進一步形成「競爭合作對抗」三部曲

為改善雙邊關係,今年六月開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葉倫、氣候問題特使柯瑞、商務部長雷蒙多、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及加州州長紐森等先後訪華。布林肯指出,近期美中間開展坦率、建設性的溝通取得積極成效。美方希望與中方加強交流,防止誤判,進一步探討如何在需要合作的領域合作。言下之意,美國對華戰略是異中求同鬥而不破

至於陸方的回應,則堅持美方在根本核心問題上必須尊重中方立場,包括主權領土的完整、反對台獨,尊重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以及開展「中國式的現代化」等。

這凸顯中方拒絕美國主導的國際規則與秩序,及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意識形態霸權基此,近年中國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倡議,並在中東等地推動和平斡旋外交行動;然而在美方看來,這不啻為全球南方各國提供另類選擇,對於美國霸權構成實質挑戰,不能容忍

美國為鞏固霸權地位,只有否定過去一貫堅持自由市場原則,並結合盟友樹立「小院高牆」,推動代理人戰爭建立獨占性科技標準,不但制裁華為、抵拒大疆,還要提高關稅以保護本國企業。這是民粹作風,是自由民主逆反

中美目前面對的課題包括台海情勢、南海問題、以哈衝突、俄烏戰爭與朝鮮半島核威脅等。這當然不是一次會談能解決,甚至可能因美國內部分裂左支右絀!由於拜登面對連任的嚴峻挑戰,必須開啟和解之門息爭止紛;但因國力衰退,已難應對多方挑戰,拜登也只有自求多福了。










大屋頂下/「交換論」 賴清德中南海應嚴肅攤牌


2023-11-05 00:00  聯合報/黃年
藍白合若破局,賴清德將可望當選。接下來賴清德與中南海,即須嚴肅思考2024兩岸新局要如何開啟。記者江良誠/攝影


藍白合如果破局,一般預言,賴清德可望篤定當選。

此時此際,賴清德與中南海,必須嚴肅思考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的兩岸新局要如何開啟,這是雙方必須攤牌的時候了,在此提出一個「交換論」,供兩岸斟酌。

亦即:兩岸攤牌,台灣以「不搞台獨」來「交換」中共的「不消滅中華民國」,中共以「維持中華民國」來「交換」台灣的「不搞台獨」。

以上的表述,或許太過露骨,卻可以引向兩個比較細緻與深遠思維體系

一、新型兩岸關係:舊的兩岸關係是中共與台獨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新型兩岸關係」則是中共與台灣皆要維持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

二、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兩岸應當淡化「統一/台獨」的目的論,移向「和平競合」的過程論。

有了這兩個較具高度的思維體系,就會覺得前述的「交換論」雖然露骨,反而顯得直白爽快。

賴清德與中南海面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新局,皆可能面臨「仇敵路線」與「和平路線」的矛盾與兩難。

先說賴清德。賴清德的兩岸思維陷於嚴重的矛盾錯亂。「抗中保台」與「和平保台」的矛盾錯亂,「務實台獨」與「中華民國」的矛盾錯亂。「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與「沒有台獨的路徑圖」的矛盾錯亂。

賴清德其實很想塑造自己成為和平天使的形象。左一句主張交流,右一句主張對話,更希望能與習近平共進晚餐。這些皆可視為他的「和平路線」。

但他的主體論述,卻是堅如磐石的「仇敵路線」。他堅持「一個中國」就是中共所主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反對「一中各表」,亦即拒絕以中華民國憲法來詮釋並處理「一個中國」的議題。他也堅決將九二共識定義為一國兩制,完全否定其中存有「求同存異/一中各表」的內涵。甚至中共多次解釋,海基會提出的「第八方案」(一中各表)是「九二共識」的原始組成元素,賴清德也刻意視若無睹。也就是說,即使中共想要轉彎及打開僵局,賴清德也堅持要堵住大門,不容中共「脫困」。

賴主張沒有前提的對話與交流,但他自己迄未放下「務實台獨」的前提。

中南海也陷矛盾與兩難。

在操作面,中共仍以「和平路線」為主體,顯然主張兩岸開放、對話與交流。問題在於在過去一段時間,升高一國兩制、壓抑一中各表,加上香港效應,使得台灣民意與民情發生「懼統容獨」的劇變,已成兩岸難以療癒的傷口。

因此,中共也有「仇敵路線」的操作。例,民進黨以為否定九二共識,就是抵拒中共有效對策;但中共卻認為,是否接受九二共識是檢測是否台獨的度量衡,民進黨愈不接受九二共識,中共就愈堅持,用意在讓民進黨作繭自縛於台獨的困境,不容民進黨「脫困」。

這是中共把九二共識破罐子破摔。要用台獨自己來困死台獨。

其實,兩岸的主流期望仍是「和平/交流/對話」,賴清德與中南海亦理當如此。但是,賴清德如果不容中共「脫困」,中南海也不容賴清德「脫困」,兩岸在二○二四只能繼續敵對下去,沒有和平交流對話的可能。

敵對與和平,賴清德何去何從?

就國際言,經歷俄烏及以哈兩場戰爭,美國的兩岸政策顯然又回到「雙重嚇阻」(Double Deterrence)的立場,亦即主張「維持現狀/不支持台獨/支持兩岸對話」,也就是前一陣子「用台灣巷戰拖垮中國」的發燒已經退去,這可說也是一種「戰略清晰」。賴清德必須思考,「務實台獨」會不會已經變成「不識時務」的哪壺不開提哪壺?

就台灣內部言,則歷經了俄烏戰爭及以哈戰爭的血淚教訓,難道還要把台灣變成烏克蘭或加薩嗎?

這幾年來,台獨貌似進入顛峰,其實卻是顯趨沒落。例如柯文哲由「鐵桿墨綠」轉至今日的「挑染綠」、「淺藍」,甚至被指為「中共同路人」,其實可視為台獨意識在社會上普遍式微沒落的指標。據說,老台獨陳昭姿因代理孕母案、天然獨黃國昌因倡議居住正義,皆將被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民眾黨徵召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可見,台獨已是多麼地滑稽與不值錢。請問賴清德:台獨的瘋子都醒了,你這位台獨的騙子還要繼續喃喃自語到幾時?

藍白合可能破局,但賴清德仍應認真面對藍白首場政黨協商會議中對兩岸議題達成的共同聲明:

「在兩岸方面,恢復台海和平穩定,並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對等、尊嚴、友善的原則下,重啟兩岸對話,持續推動兩岸交流。」

在今日台灣,以上這段論述在義理上及現實上應當皆是「台灣多數共識」。且亦與蔡英文所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完全一致。

蔡英文的兩岸操作是失敗的。她的兩岸操作成為中共及十四億中國人的仇敵,淪為美國棋子,最後落下一個「務實台獨」與「中華民國」進退兩難、兩頭落空的殘局困局。賴清德口口聲聲要延續蔡英文路線,難道是要延續蔡英文的兩岸殘局與困局?或者應當回過頭來,重新再從蔡英文沒有真實完整實踐的「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條路徑走下去?

回到文首說的「交換論」。其實若與中共進行「你維持中華民國,我不台獨」的「交換」,民進黨有一既存的特異條件。因為,中共若給國民黨或民眾黨「維持中華民國」的承諾,但仍無法消滅民進黨的台獨;但若民進黨接受這個「交換」,則可一併化解台獨問題。

因此,「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若與中共進行「交換」,台獨遂成了奇貨可居的籌碼。

面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賴清德與中南海必須攤牌,這也是「交換」的契機。取決於賴清德能否放棄自欺欺人的「務實台獨」,真誠面對中華民國憲法,當然也要看中共能否改變「無賴至極」(國台辦用語)的成見,在賴若展現轉彎姿態時,要接受他分段漸進迴旋轉彎的操作。

但賴清德必須在選季這個最後階段就轉彎表態,到了選後恐就噬臍莫及。

現今的局面萬分凶險:賴清德不容中共「轉彎脫困」,中南海也不容賴清德「轉彎脫困」。伊於胡底?

請思考用「交換論/新型兩岸關係/過程論重於目的論」取代「互不容脫困論」。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好好固本 藍仍有可為


2023-11-05 00:36  聯合報/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國民黨4日下午在台北市舉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暨立委選舉台北誓師大會」。記者屈彥辰/攝影


「藍白合」歹戲拖棚遲遲無法成局,癥結在於藍白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的終極目標完全不同

國民黨想的是要贏得選戰奪回執政權,無奈形勢比人強,光靠自己不太可能贏,因此冀望藍白合;柯文哲則沒有非贏不可的壓力,打的是場低成本選戰。能贏固然最好,但即使總統之戰敗選,民眾黨卻壯大,對柯文哲而言就不算輸。民眾黨政治版圖能否擴張,是否有機會問鼎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可能才是柯文哲的真正盤算。

選舉與球賽不一樣。球賽是組成一支能贏的隊伍,目標是打敗對手奪牌,賽後球隊解散,大家各奔前程了無羈絆。但選舉不一樣,一旦贏得選戰才是責任開始,這個團隊未來四年仍須緊密合作。藍白還未合就吵成這樣,如果真合了,也勝選了,可以期待合作無間嗎?未來的副總統會是沉默副手,還是深宮怨婦

因此,藍白與其勉強湊合,不如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民調顯示侯友宜已超車柯文哲,這可能是柯的高傲姿態與不斷失言使民眾反感所致。因此,與其痴痴等待柯文哲,國民黨不如好好固本,提出具體國政論述,或許仍有可為。

再講白一點,就藍白支持者的支持強度而言,國民黨絕對遠比民眾黨更強,因此由白轉藍的可能性應大於藍轉白。基於西瓜偎大邊心理作用棄保效應將發生在哪邊,或許也可預料。

國民黨缺乏是自信心,必須要有從賴、郭開拓票源的魄力。













藍白合拖棚 忘了初心


2023-11-05 00:33  聯合報/ 孫家瑞/金融業(新北市)
藍白合卡關,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4日表示,跟他談的、答應的、改變的都是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回應,考慮跟答應不是同一件事,如果急著要給對方扣帽子可以直說,不用勉強演下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野陣營至今仍無法有效、確定合,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大臣」。

兩大在野黨明知不合就「什麼都沒有」,依舊各有各的堅持;以前國親合早早塵埃落定,雖說時間不是整合最大的因素,但絕對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在財經選擇權理論上,時間是有「時間價值」的。一般來說,距到期日愈遠(也可說未來的行情變化愈不可測)、或愈接近價平(也可說愈有機會參加履約),則時間價值愈大;隨著到期日愈來愈接近,買方出價的意願會降低,反映在權利金成交價也就愈低,這就代表時間價值遞減速度也會加快。

藍白合猶如賣方,選民百姓猶如買方,原本形勢有利的賣方,隨著時間流逝與到期日接近,不管最終是侯柯配還是柯侯配,成交價值都已所剩無幾。屆時若買方不埋單,藍白即便合還是便宜了賴清德,等於是失敗收場,徒勞無功;即使國會合作成功,執政黨仍然是民進黨,那當初的堅持到底為什麼?

政黨要輪替、下架民進黨已是六成選民的共識,最後兩個月,誰說不可能?但藍白再拖下去絕非全民之福,別讓「總統藍白合,結果賴清德」成真,屆時賴不是「躺著選」,而是「睡著選、夢著選、笑著選」了。














學生心輔崩解 參選人在乎?


2023-11-05 00:30  聯合報/ 陳庭楚/台北大學台北校區學生會會長(新北市)


總統大選在即,除了政策辯論及攻防,政治口水與每天例行性的網軍攻擊也少不了。從教育政策、民生議題、國防戰略、兩岸關係再到國際外交,各政黨及參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以吸引群眾目光及焦點。

身為大學生,筆者就讀的學制又是白天工作晚上上課(進修部),和一般大學生相比,同學更多了職場壓力,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校內完全不足的心理輔導資源。

學生輔導法》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學生一千二百人以下者,應置專業輔導人員至少一人;超過一千二百人者,以每滿一千二百人置專業輔導人員一人為原則,未滿一千二百人而餘數達六百人以上者,得視業務需求增置一人。也就是將專任諮商師的數額,控制在一比一千二的比例。

筆者就讀的大學校區學生數,恰巧離置兩名專任諮商師的二千四百名有些微差距,也因此只有一名專任諮商師。

筆者了解自身學校的心輔機制,除得知資源完全不足以應付校內龐大的諮商需求,僅有一名的專任諮商師更承載了極大壓力。正因「我需要,但資源不夠;你需要,但我無法提供足夠資源」的負面循環、環環相扣下,校園諮商系統正在崩解。

雖然已有多所大學通過心理健康假,讓有需要的同學得以藉由此放鬆身心,將自己抽離高壓的環境。但回到學生輔導法,需要心理輔導的同學,該如何獲得真正的諮商幫助?而專任諮商師,在資源稀缺、環境糟糕的情況下,要獨自面對學生龐大的心理諮商需求,能保證可苦撐下去嗎?

增聘諮商師,最直接的就是以「錢」來解決,但學校端希望這樣嗎?站在學校立場,大都可能會認為投資諮商系統無以獲利,且報酬率太低,就直接把一比一千二的樓地板概念變成天花板,只求達標即可。不過,政大已率先推動「長期守護校園心理健康計畫」,增聘三位專任諮商師,將諮商師與學生比例調降為一比一千。

三黨的總統參選人,除賴清德副總統外,侯友宜亦提出將心理健康司升格為署,並推動行政院層級「國民心理健康計畫」,拉高心理健康層級;柯文哲則拋出要補齊諮商轉診的破洞,但是否對症下藥?仍有待觀察其往後推出的政策牛肉,也需要更貼近目前學生輔導所需要的做法。

筆者亦想請問三黨總統參選人,以及剛送交連署書的主流民意大聯盟總統擬參選人,拋除政黨意識形態及政治攻防,對於現行大專院校、國高中小學的《學生輔導法》有何看法?又要如何最有效率地推動並改善校園諮商與心理輔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