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 星期五

無法迴避的兩岸論述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230/web/ 

◆  無法迴避的兩岸論述
◆  猛打落跑議題 不如立法解決
◆  侯友宜要勝選 就需海納百川
◆  美好未來 主導權在農民
◆  不顧庶民經濟 只會砸錢買人
◆  控管風險 催生企業人權盡職法
◆  鼓勵低碳產氫 才是全民之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無法迴避的兩岸論述


2023-05-19 05:33  聯合報/ 劉宗夏/金融分析者(台北市)


國民黨參選總統的人選終於確定,之前的民意調查,各家差異頗大,或有不同的動機跟目的,真正客觀的不多;未來進入實質的論述,對於民意的影響才真正有參考價值,因為它會讓台灣人民必須認真思考未來。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兩岸的政策跟論述。

目前確定的三個主要候選人中,侯友宜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表達尊重,雖然沒有否定,卻也沒有像郭台銘一樣熱情擁抱。不過之前侯友宜礙於國民黨徵召結果未定,或許不方便明確表態,相信未來會有更清楚的說法和論述。

賴清德不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扭曲九二共識是「沒有主權」,但他卻用了許多好聽的話來包裝自己的兩岸政策,「願意跟中國合作、和平相處,但也要積極的採購武器,讓台灣的力量夠大,中國才不敢輕舉妄動」。

至於柯文哲,雖對中國大陸表達善意,強調「兩岸一家親」,不過他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僅表示了解也尊重,是「認知」但不是「承認」。

再看中國大陸的態度,他們說只要回到一中原則,一切好談;從馬英九訪陸祭祖,中國大陸讓他暢談「一中各表」可以看出,大陸的兩岸政策已有釋出善意的改變,不再強調一國兩制,而是回到一中框架下,可以模糊主權爭議、求同存異。

柯賴都表達願與中國和平共處,但中共的底線就畫在那,不接受一中框架就無法談;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就是忠實呈現目前兩岸的分治現狀,也符合中華民國憲法且堅守中華民國主權,何來失去主權的謬論呢?不否定一中各表已是中共的底線,難道還期待中共承認兩個中國或台獨?民進黨政府現在的政策,就是配合美國去對付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大陸怎可能願意談呢?所以賴關於兩岸的說法都是空包彈,不能解決問題。

總統大選即將進入深水區,侯友宜應擁抱「一中各表」,勇敢直球對決;不要怕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會影響中間選民,因為真理愈辯愈明。且侯友宜目前連泛藍選民都還無法集結,應先求固本,再說服理性的中間選民。符合憲法、兩岸的現狀,又堅持了中華民國主權,還能讓大陸接受;除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外還有其他的嗎?













猛打落跑議題 不如立法解決


2023-05-19 05:33  聯合報/ 林軺/退休教師(台北市)


果不其然,新北市長侯友宜甫獲國民黨徵召參選總統,民進黨新北議會黨團立刻猛攻「落跑」議題。看來「落跑」問題,又要在藍、綠之間持續燃燒。

記得國民黨前一陣子的「大局條款」胎死腹中,民進黨的「誠信條款」也沒發揮太大作用。明眼人都清楚,當初賴清德的「誠信條款」和響應的許多綠委,所謂的不當「政治負心漢」,也只是司馬昭之心;除了想保護「現任優先」外,更能劍指在野黨一些想選立委的優秀議員,甚至想用「落跑」罪名將賴清德競選總統的最大勁敵侯友宜困在新北。

怎不想想賴清德自己,當年就是在國大代表任期尚未屆滿時跑去選立委、沒當完立委又跑去選台南市長、沒當完市長再接著去當行政院長,一直在「落跑」,違背自己提出的「誠信條款」。只准自己落跑,卻不准別人帶職換跑道,是民進黨典型的「雙標」;何況,賴清德也沒有辭副總統來競選總統。

藍、綠都不乏所謂「落跑」競選或擔任其他公職的政治人物,是「歷史共業」。與其相互攻訐,當務之急應是盡速立法解決政治人物當選A公職、任職未滿前就跑去競選B公職的爭議。例如:該退回多少競選補助款、任職超過幾分之幾才能競選另一公職、若造成A公職得重選應負擔重選費用等,讓政治人物想換跑道時能進一步深思。否則落跑指控,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侯友宜要勝選 就需海納百川


2023-05-19 05:33  聯合報/ 羅雨青/餐飲業(新北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中)獲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國民黨前天宣布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二○二四總統。侯友宜表示「要參選,就要勝選;要參選,就要團結國家;要參選,就要帶給人民希望。參選是為了贏得國家的光榮、台灣的繁榮;我們必須大破大立,再一次政黨輪替」。

侯友宜要勝選,就要先安內;尤其要把郭台銘納入競選團隊,因為以郭台銘和柯文哲的交好關係,或許能進一步深談非綠聯盟的合作,制衡賴清德和綠營,淡化柯文哲參選對藍軍的衝擊。而郭台銘有其公司治理的專業CEO特質,如果協同侯友宜,打造強而有力的未來經濟創新願景,那麼台灣的「護國神山」將不只台積電。

重要的是,提出與中共對話協商的辦法,改變民進黨執政以來過度親美,將台海推至兵凶戰危的緊張情勢,更要迥異於號稱「台獨金孫」的賴清德,只會提出深具矛盾話術色彩的「和平保台」策略;讓台灣人民比較侯、賴兩人誰的政策實現性高,不紙上談兵,讓台灣人民安居樂業,子孫有穩定的生活,如此政黨輪替才能實現。

侯友宜需海納百川,把郭粉、韓粉的力量串連起來,並且誠心誠意化解黨內各山頭的政治歧見,強化空戰能力,鞏固陸戰組織板塊;進一步,讓二○二四的影子內閣浮出水面,打破用人不限於侯家軍的開闊格局。如此,才能讓台灣人民看見希望和改革的魄力。












美好未來 主導權在農民


2023-05-19 05:20  聯合報/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立法院院會16日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及所屬各單位組織法,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會後民進黨立委拉布條慶祝農業部成立。記者曾吉松/攝影


在國內農產營銷面臨重重問題之際,農委會多年期盼升級為農業部,日前終於塵埃落定,象徵蔡政府對農業的重視,官員們莫不歡欣鼓舞、不僅職位升高、還帶來更多的經費預算與人事擴增,可能的首位部長也是戲感十足,但多數農民對此並沒有特別的喜悅之情,甚至無感,畢竟他們正為農漁產品遭主要外銷市場中國大陸以食安、檢疫等為由暫停輸入,迄今沒有解禁消息,普遍感到焦慮。

當前國內農漁業遭遇到的諸多問題包括:農田大量流失、產銷經常性失衡、外銷市場受限、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農業產業升級遲緩、農業智能化暨低碳化落實腳步緩慢、政府為加入CPTPP將開放國內市場帶來競爭、以及農業全方位結構調整等,在在需要靠精準掌握國內外產銷數據和動態,配合未來國際農漁業消費及競爭趨勢,再評估國內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出最符合國內農業未來發展的策略。而不是巧立名目(如另立辦公室或國家隊),反破壞行政體制,降低行政執行效能。這樣農漁業才有未來、農民才會真正過上好日子!

上述工作非常繁複,需要主事者竭力擘畫跟推動。過去農復會時代的官員留下的優良傳統與專業的自我要求,讓台灣農漁業走過一段極為輝煌的時代,當前有良心有抱負的農政官員應該感到惶恐,何喜之有?現今的農委會,用人唯私,政治正確最優先,出錯了也不必負責,導致無論專業素養、實務經驗、執行力、解決問題能力、與為民服務心態等,都讓農業界人士搖頭,遑論尊重。不從根本導正,就算升了官又干農漁民何事?

當前農委會的最大問題在於施政不是以農民為先,反而極端政治化,面對國內農業諸多難題,每每以中國大陸無理打壓為擋箭牌,農委會主委如鬥雞般頻頻嗆陸,並透過大打愛台牌、大撒幣及推動促銷(外銷內銷加工)三箭,雖然取得若干表象的成績,仍無法填補失去中國大陸市場的損失,何況這樣的大補貼終究不是常態,長期下來國庫也難以負荷。

當前地緣政治的矛盾與衝突加劇,美中關係持續惡化,為分散風險開拓多元農漁產行銷通路是必要之路。現實是,許多問題繞不過大陸,且兩岸農漁產貿易短期內仍難脫鉤,應該以和為貴,少刺激多溝通。前陣子大陸宣布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後續會對台灣農漁民造成何種影響?政府有何妥適的應對策略,農民究竟該進?該退?該轉?一連串疑問,農委會應立即給出明確說法跟具體做法,並帶領農漁民迎向光輝的「農業部時代」!

最後也要呼籲台灣農漁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過去改朝換代很多都是由農民揭竿而起,儘管時代不同了,農業不再是台灣經濟主體,但「民以食為天」,「糧安則國安」的道理亙古不變,即便渺小的個人,都可以發揮改變的力量。農民想過上好日子,農業要有美好未來,主導權在「自己」,不在「農業部」!












不顧庶民經濟 只會砸錢買人


2023-05-19 05:20  聯合報/ 張南豐/商(台中市)
雞蛋荒延燒,不只蛋價走揚,用蛋用很兇的早餐店也跟漲。圖/路透


大概從五月初起,筆者在清晨五時半左右,開始聞到一陣陣熟悉的煎蛋香味,那是鄰居停了好些日子的早餐食譜。我心裡清楚,蛋荒和蛋價開始緩解。然而,享用之人不是趕著搭車的學生就是上班族,不知前一段時間用何替代?

同樣是本月初,有量販店推出六十元排骨便當,相當經濟實惠;其他超商業者不遑多讓,甚至推出菜色與分量差不多的便當只要五十九元。簡言之,量販店與超市都能苦民所苦,推出「庶民經濟」。

反觀蔡政府,七年來利用超前部署的口號,不斷設立一大堆「專案辦公室」與「國家隊」,趁著擴大組織的名目,其實只是為了大內宣與選票因為這些組織幾乎都疊床架屋、巧立名目下的「砸錢、買人」。

民進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基隆造勢時表示,如果他當選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要在行政院另設「專案辦公室」,加強中央和地方的合作,逐一解決縣市的問題。對此,筆者無法置信,目前仍然是民進黨執政,如果中央和地方之間有任何問題,為何現在不解決?為何要拖到明年,甚至於非透過「專案辦公室」不可?總統蔡英文不是自稱為最會溝通的政府嗎?

顯而易見,民進黨花人民的納稅錢毫不手軟,只要多一點邊邊角角的單位,進而用薪資和福利安撫進入這些單位的人心,選票就會多一點;其他的,視若無睹
















控管風險 催生企業人權盡職法


2023-05-19 05:20  聯合報/ 黃馨雯/律師(台北市)
興富發建設今日公告旗下子公司齊裕營造近五年發生的七件工安事故已局部停工,且七案計裁罰金額約新台幣120萬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興富發公司建案的工程吊臂墜落台中捷運軌道,捷運煞車不及撞上,釀成一死十傷的悲劇。事發後,興富發多個建案被查獲缺失,並處以罰鍰或勒令停工,該公司過去的許多工安意外也被起底。許多人質疑,為什麼紀錄不佳的企業還能承接這麼多建案?台灣社會到底還要縱容這種企業多久?

事實上,民眾長期以來深受無良企業的各種侵害,例如工程意外造成死傷、食安問題及環境汙染影響廣大人民的健康,或是企業強迫勞動侵害勞權等等。雖然一般時候,人們會覺得金錢比較實際,人權和環境價值很遙遠,但搭捷運會被工程意外害死、吃便當也會吃到有害物質、每天呼吸混濁的空氣…,實際上,企業對於人權和環境侵害正無時無刻發生

面對這些問題,除了修改個別法規,在食安風暴後,我國也開始強制要求符合一定標準的企業,應該要編制企業永續報告書,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也將企業社會責任精神納入公司法。但企業社會責任定義始終空泛,企業可能一邊汙染環境、壓榨勞工,卻一邊聲稱它們捐營養午餐給附近的小學、或捐供品給附近的宮廟,已經有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了。

因此,國際上除了強化、標準化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項目外,亦透過「企業人權盡職管理」,來要求企業評估其營運對於人權及環境可能造成影響以預防、減輕、補救或賠償人權及環境侵害。例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負責任商業行為之盡職管理指南」等,但是上述國際文件屬於建議性質仰賴企業自願履行效果有限

近年來,部分國家區域組織逐漸朝向以「法律」來規範企業落實人權盡職管理,例如法國企業警戒責任法德國供應鏈盡職管理法;和台灣具競爭關係的日本、韓國亦可望在今年通過立法。

從這個趨勢來看,國際上對於企業的要求,已經從道德倫理式的抽象的企業社會責任軟法轉向風險管理式的具體的企業人權義務硬法

舉例來說,企業應評估其營運可能會造成哪些風險,若評估出某個產品製程可能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就要擬訂預防計畫;如果化學物質仍外洩,要說明如何停止及去除該化學物質,災害停止後須回復並賠償;假如該製程外包給其他廠商,相關要求應訂在合作契約中,並有相應的責任;且應確保資訊公開及利害關係人參與,若企業違反法定義務,應接受處罰及負賠償責任。

已經造成的傷害無法彌補,企業人權盡職管理法當然也不可能解決未來所有企業侵害人權的問題,但我們仍然期待,可以提供企業一個方法,讓企業真實地面對其對社會與人民可能會造成的侵害,透過事前評估管理措施來避免減輕侵害,或在侵害發生之後,負起應負的責任。因此,政府應承擔起責任,盡速接軌國際提出企業人權盡職管理法












鼓勵低碳產氫 才是全民之福


2023-05-19 05:20  聯合報/ 雷敏宏/退休教授、氫能源政策關心者(台北市)


五月十六日,一輛氫氣槽車在台六十一線翻車,幸虧沒有爆炸造成人員死傷,但仍嚴重影響交通,此事件亦驗證氣態高壓氫氣儲運安全問題。為避免氣態氫氣儲存運輸營運模式造成風險,或許可以液態甲醇儲運替代氫氣送到用戶處,用戶現場利用小巧安全的設備生產氫氣,亦即在地生產而不必儲存。

目前在台灣生產氫氣有三種主要方法,即水電解、天然氣及甲醇,以目前用電量均以台電燃煤或天然氣供電來看,均極具汙染,而以天然氣產氫或水電解產氫,需大量用電(台電之供電),且需占地廣闊的場址產氫。產氫以後再加壓以高壓儲存及運輸,每一措施均有成本及公安疑慮。如由甲醇產氫,則可以在地生產,不必有大廠場地及高壓運輸,不必儲氫,成本又低,如透過燃料電池或柴油發電機即可發電,成為極佳的分散式供電系統。

台灣不應只注重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目前太陽能及風電供電占比還是個位數,再生能源據專家估計前述成為主電力可能落在民國一三九年至一四九年(二○五○至六○年)間,距今還有近四十年。因此,政府盡速發展低碳產業

建議政府積極研擬低碳產氫政策鼓勵措施,才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