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提振經濟 打造永續型內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230/web/ 

◆  聯合報社論/廢科技部,卻增農業部,這哪門子組改?
◆  聯合報黑白集/廣島與西安
◆  經濟日報社論/提振經濟 打造永續型內需






經濟日報社論/提振經濟 打造永續型內需


2023-05-19 00:48  經濟日報/ 社論
民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是不容易安居樂業的一年。出口衰退影響經濟成長、物價持續上漲同時造成生活成本增及實質薪資下跌、房價居高不下、行人地獄凸顯生活品質不佳,人均所得超越日韓但未反映在人民食衣住行的基本滿足提升之上。這種經濟成就與人民幸福感脫節的情形,顯示了台灣經濟結構的缺失與困境,然而,身陷困境正是可以好好思索如何脫困,端看我們是否願意嚴肅面對。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驅動、貿易依存度名列世界前茅,卻也必然深受國際景氣影響。台灣的出口以中上游中間產品為主,其特色一是完全仰賴下游需求,只要訂單萎縮,難有動彈空間,二是價格高不了,畢竟這是下游廠商的成本。因此,只要國際景氣衰退,量價齊跌、動彈不得,台灣受傷的程度也必是名列前茅,2008年金融海嘯時正是顯例。這是高度依賴中間產品出口的宿命。

也因此,加大內需比重以紓解出口風險是重要解方,只是往往都只在出口甚糟時才會引起較多的關注,拿來救急,2009年的消費券正是典型的例子。一旦出口回溫,內需又回到聊備一格的地位。

這樣的經濟結構與思維正是經濟成長果實很難反饋到人民真實生活的原因。今年以來的國內經濟有幾個重要事件,包含稅收超徵用來普發現金及補貼房貸學貸、勞保虧損、台電虧損,蛋荒呈現了蛋雞飼養設備與雞蛋供輸結構的脆弱,行人地獄凸顯了全國性極不友善的行走環境等。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其實可匯聚成具脈絡性的思維:若我們想要的是可以提升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內需,則還有很多必須做的事;這些事都須有充裕的政府預算支應。如果政府有錢,該做的事還真不少,試想,如果行人地獄的檢討浪潮發生在年初,將超徵稅收用於改善全國人行環境就很可能是用途選項之一。

改善人行環境是一種具永續性、「以人為本」的內需投資,極有助益於生活品質改善,亦即不是花錢打水漂的財政政策。這種支出當然應該是政府預算安排的首要考量,只可惜實務上往往並非如此。蔡政府已是歷任政府中較為重視內需者,近年來藉由大力推動長照與都更來強化內需,這也是一種永續性的內需,值得被肯定。

但我們也常看到發券或發現金刺激消費、補貼房貸電價這些短期應急的刺激內需作為,既是救急,就不具永續性。以維持景氣的總體經濟觀點而言,也許難以否定,但這種干預市場價格式的作為常常會扭曲了市場引導資源合理運用的基本機能,也會導致過度消費這類違反永續發展原則的經濟活動。這種不具永續性、易造成資源錯置、又會排擠預算更佳用途的政策,事實上是寧可少也不宜多的。

近年來國人常稱頌日本的Society 5.0政策,這是一個善用最新數位科技以解決人民生活痛點、投資有利未來發展項目的政策,也正是典型具永續性、以人為本的政策。以經濟學理來說,這樣的政策提供良好的公共財,並可帶來很大的正向外部性,是單靠市場經濟無法完成的,而這些正是政府可介入經濟運作以提升社會福利。

面對出口連月衰退、經濟成長力道薄弱的此刻,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將「加強內需與公建,拚GDP成長保2」,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面對外需驅動力的薄弱,又有機會再追尋能享受經濟成長果實的內需;憂的是所謂欲加強的內需,又是來自於普發現金這類不具永續性的措施。想想行人地獄的改善或日本的Society 5.0,打造永續型內需才是崇實務本的政府最該努力的。










聯合報黑白集/廣島與西安


2023-05-19 05:19  聯合報/ 黑白集
美國總統拜登(左)十八日與G7廣島峰會東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各自帶核心國安幕僚舉行會談。(路透)


拜登在廣島與 G7工業國開會,習近平則在西安中亞五國會盟。東西兩個盟主各自擺出陣勢,針尖對麥芒的兩台戲,哪一個才是人類的明天?

東京是海權思維象徵西安則是陸權力量門戶。江戶被黑船包圍,開啟日本脫亞入歐的紀元;長安則是中國走出絲路的開端。岸田文雄想複製當年伊藤博文的變法,習近平則似自比派張騫通西域的漢武帝。只不過,岸田心裡明白,主角並不是他。

時空走到今天,儼然是心臟地帶與邊緣地帶兩個地緣戰略理論的較量。拜登想要延續再熟稔不過的離岸平衡術,將盟友調集東亞封鎖中國;習近平卻想以招納舊蘇聯中亞五國向拜登宣告:陸權時代已經回潮,G7的風光日子就要到頭。

兩個數據讓習近平躊躇滿志:一是美國卅幾兆美元天文國債,讓美國更像解體前的蘇聯;二是中國經略一帶一路十年有成,今年前四月對沿線國家出口額首度超越對美歐日出口。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擰成一團,世界島重回中心,G7就像是它們的邊陲。

世界已再度走向兩極化,廣島與西安映照的,就是華盛頓與北京對決,無人能預知勝負。拜登人雖在廣島,還在為債務上限傷神,一眾盟友看在眼裡,難免忐忑。這時台灣的功課無他,明哲保身而已;民進黨卻全力押注美國,實比賭輪盤還瞎!












聯合報社論/科技部,卻農業部,這哪門子組改?


2023-05-19 05:15  聯合報/ 社論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及所屬各單位組織法,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會後民進黨立委拉布條慶祝農業部成立。記者曾吉松/攝影


立法院近日一口氣三讀通過農業部、交通部和經濟部的組織法修法,一夜間,除了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總計新增及升級了十一個三級機關。蔡政府執政七年,卻直到最後一年才忙著推動「組織改造」,除浮濫設置機關,並企圖利用政務/常務「雙軌制」來加派自己人馬卡位。所謂「完全執政」,對民進黨而言,難道只剩下「一切通吃」的目的嗎?

最令人吃驚的,倒不是陳吉仲如何為農委會升格為部而激動落淚;而是經過這一番轟轟烈烈的「組改」,行政院多了一個「農業部」,「科技部」卻不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蔡政府不是口口聲聲「科技立國」嗎?為何千方百計把農委會升格為部,卻把更重要的科技部廢除,並降級為「委員會」;這真是令人百思不解的事。

今天回顧這段迷離組改之路,仍然像一段迷宮。國科會是在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馬政府任內,經組織改造升格為「科技部」,其目標明確,是要進一步提升台灣科技發展。不料,蔡政府民國一一O年(二○二一年)推動組改,卻在閣揆蘇貞昌手中決定將科技部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又變回國科會」。這段回頭路,理由極為牽強。蘇內閣聲稱,《行政院組織法》有十四部八會三獨立機關總量限制,為了要成立新的「數位發展部」,所以科技部必須重新貶降為」,把這個「」的位置讓出來給數位部。

表面上看,這是「數位部」和「科技部」的競合問題,蔡政府決定以「數位發展」為重,因此選擇貶抑科技」。這樣的選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因人設事因素作祟,最終不過是蔡政府為了安排政委唐鳳出任數位部首任部長罷了。再說,秤一秤「數位」和「科技」的重量,蔡英文難道不覺得把數位發展併入科技部底下,才是更合理的安排嗎?且看,數位部去年八月成立至今,在本身業務上未見任何成績,政府及民間的數位漏洞警報卻頻頻響起;蔡政府厚此薄彼的組改,為國家成就了什麼?

光是「數位部」和「科技部」的競合問題,就有這麼多疑點;如今若再加上「農業部」的升格,蔡政府的徇私偏頗,即更令人匪夷所思。農業事關眾多人口和農作、環境的維持,絕對不能說不重要;但就產值而言,農業產值僅占 GDP 的比重不到二%。近年,農委會一味以撒錢方式對農民及農產品進行補貼,卻疏於對農田及水利環境的關注,這絕非健康行政模式。荒謬的是,蔡政府竟然讓農委會升格為「部」,而科技部竟遭縮編矮化為「會」,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麼?

舉例而言,台灣農地遭違章工廠不斷入侵,蔡政府非但不處理,卻一再讓它們就地合法化農地及魚塭遭光電板進犯,原本還以「漁電共生為藉口,最近竟連不養魚也無所謂。在蔡政府強將水利會收歸國有後,一再因旱象嚴重而勒令農民休耕停播,在在暴露了農委會的無能。但只因蔡總統的私心,農委會竟仍堂堂升格為部,把科技部粗暴擠了下去。升格後的農業部,員額將從四,七七○人增加為五,三○○人,而降級後的國科會員額僅區區一百多人。這樣的對比,蔡政府發展國家宏圖究竟何在?

民進黨在野時一再呼籲政府組織必須瘦身及精簡一旦它大權在握便反其道而行拚命膨脹擴權與酬庸。近幾年政府的組改正是如此,行政部門的專業分工一再遭到破壞進用私人問題日益嚴重科技部到農委會升格,民眾看到了國家願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