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東南亞本幣結算合作趨勢觀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東南亞本幣結算合作趨勢觀察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東南亞本幣結算合作趨勢觀察


2023-02-06 04:51  聯合報/ 辛翠玲(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美元。路透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才開始,東南亞各國代表與意見領袖即接連就國際貨幣秩序迭有發言。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前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前印尼貿易部長連邦,不約而同在不同場合,批判國際貨幣體系長期以美元為中心,呼籲加強本幣結算(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LCS),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幾乎同時,印、馬兩國也公開反對獨尊美元,承諾合作支持本幣結算。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尼則在過去四年間亦積極推動本幣結算;並在去年擔任 G20 輪值主席時,大力倡議。本幣結算看似蔚為熱門話題。究竟此機制在東南亞有何進展?又該如何解讀與因應其發展?

所謂本幣結算指的是貿易雙方直接使用本國貨幣結算跨境交易,跳過美元降低匯兌風險。這套機制首見於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中國人民銀行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之間的協議,原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做法之一,後來逐漸為其他國家仿效。

東南亞國家間的本幣結算架構始於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泰國與馬來西亞之間,後又有印尼、菲律賓等國加入。發展至今六年餘,可見以下特點:

一、成長快速:本幣結算在東南亞雖僅有短短幾年,初期規畫的交易規模也有限,但成長卻頗為可觀。以泰馬兩國為例,在實施本幣交易三年之後,泰馬雙邊貿易額有約五分之一以本幣計價。再以印馬之間的本幣結算為例,一開始占雙邊跨境交易一點四%,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增加到四%。估計至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底印尼跨境貿易的十%可為本幣結算。

二、使用範圍擴大:在前述架構的基礎上,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另在去年協議共推本幣結算即時跨境電子支付系統,並開放一般觀光、零售用途,供個人消費者或中小企業使用。

三、與區域外部國家連結:東南亞國家並在過去幾年內,各自與中國、日本建立本幣結算關係。例如印尼即分別於民國一一○、一一一年(二○二一與二○二二年)與中日兩國簽署合作協定。而在人民幣國際化政策目標下,中國也與包括馬來西亞、越南、寮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建立本幣結算合作。

由上述發展明顯可見東南亞新興經濟體對美元的態度正在調整中。雖然東南亞國家依然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本幣結算機制亦有其局限與問題但卻也提供新興國家降低過度依賴美元的具體做法藉以避免重蹈斯里蘭卡面對美元外匯存底枯竭國際收支失衡無以為繼致國家經濟破產的覆轍而近年美元幣值不穩使用本幣有避險之意另亦可加速深化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

不過,在中美戰略對峙的此時,東南亞國家積極推動本幣結算、與人民幣合作、試圖分散對美元依賴的做法,也很難不被賦予地緣政治的想像,甚至有看法認為此為中國超前部署、以應對一旦美國對中國施以制裁的貨幣戰布局之一。雖然這樣的推論是否成立,仍需有更仔細的評估,但是本幣結算逐漸盛行的事實的確顯示,愈來愈多的國家正醞釀將國際貨幣體系從美元中心推向多元化

最後,鄰近東南亞國家力推本幣結算之際,也為我國政府與業界帶來新的課題。一方面,我國有必要因應對外交易支付貨幣逐漸多元化,以配合愈來愈多的國家採取本幣結算的方式。其次,台商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多有投資與三角貿易,方興未艾的本幣結算或許也是台灣廠商未來欲降低美元風險時可以考慮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