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貓年談科技人與貓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666/web/ 

◆  一顆氣球 再傷美中互信
◆  美中氣球危機 或可是兩岸轉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貓年談科技人與貓
◆  延遲訪中 布林肯自找台階
◆  兩岸航點盡快復航 找回疫前榮景
◆  為何民眾愛拜神 而非投資教育
◆  我們與中國的距離 時遠時近在演化
◆  高通膨幽靈不散 美不鬆手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貓年談科技人與貓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林一平/繪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台灣慶祝兔年,但越南則慶祝貓年。貓咪未曾出現於中國的十二生肖,卻出現在越南曆。原因是生肖會和地支配對(這也是中國的玩意兒),分別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卯字的發音接近於貓,於是乎,在越南的地支,「卯」不配「兔」而是配「貓」。去年過完虎年,今年越南人就過貓年,越南人真是愛貓的民族。我有一張越南郵票,是越南民間傳統的東湖畫,描述老鼠娶親,得先向貓兒送禮打招呼。

我喜歡貓咪,也注意到幾位科技人和貓咪的故事。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於一八五○年就讀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有一段貓的故事。他寫信給太太,說他在三一學院時研究,發現一個擲貓的方法,能讓貓咪不會兩腳同時著地,並以此逗貓而樂此不疲。說不定在拋擲貓咪時,馬克斯威爾觀察到空中翻筋斗,而發現電磁旋轉呢。

愛迪生和貓也有一些故事,他發明電影技術後,在新澤西州興建了一間攝影棚。我曾經參觀過,印象中棚內面積不很大,有可掀式屋頂能讓日光直射照入,而且整棟建築物都可以移動,以便控制建築物接受的太陽光強度。一八九四年愛迪生製片公司拍攝一部電影《拳擊貓》,有兩隻貓在拳擊場內進行拳擊比賽;這部片子有點逼貓打架,讓我懷疑愛迪生不是愛護動物的人。當年他為了證明他的對手不應採用交流電技術,曾經電死一些流浪貓。這種行為大大破壞了發明大王的形象。

愛因斯坦以貓來解釋有線及無線電報,他說:「有線電報是一隻很長很長的貓,你在紐約抓一下牠的尾巴,牠的頭就在洛杉磯喵一聲;無線電報和有線的一樣,只是中間的貓不見了。」除了愛因斯坦外,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薛丁格,也用貓做了家戶喻曉的比方:量子力學研究中被視為正統的哥本哈根詮釋」,認為一個系統的整體狀態,是系統中每件事發生機率的總和。結果薛丁格拿一隻貓做例子,推論出該學派的說法會讓這隻貓處於又是生、又是死的狀態,違反日常經驗。這是「薛丁格的貓」之想像實驗。「薛丁格的貓」如同「法拉第的籠子」,在科學界相當有名。《大爆炸理論》影集中則用薛丁格的貓來解釋愛情困境,愛也不是、不愛也不是,令人叫絕。 










一顆氣球 再傷美中互信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黃金澤/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美國南卡羅來納州)
近日一顆大陸高空氣球,經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加拿大進入到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州,引發美國對大陸的強烈批評。法新社


一顆來自中國的不明氣球,在美國上方飛行近一周後,終於在南卡羅來納外海被擊落。然而這件事情絕非一場鬧劇,也不像中方輕描淡寫那般,而可能成為美中對抗的一個轉捩點。這件事情可能的後果和影響,必須從氣球飛行的高度和路徑、遙測和通訊科技發展的現狀,以及氣球事件發生的時機來探討。

首先,這個氣球飛行的高度介於間諜氣球和氣象氣球之間,而美國自己每天也有數以千計的氣球在空中執行各種任務,所以很難判斷該氣球的目的;然而不管是氣象氣球或是間諜氣球,攜帶的器材不外乎精密相機和各種感應器,就算被抓包也有辯解的空間。以氣球的飛行路徑來說,可用遠端遙控來操作,就算氣球失去通訊能力,也可啟動內建的指令來自動飛行。氣球似乎在懷俄明州上方盤旋了一段時間,而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空軍基地儲存了高達四百具義勇軍三型洲際彈道飛彈,這也是為什麼事件引發軒然大波的原因之一。

其次,以目前的遙測科技來說,雖然有大氣和雲層的干擾,還是可以用電磁波和熱感應加上誤差的修正來達到探測的效果。然而被偵察的對象也不是毫無反制之道,如果美軍對氣球的形跡已有相當掌握,也可以發射干擾性的電磁波或是製造偽裝性的熱汙染來影響其偵察,當然就算美方有反制作為也不會說明。而以目前的通訊科技來說,如果這個氣球確有偵察目的,所有偵察到的結果可透過衛星傳送出去,在它被擊落前所有的傳送應該早就完成了。

最敏感的一點,則是事件正巧發生在美中對峙僵局下,布林肯銜命訪問北京前夕,這對雙方早已淡薄的互信無疑是一記重擊。很難相信中國會在對方使節來訪前操作這種事件。然而換個角度想,最危險的地方也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若中方確實有意為之,順利的話可以達成偵察目的,不順的話也能達到測試效果。果然美方陷於投鼠忌器的兩難,雖然在氣球進入境內前就已發現,卻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公開也不是不公開也不是,只能任由氣球飛越大半國境,最後在氣球離開陸地上空立刻擊落,再宣稱是為了怕氣球承載物的殘駭傷及平民百姓,完全暴露了美國政府對此類事件毫無因應之道。

氣球已被擊落,美軍自然會設法打撈殘骸來研判該氣球的真實目的,雙方可利用這次機會互探虛實,也讓政客們增添更多相罵本。布林肯訪中之行究竟是短暫延期或無法實現,將成為此次事件註腳,也可能讓雙方為更長期、更高升的對立做更多的準備。










美中氣球危機 或可是兩岸轉機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鄭紹成/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目擊者提供的照片顯示,大陸間諜氣球四日在南卡州被飛彈擊中後殘骸下墜,一架美軍戰機從下方掠過。美聯社


元宵節是掛燈籠的賞燈時節,美國卻以飛彈擊落中國高空氣球;空中偶然留指爪,一破那復有關係?本來預定訪中的布林肯因氣球現蹤宣告延遲,接著美方擊落氣球後,中國也立即發布聲明: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兩國關係由過年前的趨於緩和,一瞬之間又降到冰點。

東西兩大強國真實關係可見端倪。首先,中國宣稱的民用氣球屬「有意或無意」進入加拿大和美國領空?在報導中均未有明確研判是「故意」暴露其偵察行蹤,中國官媒口徑一致宣稱係「民用」和「失控」。再者,在布林肯即將赴中訪問前,中國實不需以一氣球「故意」侵入事件,挑釁和測試美方和緩關係之誠意。

從理性觀點推知中國氣球應非故意侵入後,美方對此事件的反應足堪中方和台灣省思。氣球「無意」入侵、美方「有意」擊落;中方被動、美方主動。若拜登真有意改善中美關係,應可大事化小,氣球事件應有其他解決方式。面對國內輿論和川普、共和黨節節進逼,拜登固然有不得不擊落氣球的壓力;但選擇直接擊落,雖有利於化解反對拜登的聲浪,但中美關係大方向究竟要趨於緩和?或持續對立緊繃?相信美方必然先有盤算,也和中方檯面下事先溝通。

在氣球事件發生同時,美國國會議長麥卡錫是否訪台之事暫告一段落,麥卡錫不來,讓台灣擔心中方又將大幅軍演、提升兩岸緊張局勢的憂慮有所疏解。同時中方又對金門縣長、立委團釋出善意,金酒等六十三家台灣業者可輸入中國;二月初國台辦也宣布恢復兩岸航線正常運營的建議,透過「海峽兩岸空運協議」向台灣提出恢復十六個直航航點。

由麥卡錫、金酒放行和提議航線正常營運三事,農曆年間兩岸關係似有春暖花開和緩景象。但氣球事件後,美中關係表面降溫陷於谷底,台灣要和美方繼續站在同一陣線、繼續維持與大陸七年間緊張態勢?或與中方強化後疫情時代交往,在大陸解封拚經濟時,把握大陸釋出之復航橄欖枝,好讓台灣的觀光和教育「慘」業都能獲得活血挹注?

危機是危險也是機會,氣球事件讓中美關係似有危機,而夾在兩強之間的台灣,若能選擇與大陸改善關係,或可是後疫情時代發展機會再現,不知蔡總統和陳揆以為然否?










延遲訪中 布林肯自找台階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趙興鵬/前駐韓心戰顧問(台北市)
布林肯訪問中國的行程宣告延期,中方4日卻宣稱「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布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美聯社


一顆氣球飄到美國領空,竟釀成外交事件;美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問中國大陸,理由這是一顆間諜氣球,上綱到國安問題。但大陸外交部表示是民用氣象用途。

昨天美國在大西洋上空發射一枚導彈將氣球擊落,據目擊人員表示,氣球像一張衛生紙掉落海中,筆者據此研判氣球材質應屬橡膠。美軍已準備打撈做為研究及證據保存。但北京方面認為美軍擊落民間用於研究氣象科學氣球,過度反應,嚴重違反國際慣例,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正當權益,將美國從原告打成被告。

筆者曾擔任國防部心戰總隊空飄分隊長派駐韓國心戰顧問個人經驗研判,這枚氣球應是無法遙控到指定目標區,而完全由氣流引導行進路線筆者過去擔任國軍苗栗空飄基地指揮官時,亦曾因高空氣流改變發生對大陸空飄心戰氣球飄到印度的烏龍事件

至於布林肯延遲訪中,可能是面對大陸所設紅線本不看好,寸步難行下自找台階。











兩岸航點盡快復航 找回疫前榮景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楊崇正/澎湖科技大學行銷與物流管理糸退休糸主任(新北市)
金門縣長當選人陳福海(左二)在本月親赴廈門與大陸洽談小三通復航,跟同行的立委陳玉珍(右二)合影。圖/陳福海辦公室提供


新春伊始,兩岸經貿交流方面陸續傳來好消息。經由金門縣長陳福海、立法委員陳玉珍、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赴廈門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談,促成金門酒品及台灣六十三家食品企業產品可恢復輸出大陸。此外,大陸民航主管部門透過「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既有連絡渠道,致函我方主管部門,倡議優先復航廣州等十六個航點,並由國台辦證實,春暖花開之際,實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兩岸大三通海空運直航的倡議,最早始於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初期,歷經折騰終於在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十二月開通。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首當其衝的即為兩岸空運直航及金馬小三通海運直航。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二月,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立即將兩岸空運直航的大陸航點,六十一個城市縮小為只限北京、上海、廈門、成都等四個城市,對兩岸經貿交流及台商台幹商務往返造成重大不便。

三年疫情在兩岸各方努力下已逐步趨緩,此時正是努力推動兩岸空運復航,邁向疫情前榮景的最佳時機。

大陸方面於第一階段,以廣州等十六個台胞台商往返密集城市為試點復航的構想,頗為可行,也符合漸進主義,摸著石頭過河原則,並做滾動式修正。試行一段時期後,再於第二階段全面恢復六十一個城市航點。

在我方海基會日前舉辦的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中,多位台商會長也大力建言政府盡快開通兩岸空運直航的復航。

吾人謹此建議由陸委會牽頭,召開包括交通部民航局、衛福部等跨部會協調會,並採納我方民航產業鏈各公協會的營運實務面運營面意見後,利用既有的空運直航小兩會管道,盡快展開復航協商並盡早促成,不失為陳揆新內閣送給國人的兔年大禮包。











為何民眾愛拜神 而非投資教育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林基興/大學教授(新北市)
前副總統陳建仁(左三)說天主說一定要幫助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左二)。記者曾增勳/攝影


近日民意論壇〈抽籤問神?不問良心卻問鬼神〉或〈祈願新閣 少口水多作為〉等投書,反映善良庶民對鬼神的期望。但真有鬼神嗎?

當前正副閣揆均問鬼神。去年十一月,陳建仁表示:「天主說要幫助能為桃園做最好貢獻的人,鄭運鵬就是這樣的人。」去年七月,鄭文燦到苗栗助選時祈神,有婦人被廟方要求讓開而飆罵。但神有何本事助人當選?

民眾信鬼神讓廟寺富甲一方,諸如高雄三鳳宮春節期間香油錢七百萬元,還勞警方護鈔,神卻無力自保財產有人自美志願回台到偏鄉教英文,驚訝當地廟宇資源遠多於該校,校舍破舊對照廟宇輝煌,為何民眾偏愛拜神而非投資於教育

平心而論,宗教有其社會教化之功。我國先賢不語怪力亂神,而以「志於道據於德」誨人;世界古文明中,中東、埃及與印度飽受宗教戰爭的蹂躪中國則無宗教戰爭,孔子實在高竿十八世紀歷史學家吉朋Gibbon)名著《羅馬帝國興亡史》指出「盛行於羅馬帝國的各種崇拜神,在其子民眼中同樣真實,在其統治者眼中同樣有用,但在其哲學家眼中同樣虛假。」












我們與中國的距離 時遠時近在演化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在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元旦復刊的《文星》雜誌,一篇署名為「台中  陳其邁」的讀者投書除了教科書,還有什麼?〉說:「廿年來,我們生活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富庶的時代,但也是活在思想上的真空時代。從小我們就被訓練成一部考試機器,只要會答所有的試題,其他都是多餘而不必關心的。在這種環境下,假如我們沒有獨立思想,不能為追求理想而活的話,那麼在這個大時代的震盪裡,在中國邁向現代化的路途上,我們實在沒有資格挑起這個重擔。」

那應該是時年廿四歲的中山醫學院學生陳其邁,現任高雄市長。少年陳其邁的國家認同明顯是中華民國的中國,他頗有反思力,以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為人生重責。當時多數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包括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黨外人士。有趣的是,陳其邁的這番話在今天大陸的年輕人中,確實反映出心聲。

年前,我與一位大陸學者對話。我說:「我是中國人。」他說:「不,你是台灣人。」我說:「中華民國也是中國。」他說:「那麼,你是中華民國人。」我說:「中華民國不是中國嗎?」他沉吟了一會兒,說:「我尊重你的選擇。」

到底中華民國是不是中國?或者說是不是一個中國?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便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存在,在政策上反對台灣獨立,同時反對兩個中國。此一方面,欲樹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正統的朝代,另一方面,肅清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政治與文化的正當性。

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共簽署《建交公報》,認知「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格局至今難以打破,民進黨只能擴張至「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而美方近年則嘗試實質性強化台灣的主體性,以弱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使得中共升高因應,以否定民進黨的「倚美謀獨」。

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理過台灣,而台灣由中華民國治理,是事實上的正確;由「台灣是中國的一省」的命題推論,所謂的一個中國只能是中華民國,這樣弔詭的命題是中共處理兩岸關係政策中的一個基本矛盾。九十年代國民黨提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化解兩岸交流的政治阻礙,中共雖不承認存在「一中各表」的「隱性兩個中國」意涵,但是九二共識形成了廿年的台海安定局面。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民進黨執政不承認九二共識,反映出民進黨事實上認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接否定中華民國的中國性質,實質上實行台灣主權國家路線。中共排斥中華民國及台灣參加國際社會活動,加上軍機繞台,台灣社會中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逐漸成為政治不正確。如果台灣人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則多數是中華民國意義下的中國人;若台灣人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則更不認為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子民。

我們與中國的距離時近時遠人類學者凱西史莫:「以我人類學的經驗,外人絕不可能真正歸屬於『當地人』。」兩岸隔離七十多年,彼此都已「演化」,其實都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了。













高通膨幽靈不散 美不鬆手


2023-02-06 04:50  聯合報/ 吳芳銘/自由撰稿者(嘉縣太保)
美國勞動市場熱絡,1月非農業就業人數暴增51.7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美聯社)


甫公布的一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達到五十七點一萬,約為市場預期的二點八倍,遠高於市場的預測,失業率下降至三點四%,創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來新低。這兩個關鍵數據,一方面揮劍直刺聯準會試圖冷卻勞動力市場的用心,令人驚嘆的就業市場彈性和升溫,擊退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另方面直指削弱了聯準會猛烈打擊通膨的努力;同時也提供了更大空間讓聯準會可更長久維持貨幣緊縮政策,意即聯準會將拉長高利率周期的時間。

當然這也可能推升消費支出及薪資成長,故而存在通膨黏性的風險。勞動力市場快速成長亦可能導致薪資成長黏性作用推升個人消費成長引導推高通膨

再看一月份ISM 服務業指數為五十五點二,大幅優於預期,一舉從十二月四十九點六撐杆跳過五○的枯榮線,創下自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中以來最大單月成長幅度。尤其新訂單指數飆漲十一點三%,商業活動指數強勢反彈十五點二%,消費需求回升,同樣指向美國經濟似乎不會快速放緩,如此便要擔心通膨依舊的大患。此外,今年中國大陸和歐洲的經濟復甦,疊加包括美中及中東地區等未來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可能性,亦添加通膨黏性的風險。

對比市場不理會聯準會對「通膨抗戰尚未勝利,將繼續升息」的說法,堅信聯準會將從緊縮大轉彎,預期此次升息一碼後,在今年下半年將邁向降息之路。市場的樂觀情緒與聯準會對做,押注降息的狂熱情緒推動風險資產走高,這也是今年以來美股和美債價格大幅上漲背景的預期心理。但此時的經濟數據令市場將正視聯準會的嚴正警告,提防未來升息高於預期、降息晚於預期的可能性,短期內「升息近尾聲,降息在路上」的樂觀期待不易實現。

經濟的好消息,反而會成為市場的壞消息」。市場忽視或不相信聯準會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的立場,一味地相信將快速地轉向降息的預期,此心態可能迫使聯準會更偏向持續升息。聯準會並不願看到資本市場過熱,這些現象不利於美國經濟穩定,反將推升通膨,因此只會更強化升息的堅決立場

縱使目前美國通膨已從四十年來的高峰回落,但仍處在高原階段。尤其美國就業市場處在強勁勢頭,經濟可能「軟著陸」,但聯準會決定升息幅度及終點的核心關鍵仍是通膨的走勢。惟美國一月份時薪漲幅回落至零點三%,有助於化解市場對於「薪資與物價螺旋」的擔憂。

只是美國的經濟前景仍在走鋼索,在溫和成長和遏制高通膨間尋求平衡。處在「軟著陸」和「再通膨」間兩難的美國,目前並沒有太多選擇,只要高通膨的幽靈未除,聯準會不會「鬆」手,但失業率降、薪資成長趨緩,正在為「軟著陸」預鋪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