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春山/論江澤民功過:守成有餘,開創不足
◆ 李清志/馬偕博士的台灣紀事
◆ 朱宗慶/他人肯定與自我鼓勵
◆ 沈呂巡/也談中共外交的新舊班底
趙春山/論江澤民功過:守成有餘,開創不足
2022-12-01 05:15 聯合報/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病逝。(本報系資料照)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於昨天在上海病逝。終其一生,可用「守成有餘,開創不足」八個字,加以蓋棺論定。
江澤民是在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中共處於「內憂外患」的環境下,接下了中共總書記這個燙手山芋。對內,「六四事件」餘波盪漾,江雖接下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棒子,但他的權力基礎不穩,上台不久,即面臨「保守派」的挑戰,讓他身陷「治理整頓」或「深化改革」的爭議之中。最後江還是靠鄧小平民國八十一年(九二年)「南巡講話」的一槌定音,才得以穩住陣腳。
江澤民接收鄧小平留下的政策「資產」,但也背負政策帶來的「包袱」。在經濟上,鄧小平要「先讓部分人富起來」、「先讓部分地區富起來」;結果造成了貧富不均和發展失衡的問題;「打開窗子,蒼蠅蚊子都飛了進來」,「一切向錢看」的結果,使中共眼中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受到了「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的汙染」。
最嚴重的是,共黨機器的腐鏽。江澤民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七月一日在中共建黨七十周年大會的講話,坦誠:「黨在思想、政治、組織、作風方面都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他的智囊劉吉提出,共黨在改革中發生的變化:一是中央權威的削弱;二是基層組織的渙散。
江澤民被西方視為一名社會主義技術官僚,為了落實鄧小平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江把市場機制引進社會主義體制;江提出「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三講」教育,希望能有效端正黨風、黨紀;江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目的是為那些加入共黨的「後革命資產階級」漂紅,藉此擴大中共的群眾基礎。
在對外關係方面,受到蘇東劇變影響,西方普遍認為,中共可能會成為社會主義陣營另一張「倒下的骨牌」。美國以支持民國七十八年(八九民運)為由,對中共施以經濟制裁,對中共發動了一埸「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江澤民成功度過了美國對中國大陸推動的「和平演變戰略」的危機。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十月,江到美國進行國是訪問時,還與柯林頓政府協議建立了「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
江澤民民國八十六、八十八年(一九九七及一九九九年)先後收回港澳,雖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是接收前任與英葡殖民政府談判的成果,但也算是他的政績。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江任內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於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香港會談」,促成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四月兩會領導人在新加坡的「辜汪會談」,雙方簽了四項協議。江澤民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一月發表「江八點」是中共對台政策的一次重大宣示,其中「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以及「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兩點最引人注目。
李登輝總統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四月發表「李六條」,對江做出善意的回應。李當時曾對幕僚表達對江的好感,希望「幫助」江穩固統治權力。因此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登輝「康乃爾之行」隨後引發的台海危機,我認為是李、江玩的一埸「戰爭邊緣遊戲」。柯林頓在回憶錄中聲稱,他派遣的兩支航母戰鬥群結束了這場危機,他大概不知道兩岸早有「密使」往來。
江澤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算是一名「福將」。我想這和他「穩定壓倒一切」的性格有關;更重要的是,他深諳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