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日韓半導體結盟 台灣當自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271/web/ 

◆  聯合報社論/火化之亂豈是誤會一場,是陳時中對痛苦無感
◆  聯合報黑白集/治國只剩這種話題?
◆  經濟日報社論/美日韓半導體結盟 台灣當自強





經濟日報社論/美日韓半導體結盟 台灣當自強


2022-06-09 02:03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與南韓在半導體產業戰略合作互動頻繁,美國總統拜登(右)上任首次亞洲行就先造訪南韓,且第一個參觀的目標就是三星。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上月亞洲行的首站訪問南韓,在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聯盟之際,拜登參訪南韓三星的行程格外有代表性。拜登前腳剛走,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跟進拜訪三星談合作,同時間美國也跟日本洽談進一步在半導體高階技術上的深度合作。美日韓在半導體產業的動作頻頻,未來台灣在台美日韓的Chip 4聯盟中究竟會扮演什麼角色?我半導體業將面臨什麼樣的市場競爭態勢?值得政府與產業評估與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晶片荒達到史上最高點,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美、日、歐更競相邀台積電前往設廠,台積電也已分別展開前往建廠的計畫。然而,在台灣半導體業的全球地位達到史上最高點的同時,伴隨產值與獲利增加等商機而來的,也有大國在地緣政治上博弈時我方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半導體企業在美日韓產業深化技術合作後將處於更競爭的市場。

拜登此次出訪亞洲的首站是南韓,主要是爭取南韓加入美國的圍堵中國大陸陣營。在地緣政治的層次上來看,台美日韓的Chip 4聯盟已經成形,台積電選擇在美國與日本設廠,就是要回應美國的圍堵政策,但台積電仍小心翼翼的在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取得平衡,同時間也在大陸南京廠擴增產能。

若只將目光放在半導體業本身的競爭上,台灣在Chip 4聯盟中與美日韓的關係,恐怕就不如後三者之間來得密切。這一點從美日韓各自的政治與產業需要可以看出。近年美國政壇不斷有官員強調高階晶片七成來自台灣的風險,即便台積電美國廠已動工,類似說法仍不斷出現,這也給了英特爾等美國廠商可趁之機,不斷遊說國會要加強補助美國本土半導體業。

對日本而言,類似的警惕言論也逐漸增加,近期日本經濟新聞一篇報導就是類似觀點的縮影,該報導指出,台日在半導體領域發生實力逆轉,是日本對台灣企業過於缺乏警惕,一名日本專家在訪問中稱:「即使展開合作,也不應向對方提供絕對尖端的技術。」

美、日官方與產業界各自對台灣半導體業占據全球關鍵地位示警,加強扶植本土半導體供應鏈並深化兩國產業間的合作,再加上原本就是台灣半導體的最大競爭對手南韓,台灣半導體業在Chip 4聯盟中恐怕是處於「競爭大於合作」的那一方。未來不但我半導體成熟製程業者會面臨美日韓歐更多產能開出的挑戰,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市場上也將面對三星與英特爾的夾擊。

過去兩年蔡政府跟進美國的圍堵中國大陸政策,鼓勵台積電赴美日歐設廠,如今,半導體競爭態勢已有微妙變化,政府有必要強化半導體業的競爭優勢,不能只成為歐美增加半導體本地供應的推手,更應省思我們怎麼繼續維持甚至推進當前半導體供應的市場地位。

目前美國國會正在審查美國晶片法案,基辛格正不斷遊說國會通過此案並讓英特爾獲得高達新台幣1.5兆元的補助,我政府與台積電都應關注此案發展,採取相應作為,確保台積電及相關台灣廠商可以在此法案中獲得公平對待。

在與日、韓半導體技術深化合作上,政府也應扮演更多角色,另一方面,政府應同時強化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Hub的地位,擴大海外藍白領人才引入、國內投資環境改善與強化水電生產要素的充分供應。

放眼全球工業大國都在積極建立自身的半導體供應鏈,市場對數年後半導體供過於求一事已有相當警惕。對台灣而言,更要警惕的是美日韓半導體產業間的擴大合作,台灣必須做好準備應對下一階段更激烈的產業競爭態勢。









聯合報黑白集/治國只剩這種話題?


2022-06-09 02:03  聯合報/   黑白集
端午連假台南市立圖書館永康新總館開設輝瑞BNT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拚疫苗覆蓋率。圖/台南市府提供



蔡總統臉書近日發文,稱我國五至十一歲兒童「疫苗覆蓋率」已達七四・二%。由於此數高出陳時中聲稱的六○・五%甚多,被外界質疑造假。總統臉書隨即修改,將「疫苗覆蓋率」改為「疫苗社區涵蓋率」,以為粉飾。究其實,蔡總統臉書把十九萬的「確診兒童」都當成「打過疫苗」,瞬間拉高了覆蓋率。

這種做法,令人嚇三跳。第一嚇是,原來台灣染疫兒童已多達十九萬人。第二嚇是,事關科學的事,總統竟能擅添數字並自創名詞。第三嚇是,兒童「染疫」竟被視同「已接種」,其誇張令人落下頦。

約略同時,閣揆蘇貞昌到海科館主持「潮境方舟一號」船啟航,竟嫌「方舟」的命名不好,像在「逃難」。他並自誇對命名有一套,像自己禿頭就取名「電火球」,超越自己,且是世界唯一。堂堂閣揆,竟為「電火球」一詞自我得意到不行,他沒看到民眾對他的不滿意度嗎?

從府到院,都浮誇成性;甚至公然捏造數字,扭曲真相,瞎掰政績,習以為常。更令人惱怒的是:我們主政者的治國胸壑,何時只剩下這一堆雞毛蒜皮的瑣事?總統沒有大事要辦嗎,非要去搶衛福部的光;蘇揆沒看到民怨如山嗎,卻只會對部屬逞威風自爽?

自從府院黨養了網軍,台灣就失去了討論國家大政的能力,治國也就只在皮毛層次打混。











聯合報社論/火化之亂豈是誤會一場,是陳時中對痛苦無感


2022-06-09 02:03  聯合報/   社論
季青漫畫



我國新冠確診死亡人數已超過三千,死者幾乎皆在廿四小時內火化成灰,讓家屬因無法追思而深感遺憾。指揮官陳時中近日卻說,政府只要求「盡速」,從未要求廿四小時內火化,民怨瞬間炸鍋。兩年多來,因倉促火化造成的人倫悲劇反覆上演,癥結就在政府從未對「盡速」訂出明確期限,外界只好遵循第五類傳染病廿四小時內火化規定處理。可議的是,指揮中心不是不知道民間的怨念,但兩年多來從未積極澄清或要求改變執行方式,讓無數家庭難以釋懷。

善終,是國人重視的倫常儀俗。但疫情爆發後,廿四小時火化的政策,剝奪了家屬與逝者最後告別的機會。兩年多來,這類來不及向親人告別的故事,一再見諸媒體報導。試問,若廿四小時火化不是由上而下的具體政策,何以地方政府、醫院、檢警及殯葬業者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認知」?

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染患第五類傳染病之屍體,應於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期限內入殮並火化。包括黃熱病、伊波拉病毒感染、MERS等被列為第五類傳染病,屍體都須在廿四小時內火化。新冠疫情爆發後,疾管署在二○二○年一月新增新冠肺炎為第五類傳染病,屍體處置上只規定火化或報請地方主管機關後深埋,並未加註時間。關鍵在,《傳染病防治法施行細則》規定,「前項屍體應先以具防護功能的屍袋包覆,並盡速處理」;至於何謂「盡速」,政府從未明訂。在指揮中心刻意打迷糊仗的心態下,地方政府和殯葬業者便照著過去第五類傳染病一律廿四小時內火化的做法進行。

兩年來,媒體曾就「廿四小時內火化」規定多次詢問指揮中心,是否能放寬?指揮中心的說法總是模稜兩可,甚至相互矛盾。發言人莊人祥說,雖未規定要廿四小時內火化,但仍希望盡速。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去年六月更說,地方殯葬管理機關實務上還是廿四小時之內火化。動不動就開罰民眾的指揮中心都這樣說了,請問,誰敢不從?

近日確診死亡人數不斷飆高,終於引爆這股悶燒已久的「火化之亂」。陳時中這時才聲明從未有此規定,還秀出公文,辯稱並未要求殯葬業者這麼做。荒謬的是,他自己都坦承此公文很容易「讓人誤解」,試問全台多少人看過這紙公文,誰又看懂這張語焉不詳的表格?面對家屬怒火延燒,陳時中又以他擅長的詭辯術說,有些人誤解廿四小時內要快速火化,「也不是說這樣做是錯的,只是我們沒有明寫」。如此東閃西躲的指揮官,會有負責任的時候嗎?

依陳時中的說法,若廿四小時內火化徹頭徹尾是個假訊息,以蔡政府之熱中「打假」,這個政府竟讓這個天大的假訊息在全台散播並執行兩年多,豈不奇怪?以政府平日打假的效率,「中央廚房」兩小時便能做好澄清哏圖,透過綠營政治人物及側翼同步傳播。何以獨獨對「火化之亂」從未力圖澄清,亦從未追查謠言來源,乃至移送法辦?在這種情況下,蔡政府能說「火化之亂」完全是一場誤會就了事嗎?

兩年多來,蔡政府以「防疫」為名不斷限縮人民權益,指揮中心則被賦予毫無節制的權力,到了荒腔走板的地步。民眾稍稍質疑防疫政策,即動輒遭網軍側翼出征,彷彿一切的錯咎都應歸於百姓,而政府絕對不會錯。在歷經了種種「之亂」後,火化之亂更是一面權力的照妖鏡。說到底,這絕對不是一場誤會,而是陳時中早已失去感知人民痛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