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名家綜論/油價飆漲與能源轉型政策\星期透視/國民黨轉型亟待擴大團體參與

◆  屢嗆立委 蘇院長想留下什麼定位
◆  韓保守派翻身 台灣學到的事
◆  大屋頂下/橫看成嶺側成峰 台灣像不像烏克蘭
◆  星期透視/國民黨轉型亟待擴大團體參與
◆  名家綜論/油價飆漲與能源轉型政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綜論/油價飆漲與能源轉型政策


2022-03-13 03:57  聯合報 /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俄烏10日舉行高階外交會談,未取得太多進展,國際油價與金價續揚,加重通膨憂慮。(路透)


國際油價以西德州中級原油(WTI)為例,由一月三日每桶七十五點九四美元,飆漲到三月八日每桶一二三點五九美元,漲幅達六十二點七五%。台灣發電用液化天然氣價格係與原油價格連動,未來電價勢必大幅上漲,政府能源轉型政策中,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燃氣將由目前卅七%提高五十%,宜就此重做思考。

烏俄之戰及原油供給短絀實是此次油價大漲兩大原因。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一月 WTI 原油平均價為每桶八十三點一五美元,烏俄衝突後油價,二月廿三日上漲至每桶九十二點○九美元。二月廿四日俄國正式入侵烏克蘭,三月七日油價飆漲至每桶一百一十九點四美元,隔日傳出美國考慮禁購俄石油,進一步上漲達一百廿三點七美元供給短絀方面,民國 110 年(二一年)因 COVID-19 疫情減緩,原油需求漸恢復,OPEC+也嚴控產能,供需情勢由民國 109 年(二○年)每日供過於求一百九十一萬桶逆轉為每日不足一百九十六萬桶。這是推升 WTI 油價由民國 109 年(二○年)平均每桶三十九美元提高為民國 110 年(二一年)每桶六十八美元主因。

今年初以來,供給短絀仍持續。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三月八日最新短期能源展望報告顯示,二月世界原油供需尚未回到疫情前(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十二月)水準。就需求言,二月平均每日一○一點三八百萬桶,低於疫情前減幅為每日卅二萬桶。供給方面,由疫情前的每日一○一點三四百萬桶降為九十九點七六百萬桶。主要是美國生產恢復緩慢,比疫情前減少一百三十八萬桶/日,或十點七%。故原油供給不足由疫情前每日卅五萬桶,擴大為二二年二月每日一百六十二萬桶。

由於供給持續短絀二月底美國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石油庫存,分別為十一點五六億桶廿六點三九億桶,創下民國 103 年(一四年)年中以來新低,故即令烏俄戰爭結束,供油短絀短期甚至長期仍會存在支撐油價。

三月九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受 ABC 訪問時聲稱,他不會再強求北約納入烏克蘭,並稱烏俄雙方可討論克里米亞和烏東兩個分離地區未來要如何的折衷辦法。俄國也表示無意推翻烏國政府。當日市場認為烏俄戰爭可望透過和談結束同日阿聯酋駐美大使歐泰巴宣稱,希望 OPEC+增產石油。故同日美國宣布對俄國原油進口限制,油價當日仍大幅回落十五美元,跌幅達十二點八%,收盤價每桶一○八點七美元。十一日原油價格報價為一○六點六六美元。目前戰局仍持續中。

此次烏俄戰爭,針對歐美禁運制裁,俄國也切斷油氣供應威脅歐盟。這提醒歐盟需減少對俄國原油及天然氣依賴,歐盟宣示將在民國 116 年(二七年)前擺脫對俄國能源依賴,這將對俄國以外原油市場產生影響。

再者,為達到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排放目標,國際能源署建議各國自民國 110 年(二一年)起停止油及煤礦開發,並在民國 124 年(三五年)後,禁止新燃油汽車銷售,可能導致民國 124 年(三五年)石油產生供給短絀。這種油氣投資風險或能解釋,雖然油價漲到一百美元以上,美國頁岩油恢復緩慢原因

未來油價可能居高不下前景下,因液化天然氣價和油價掛勾,也會隨之上漲。且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僅為油、煤一半,為減碳,未來需求量及價格漲幅會更大。

政府原預估能源轉型計畫,至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電價將上漲卅三%,但係假設油、氣及煤價維持民國 106 年(一七年)水準,即油價每桶五十五美元,氣價每百萬英熱單位十美元,煤價每公噸九十點五美元。茲假設民國 114 年(二五年)油價每桶八十五美元,比原假設價格增五十四點五%,氣價與煤價同比增加,電價將為每度新台幣五點一元,比目前價格(二點六二五元)漲幅達九十四%,若油價為一百美元,電價將達每度五點六二元,漲幅高達一一四%,這將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及整體經濟發展。目前因較貴的再生能源和燃氣占比離達標甚遠,尚未漲價,但因應未來電價上漲走勢,政府調整能源轉型過程中能源占比,實為當務之急。











星期透視/國民黨轉型亟待擴大團體參與


2022-03-13 03:57  聯合報 /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國民黨中常委選舉「賄聲賄影」,黨主席朱立倫9日在中常會宣示,考紀會查賄若在2周內沒有具體結果,就會把相關事證送給檢調單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主國家政黨乃為一群人,推舉黨員參與選舉,以掌控政府決策權力,達到實現黨的理念或政策目的。故而,政黨與其他人民團體差別,乃在前者以贏得選舉為實現理念與政策手段,後者則不推候選人,僅透過遊說或文宣動員等,達到影響政策的目的。

由於選民的性質與偏好,常隨時間推移而改變,政黨為了贏得選舉,便須適時調整組織型態與運作方式,否則一旦失去選戰的競爭力,黨的招牌就算繼續存在,也不再具任何意義。古往今來,政黨浮沉例子多不勝舉,少有政黨可因過往貢獻,就免於遭到選民嚴苛的檢驗。

國民黨日前進行中常委選舉,過程中出現不少賄選傳聞,社會各界因此議論紛紛,對黨的形象傷害極大,也損及該黨未來選戰的動員能力。這些傳聞所以甚囂塵上,其實與該黨組織型態及運作方式,未能因應當前社會生態與期待有關,努力查賄效果恐怕也有限。

上個世紀三○年代前,大眾傳播媒體滲透力有限,選民對政治的理解,只能透過深入鄰里的政黨組織。故選戰時,政黨號角一響,選民便只能依據長久累積的政黨觀感,投下懵懵懂懂的一票。故而,政治學者嘗言,民主國家政黨政治的黃金時期,乃在一八八○年迄一九二○年間,當時的黨工便被慣稱為「按鈴催票者」。

但三○年代前後,由於市場經濟的缺點日顯,政府干預成為必須。公權力一旦進入經濟活動領域,各類團體便開始活躍,企圖透過政府決策提升自身利益。為了影響政府決策,各類團體當然也會積極爭取民意支持;但如此一來,便與傳統政黨產生了競合關係。此後不少選民,便開始透過人民團體評估,調整他們對政黨的支持。

人類最早的民主政黨之一,英國自由黨,便因未能審時度勢調整結構,於二○年代被工黨超越。在學者眼中,與其說工黨是政黨,還不如定位為利益團體適切,因為該黨百分之九十黨員為工會會員。

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民主黨也藉由新政,與少數族裔、中小企業、薪水階級等結合,重新贏得暌違百年的多數黨地位。這些例證,讓政黨發展的謀略者深知,工業化社會的政黨,若不能與民間團體結盟,將只有承受衰亡的命運。這是為何,長久居於少數的共和黨曾在九○年代公開宣示,該黨將選擇性的只與理念相同的人民團體互動往來,成功帶領該黨走出少數格局。

這類發展態勢,固然惡化了民主國家政黨間對立,對社會和諧不無影響。但政黨若還懷抱傳統思維,希望以含混其詞的立場糊弄選民,結果恐怕適得其反,將因被人民團體背棄而失去競爭力。工黨在二○一九年的大選中,對正反立場接近的脫歐問題不敢表態,政見焦點放在社會經濟與民生政策上,以為可以爭取到中間選民的認同,但開票結果卻是大敗收場,創下九十年來最大的敗績。

國民黨與中國大陸間的歷史情結,其實便是該黨最大的資產,任何新興政黨均難以取代。國民黨不在這個基礎上深耕,如爭取台商、軍公教、旅運業、海外華人等團體代表進入黨的決策高層,卻迷信以地方勢力居優勢的選舉方式定位黨的權力結構,國民黨日漸沉淪當然不讓人意外。














大屋頂下/橫看成嶺側成峰 台灣像不像烏克蘭


2022-03-13 03:57  聯合報 /   黃年
俄軍五枚火箭十二日擊中首都基輔近郊瓦西里基夫空軍基地,燃油槽熊熊燃燒冒出濃煙。(路透)


台灣像不像烏克蘭?橫看成嶺,不太像;側成峰,很像。

本文仍然主張,不能只從外部國際地緣政治朝烏克蘭裡面看,也應從烏克蘭的內部政治朝外看。試從三個角度,比較台烏異同。

一、從外向裡看,無疑是俄國侵略烏克蘭。這是台灣多數民意的觀點。烏國被侵略,自當同情共情。

但是,若從烏克蘭內部政治向外看,則基輔政府其實是阻擋種族及地域自決獨立運動當局,既不承認克里米亞公投回歸俄羅斯,又不承認頓巴斯兩州分離為新而獨立的國家,但簽認明斯克協議接受兩州高度自治(可比一國兩制)。

由是觀之,若從反對獨立運動的視角看烏克蘭,台灣應別有領悟,反而恐應對克里米亞及頓巴斯二州同情共情。且烏國在如此窘迫的內外處境中,尚不容出現獨立分離事件,可想中共會如何面對台獨?

烏國今日情勢,簡化地說,可說是內部政爭的外部化,「出口轉內銷」,終於招來外患。

民國 93 年(二○○四年)的橙色革命,使「親歐和俄」的路線終結,轉向「脫俄入歐」,並深刻嵌入選舉操作。於是,反俄仇俄民粹狂飆,逐漸出現「轉型正義」,激進狂熱街頭運動愈演愈烈,拆紀念碑推倒銅像,並形成以「去俄羅斯化」為主軸的政治風潮社會撕裂已不可逆轉。

俄國的回應是在二○一四年製造克里米亞回歸及頓巴斯兩州叛離;這使民間反俄情緒更加激越,政客與民間遂以仇俄恨俄相互綁架,散播納粹化史觀,並將加入歐盟及北約入憲,禁俄羅斯語,又關閉了三家親俄電視台。於是,今日終告攤牌,俄烏開戰,就是這種內因外緣相互激盪的結果。

照理說,烏克蘭與俄羅斯本為同源的民族(這是和平的本錢),而烏克蘭又為獨立的國家(這是自衛的保障)。烏克蘭應當具有「親歐和俄」的最佳條件。但是,在政客與民間激進力量的相互激盪與相互綁架下,再加上俄國操作,竟使國家分裂(克里米亞),且在頓巴斯發生內戰(雙方互控「種族滅絕」,相殘已歷八年,死亡一萬五千人),如今更使國家淪為血腥戰爭砧板。

總結而言,主要原因即在烏國的民粹政治深陷「內殺型的轉型正義」而不能自拔所致,這種「內殺型的轉型正義」,主要是撕裂了國家,扭曲了人民對國家生存戰略的理性認知,結果是國家破碎,又招致外敵侵略。

台烏對照。烏克蘭的「內殺型轉型正義」,與民進黨的「內殺型台獨」堪謂異曲同工。二者皆淪為內部政治鬥爭(內殺)的工具,並因此喪失了對外和平。

二、澤倫斯基是國族英雄或國難製造者?俄烏戰爭剛爆發,傳出美國欲協助澤倫斯基離開基輔,他回答:「我們需要的是彈藥,而不是搭便車。」一句話,為整個情勢落棰定調,澤倫斯基也一夕成為舉世公認的英雄。但是,這只是從外向裡看。

澤倫斯基未在生死關頭落跑,固然使這場悲劇沒有變成鬧劇,這樣的風骨在任何國族皆值得慶幸與肯定。但是,這完全不能抵消他的政府對這場國難的應負罪責。

若從裡向外看,澤倫斯基其實正是這場國難的製造者。在他以政治素人於二○一九年當選總統前,烏國的內外走勢已漸成形,內部以種族仇恨撕開歷史傷口又大把撒鹽,對外亦以民族仇恨升高「脫俄入歐」。澤倫斯基在這種情勢下以七十三%的高票當選總統(二輪投票),他享受了這樣的「民粹便車」,卻或無心、無力、無智、無能引領烏克蘭脫離這個眼看必然翻車的軌轍,以致演成今日下場。亦即,對內玩火,對外自焚。

如今回顧,這場國難只是烏克蘭民粹政治災難的「出口轉內銷」,澤倫斯基作為國家領導人,難辭其咎。

可以這麼說,如今有人視澤倫斯基為英雄,但他其實也是國難製造者。這場國難仍必須從內向外看。

在此,台灣可以思考的是:台獨是國族英雄?或將是對內玩火、對外自焚的國難製造者?

三、就國家生存戰略論,如季辛吉所言,烏克蘭為什麼不能「作東西溝通的橋梁」,而非要「作大國對抗的前沿」?

主要原因是,烏國朝野以「入約入憲」的民粹政治相互捆綁,作繭自縛,而寄望以歐美的外力支援來維持這個民粹泡沫不致破滅。但當俄羅斯要各方提出烏克蘭不入約的「書面保證」時,已是哀的美敦書。

面對戰爭攤牌,澤倫斯基在一月間稱,加入北約不是野心而是國安考慮,這是國家主權的表現。但他也說,當下尚非公投入約的適當時機。(看台灣,主張台獨,但不公投,多麼像)

及至兵燹四起,澤倫斯基說「打了廿七個電話給歐洲領袖,問是否使烏克蘭加入北約,沒人敢回答」,「誰與我們並肩作戰,一個都沒有」。到了戰事延續十餘日後,他又說「我已了解北約不準備接受烏克蘭,烏克蘭也不會下跪乞求」。再隔一日,他又宣示,早已不要求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也願意在烏東兩個親俄地區的地位上「妥協」。至此,烏克蘭不能投降,但已經不能不轉彎。

以上就是整個「對內玩火/對外自焚/出口轉內銷」的全過程因果鏈。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其實,澤倫斯基早知道入約「只是一場夢」,他曾幾度直言,「反對烏克蘭入約者不僅俄羅斯而已」,即是明知北約諸國也有顧忌,只是三不五時藉題離間烏俄而已。但是,澤倫斯基始終不敢戳破這個民粹泡沫,這場自欺欺人的民粹戲法一直要等到美國宣示「不派兵進入烏克蘭」始告穿幫。

此戰不論結果如何,或許皆將拖垮俄國;但在此之前,烏克蘭也已成為一隻燒焦的貓腳爪。

民進黨的台獨路線也是寄託於美國的支援。但美國是否會在關鍵時刻軍事介入,其實是「薛丁格的貓」,屆時打開了盒子才知道。但若島嶼台灣如烏克蘭一般淪為戰場,恐怕連開闢人道走廊的出口都沒有。

中華民國比烏克蘭更有條件作為「東西溝通的橋梁」,但為什麼台獨非要充當「大國對抗的棋子」?

民進黨要待何時才說:「台獨只是一場夢。」

烏國誤以「去俄羅斯化/入約入憲/倚歐美謀抗俄」為國安戰略,致遭國難。蔡政府會不會因「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借殼台獨/倚美謀獨」而玩火自焚?

烏克蘭的「內殺型轉型正義」與民進黨的「內殺型台獨」,遠觀近看,其實都有一點像,或很像。
















屢嗆立委 蘇院長想留下什麼定位


2022-03-13 03:58  聯合報 /   林軺/教育工作者(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再嗆蔣萬安「像街頭小混混」(左圖);蔣萬安則表示,質詢是表達民眾對政府穩定供電的最基本要求(右圖)。記者周宗禎、曾原信/攝影


蔣萬安立委質詢閣揆蘇貞昌,要求承諾未來不會大停電,蘇反嗆國民黨以前還承諾反攻大陸。事後受訪時再度重轟蔣是「街頭小混混」,口氣倒蠻像「大尾老鱸鰻」。

曾在保安宮神明前承諾「不會選第三次」,卻允諾蔡英文參選新北市長後,從此「連神明都敢騙」就緊貼在身。連神明都敢騙,從小(民)到大(官)自不會被他放在眼裡。

至於國民黨立委被他罵「袂見笑」、「吵死了」、「可恥、閉嘴、投降主義」,及「怎麼不譴責俄羅斯?」都還只是小菜。立委鄭麗文就曾爆料,蘇曾在二○一七年屏東同鄉會致詞,脫稿痛罵蔡英文長達半個小時,讓台下的人都很傻眼。

連庇蔭他當行政院長的總統都敢痛罵,你說他還能尊重誰?

除了留下「酷吏」稱號,除了見笑轉生氣,和立委硬凹對嗆印象深植人心外,不知蘇大院長還想留下什麼樣的論定?

蘇揆神邏輯 見識律師治國本事



張健常/軍退(台南市)


在五權分立民主社會,閣揆公開在國會殿堂嗆立委實不多見,蘇院長敢衝性格,屢見語出驚人之舉;日昨因迴避保證供電議題,脫口把蔣委員祖父都牽拖進來,立刻登上新聞焦點,但所指控內容似乎失了準頭。

眾所周知,早年全民耳熟能詳的「反攻大陸」是蔣中正生聚教訓、韜光養晦的國策,甚至喊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口號,以鼓舞軍民同胞士氣。一九六一年至七二年曾積極推動名為「國光計畫」的軍事整備,惟因諸多因素干擾致功虧一簣。

繼任的嚴家淦仍秉持「反共復國」國策。直到一九八○年六月,時任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與鄧小平「一國兩制」相抗衡,並成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綱領,自動員戡亂時期初始的武力反攻,順勢轉為政治反攻了。

至於蘇貞昌祖父蘇雲英先生,與台灣眾多鄉親虔誠祭拜的媽祖,都來自海峽對岸的中國福建省,民進黨政府上任來大力修改課綱去中惡蔣,數典忘祖罄竹難書,渾然忘了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的道理。

保證不缺電也能扯到反攻大陸,讓人民見識到律師治國本事,依蘇院長之邏輯,莫非穩定供電與反攻大陸,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韓保守派翻身 台灣學到的事


2022-03-13 03:58  聯合報 /   翁履中/山姆休斯頓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美國德州)
在野的尹錫悅贏得南韓總統大選,保守派力量重新掌權,預示南韓對中國的態度將出現鷹派轉變。(歐新社)


韓國史上競爭最激烈的總統大選結果出爐,保守派的尹錫悅以不到百分之一差距勝出;這結果也創下第一位政治素人挑戰大位成功紀錄。

五年前,保守派總統朴槿惠因案被彈劾鋃鐺入獄,一度讓保守派認為恐怕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翻身。想不到短短五年後,韓國選民就重新給保守派機會。韓國的在野陣營究竟為何可以快速翻身?從韓國的政黨輪替,台灣有可能從中學到經驗嗎?

上一屆韓國總統大選,代表進步勢力的文在寅毫無懸念的以超過百分之廿以上的懸殊差距,贏得總統寶座。過去五年,其執政表現不算令人失望,在疫情爆發初期,韓國政府防疫表現也受到國內外好評。因此在二○二○年國會選舉中,執政黨國會席次大躍進並單獨過半,成為完全執政黨。然而,隨著對疫情擔憂程度下降,選民重新檢視民生經濟問題,高房價,財富不均,讓青壯世代對進步派失望,加上執政黨政治人物又傳出一連串醜聞弊案,女權意識在韓國社會發酵,使執政黨支持度急遽下滑。根據韓國蓋洛普民調資料顯示,國會選舉期間,朝野政黨支持度差距超過百分之卅;但一年後的市長補選,兩黨支持度出現黃金交叉,執政優勢完全消失。

保守派翻身,除了執政黨表現沒有令選民滿意之外,在野陣營也體認到需在短期內改變選民印象,才有機會。在首爾和釜山市長補選後,保守陣營更快速的向中間靠攏。先放下黨派立場,找來無黨派檢查總長尹錫悅,藉他在任內主導前總統朴槿惠親信門,及李明博貪腐案,讓兩任前總統受司法制裁,累積出無私揭弊的正直形象,和政治素人沒有包袱優勢,賦予保守陣營全新面貌。選戰中,尹錫悅與傳統保守派政治人物的差異,對保守派選民來說,仍帶有對改變的期待。而大選前夕,保守派大老歸隊與中間路線的安哲秀加入整合,最後成功凝聚在野勢力。

從結果來看,在野整合成功證明保守派不堅持固定立場,以勝選為考量的策略成功。畢竟,當今的選舉民主,政黨贏的不僅是政治職務,而是能全面掌握的話語權。從候選人的挑選到選戰策略,國民力量不強調傳統的政治價值,讓與保守派沒有太多淵源的尹錫悅發揮他吸引中間選民的形象力量,看在傳統的保守派政治人物眼中,或許被認為是迷失政黨價值。但是,保守派可以在未來五年主導韓國的發展方向,而且,尹錫悅若沒有保守派政治人物協助,恐怕也無法勝任大位。換句話說,不被傳統保守派大老們喜歡的尹錫悅,能帶給保守勢力的政治權力和對韓國未來的影響力,遠比堅持由保守派政治人物擔任政黨門面,對在野勢力更有意義。

極為傳統的保守選民,也許不喜歡尹錫悅,但對尹政府的政治路線和內閣安排,大概也不會排斥。政黨當然不能沒有理念,也絕對不能沒有核心價值,可是最現實的問題是,如果贏不了選舉,所謂價值和理念,只是另一種心酸。台灣有沒有機會再次政黨輪替,能不能讓所有政黨都更謙卑,考驗政治人物是否真的了解,政黨在選舉中跟執政時必須有不一樣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