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專家之眼】政治豪賭與軍力籌碼—後備動員緩不濟急?

◆  【專家之眼】政治豪賭與軍力籌碼—後備動員緩不濟急?

◆  【專家之眼】沒有退路:俄總統普亭的10個沒想到
◆  【專家之眼】想要一夕致富:你NFT了嗎?
◆  【專家之眼】看烏克蘭戰地之苦 問蔡政府如何追求和平
◆  【專家之眼】不讓普亭丟核彈 中重申中俄戰略夥伴關係
◆  【專家之眼】恢復徵兵制,支持蔡英文選民自己的選擇?








【專家之眼】政治豪賭與軍力籌碼—後備動員緩不濟急?


2022-03-13 08:26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最近「史上最硬教召」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圖為新制教召首度實施的戰術行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史上最硬教召」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儘管此項作為宣示國防政策決心之教育召集,匯集投注大量資源,承辦單位戒慎恐懼極為用心,但就將此作為未來教育召集,維護後備戰力標竿示範之舉,各方觀點卻仍然歧異,評價亦是落差甚大。

假若將國家面對戰略態勢與因應威脅情勢各項作為,必須在和戰間取捨視為政治豪賭,則能用於投入戰場之軍事戰力,就必然是此場豪賭所將可下注之籌碼。

而隨時保持戰備之常備部隊兵力,就是已經攤在賭桌桌面之籌碼;後備部隊則是放在桌下皮箱內之現鈔,若要在賭局中下注,就必須經過戰時動員程序,重新恢復戰力,才能投入作戰,此與箱內現鈔必須兌換籌碼才能下注,其實道理完全相同。

而其他強權盟友透過安全保障協議,所承諾協同作戰共同應對威脅之軍力支援,其實就像是金融機構所承諾之貸款額度,銀兩並未真正到手入袋。

因此到時候能否真正貸到所承諾款項額度,然後再兌換成籌碼並且下注到賭局,就像是要構建聯合作戰機制,透過火力協調與任務分工發揮統合戰力,其實更是充滿極多變數,很可能緩不濟急,籌碼支應不上,遭致賭桌對手清空桌面賭資後,被迫離場趕下賭桌。

針對當前政府為何要如此大張旗鼓高調辦理後備動員教育召集,甚至要上綱到國安高層積極督導,三軍統帥親自視導,其實究竟是針對當前戰略態勢之軍事需求,抑或是來自美方關切與質疑構成壓力,不得不賣力演出之政治表態?其實整個臺灣社會都心知肚明。

臺灣過去數十年政治變遷趨勢,為何政治板塊產生嚴重推移,特別在兩岸關係上轉趨惡化,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獨派認為獲得美國提供安全承諾,因此在面對北京上有恃無恐,但很快華盛頓覺得苗頭不對,因此透過諸多管道,藉由質疑臺灣本身軍事戰備整備與軍備投資,然後要求臺北必須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否則華盛頓就無理由在危急時出手援救,換言之就是找到脫身下臺階之口實。

因此綠營為求抓住美國,不讓華盛頓找到推卸其所提安全承諾理由,特別是此等在戰略模糊下所作安全承諾,毫無法理保障更無條約義務可言,更讓綠營執政在軍購政策上讓華盛頓予取予求,許多洋和尚趁機進場各唸其經,不論如何荒誕,只要以質疑臺北無自我防衛決心相威脅,就可讓綠營執政國安團隊俯首就範;最近幾年不斷在後備動員議題上大做文章,真正原因就在於此。

因此就出現服役四個月役期明明不符軍事訓練需求,但卻無膽去挑戰政治票房毒藥,恢復合理役期來真正建構常備戰力與合理軍力規模;反而被迫要在後備動員教育召集上加重訓練,以便展現政治決心應付美方質疑之矛盾現象。

綠營執政早就是將軍事組織與活動,當成政治舞臺演員,軍事採購與國防政策都是在應對美方要求,當政治考量壓過軍事思維習以為常後,針對威脅踏實練兵早就成為奢望。

因此「史上最硬教召」必然是可辦到熱鬧收場,讓政治人物可以獲得搪塞華盛頓資本;可是當桌面籌碼都不足以應對賭局,為能穩住那個極不靠譜之貸款額度,搏取那個不牢靠金融機構歡心,將資金集中換成在桌面下皮箱中之鈔票,到時候是否來得及兌換成籌碼下注,還是緩不濟急,很快就被對手清空桌面籌碼,恐怕才是真正要思考之核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