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正加速轉向結構性通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國營事業是蔡政府的搖頭丸或百憂解?
◆  聯合報黑白集/「特務黨」的司法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正加速轉向結構性通膨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正加速轉向結構性通膨


2022-01-21 03:1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通膨飆高,美國去年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7%,創39年來新高。(路透)


民國 110 年(2021年)全年美國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7%創39年來新高,而且升升不息。現在還要堅持這通膨只是「過渡性」,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就連創造出「過渡性」一詞的聯準會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看法已事敗身退,於是「持久性」通膨已經成為當前的主流論點。

去年通膨飆高,主要是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攪亂原物料與零組件生產與運輸,導致供應鏈緊張,使總供給不足,加上財政與貨幣政策大舉擴張,帶動總需求轉強,造成供需失衡;疫情也導致勞工供給短缺,帶動工資持續升高。廠商將新增的原物料與工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負擔,通膨因而勁揚;另外民國 109 年(2020年)經濟疲軟,物價下跌,使比較基期偏低,也使民國 110 年(2021年)的通膨數據益發醒目。一旦形成「工資─物價循環上升危局,預期未來幾個月通膨壓力將不會消退。

然而「過渡派」雖居下風,但迄未棄械投降,因為民國 111 年(2022年)的大環境與民國 110 年(2021年)恰恰相反。首先是民國 110 年(2021年)的通膨基期已經大幅墊高,民國 111 年(2022年)的通膨年升率很難更上層樓。其次,民國 111 年(2022年)政府支出縮小,勞工與中產家庭累積的超額儲蓄可能於今年初耗盡;一些退出職場的勞工將因儲蓄縮水疫情降溫重返職場,使勞動供給增加工資升勢減緩;聯準會(Fed)寬鬆政策退場,利率升高企業投資環境難以改善,都將抑制需求。加上升息帶動美元升值,及外國需求趨軟,尤其是中國大陸成長減緩,皆能降低民國 111 年(2022年)的通膨壓力

通膨要從「過渡性」轉變為「持久性」,必要條件之一是供需環境發生結構性改變;而就在兩派爭議未息之際,至少有兩項因素正默默地持續改變供需環境,為通膨升高催生出結構性的條件,可稱之為「疫情通膨(Covid-flation)」及「氣候通膨(Climate-flation)」。

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瓶頸,導致供給能力受損;一旦疫情緩解,供應鏈漸趨正常,產品供給當然可望回升。然而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去全球化」的聲浪就已經抬頭,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促使多國紛紛「向內看」,催化「去全球化」勢頭。基於「全球化」是20多年來通膨偏低主因之一,如今勢頭逆轉,通膨也將易升難降。此可稱之為「斷鏈通膨」。

疫情的第二項結構性影響,在於勞動市場。疫情難解不僅改變了勞工的就業方式,也削弱工作意願工作環境變數增加,同時感慨生命無常乾脆提前退休,尤其是55-65歲、經濟條件較佳的「嬰兒潮後期世代。這批勞工一去不回,結果就是勞動參與率始終偏低;失業率雖降到3.9%,但就業人數仍比疫情前的頂峰減少400萬人。勞動供給減少工資與通膨同樣易升難降。此可稱之為「早退通膨」。

影響更廣、更久的,則是氣候。目前最明顯的是全球極端氣候已經從偶發性,轉為必然性熱浪、乾旱、野火、洪災、颶風、酷寒,影響農作物生長,拉高糧食價格。此為「糧食通膨」。其次,為對抗地球暖化,發展綠能浪潮莫之能禦,油、氣產業既擔憂未來需求劇減,大量減少探勘生產投資,但油、氣需求仍溫和增加,使能源「供給頂峰」比「需求頂峰」更早來臨,各大機構普遍預測今年油價將衝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基於再生能源又緩不濟急,高油、氣價格將持續拉高物價。此為「能源通膨」。

再者,各國為追求綠能目標,不僅使銅、鋁綠色金屬需求持續增加,而且綠色政治更將使所有原料的供給都減少,結果便是原料商品價格全面上漲。此為「綠色通膨」。

基於上述各項因素,未來通膨逐漸從循環性轉變為結構性風險正在提高年升7%固然是「過渡性」,但長期間年升3-4%成為常態利率也將升到遠超過目前預期的高度。不僅美國,全球都如此,台灣當然難例外。












聯合報黑白集/「特務黨」的司法


2022-01-21 02:0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民主進步黨(民進黨)黨徽。聯合報系資料照


謝長廷是不是舊黨國特務,恐將成永遠的謎團。這是台灣政治詭譎之處,一個靠抗爭起家的民主政黨,在它兩度執政後,反倒充斥著舊威權的魑魅魍魎,抓耙仔不絕於耳。然而,所有人卻波瀾不驚,寧非咄咄怪事?

問題從黃國書開始,他被新潮流家法伺候逐出派系,卻被刻意曝光,他只好宣布政治引退。這只是序幕,施明德當年美麗島辯護律師江鵬堅、謝長廷皆是臥底,才是主戲。江鵬堅生前向施告解,被他視為坦蕩君子;但謝長廷享盡榮光,才是施明德難忍的汙點。

作為美麗島事件最大咖受刑人施明德的指控強而有力;以謝長廷的口才便給也難招架,只好訴諸司法。施明德最近終於收到訴狀,但他發現被告的只有其妻,卻把他略過。

這種避重就輕的告法,暗示著不想讓司法透視抗爭年代的不堪。就如施明德所言,這不是謝長廷一人的名譽問題,而是關乎整個台灣民主運動的聲譽。近日又有黃偉哲也是「線民」的指控,如果民進黨從來就只是特務們的派對民主究竟意味什麼?

更弔詭之處在於:台灣天天高喊民主,卻對它的名聲無動於衷!謝長廷顯然是選擇用司法,將這個難以啟齒的羅生門永久埋藏。因為,司法若只是特務黨的爪牙,哪來的真相?無怪乎,近來司法舊黨國作風,讓人感到眼熟!













聯合報社論/國營事業是蔡政府的搖頭丸或百憂解?


2022-01-21 02:0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中油、台電、中鋼等國營事業,成了政府部門強迫「樂捐」的對象。圖為台電大林電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去年以查到病蟲害為由,禁止台灣的蓮霧及釋迦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立刻揚言要狀告世貿組織(WTO)。未料數月過去,WTO方面毫無動靜;最近卻傳出政府發文各部會國營事業「認購」鳳梨釋迦,填補二億元市場缺口遭不滿的國營事業員工史上最誇張」的農產品採購案。農委會辯稱,這不是強迫,是懇求

近數月來,公民營事業被不同政府部門強迫樂捐」的新聞已不知凡幾,逐漸成了常態。上月傳出,高雄「壽山動物園」要改建,市府自備一成經費,中油、台電各被要求出資八千萬元,中鋼為六千萬元;其餘不足的二億多,則由市長陳其邁促請十多家民間企業共同認捐。此外,高雄市計畫興建的「小港運動中心」,台電和中油也被要求各出資一・三億元,以盡「回饋鄉里」之責,高雄市府是零出資

公民營企業若是行有餘力,願盡其敦親睦鄰回饋社會的責任,當然值得肯定。但若不是出於企業回饋社會的初衷,或企業在窘迫中還要被迫捐款表忠以購買政治保險」,那就是醜陋的勒索。試想,行政部門公然發公文給公民營事業,要求購買農產品或贊助特定公共建設,以蔡政府現下鴨霸作風,什麼企業膽敢拒絕?政府機關雖稱認捐「不是強迫,是懇求」,其實就是威逼的就是那紙公文官僚架式

進一步看,有盈餘的企業自願捐獻也就罷了;但就連虧損累累的企業,政府仍要百般地壓榨,有什麼道理可言?最弔詭的是,中油、台電都已嚴重虧損,變成沒有油水的「瘦鵝」,但地方政府或各機關仍爭相拔其鵝毛,莫非要置它們於死地?

以中油為例,去年整體營運虧損達四三四億元主要原因是國際天然氣價格大漲,但中油在政府政策要求保持凍漲。如此一來,導致天然氣銷售大賠七四九億元;儘管中油的油品銷售仍有獲利,卻被天然氣部門虧損蝕盡。政府要求天然氣凍漲原因非常簡單:蔡總統誇稱天然氣發電比例要達到五十%,在國際價格高漲下,燃氣越多、成本越高,發電價格也勢必跟著大漲。為此,在護藻礁公投,絕不能讓老百姓發現這個真相,中油必須自行吸收漲幅,虧多少都在所不惜。

更離譜的,則是台電。依據政府的電價公式,台電每年固定兩度檢討發電成本,決定是否調整電價。然而,在蔡政府的政策干預下,早該調整的電價卻將近四年七次凍漲。表面上看,許多人會以為這是在「造福」民眾;實質上,卻是政府以低電價變相造福工業用電大戶。諷刺的是,去年上半年台電還有一八七億的盈餘,號稱是國營事業第一名;但到了下半年,由於入不敷出,台電全年以大虧六四○億元作收

在民進黨眼中,國營事業是隻毛拔不光肥鵝:過剩的農產由它認購,異想天開的建設找它埋單,不想曝光的真相由它掩蓋,錯誤的決策讓它代吞。即在威權年代,當時的政府也不曾對國營事業動過這麼多歪腦筋;而今,蔡政府的周邊部會地方官府只要一紙公文,都能國營事業發出捐款的指令,真不愧是「青出於藍」。

簡言之,國營事業既是蔡政府的搖頭丸,也是它的百憂解。一方面,它盡情國營事業口袋掏錢來花滿足黨政私欲,好不暢快;另一方面,它讓國營事業代扛錯誤決策,讓責任不會落到自己身上。掏空國營事業掏空國庫有何差別,民眾也許一時看不出來;但到了跳電和加稅時,大家就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