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看似風華的戰績,藏著綠營的空洞化危機
◆ 聯合報黑白集/慚愧何止一樁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貿轉軌年 台灣當自強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貿轉軌年 台灣當自強
2022-01-01 01:2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十四五規劃」重心是科技自主,在美國科技封鎖下尋求突破。 美聯社
民國 111 年(2022年)對於中國大陸是關鍵的一年,在政治上習近平將續任共產黨總書記,也將為民國 112 年(2023年)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被選任第三任國家主席舖路,打破以往國家領導人不超過兩任的紀錄。中國大陸領導階層的持續鞏固,雖引起西方國家非議,但有助於中國大陸的集權並將施政重點放在經貿。
民國 111 年(2022年)中國大陸將全面執行「十四五規劃」,在與美國經貿對抗,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供應鏈重組下,中國大陸形容世界遭受百年以來的最大變局,「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性遠超過以往的經建計畫,中國大陸甚至將「十四五規劃」視為下一個百年奮鬥的第一個經建計畫。
十四五規劃最大的特色是重視實體製造,強調要保持製造業比重的穩定,這與「十三五規劃」將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明顯不同。兩計畫之所以有此轉折是因為目前確保經濟安全,建立韌性供應鍵主導產業發展,與以往主要以成本及效率為考量重點大不相同,所以必須重整製造業,建立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
事實上,中國大陸製造業比重近年來呈現下降的趨勢,目前製造業約占 GDP 26%。雖然製造業比重下滑,服務業比重上升,是國家經濟發展必經的階段,但中國大陸卻認為來得太早,降得太快而有調整的必要。
重視實體製造,經濟發展重點回到製造業,也契合習近平的經濟思維。習近平認為中國大陸必須在先進製造業例如半導體、電動車、電信設備,以及商用飛機等,維持大陸強大生產力,建立自主供應鏈,避免受制於他國;所以雖然在美國的強力監視下,大陸還是持續挹注大量資源提供補貼,此將會成為未來美中經貿衝突的另一焦點。
反觀中國大陸則認為網路科技並不是必要鼓勵的行業,而且在過去寬鬆制度下對企業過度縱容,所衍生的問題必須矯正。所以近來頻出重手抑制網路產業的發展,例如將網路遊戲稱為「精神鴉片」;另外對於非屬製造業範圍的補教及文化業,也祭出限制措施。甚至中國大陸推動共同富裕政策,要求企業「自願公益捐贈」,也是以網路巨擘型企業為目標,與大手筆補貼製造業,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大陸的情勢變化,對台灣影響不小。美中貿易戰的去中國大陸化,新冠肺炎的去中心化,部分台商開始撤離中國大陸;但是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完善的退場機制,資金流動關卡重重,人治色彩濃厚,台商不但面臨經營上的困境,有些更無法全身而退。
中國大陸積極發展製造業的先進項目,多數並非台灣所長,也不是以往台灣投資中國大陸的重點項目。在中國大陸騰籠換鳥的策略下,預期台灣未來對中國大陸的新增投資會降溫,雖然可以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但也失去了深耕中國大陸市場的機會。
在貿易方面,在對中國大陸出口資訊電子產品創新高下,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含香港轉口)占總出口比重,也在2020年創下歷史新高的43%。台灣2021年對中國大陸出口可能會突破2,000億美元,順差達到1,000億美元。但未來在中國大陸打造自主供應鏈下,比重可能會下滑,雖然可以減輕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但由於中國大陸市場規模難以被取代,此會影響到台灣的出口動能。
在對外方面,中國大陸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企圖心,對台灣威脅更大。大陸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在民國 111 年(2022年)1月1日生效;中國大陸也宣布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並表達反對台灣加入 CPTPP 的立場。未來兩岸同時申入 CPTPP ,政治角力已不可避免。
總之民國 111 年(2022年)中國大陸對內是延續領導結構,強化製造領域,推動經濟轉軌;對外則在美國強力制衡圍堵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加強結盟以尋求突破。台灣應如何應對以突破困境,對台灣至為重要。
聯合報黑白集/慚愧何止一樁
2022-01-01 01:2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我國人口負成長的原因,國發會分析,包括晚婚及不婚趨勢、婦女生育年齡延後,壓縮生育適齡期間,降低生育第二胎以上意願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連兩年人口負成長。前年新生兒僅十六點五萬,創史上新低;去年的統計尚未出爐,但可確定只有十五萬多人。不僅如此,台灣兒童死亡率高達千分之四點五,比日、韓或 OECD 國家的平均數千分之一點九高出甚多。閣揆蘇貞昌對此表示「很慚愧」,說不應該如此。
蘇貞昌是該慚愧。少子化是「國安危機」,近年蔡政府的政策與口號也從未斷過,從「零到六歲國家和你一起養」,到補助產檢、補助托育、育嬰留停津貼,洋洋灑灑,卻喚不起年輕世代生養的欲望。孩子已經這麼珍稀,兒童死亡率竟還高得可怕,令人不可思議。
老實說,台灣若真是像政府所宣傳的美好和樂淨土,年輕人怎會不願生養子女?如果醫療體系真如宣傳的那麼健全有效,怎會有那麼多兒童來不及長大?蘇貞昌提出的對策,是要在兒童醫療照護上投入更多經費;但問題只在錢嗎?當虐兒事件層出不窮,前年受虐兒少即多達一點二萬人;不從源頭解決,胡亂砸錢,都是付水流。
事實上,蘇貞昌該慚愧的事何止兒童死亡率?台灣的詐騙集團是全年廿四小時無休,台灣的毒品、槍枝、酒駕氾濫已經不分城鄉;蘇揆該負責的治安、食安、廉政、性平、毒品防治等會報竟因防疫將近一年未開,而少子化議題哪進得了蘇揆眼簾?久久慚愧一下,能有好解方才怪。
聯合報社論/看似風華的戰績,藏著綠營的空洞化危機
2022-01-01 01:2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在全球復甦的帶動下,台灣二○二一年交出了超過六%的經濟成長成績。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葉信菉攝影
在全球復甦的帶動下,台灣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交出了超過六%的經濟成長成績,股市以萬八的高點封關,長榮海運則發出了史上最驚奇的四十個月年終獎金。尤其台灣的晶圓,成為全球競逐的物資,戰略重要性遠勝於任何時候,大放異采。但伴隨這些風光,台灣更多的是受疫情摧折的產業,不少老店被迫關門,許多員工失業,成為高經濟成長中的失落者。
檢視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的經濟成績,蔡政府在自滿之餘,不能不警惕:各項「新高」中存在著貧富差距擴大的事實。此外,執政者雖自得於台灣的防疫成果,但去年一年中疫苗不足、到貨遲遲的亂象頻生,導致我國要仰賴其他國家捐贈疫苗救急。當時,鴻海、台積電、慈濟等民間團體主動要購捐疫苗,政府部門卻擺出一副不屑的狂傲姿態,目的是在袒護國產的高端疫苗。而今看來,如果沒有民間這一千五百萬劑 BNT 緊急救援,年輕世代接種無著,台灣的防疫今天將是什麼景象?
經濟成長的風光,暗藏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防疫過程的波濤洶湧,見證政府決策徇私及專業毀棄的荒唐,都是值得憂慮的事。尤其,台灣新冠肺炎的死亡總數雖低,但死亡率卻高達五%,是全球死亡率一・九%的兩倍半以上。以我國健保體系的健全及醫護人員之優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卻如此落漆,拿不出有效成績,也是讓人百思不解的懸疑。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忙著歌唱交際,順勢部署自己的參選事宜,他何曾將此放在心上?
與亮麗經濟表現相對的,則是台灣政治的日趨威權化及不透明;最嚴重的是,「黨政不分」甚至到了「以黨凌政」的地步。簡言之,在蔡英文以「總統兼黨主席」的大權包攬下,不僅把「謙卑」的承諾丟在腦後,更為了鞏固權力不斷輾壓民意,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掌權者豢養網軍始於蔡政府,漸漸地,各部門利用公務預算及各色名目豢養網軍也理所當然,並集結大批綠媒側翼壟斷輿論。漸漸地,政府官員都變成大內宣的信徒,相信宣傳洗腦比做實事重要。
黨政不分長期化的結果,是政府制衡設計的崩潰。在蔡英文的首任四年,立法院被當成行政院橡皮圖章差遣;到了第二任,立法院更被貶為民進黨的犬馬,可以為黨同志一人一地修法,總預算可以不必審查即逕付二讀。人民花了多少選票選出來的民進黨民代,完全變成無意志的稻草人。監察院和司法院也一樣,無論政壇發生多荒唐的事,聽不到監委追究官箴或司法官譴責的吶喊,大家都忙著幫綠營推諉卸責。
國民黨時代的「黨政不分」,如果說是戰亂威權的餘緒;那麼民進黨時代的黨政不分,不僅象徵民主的倒退與墮落,更是對台灣社會的殘酷撕裂。原因是,一個理念空洞化的執政黨,已無能力推動國家的再進化,才需要在自己的國家內部尋找敵人,劃分敵我。如此一來,台灣社會的割裂也就越來越深,到了難以癒合的地步。
與理念的空洞化同時並行的,是民進黨的人才錯置危機,也不容小覷。民進黨內並非沒有人才,但在蔡總統「維穩至上」的前提下,許多備受爭議的政務官卻始終未能更替異動,包括蘇貞昌、陳吉仲、陳時中、潘文忠等該換未換,除造成人才更替的瓶頸,更形成執政文化的低劣化,也是對人民的精神折磨。民進黨在四大公投雖然靠著「南票北補」擋下民意,但北台灣從基隆以迄苗栗投出的連串同意票,就是民眾識破了綠營的惡質。蔡英文沒有自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