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該落實CPTPP與台美BTA承諾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黑暗何止一天:兩兆總預算竟不容檢視
◆  聯合報黑白集/吃完萊豬,吃核食
◆  經濟日報社論/該落實CPTPP與台美BTA承諾了







經濟日報社論/該落實 CPTPP 與台美 BTA 承諾了


2021-12-23 01:51  經濟日報 /   社論
高度爭議一年多的開放美豬進口議題隨著公投結束而暫告平息。本報資料照片


高度爭議一年多的開放美豬進口議題隨著公投結束而暫告平息,對於可能影響台灣加入CPTPP或台美自由貿易協定(BTA)的憂慮也不復存在。儘管這並不代表加入CPTPP或台美BTA必然順暢無阻,但至少滿足了CPTPP與台美BTA必然重視的「開放」、「公平」、「遵守規則」、「尊重科學數據」等必要條件,在公投化解了不確定性因素之後,政府總算可以較無後顧之憂地持續推動後續進程。除此之外,反萊豬公投未獲通過也為台灣的經貿史立下一些影響長遠的標竿效果。

首先,美豬美牛的限制進口是美國明確關切、在意、明示橫阻台美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也是馬政府甘冒指責風險也要開放美牛的原因。可惜的是當年未能藉機詳論食安與台美經貿發展的因果關係,甚至「牛豬分離」的作法難以立論係基於食安健康原則,反而讓美國認為台灣沒有真正開放市場的誠意,當然也就難以換到台美經貿實質關係的進展,也使得台美重要的TIFA平台只能時斷時續。如今,台美經貿已成為影響台灣未來經濟成長的關鍵,開放美豬這個難處理的問題終究還是得端到檯面上。

當然,對於美豬開放與否的公投,美國政府或基於不干預台灣內政的原則而未多言,實是打心底關切─除了經貿,還有戰略夥伴選擇的問題。就台灣而言,經貿議題演變成政黨對決,甚至是意識形態之爭,實非幸事。公投雖然激化了對立、付出了社會成本,但結果出爐,政黨有台階可下,社會也避免衍生更多的無謂成本與長期紛爭,算是達成很好的停損效益。

其次,雖然公投激化了對立,但也總算將美豬進口這個事關食安與國際經貿的複雜問題攤在陽光下,經過鉅細靡遺的討論辯證,已相當程度將食安問題與國際經貿參與條件間的關聯性與利弊得失加以釐清,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就。從公投結果來看,人民對於如何參與國際經貿的遊戲規則,已有較以往更完整與全面的體認。這個具有長遠性的效果對於台灣加入CPTPP、台美BTA或其他可能的經貿協定所遭遇的爭議,如開放日本福島食品,就像是注射了疫苗,應該已獲得較易凝聚全民共識的抗體。

再者,經貿向來是驅動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但過去30年來,台灣以生產中間財為大宗、高度鏈結中國大陸供應鏈為主的特質,已因國際經貿局勢的變化與中國大陸經濟條件的轉變而不得不改弦易轍。重新取得深化與美國此一最大消費市場以及透過CPTPP連結重要貿易夥伴的必要性愈來愈高,這既是現階段的政府目標,也具有高度全民共識。

儘管開放美豬進口雖然不是成功完成各項重要經貿協定的充分條件,但卻是無可豁免的必要條件,既然如今人民透過公投結果展現了台灣願意接受「開放」、「公平」、「遵守規則」、「尊重科學數據」等條件來支持推展國際經貿,往後的壓力就重重落在政府身上。政府必須在已給人民承諾的壓力下,更積極推動加入CPTPP與台美BTA進程,相關進程與成果也必須隨時與人民分享溝通,我們也相信經貿談判辦公室必定已感受到責任的加重。

最後,我們可以看看南韓經驗。南韓積極參與各項經貿整合、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廣為所知,在此一目標下,南韓政府不但早早凝聚全共識,更擬定包含文化滲透等策略在國際間布局。儘管南韓政黨輪替比台灣更為頻仍、總統在位期間更短,這些目標與做法總能維持一貫性、延續性,也因此取得很好的成果。台灣的情況當然大異其趣,美豬美牛爭議正是一例。如果此次公投的結果可以順勢讓台灣的經貿發展議題自此從政黨非必要的競爭脫鉤,則此次公投就有其不凡的歷史意義了。













聯合報黑白集/吃完萊豬,吃核食


2021-12-23 02:39  聯合報 /   黑白集
在蔡政府強力「大內宣」下,民意仍對開放核食與萊豬,存有高度疑慮,圖為台灣豬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萊豬公投未過,人們被迫苦吞萊豬,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是,民進黨嫌這樣還不夠,立馬為大家追加了日本核食。明天,民進黨將與日本自民黨舉行「二加二」會談,福島食品議題就會被端上桌。

不僅如此,民進黨國際部近日舉辦公投結果分析座談會,先一步為開放核食敲邊鼓。與會政商人物異口同聲稱,公投結果顯示人民參與國際社會的「積極態度」,接下來,台灣要盡快開放福島食品進口,落實與其他國家關係的深化。

但別忘了,「反核食」公投是二○一八年經過七七九萬票的民意所決定的。儘管《公投法》規定公投決議案的效力只有兩年,但這次「反萊豬」公投投票率僅四成一,不同意票才四一三萬票;但民進黨立刻要把「萊豬」案延伸到日本核食,不嫌扯太遠嗎?請問,四一三萬票能壓倒七七九萬票嗎?萊豬能等同於核食嗎?

綠委郭國文還說,我們要加入CPTPP,就要先「展現誠意」給日本看。言下之意,全民一起吃福島核食,就是犧牲健康展現最佳誠意的機會;如此一來,日本就會對台灣門戶大開。真的是這樣嗎?台灣人要被迫吃萊豬,美國有沒有答應要與我簽署TIFA?那麼,民進黨憑什麼說民眾吃核食就能取得CPTPP門票?

政府的外貿談判,若只能靠逼人民苦吞疑問食品,也太遜了!













聯合報社論/黑暗何止一天:兩兆總預算竟不容檢視


2021-12-23 02:40  聯合報 /   社論
季青漫畫


人民不用公投來展現意志,執政者就用傲慢來顯示威風。史上第一次,民進黨立院黨團以突襲方式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逕付二讀」;實質上,即不接受任何立委審查預算。對此,國民黨譴責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時力立委邱顯智也痛批民進黨「為所欲為」。這種利用國會多數霸凌少數的行徑,就是在強暴民主;民進黨卻狡辯是在「自力救濟」,真敢講!

「預算審查」是立委的重要憲政職責之一,目的是在防止政府部門巧立名目浮編預算,拿人民的錢慷自己的慨,或濫用公帑圖利他人。未料,在台灣民主化卅多年後,當年汲汲追求民主制衡的民進黨竟能一夕倒退數十年,拒絕接受立院委員會審查預算;沒有委員會審查,便逕付二讀。如此野蠻地踰越憲政,難道數十年的台灣民主歷程都白走了嗎?

這次總預算審查,最受爭議的項目有三:第一,暗藏在各部會預算中的宣傳費用高達廿億元,政府將公帑私用於為黨辯護,以人民的錢洗人民的腦;第二,隱匿在各單位附屬「小金庫」中的行銷業務費用,據在野黨統計,加總超過五百億元;第三,明年的國防軍費及武器採購,連同特別預算高達四千六百億元,如此龐大的支出,卻企圖以「包裹」的方式掩護過關。

正因為兩兆總預算中充滿浮編玄機及公費通黨費的疑慮,所以各在野黨磨刀霍霍,必欲詳加審查,國民黨甚至以蔡政府辦理公投「不中立」為由拒審。未料,民進黨隨即以此為藉口通過「逕付二讀」,還宣稱自己是迫不得已。事實上,對於國民黨拒審預算,我們並不苟同;但國民黨此舉旨在要求閣揆蘇貞昌回應及道歉,這也是一個少數黨的最後手段。而以民進黨在國會之絕對優勢,卻用更極端的「逕付二讀」來反制,不嫌野蠻嗎?

試想,以近年朝野國會席次之懸殊,就算在野黨善盡把關責任,能刪除的浮編預算金額也不過是些枝微末節的項目。民進黨祭出「逕付二讀」的大刀,雖然砍掉在野黨的審查權力,也形同砍除自己追求過的民主光環,毀掉蔡政府所剩無幾的民主門面。兩相衡秤,這划得來嗎?

蔡政府不讓國會審查預算,折射的另一現象,是台灣政治文化在蔡英文主政期間的下滑倒退。這可以從幾個層面觀察:第一,重「術」而輕忽「質」的心態:治國不力,便用「大內宣」來粉飾;預算見不得光,便用拒審手段遮掩。第二,政務官的人品才德劣化:蘇揆的粗魯無文、陳吉仲的不知所云、陳時中的強詞奪理,都令人難耐;而游錫堃忝為國會議長,實際發號施令的卻是黨團總召柯建銘,都是顯例。第三,政治對立的愈發激化:陳水扁主政時期,偶爾還談論族群融合、藍綠和解議題;這些,到了蔡英文時期皆成絕響,黨政不分變成理所當然。

當在野黨立委為民進黨將總預算逕付二讀而高嘆「這是最黑暗的一天」時,其實,台灣民主陷入的黑暗何止一天。近兩年,人們受到政府大內宣的轟炸,看盡官員無理還硬拗的嘴臉,目擊政策錯誤卻得不到合理回應的失望;這樣的日子,都是民主的黑暗日。政務委員唐鳳在美國「民主峰會」上的發言被「拉黑」,也許不是偶然,而是蔡政府虛有其表的民主底下的真相。

近幾日,美國總統拜登最傷腦筋的問題,是他同黨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曼欽不支持其「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將使這項一・七五兆美元的預算無法過關。蔡總統要不要派柯建銘去幫拜登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