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立恆/絕望中的人性與經濟
◆ 王正方/好聽的口號,不能發電
◆ 方祖涵/作弊究竟是誰的錯?
◆ 楊志良/是女不嫁,還是男不娶?
◆ 薛承泰/誰甘願莫名其妙地走了?
◆ 黃介正/抗疫之亂對國軍的棒喝
◆ 嚴震生/蔡英文是不會說髒話的川普
陳立恆/絕望中的人性與經濟
2021-06-20 02:25 聯合報 / 陳立恆(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本土疫情嚴峻,極缺疫苗救急。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真正的不幸,不是絕望本身,而是習慣於絕望。」—卡繆《鼠疫》 。
前幾天和法國的合作夥伴通電話,我們也聊一些時事家常,他告訴我法國政府已準備開放國界,讓疫情趨緩國家施打過國際認證疫苗旅客可自行往來;因台灣近期情況讓我憂心,於是推薦我回頭讀卡繆《鼠疫》,據說去年疫情期間,這本書在歐洲銷量漲了好幾倍,不少人在書裡發現共情之處。
果不其然,學生時代讀《鼠疫》時,並沒有什麼感同身受,而現在重新翻開這本七十年前的小說,看到封城、防疫線、血清等名詞,不由地感嘆偉大文學的真知灼見,再看到那段關於絕望的對話,更是直觸我的內心。
過去一個月,疫情高度節節攀升,在我看來,迅速破萬確診和數以百計死亡,不只是每天下午兩點的冰冷數字,而是某人父母子女、親朋摯友,各自都有著牽掛所愛的家人、工作與生活,卻在疫情下人事全非,所以當每天下午聽到更新數字,我無法不感到一種絕望,然而讓我更絕望的是,有些人似乎已習慣這種絕望,好像流逝的生命就是數字,報完今天的數字,等待明天的數字,到處充滿一種無動於衷、坐以待斃的絕望,正是不幸之中的大不幸。
在這本與瘟疫對抗的名著裡,作者讚揚的不是科學勝利,而是人性中光明無畏的一面,在絕望中展現出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韌、勇敢與承擔。從民國 36 年(一九四七年)的奧蘭(Oran)到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的台灣,不乏看見一些民間人士的熠熠生輝,卻也必須承認,有時候官僚比病毒傳播還要缺乏人性,官僚兩字跨越古今都屬顢頇傲慢的同義詞。
誠然,這場失敗的防疫正嚴正地考驗台灣的人性,也考驗著經濟,除了每天令人窒息的確診數,更不能忘記還有隔絕在封鎖線內呼救無門的庶民經濟與中小企業,他們也展現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堅韌、勇敢與承擔,又有誰來在他們倒下前為他們分憂減負?其實今天的產業經濟,不也是個十恙九痛的殘病之軀,這波缺水缺電缺疫苗如同一罐強力卸妝油,讓台灣經濟各種病容無所遁形。生平第一次,我開始為這片土地上努力打拚、認真生活的人感到「絕望」。
缺水缺電缺疫苗之外,台灣也缺「人」的,缺勞工、缺人才、缺市場,君不見「人」是最小經濟體,從十世紀的陶瓷製造,到廿一世紀晶圓製成,無論是勞力、還是知識密集,都離不開人的生產與消費,因此二千三百萬人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該只是個數字,我們有感情、有溫度,對社會有義務、也有貢獻,誰也不能讓我們習慣於「絕望」,在未來防疫工作裡,除了對抗病毒,我們還要一起拯救台灣的人性與經濟,先從支持全民普篩、鼓勵國際認證疫苗開始,迅速跟上國際防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