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安團隊太淺 鳳梨一測就露底
◆ 鳳梨問題 六問蔡政府
◆ 關注陸產業戰略對台衝擊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資本家的困境
◆ 冷鏈國家隊 更重於鳳梨國家隊
◆ 豪賭能源轉型 能保證不跳電?
◆ 支解僑光堂 何卓越之有?
◆ 西濱快何不收費?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資本家的困境
2021-03-02 04:29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創造市場的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複雜或昂貴的產品,從而創造了新的消費者或新的市場。美聯社
為了新冠肺炎的紓困,各國都大量印製鈔票,但世界經濟發展仍是一籌莫展,經濟成長和就業人數仍然不見起色。很多公司似乎陷於困境,儘管利率很低,大家坐擁大量資金,卻找不到新的投資計畫,此現象即是提出「破壞式創新」的專家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所說的「資本家困境」(Capitalist’s Dilemma)。
問題的癥結在於不同類型創新的投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不同,但卻使用相同(卻有缺陷的)指標進行評估。改進性能的創新(用更好的機型代替舊產品)和效率的創新(降低成本)不會產生很多工作。實際上,效率創新反而減少人力需求。只有創造市場的創新,從根本上改變或創造新產品,才會創造新的消費者,增加新的就業機會。但是金融市場和公司所使用的評估指標始終顯示出,效率和產品改進的創新才是更好的機會。
創造市場的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複雜或昂貴的產品,從而創造了新的消費者或新的市場。例如電腦的發展,大型電腦成本為數十萬美元,只有很少人可以使用。然後個人電腦的價格降低到一千美元,這使全世界成千上萬人可以使用。接下來智慧型手機又向全球數十億人提供了一百美元的電腦。這種商業模式經常發生,因此可歸納出一條道理:如果一種產品或服務只有技術熟練的人和有錢人可以使用,那麼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一定可以利用此產品或服務來創造新的市場(透過操作簡便化或便宜的替代性產品)。
創造市場的創新有兩個關鍵要素。一種是技術上的創新,讓產品可以隨著數量的增長而降低成本,例如,福特的T型車因其簡單的設計和革命性的裝配線為企業帶來規模,因此大多數美國人都可以買到汽車。另一種是新的商業模式,可讓創新者開拓新的消費者市場。例如護國神山台積電就是想到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又如共享經濟、平台經濟都是。
技術上的創新加上新的商業模式的結合可以產生革命性的效果,民國 90 年(二○○一年)蘋果公司開發了一項設備,該設備可以方便、經濟地存儲消費者的音樂庫,並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播放,從而觸發了 iPod / iTunes 商業模式的發展。另外因為光纖技術的發展,讓電信公司可以便宜的鋪設光纖網路,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發明,也才有我們今天所知道的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的存在。
技術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是一種賭注,不保證成功。失敗很痛苦。但是要獲得真正巨大的成功,捨此無他途。另外公司也必須建立一種能夠接受這些失敗,進行學習並繼續前進的文化。
國安團隊太淺 鳳梨一測就露底
2021-03-02 04:40 聯合報 /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台灣輸陸鳳梨爆發蟲蟲危機,挑戰蔡政府新國安團隊的應變能力。美聯社資料照片
北京以檢驗出介殼蟲為理由,停止進口台灣鳳梨,台北感到不滿,認為是對新國安團隊的抵制。不過,說抵制可能太嚴重,說是測驗也許接近幾分。沒想到一測就測出來,號稱三個鐵三角的新國安團隊根本沒有什麼和解意願。
介殼蟲是藉口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介殼蟲本來就不該容許,何況北京也不是沒有事先跟台北通報過問題。但是農委會把檢驗、除蟲的預算都挪走了,何況還是賣給大陸的,心態上就覺得對方消費者比較低端,不必太重視。結果禁令來了,不知不覺等於給新國安團隊穿上了小鞋。
北京抵制韓國貨品的時候,沒有說過任何是跟薩德飛彈有關。抵制菲律賓貨物的時候,也沒有說過是跟黃岩島的立場衝突有關。但是韓國人與菲律賓人都知道。北京派鑽井船到越南外海的時候,甚至連越南人都在猜是哪回事引起的。反正北京不會說,你們自己檢討吧!
然而,這次明確說了是介殼蟲,那當然就是要你別猜了,尤其幾乎有在安撫你的味道,怕你心裡太脆弱,會覺得是在抵制新國安團隊,才先給你打疫苗。偏偏台北各界還是掀了鍋,覺得北京太不給新團隊面子了。
這是什麼心理呢?如果新團隊真的有心於兩岸和解,即使覺得對方是給下馬威,但既然是已經精心粉飾以後的下馬威,就表示對方刻意要保留餘地,那不就是在測我求和是否真心,是否堅決嗎?
萬一北京根本沒有要測試,之所以具體說明原因在介殼蟲,就是一種要表達並非抵制新國安團隊的暗號,那反而還是傳達善意。台北竟然完全沒往這個方面想,卻立刻哭天喊地,發動全民,同仇敵愾要各界一起吃反中介殼蟲。
那顯然地,在這三個鐵三角中,只有反中直覺,完全沒有任何稍微停頓思索的厚度,也就是完全沒有要為兩岸關係緩和的心理準備,否則豈會裹挾全民,把自己的迴旋空間鎖死,只顧內宣?
一測就測出來,三個鐵三角,不過就是三張紙肉鬆,太脆弱。他們吹噓的什麼對兩岸關係春風的期盼,還沒來就已經自己把紙肉鬆吹碎了。
鳳梨問題 六問蔡政府
021-03-02 04:21 聯合報 / 吳榮鎮/大學副教授(新北市)
季青漫畫
大陸海關因在台灣鳳梨檢出介殼蟲,宣布三月一日起暫停進口,蔡政府迅速高度政治解讀,帶頭挺農,嚴厲譴責中共欺負台灣農民。為此,各界質疑:蔡政府執政五年來,面對台灣農產品產銷大陸的種種問題與爭議,是否實事求是?是否具足面對問題的態度、研究,並已有根本解決的方案?俗話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譴責大陸之前,蔡政府至少要先回答幾個問題。
一、大陸因檢疫問題停止進口農漁牧產品,是否只針對台灣?或是對其他國家也一視同仁?蔡政府農政單位有否出口的防疫、檢疫機制,嚴格管控出口品質,為農漁牧民把關?或是官方毫無作為,放任農民自求多福?
二、有否掌握近五年來台灣水果在大陸銷售情形的市場調查?是否如同民進黨及綠媒所稱:台灣水果高價位,大陸人買不起?
三、有否研析現在及未來大陸自產鳳梨在大陸的市場產銷,是否已供過於求?是否未來根本不需要進口?其他進口的農漁牧產品是否也是一樣?
四、有否管控掌握未來台灣鳳梨產量?政府有否做足協助農民開拓產銷的有效作為及工具?或是,跟其他農產品一樣,政府根本無法掌握產量,也無有效產銷管道?或是,一年復一年,面對產銷問題,只會把問題推回給農民,嗆農民搶種?
五、政府聲稱美國、日本,以及新南向國家是對台灣最友好的國家,為何進口台灣鳳梨及其他農漁牧產品少之又少?為什麼駐日代表謝長廷日前在臉書表示:交涉日本購買鳳梨,多少是賣人情,價錢不易高,數量不會多?這是蔡政府官爺們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態度嗎?
六、台糖公司是國營企業,為什麼出品的鳳梨罐頭採用泰國鳳梨,而不使用台灣鳳梨?台糖董事長不是蔡政府指派的嗎?或是,台灣鳳梨品質不及泰國鳳梨?國營企業不用本地鳳梨是蔡政府照顧台灣農民的方式嗎?
如果蔡政府真心愛台灣,心疼農民,請具體回答以上幾個問題,用愛心說誠實話。有,就說有;沒有,就說沒有,請實事求是地面對。成天對中共隔空喊話叫陣,打嘴砲的效果,除了算計鋪陳「仇中醜中」的力道,強固民粹選票外,恐怕更模糊焦點,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更辜負農民寧願餓死,也要挺綠的初心。
請蔡政府官爺們再想一想:對於鳳梨問題,您的言論與作為有事實根據嗎?有良善與愛心嗎?有價值,可行,能造就台灣農民嗎?相較其他兩岸重大事務,鳳梨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更是細小的實務,蔡政府卻未能實事求是,應對得如此驚慌,不知所云,人民還會有什麼寄望?
關注陸產業戰略對台衝擊
2021-03-02 04:22 聯合報 /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文化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大陸當局未來五年的產業發展戰略,將深遠的影響台灣乃至兩岸經貿結構的發展。。報系資料照
當台灣各界在為鳳梨銷陸卡關憤慨議論的同時,本周大陸「兩會」將審查「十四五」規畫;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當局未來五年的產業發展戰略,將深遠的影響台灣乃至兩岸經貿結構的發展。
基於國內發展需求及因應美國的科技遏制,預料大陸產業發展將採取三大策略:
首先,是以拖待變。從去年大陸外長王毅提出的中美關係「再出發」五點建議,到今年春節除夕中美領導人電話會上習近平強調「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場災難」,都可看出因應新局勢的轉變,大陸窮盡全力希望積極扭轉川普時期的中美關係。從策略來看,先是恢復對話,繼而恢復合作,具體目標是延緩或降低美國的技術封鎖及出口管制力度。
其次,是繞道突圍。在重建中美關係的同時,大陸也將透過建立與日本、歐洲乃至台灣企業的合作,以期繞道取得美國管制的技術。
最後,是自主發展。大陸當局認為,美國的科技圍堵,暴露了大陸製造業與科技業過於仰賴外來技術,以及大陸存在核心零組件、關鍵原材料、關鍵工藝等基礎不牢問題。因此,即使中美關係有望扭轉,關鍵技術有繞道空間,但大陸當局認為根本之道,仍是科技自主創新。
因此,大陸除在「十四五」規畫政策建議中,將「科技創新」置於各項重點任務之首,並史無前例的單獨成章。大陸當局也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列為二○二一年經濟工作首要。未來大陸將透過舉國體制,攻克包括曝光機、晶片、作業系統、手機射頻零件、半導體加工設備等關鍵核心技術。此外,包括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都是重點發展的科研項目。
事實上,自「十二五」開始,大陸即啟動科技趕超。從金額來看,民國 98 年(二○○九年)大陸研發經費即超越日本,成為僅次美國的研發投入大國;且民國 80-109 年(一九九一年到二○二○年),大陸的研發經費支出增加了一七二倍。根據官方數據,嚴峻疫情下,民國 109 年(二○二○年)大陸研發經費支出達到歷史高點,為二點四四兆人民幣,較上年增長十點三%,占 GDP 總值的二點四%。
總的來看,在美中兩國都釋放合作訊息的前提下,大陸將可透過第一階段協議的履行及市場准入,增加與美國斡旋空間;因此以拖待變策略必可達到一定成效。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將是大陸推動繞道突圍與自主發展產業戰略的重要目標。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陸一方面將持續透過購併取得在陸台廠的技術與人才;同時透過政策優惠持續鼓勵台灣特定產業赴陸投資。更重要的是,在深化進口替代、產業自主創新的戰略下,透過RCEP、中歐投資協定等區域經貿整合優勢,以及龐大的內需市場潛力,增加磁吸台灣企業的動能。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大啖鳳梨乃至其他水果,緩解大陸對台水果禁令的衝擊。但面對未來大陸產業發展戰略對台灣可能造成的影響與衝擊,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冷鏈國家隊 更重於鳳梨國家隊
2021-03-02 04:55 聯合報 / 王萬邦/自由媒體人(台北市)
台灣農漁產品爭取外銷市場,應更積極去開發冷鏈技術。圖/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這幾天,因為中國大陸以蟲害為由暫時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引起台灣政壇的大震撼。遺憾的是,政府只會叫大家趕快吃鳳梨,還要組「鳳梨國家隊」,這真的能解決台灣農產品外銷的問題嗎?
有人說,為什麼我們的鳳梨(農產品)要仰賴中國大陸?其實不是鳳梨而已,許多的農產品都是一樣,只因為三個字-距離近。
鳳梨如果要銷加拿大,船不到半路鳳梨就全爛光了。農產如此,漁產也如此,想要擴大市場就必須處理長途運輸保鮮的問題,要保鮮就要靠冷藏,就必須從冷鏈系統的建構下手。
過去我們鰻苗能夠成功銷到日本,占日本市場的五十%以上,等於在日本每兩條鰻魚就有一條是台灣的。成功的要件不是台灣的養殖技術有多好,而是台灣獨有的「冰昏法」,讓鰻魚運輸到日本的存活率幾乎高達一百%,所以冷鏈技術與系統的建構,才是台灣農漁業要擴大外銷的唯一途徑。
冷鏈是冷凍冷藏供應鏈的簡稱,是減少食品經由運輸產生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然而,目前 AI 智能的冷鏈技術不再只是「冷藏庫+冷藏運輸」而已,還有針對不同的農產品特性,並增加物理元素(如光/遠紅外線…),設計不同的冷藏保鮮方法。
例如:利用高溫燒解的牡蠣殼粉做成的保鮮盒,在冷藏時就能延長食物的保鮮程度達二至三倍以上。所以未來冷鏈技術還要跨界整合,不是只有冷凍機電的問題,要應用更多的生物性元素/強化農漁商品抗氧化的能力(目前蘭花外銷就有提高抗氧化技術保鮮的作法),這些都會是未來冷鏈技術創新研發的方向。
台灣內需市場太小,必須要靠外銷。因此,台灣應該更積極去開發冷鏈技術,甚至政府應該整合民間力量成立「冷鏈國家隊」,這樣台灣的農漁產品才有擴大國際市場的一天。
豪賭能源轉型 能保證不跳電?
2021-03-02 04:49 聯合報 / 張健常/環教志工(新北市)
蔡總統執政快滿五年,能源轉型尚未看到顯著績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了一個連假,藻礁突然暴紅,公投連署主辦單位喊出要衝到五十萬份連署「對政府強力示警」。
廿年前,相信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不知「藻礁」為何物?在偏僻邊陲的海灘一隅,默默堆疊了幾千年的鈣化物,若非中油三接站工業開發案,少有人關懷這沿海濕地充滿生機的天然消波塊。其外貌貧瘠色澤單調不若浪漫的「藍眼淚」或繽紛的「珊瑚礁」,怪手重機具輾過亦毫不足惜,遂成了經濟發展或非核家園的祭品。
同樣是廿年前,剛登大位的阿扁總統未能理性接受連戰建言:續建核四、不建核五、陸續汰除核一、二、三廠的規畫,導致行政院長唐飛下台,藍綠惡鬥至今。
近日對岸暫停鳳梨進口就讓農民哀鴻遍野,府院同聲譴責,誰能保證未來就算三接完工,航道也能暢行無阻?學者早就呼籲,台灣封閉型的電網,將仰賴進口的天然氣發電量押到五十趴,是嚴重影響國安的政治豪賭。
為了拚能源轉型,鄉野許多農田、埤塘、水庫、滯洪池都不務正業種滿了光電板,沿岸豎立的巨大風機徹底改變視野景觀,其對環境生態的破壞並不亞於挖藻礁,這還不包括連署簽的大量紙張需要砍多少樹?想請教當家執政者有未雨綢繆的道德良知或能力嗎?
巴菲特名言:「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屆時若三天兩頭跳電,產業出走,電價仍居高不下,就算知道誰沒穿褲子又如何呢?
支解僑光堂 何卓越之有?
2021-03-02 04:43 聯合報 / 董立德/商(台北市)
台灣大學鹿鳴堂以原名「僑光堂」登錄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大校內依法核定的歷史建築「僑光堂」,見證國府遷台,在最風雨飄搖之際,海外學人的僑教救國建言;見證僑胞以實際行動,支持政府的政經建設,是僑務發展在全台最重要也最具紀念意義的歷史場域,屬於國家與僑胞共有的歷史建築。
台大原定於民國 107 年(一八年)七月拆除鹿鳴堂,經校友與文資保育人士努力,向文化局提出前身為「僑光堂」時期事證,經文資委員會認定前次審議未討論供僑生與僑胞活動的公共性,及重要集會空間意涵決議新事證確切,暫緩拆除,重啟審議;經多次會勘,十一月通過以原名「僑光堂」登錄為歷史建築保護。然後續台大提出的修復再利用計畫,仍選擇大範圍的拆除。
負責修復再利用的林洲民建築師團隊,無意或故意忽略文化資產核心的價值,以暴力拆毀切割與破壞解構依法評定的歷史建築;不論是下沉式劇場、又或說是露天廣場,被支解的建築其歷史價值可說蕩然無存。這樣的規畫是違法,也忽視建物與時代情感、人文互動與法律所賦予的保護。
無論是貝聿銘的巴黎羅浮宮前玻璃金字塔,或諾曼.福斯特重新的設計使柏林國會大廈浴火重生,每每展現大師對過往的尊重與時代的創新價值的賦予,原來的歷史建築並不因新建設施而破壞,反在巧思中賦予的歷史建物意義,活化並融合於新的空間裡,使建築的生命有了溫度,成為眾人活動、緬懷、思考、教育的地方。
期待主事者能妥慎地研究僑光堂過去的歷史並思考情感的延續傳承,非簡單的以「與台大無關聯的」粗淺之見來思考設計。活化再利用歷史建築,如卓聯大樓樹一般的設計理念,扎根生長與歷史活化或可以激盪出最具經典的設計方案,建立典範。
管校長上任期許「台大始終是台灣匯聚人才引領進步之樞紐,不論是台灣、兩岸與華人社會並與國際社會上有著卓越的地位。…」突聞法定歷史建築將被支解拆毀,與台大無關,愚者之見,何卓越之有?
西濱快何不收費?
2021-03-02 04:28 聯合報 / 陳祖輝/大學教授(桃園市)
西濱快被戲稱是「窮人的高速公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二八連假第二天,原以為高速公路情形擁擠可以舒緩,沒想到因上路的時間不對,一上高速公路南下桃園內壢路段沒多久,就遇見塞車,這時想到台六十一線西濱快速公路可能比較好走。
下了交流道,轉往西濱,從桃園觀音上西濱,一上高架路段(觀音到新屋),果然順暢,但沒幾分鐘,不時遇到道路補丁,路面非常不平整,汽車不時彈跳,加上砂石車與重機車高速伴行,又有區段測速,部分路段速限不一,有些地區又與平面道路並行等。整體來說,西濱公路是要快不能快,要安全可能處處是暗藏危機(平面路段可能有家犬闖入或汽機車誤上),筆者一路開到新竹,雖比高速公路快許多,實際感受卻是膽戰心驚。
西濱快命運多舛,民國80 年(一九九一年)設計至今,採多區段建設,蓋了廿年迄今還沒完工。從原本的平面,後來考量安全以及與其他快速公路系統連結等因素,部分區段又改為高架路段,整條路時而高架,時而平面,加上砂石車愛走,路面養護往往是補了又被立即壓壞,乾脆有時放任它坑坑洞洞,養護效率追不上砂石車與聯結車之破壞速度。再加上前陣子因霧霾發生重大連環車禍,西濱快的速限在該快而不能快,該慢則處處要小心(路面不平整)之下,當然品質堪慮,沒有使用的舒適感與安全感。
西濱快成為連假高速公路替代道路之重要角色上升中,因此交通管控應採取更積極而有效之管理措施,例如假日是否採分時分區禁止砂石車使用;兩線車道是否做不同功能區隔,如內車道限小汽車與重機,速限九十至一百公里,外車道限速七十公里(砂石車與慢速車),平面路段兩線道一律降為七十公里。取締違規應更機動與全面性;平面匝道與護欄要能完全防堵動物或誤闖者上道,降低主幹道突發風險。其次要多加裝霧霾偵測器,確保行車安全。
西濱快被戲稱是「窮人的高速公路」,其實窮人買不起車,說穿了只不過是一條免費的省道公路。建議交通部應對西濱快思考收費,強調使用者付費原則,可採取分時、彈性之差別費率,將收取的費用做為道路安全養護基金。否則可預期,西濱快將是容易奪命與錯誤管理之「危險道路」。當幻想著台灣有一條伴著西部沿海比鄰而建的藍色公路,然而因為政策的犬儒和矛盾,加上整體設計上的混亂,當用路人開車時,再也不敢因伴著沿途美麗海景而感到更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