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讚的城市...公車肇事率歸零
◆ 蔡政府的塔西陀效應
◆ 當媒體第四權變「第四拳」…
◆ 核食再起 萊豬教訓還不夠?
◆ 「豬」事不吉 濫權失能?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盡快實施碳中和 為台美加入新動力
◆ 從森林驗證失敗看萊豬
◆ 大學排名?臉上貼金
◆ 草莓族?壓倒學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盡快實施碳中和 為台美加入新動力
2020-12-05 03:27 聯合報 / 楊之遠(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選舉拜登獲勝,全球環保人士大為振奮。主要由於川普就任四年,無視氣候暖化的險峻情勢,支持石化燃料,退出《巴黎協定》。氣候憂心者均希望拜登能讓美國成為全球對抗氣候暖化的領導者,拜登也承諾任內將大力推動清潔能源,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並在二○五○年之前實現淨零排放。
大家為什麼對拜登寄以厚望?除了他的減碳承諾外,另外就是美國具備下列應對氣候變遷的雄厚資源。
首先對氣候暖化科學研究水準高。美國科學界對氣候變遷研究範圍廣泛,水平亦高,碳簡介分析,發現歷年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麻薩諸塞大學等,其學者所發表之氣候相關論文被國際引述最多。
其次具有完備的全球氣候監測系統。美國國家航太總署、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等機構,擁有一系列衛星,可以監視全球海洋狀況、雲層、溫度、海平面高度和熱量含量,可以獲取有關地球溫度變化的信息,提供全球科學界參考。
再者是最重要的氣候資金贊助者。在過去廿年中,美國陸續提供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五分之二的總預算和聯合國氣候會議五分之一的預算經費。美國亦是多邊開發銀行的主要股東及氣候融資的重要參與者,對援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暖化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企業巨頭支持對抗暖化。一九年十二月,來自代表美國經濟的各個重要領域之七十五個巨頭公司CEO,與代表一二五○萬工人的美國勞工聯盟及工會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強力支持美國仍應保留在《巴黎協定》中,並要求美國政府應加強對抗暖化以保護經濟成長。
最後具有優秀的技術官員。在美國國務院、環保署、能源部等機構皆有非常傑出的氣候專業官僚,精於國際合作、協商、談判,在氣候公約相關會議中常扮演關鍵角色。
然而川普就任後,大肆任用氣候暖化否認者擔任前述機構主管或重要職務,壓制科學論述及技術官員,並刪減相關援助及研究經費。拜登就任總統,提名前國務卿柯瑞出任氣候變遷事務總統特使,列席國安會議,將氣候暖化列入國安議題,展現推動對抗暖化之決心。
拜登就任總統對台灣將維持善意交流,但為領導全球共同對抗暖化,勢必對我國減碳進度及決心造成壓力,為考量未來與拜登氣候內閣合作接軌,建議蔡總統應考慮盡快宣布實施碳中和,不僅為台美關係加入新動力,亦可擴大我氣候外交空間。
從森林驗證失敗看萊豬
2020-12-05 03:25 聯合報 / 陳文輝/驗證機構審核員(台北市)
最近全球森林驗證界有一驚爆消息,位於歐洲的非營利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FSC)總部發布,將在十二月廿日刪除桐木樹種認證的家具產品;搜尋官網,全球絕大部分 FSC 證書也看不到桐木認證產品了,不管是椅子、櫃子或其他家具類,統統拿掉了。
從事木材家具業的製造商或貿易商朋友,若擁有 FSC 森林驗證證書,肯定全部獲得通知。問題出在哪呢?為什麼單獨去除桐木呢?
答案是,發現超大量非 FSC 認證的桐木混進 FSC 供應鏈中,簡言之,就是非 FSC 認證的木頭,被當作 FSC 認證的木頭,去從事供應鏈間上、中、下游加工、製造與買賣。這已徹底破壞全球森林驗證整體管控狀態,系統管控崩潰,也抓到證據,FSC 總部只好果斷刪除該樹種的產品。
森林驗證,是由獨立第三方按照既定標準,對森林經營進行驗證的過程,是一種運用市場機制來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工具,包括森林經營認證(FM)和產銷監管鏈認證(CoC)。從林地生產的木材,加工製造成半成品,最後到消費者的成品,其中包括每個階段的加工、轉換、生產、儲存及運輸都需經過驗證。這樣的監管鏈驗證有利於商品的來源資訊透明化,並讓消費者了解其產品源自於良好、負責管理的林地。這是相當嚴謹的設計與實踐,竟也爆發了假冒事件,持續幾年沒被查出來。
我從事驗證工作數十年,此次屬於不可思議的事件,我的 FSC 客戶也受害。歐美客戶下單購買 FSC 桐木家具,他們向所謂合格合法 FSC 供應商買(名單也是官網認證的),再出口歐美;沒想到買到非 FSC 認證桐木,被蒙在鼓裡好幾年,上個月才掀出這筆爛帳。
下月萊豬要來了,筆者看到森林驗證的破綻與教訓,這還只是木頭,就算買到不是真 FSC 桐木家具,並不危害人體;但萊豬食物安全源頭的管控,應該如何做?如何區分萊豬與非萊豬?我不懂,該由國家專家來承當。我分享森林驗證的失敗案例,盼提供大眾一個借鏡的省思。
大學排名?臉上貼金
2020-12-05 03:25 聯合報 /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台北市)
每年世界大學排名公布,總會引起全球學界高度關注,圖為台大校門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台大學都在瘋大學排名,而且變本加厲。到底這些排名是瓊汁玉液,還是灌水工程,何妨先搞清楚!
騙,很簡單;要活出自己,不容易。大學教育主要目的,是要教學生活出自信和快樂;好笑,台灣各大學無分公私立為追求世上形形色色的大學排名,虚假的程度令人不忍目睹。
資訊管理有句名言叫「垃圾進去,垃圾出來。」不少世界大學排名就是這種產物。十幾年前,跟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總统報告一項公共建設的評選案,單看結果好像評選不公。我說:「副院長,問題在考題,考題不對,答案當然就會偏差。」蔡總统當過教授,馬上了解其中的竅門。
排名是比賽,比賽的精髓在它到底比什麼,總體要說清楚,細項也要分配合理;更重要的是,到底是誰評分。非專業的評審,看熱鬧;專業的評審,得把委員會名單公布,讓大家服氣。世界大學排名很多都是商業導向,藉評審來賺錢。負責評審的機構居然還毫不避諱地在各國設立分支服務機構,如此裁判兼顧問,天下那有這種荒唐事。台灣各大學還隨之起舞,有些還跟這些分支服務機構簽約,保證如果進入第幾名就收取多少顧問費。唉!學生如果知道這些「暗盤交易」,像話嗎?足以為人師表嗎?
一位大學校長非常得意,他們學校得到國際數位票選的前十五%大學排名。網路投票有太多人為的不公,很多網路投票都是 AI 機器人的傑作。這種排名不是臉上貼金嗎?
國際很多商學名校在新生訓練時都告誡學生,考試可以保留空白,不會,還有得救;作弊,那就只有死當。因為,誠信是商業的第一生命,作弊不配當商學院學生。講求功利的商學院都能堅持清白地競爭,大學做為學術的最高殿堂,真的不能為追求虚假灌水的排名,花錢又傷自己的尊嚴、人格和信譽了!
草莓族?壓倒學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020-12-05 03:20 聯合報 / 陳鈺奇/大學生(新北市)
「大學生尋短人數創新高」,秋冬連續多起大學生自殺事件,讓人重新審視,我們面對的社會為何?
當「草莓族」、「水蜜桃族」標籤化整個年輕世代,難道大學生僅僅因為「草莓」、「玻璃心」才選擇結束生命嗎?大學生選擇自殺背後常有結構性的社會問題,筆者不做個案探討,但社會氛圍、學校體制、媒體不當報導效應,都是其中環環相扣的因素。
社會上普遍對於青年憂鬱症的不諒解與忽視,為其一。此種氛圍使人大多更不敢求助,如相關報導時常能看到「我們以前年輕時那麼辛苦都撐過來了」「現在年輕人怎麼抗壓性這麼差?」的留言,甚至藝人吳宗憲說「憂鬱症就是不知足」,都可看出大眾對憂鬱症患者的責備觀點,學生的憂鬱更時常被視為一種「草莓」的表現。
筆者為大四生,身邊許多人正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考研、求職的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然而表露出憂鬱彷彿就是展露出自己弱點的社會氛圍,讓許多人選擇了不向家人或朋友求助,再加上大學生普遍無法長期負擔精神診療的費用,情緒累積過久,最後可能釀成悲劇。
大學校內普遍設有心理諮商中心,在接連自傷事件後,各校也都加強檢討校內諮商資源,然而不斷增加的案例,似乎也讓學校手足無措。如筆者朋友A最近也向該校心輔組表明憂鬱狀況,但學校卻將A狀況告知其不熟的系上老師,讓這名老師約訪該名同學,A雖知老師是出自關心,但因不曾跟該老師接觸過,讓他不方便也不願向該老師透露心理狀況。此件事讓A同學認為,心輔組未完全保密,對其產生不信任與不安全感,也令他更擔心未來自己的狀況可能被擅自透露。因此,學校體制處理相關案件應更謹慎小心,切勿過於躁進,在供不應求狀況下,補充相關專業人士協助學生不失為更好方法。
媒體這陣子過度仔細報導個別案件,加上社會不諒解的氛圍,很容易成為壓倒學子的最後一根稻草。筆者身為一個也曾陷於憂鬱情緒的徬徨青年,希望社會能對年輕人有更大的包容,當他們陷入憂鬱情緒時,不要告訴他們說「繼續加油」,而是「你已經很努力了,辛苦了」;親友聆聽陪伴加上學校輔導機關的專業協助、媒體正確的報導態度,能讓青年自殺的悲劇不再接二連三。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當媒體第四權變「第四拳」…
2020-12-05 02:55 聯合報 / 汪志雄/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圖/波波
在正常的民主國家,媒體肩負著非官方但卻是核心的角色。它能夠幫助民眾了解問題,發表公共見解,因此可以「監督」政府並成為對政府的一種「制衡」。所以媒體被稱為「第四權」。也就是在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制衡的力量。如果純粹從社會功能角度看,媒體必須是一個永遠的在野黨。
「第四權」原文「The Fourth Estate」,是指封建時代「貴族、僧侶、平民」以外的「第四階級」。從社會階級角度看,這個階級所代表的是與政教集權相抗衡的「國民菁英」階級。
可是當媒體只在乎「社會階級」,而輕忽「社會功能」時,媒體自然會轉而擁抱當權者大腿。這是民主國家最大的悲哀,因為人民如果因錯誤訊息與無知而陷入民主迷思,掌握權力者就能從中得利。
在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媒體偏左或偏右、自由或保守,本是稀鬆平常。然而當媒體用扭曲操作與刻意影射,去詆毁中傷不同陣營的政治主張與政黨立場,那麼這不僅是不爭氣,更是卑鄙與惡劣。更可怕的是,一旦政府利用公權力介入,打著言論自由旗幟反言論自由,那麼在這場完全不對稱戰爭中,新聞自由早已名存實亡。
不幸的是,民進黨執政這幾年下來,小英總統口中的這個「民主」國家,卻是最容不下其他言論的「專制」政府。五十年前獨裁的老蔣時代是「反共萬歲,台獨該死」,五十年後自由的民主台灣,是「台灣萬歲,和中該死」。
從前我們容不下「台灣獨立建國」言論,今日我們容不下「兩岸和平共榮」言論。台灣逐漸變成「一言堂」社會,中天新聞台被關就是一例。
有人說,這是攸關國安問題,豈可兒戲。這話跟老蔣當時抓匪諜禁台獨,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從前「國共不兩立」,國民黨搞動員戡亂條例。今日「仇中護台灣」,民進黨修國安法。台灣從專制走向了民主,變的是政黨輪替,不變的是,對言論自由的打壓與霸凌,真是諷刺!
然而提供執政黨「民主笑話」溫床的,正是自甘墮落的媒體,背棄神聖「第四權」的託付,甘為政府犬奴,成為打擊在野勢力的「第四拳」。
以美國為例,不論你怎麼看待美國這次的民主選舉,單看美國媒體不畏川普的權勢與威脅,勇敢與之對抗與批判,就值得尊重與敬佩。台灣如果有這樣的媒體與新聞人,又怎會走到今日朝野上下「只見海綿體,不見風骨」的地步呢?
蔡政府的塔西陀效應
2020-12-05 03:06 聯合報 /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蔡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年初蔡英文有始以來最高票連任,總統及內閣民意支持度亦創新高,民進黨完全執政,同時掌握行政權、立法權,行政意志凌駕立法程序及過程。贊成者認為這利於有效決策及立法過程;反對者視此綠色威權體制逐漸形成,不僅惡化政黨政治、壓制公民社會自主性;同時執政前後政策立場翻轉,違反政治誠信。
這導致蔡總統與蘇內閣的民意支持度迅速下降,公民的疑慮提升。尤其近年來所爆發事件,不斷侵蝕公民對蔡政府的信任及認同。當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縱使政府提出立意良善政策,也會遭受質疑。所謂「塔西陀效應」,就是一個不被信任政府即使提出好的政策,公眾也會持質疑態度,最終政府將失去公眾支持而失去合法性基礎。
首先,「孤島效應」及「塔西陀效應」交叉產生。民進黨黨內已有疑慮,政府一系列政策推動過於行政介入、自上而下主導,欠缺與在野政黨協商、與公民團體對話及對政策標的群體、利害關係人政策說服,政府決策專斷、寡頭決定,最終疏離中間選民。從「塔西陀效應」擴散至「骨牌效應」,衝擊二○二二年地方大選。
其次,黨內精英擔心中央執政未符合主流民意,流於專斷、片面及單邊行動,惡化政黨互動及與公民社會團體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民進黨選前選後政策立場南轅北轍,包括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公投綁大選設計等問題,都惡化其與泛綠政治勢力聯盟關係。萊豬、中天撤照,也一再受到公民團體及中間選民的質疑。
再者,行政院下屬的五個獨立機關已遭到普遍質疑,其獨立性、中立性及公正性、客觀性均備受公共論壇批判。民調顯示民眾普遍不相信這些獨立機關不受政治力干預,其中對黨產會的不信任度高達近七成、NCC六成八、促轉會六成四、中選會五成四,而公平會有五成三。當公眾不信任獨立機構時,就會弱化對中央政府信任,「塔西陀效應」逐漸發酵難以遏制。
最後,中央執政滿意度持續下滑,恐衝擊地方選舉。二○一八年地方選舉,民進黨政府已被國民黨地方包圍;民進黨支持度下滑,且目前黨內在新竹市、基隆市及桃園市等執政縣市,尚欠缺適當人選,將形成地方政治接班及傳承的斷裂。無論是傳聞桃園鄭文燦市長參選台北市長,或新竹林智堅市長轉戰桃園市長,都凸顯政治人才培育困境,中間選民也會厭惡這種以選舉勝選為考量的空降模式。
中間選民可能因對萊豬、中天等多重議題連結,對民進黨欠缺與公民社會對話溝通感到痛恨,對其決策模式及政策形成產生疑慮及不信任感,降低對政府支持度,從而擴展至降低對地方選舉支持力度。民進黨選前選後諸多政策立場大轉變及決策模式流於寡頭壟斷,正在裂解與中間勢力關係同盟。是以,固然單一萊豬事件對地方選舉衝擊效應有限;但若結合相關議題產生蝴蝶效應,最終不利於未來地方及總統大選。
最讚的城市...公車肇事率歸零
2020-12-05 03:24 聯合報 / 陳淑敏/大學教授(台北市)
公車司機毒癮發作昏睡,車輛衝上人行道撞死行人。圖/本報記者翻攝
近日批踢踢網友討論「台北市哪一點最讚?」網民大多稱讚:「大眾運輸工具普及性及便利性」,或「公車捷運發達,沒騎車也活得好好的」,也讚揚人行道的友善程度。
在為城市建設豎拇指的背後,卻長期存在一個未被正視的城市風險:我們搭的公車是怎樣的交通工具?近來幾次社會新聞皆指向公車肇事的危險性:「內湖公車撞廿四車,釀一死一傷」、「駕駛打瞌睡直到車停才驚醒」、「公車輾斃騎士,司機五萬交保」或者近日基隆市也有「公車失控狂飆四百公尺,九車被撞、十四人受傷」,這些數據背後所毀壞的層面影響深遠。概述如下:
一、風險意識麻痺:大眾對於公共交通安全問題與意識的麻痺,試想每當吃飯時間,當新聞頭條是這類交通運輸的血肉模糊,民眾知覺早已麻痺。任何社會不怕面對問題或風險,就像新冠病毒一樣,風險需要因應。長此以往,民眾對此無感或因無能為力而只能冷漠,奢談共同面對此一嚴肅的交通問題。
二、公車司機專業未提升:選擇公車司機作為職業是一種榮譽,也絕對是一種專業,既是專業就需要專業職能和素養,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似乎有司機在精神不濟、吸食藥物、宿醉等情況下仍然出勤。請問,客運公司或相關職業工會,是否作為專業的守門人,建立適當的檢核和考核呢?
三、肇事責任的釐清:出事後,司機有個人責任,客運公司可能也有公共責任。但我們應該要問,誰是真正被問責的對象呢?如果多數錯在司機,表示公車司機素質待商榷或勞動條件待改善;但是如果是客運公司有更大的責任,請問財團或資本家為何可以一而再犯錯,甚至構成公共安全威脅,而主管機關卻當作單一事件視之,結案註銷即可,公權力如此不彰,難道不用改善嗎?
四、傷亡衝擊代價龐大:公車事故中受害的個人或家庭,都承受著失去親人、經濟失依、身心困境,或無止盡的官司流程中,對這些家庭造成的困境與災難,並不一定可以獲得合理賠償。如同今年六月被公車拖行幾百公尺的台大闕教授,這段期間復健仍須持續,還要面對賠償官司等後續問題,過程所帶來的身體和精神損耗,付出的代價巨大,甚至最後可能淪為市井小民與財團之間的獨力抵抗。
二○二○年還沒結束,台灣因交通事故死亡(立即死亡和廿四小時內死亡)的人數,已高達一千人,每十萬人死亡人數與日本及歐洲等主要國家相比,超過兩倍以上。當我們高唱國民所得或經濟競爭力的時候,是否該從基礎、根本的道路交通公共安全做起,特別是載著市井小民的每輛公車,不是降低肇事率,而是要設法歸零肇事率,沒有人應該在搭公車的日常中賭上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