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打造台灣全球智慧製造重鎮\星期透視/今冬新冠疫苗的挑戰及因應

◆  星期透視/今冬新冠疫苗的挑戰及因應
◆  名家縱論/打造台灣全球智慧製造重鎮
◆  大屋頂下/武統是國恥更是國難
◆  畫中有話/我戴的…是不是MIT?
◆  漫畫/這下不評論了?
◆  寸步不讓?別自我矮化
◆  光鮮城市下的黯淡風景
◆  國家隊摻假 美豬卻保真
◆  管理美豬的最佳方案
◆  從口罩到萊豬...我們是時候走出洞穴了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打造台灣全球智慧製造重鎮


2020-09-13 01:21  聯合報 /   馬大康(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經濟部技術處日前舉行「5G邁大步 專網引新機」記者會。圖為仁寶展示5G專網垂直整合應用解決方案,可應用在智慧農業、智慧製造、健康醫療、雲端遊戲等四大領域。 圖/經濟部提供


儘管德國在民國100年(二○一一年)就提出「工業4.0計畫,台灣與全球製造業也紛紛啟動轉型,但速度似乎沒那麼快,近期在疫情、中美貿易戰影響下,許多台商重新思考及調整全球生產布局及投資腳步,智慧製造議題再度受重視,正是台灣傳統製造業思考如何運用科技進行企業轉型、振興經濟的契機。
根據凱捷研究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智慧工廠報告,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全球企業投入智慧工廠比率為六成八,比民國106年(一七年)的四成三高出許多,預估到民國112年(二三年),每年可為全球經濟貢獻一.五兆至二.二兆美元產值。可以預期的是,在疫情及中美關係緊張下,製造業會更重視人力不確定性,加速推動數位轉型,讓備料、生產、倉儲、物流運輸等環節加速智慧化自動化,並透過雲端物聯網方式進行高效管理
在台商大舉撤出中國大陸、將生產基地遷回台灣之際,正是從傳統工廠邁向高附加價值的智慧工廠總部的好時機。台灣製造業具備良好的基礎建設產業生態,加上 5G 商用,智慧工廠概念得以落地應用。例如遠傳電信、台達電子及台灣微軟就聯手打造全國第一座 5G 智慧工廠台達電桃園龜山廠為示範場域,導入無人搬運車、瑕疵檢測設備、數位分身與混合實境等四大應用,展現工業4.0的跨界綜效
其他行業在智慧製造領域也有不錯進展。例如製鞋業龍頭寶成除透過雲端管理系統,加強趨勢分析材料管控,縮短研發及生產時程,也積極投入運動用品零售及品牌代理業務,強化電子商務平台的營運能力,同時推出結合線上線下資源的新世代運動體驗服務,希望藉由產品、體驗、服務的連結,建立運動休閒生態圈
不過,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傳統製造業不免遇到一些挑戰。首先,必須得先導入物聯網、雲端運算、數據分析等技術,才能開始從使用資訊、分析並發掘需求,提升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一旦科技專業人才不足,可能導致業者難以在市場正確評估解決方案的具體效益。
其次,許多業者有個迷思,認為智慧製造等於自動化,其實自動化只是智慧製造的一環,自動化往往只能解決單一、獨立的流程,智慧製造還涵蓋數位平台、生產作業、供應鏈管理等環節,必須精準掌握數據及智慧科技,來協助改善製造流程中的生產效率,同時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另方面,誤以為數位轉型就是添購新硬體設備,其實數位轉型失敗關鍵,往往非技術本身,而是企業文化問題。公司不能僅追求最新設備與技術,也要同時關注員工是否具備工業4.0或智慧製造的新技能還有企業文化是否同步到位
除了調整營運思維企業文化,台灣製造業下一步該怎麼走?應以「台灣製造Made by Taiwan的總部價值為核心定位,往更深入、更在地化路線前進。由台灣製造總部負責規劃整體製造策略,負責智慧製造前瞻系統技術研發,以及建置在地先導工廠,再推動到其他區域工廠,並透過遠距系統協助管理海外工廠的營運。
另外,台灣應該充分利用三個基本優勢:第一是長期累積的低成本、高彈性、智慧型的製造整合能力;第二是 5G、AIoT、雲端架構的完整基礎環境;第三是多元文化的人才,將創新研發製造人才留在台灣,並利用管理營運國際行銷人才,將產業群聚供應鏈生態系成功輸出,打造台灣成區域性,甚至全球的智慧製造重鎮











星期透視/今冬新冠疫苗的挑戰及因應


2020-09-13 01:23  聯合報 /   蘇益仁/國衛院論壇疫苗組召集人、前疾管局局長
製藥廠商阿斯特捷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的新冠疫苗研發計畫日前暫停。圖為新冠疫苗測試。 (美聯社)


新冠疫情自三月由中國武漢傳至歐美後,出乎全球公衛專家的預測,現進入九月中旬,疫情不但在歐美持續肆虐,更擴大到全球,尤其是巴西及印度此病毒的刁鑽,包括無症狀帶原者及可能的空氣傳染,困擾全球頂尖學者。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幾乎束手無策,只能宣示強化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
但這百年大疫,讓科學界震撼,是以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美國生醫研發總署BARDA)這些機構,在川普政府及公私協力號召下,先進國及比爾蓋茲基金會等紛紛投下巨資及採購承諾,希望在一年內加速開發疫苗國際醫藥法規總署ICMRA)三月即提出緊急法規臨床試驗準則,WHO也整合七十五國出資,並將疫苗分享給九十個低收入國家。此外,中國及俄羅斯也將生產疫苗提供給東南亞及第三世界國家。
截至九月中,全球研發中疫苗有卅三支進入臨床試驗,有九支進入三期人體試驗。初步發現,在功效及中和抗體的反應皆受肯定,預計今冬可提供全球約廿%人口施打。除牛津大學與阿斯特捷利康合作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在英國臨床試驗時,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外,其餘八支疫苗尚無發表安全性問題。
這次疫苗發展,除七種高科技疫苗技術平台應用、法規鬆綁、及多方聯盟等特色外,最諷刺的是,幾個疫情嚴重的歐美及南半球國家,提供第三期臨床試驗絕佳的執行場域,是此次疫苗可快速完成試驗的關鍵。反之,類似台灣及其他疫情控制得宜國家,無法進行三期臨床試驗,須尋求疫情嚴重國家協助執行。台灣在新冠疫情第一階段控制成功,但面對疫苗開發,反成不利因素。因此,如全球今冬皆有具保護力疫苗可用,台灣能否如陳時中部長所說大膽一點,使用未執行三期臨床試驗國產疫苗,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台灣市場小且不是 WHO 會員國,無法參與其主導的疫苗聯盟取得疫苗分配,這是必須克服的障礙,否則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多年來,專家學者呼籲政府強化國安疫苗的開發原因在此,以色列自主研發經驗可供借鏡
台灣三月中下旬,即與美國在台協會提出台美共同研發新冠疫苗倡議。行政院在陳其邁前副院長主導下,自四月即經科技會報啟動三家本土疫苗廠開發;但到七月底立法院才通過一百卅六億國內外疫苗採購預算,延遲近三個月。國家未建立預算及計畫快速反應調整機制,四至六月正是 CEPI 與 GAVI 在全球進行結盟,共同開發疫苗的黃金時期。在政府未提出預購方案法規鬆綁前,國內廠商多持觀望態度,原預定今年六月進入一期臨床試驗,也延至九月才通過執行,這與全球的快速反應截然不同。
上述這些因素,除非政府高層展現大魄力解決,否則台灣今冬將很難取得國內自製國外採購的疫苗;政府應持續輔導國內三家疫苗產業發展,以因應明後年疫情。
除非今冬全球新冠疫情在疫苗施打後趨緩,全球解封及經濟復甦,否則台灣必須面對沒有疫苗下新冠防疫挑戰及國際移動受限。今冬除了強化流感疫苗施打及藥物使用外,人民必須持續防疫新生活並保持社交距離。
新冠疫情變數太多,很難預測未來兩年內走向,國內學術單位、公衛專家及防疫單位必須一條心超前部署,才能將衝擊減至最低。












大屋頂下/武統是國恥更是國難


2020-09-13 01:06  聯合報 /   黃年
「海峽論壇」20日在廈門登場,王金平將率國民黨代表團參加。未料「央視」主持人李紅日前指台灣被中共軍演嚇到了,還扯王金平此行是去「求和」,充當了民進黨當局的信使。 圖/取自央視


武統是國恥,更是國難。

這裡說的「國」,有二義。一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武統的主體。二是指包括台灣與大陸的「中國」,是武統的受體。

武統是國恥。常聞,敬酒不吃吃罰酒,不能和統,就武統。豈不可恥?

古公亶父曰:「殺人父子而君之,吾不忍為。」孟子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雖然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這卻在兩三千年前就出自中國聖賢的心中及口中。

何況,人類文明畢竟已進化至廿一世紀。連處理一個釘子戶、一條流浪狗或一棵擋住公署擴建的老樹,都不能行凶動粗。更何況,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兩千三百萬生靈的民主政體中華民國。你能說:不跟我統一,我就殺人?

即使中共的軍事較強,但「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這是價值,這是文明,這就不能「殺人以一之」。

兩岸問題在根本上是「文德」的問題,亦即是價值與文明的問題。若不能「修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以來之」,而欲以殺人了結,這是國恥。

更別說等而下之的把殺人卡通化,「寧可台灣不長草,也要解放台灣島」、「留島不留人」、「核平統一」。這不止可恥,已無人性。

武統更是國難。武統不發動則已,一旦發動就必定要「首戰即終戰」。不到登陸受降,不能終止;流血殺人,自是國難。但若「首戰不能終戰」,即顯示國際介入的僵持已經形成。至此,兩岸的戰爭亡損及戰後的對峙情勢,亦是深不可測的國難。

國際是否介入及若介入將到什麼程度是未知數。但台灣是第一島鏈的關鍵,又是一個應當維護的民主政體,此皆使國際介入具有高度動機。例如胡錫進高調鼓吹大幅置備核武,好似想像情勢可能走到核戰的地步,但即使是非核的戰爭,那是不是國難?

何況,以上只是就軍事層面想像。其實,國際介入較軍事更具威脅性的是金融、貨幣、經濟、通路、外交等超限手段。這些手段,屆時絕對有可能使出,則即使中共在初戰中暫勝,恐也勢將面對國際的超限反撲,中共即未必能勝。這也是國難。

而且,想像中,不論打不打得下台灣,中共恐皆不免有重大承受。打下了,殺人而一之,將為中共在歷史上再添一筆孽債,亦勢將使中共面對更難自處的國際環境。若一舉打不下,則大陸內部怎麼得了?國際外部怎麼得了?兩岸又怎麼得了?

總之,發動武統,若是三天取台,血染寶島,中國失去五千年來唯一的民主政體,中共則勢將面對更具敵意的國際,這是國難,兩岸皆是受體。但若首戰不能終戰,中共未能登陸,台灣不降,則兩岸將進入完全不同的對峙情勢,那也是國難,兩岸也皆是受體。

其實,何妨就將這兩年的中美對抗看成一場「微武統」的演習,前述演繹皆已證諸今日。大陸方面的評論紛紛出現警語:「武統攸關國運,不可輕率甚至輕浮」、「美國萬一真動手怎麼辦?」、「千萬不要掉進美國的陷阱」、「不隨美國起舞」、「拒絕脫鉤」,及「戰爭的氛圍要提升,戰爭的風險要下降」,胡錫進甚至說:「(美中台)都不要開第一槍!」

現在,僅僅只是「貿易戰」而已,雙方尚未開槍,中共已是捉襟見肘、手忙腳亂。若要武統,是不是國難?中共諸人應已從今日處境得此見識。

以為武統能終結兩岸問題,是把問題看小了。如前所述,兩岸對峙不能只看兩岸,因為台灣是國際爭奪的戰略要地。兩岸對峙也不能全看軍事,而是涉及世界文明的角力。也就是說,兩岸問題是一個世界等級的「文德」問題。

對於國際來說,台灣若武統落入中共之手,不但台灣的民主政體被消滅,且將減少了中共民主轉型的可能性,又增強了中共專政的實力。因此,台灣問題不能只看兩岸,且不能只論軍事,因為攸關世界文明。甚至可說,「武統」可能正是國際所等待的終極處置中共的時機。

北京必須站在這樣的高度上看世界,才知道立足國際的根本,是在國家的氣質與信譽,而不在軍事。也必須在此高度看兩岸問題,才能認清武統不是兩岸問題的解方。

中共首須認知武統的國恥性及國難性,降低了武統的企圖,始能下決心在武統以外找尋兩岸方案。

北京過去的想法是:不能和統,就武統。今後的想法應當是:不能武統,就要設法和統。

和統的必然路徑就是民主統一,民主統一的必然路徑則是要接納中華民國,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中共以「台獨」為動武的底線。這樣的武備可說是被動的,用於震懾台獨,但不能發動武統來消滅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對中華民族言,中共沒有對它動武的正當性。對國際言,亦無正當性。

兩岸走到今日這個僵局,主因即在北京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最近,大陸上演《八佰》,也許可視為兩岸共同角度的《上甘嶺》(抗美援朝影片)。北京若使中華民國回復其在「中國」的應有角色與榮譽,從辛亥革命、抗日、八百壯士等題材中,建立起兩岸的歷史連結與精神紐帶,或許能使「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逐漸淡出,讓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醞釀出在現實中共存共榮的可能性。此即「大屋頂中國」。

北京不容中華民國立足於台灣,「中國」在台灣就失去憑靠。

有了這樣的覺悟,武統就必須排除,且若排除了武統,則接納中華民國就成了北京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方案。

民進黨正在「去中華民國化」,大陸卻從《八佰》回到中華民國。從這個諷刺性的對照可知,中華民國才是兩岸定海神針。

中國統一愈來愈不易。主要原因是幾十年來中共錯失了如汪道涵所說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及「共同締造論(互統一)」。若要統一,必須「為人類文明建立典範,為兩岸人民創造救贖」,即必須以接受中華民國為張本,不能武統。

至此,「統一」的概念已經昇華。統一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滅掉中華民國,而是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一個大屋頂中國」。

武統會帶來國恥與國難,必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背道而馳









畫中有話/我戴的…是不是 MIT?


2020-09-13 00:55  聯合報 /   記者葉信菉
記者葉信菉/攝影


進入車站月台,大家均配合政府防疫配戴口罩;讓台灣在新冠疫情上半場控制成功,表現出色。疫情初期口罩一片難求,相信民眾記憶猶新;當時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自己的口罩自己做」,成功打造「口罩國家隊」。
近日傳出,口罩國家隊竟有以陸製混充台製流入市面,打擊民眾對政府監管的信心。政府要求在口罩上以鋼印防偽,身兼國家隊領頭羊的政府,是否忘了應繼續上緊發條,做好「超前部署」,挽回民眾「我戴的是不是台製」的憂心。












寸步不讓?別自我矮化


2020-09-13 00:01  聯合報 /   張健常/軍退(新北)
立委王定宇爆料,自9月9日起,東沙島就遭疑似中國海上民兵包圍;海巡署澄清,經查9月9日至11日共發現6艘商船,皆為進入我國禁制水域,均無害通過,並無包圍情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蔡英文總統出席國安防護工作會報,及視導空軍防空飛彈連,針對共機擾台,嚴正警告這些「不速之客」,並宣示「國土主權,寸步不讓」。對鼓舞國軍士氣有一定作用,但對照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中三句不離「中國」詞彙,色厲內荏猶如火中添柴,不禁令人懷疑,政府口中所謂的「國」到底定義為何?
自從民國四十四年七月四日霞浦空戰,至五十六年一一三空戰止,十多年來兩岸軍機在海峽上空交手近廿次,共擊落十餘架米格機冷戰時期,在美方協助下曾多次深入鐵幕以獲取重要偵照情資,早年空軍「威力偵巡」更是幾乎貼在大陸海岸線,執行戰鬥巡邏任務我空軍飛行員高昂士氣與精良的戰技,讓中共軍機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也充分掌握著台海制空權
但這優勢在李登輝兩國論」後被打破,我軍機逐漸退縮至海峽中線以東空域;近年執政黨屢屢以切香腸方式挑戰一中政策,對岸也不甘示弱咄咄逼人,多年來默契隨之消失;如今三天兩頭侵門踏戶,我方則疲勞奔命窮於應付,擦槍走火極可能是轉瞬間的意外。
所謂「海峽中線」,只是民國43年(一九五四年)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依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單方面畫定,是兩岸軍事和平底線軍事默契依據國際法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主權國家所屬領空範圍,僅限於其領海的上空,也就是從海岸線算起往外十二海里大約廿二公里),故台灣的領空頂多也就是本島和澎湖等外島往外延伸的十二海里範圍,尚未包含東引、馬祖、烏坵、金門及東、南沙群島範圍,亦遠小於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標示的區域。如台灣係前述「國家」概念,能「寸步不讓」的就只有沿岸十二海里範圍,共機飛來繞去也只能隨伴監控外加廣播驅離而已,又豈能奈他何?
說到底,蔡總統就職宣誓的中華民國憲法,才是真正護身符,務請落實依據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切莫自我矮化丟盔棄甲,才是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












光鮮城市下的黯淡風景


2020-09-12 23:58  聯合報 /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圖為示意。台北車站周邊角落,入夜後都是只求棲身的街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某日走在街上,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向我蹣跚走來,問我能否給她錢買便當;我立刻拿一百元給她,老婦不停稱謝離去。望著背影隱入人群中,我一陣喟嘆。
固定每個月來我們公寓洗樓梯的大姐,我一直以為她已五十好幾,近日閒聊才知她還未滿五十,工作讓她看起來比實際蒼老。大姊熬到兒女出社會工作,但孩子薪資一個月也只兩萬多,只夠自己活,所以她會做到做不動為止。
公司新來的會計說,在原來公司薪水四萬多,後來倒了,輾轉來我們這裡,月薪僅三萬。不過,她還是會彎下腰認真做;她是獨生女,未婚,家中有八十幾歲的老父母要奉養。
每每走過台北街頭,常看到舉牌的、發傳單、發試用品的年輕人,他們用青春和勞力換取微薄薪資,還有賣口香糖、賣玉蘭花的底層人們。這個世界,即使身處天龍國,角落還是會有一群貧窮的底層人,他們是這座光鮮城市下一抹黯淡的風景。
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從民國106年(二○一七年)開始,舉辦貧窮人的台北活動,讓大眾去發現了解,貼近底層人們的處境。今年受疫情衝擊,貧富差距更加擴大,將會看見更多貧窮人的台北
近日美豬議題鬧得沸沸揚揚,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美豬最後誰買?就是窮人。聽起來心酸,卻也不無道理。現今兩岸關係高度緊張,戰爭似一觸即發。一旦兩岸擦槍走火,倒楣的是窮人。而戰爭,除了釀造死亡,也將製造更多的窮人。













國家隊摻假 美豬卻保真


2020-09-12 23:56  聯合報 /   王瑞興/公退(南投市)
食藥署日昨預告,國產平面醫用口罩必須逐片打上鋼印,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字樣,新制九月十七日上路。 記者陳正興/攝影


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凡事必稱國家隊部會計畫性編列預算行銷,不為施政,而是大內宣迷幻國人。防疫新冠不容質疑,因防治及紓困條例如同尚方寶劍,防疫中心成為神壇

可是,五二○後豬羊變色,八月二日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請辭、廿八日蔡總統宣布開放美豬進口,各界譁然;同時間,口罩國家隊以陸製口罩混充;日前,發言人丁允恭陷桃色風暴請辭。

親信連續出包,凸顯識人未明;低科技口罩管理失控,打臉國家隊;進口美豬能否換得國安,或是喪權辱國?朝野看法分歧。

如今的國家隊,狀況連連。讓我想起國內有家藝術拍賣公司,最特別的不是拍品的藝術價值,而是公司拍賣規則強調「以同行買家為主,非同行請勿下拍,下拍者真假好壞自行負責,本賣場對拍品不負任何責任」。

也許,國人過度苛求國家隊,因為國家隊正如那家拍賣公司,只負責行銷,提供者才無法保證品德












管理美豬的最佳方案


2020-09-12 23:54  聯合報 /   鄭世岳/職業安全衛生技師(台南市)
前總統馬英九(左)與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出席顧食安公投連署,他批評蔡英文總統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是不了解國際情勢。 記者葉信菉/攝影


依危害控制的原理,消除與控制危害的效果依序為:消除危害的設計、使用保護性安全裝置、使用警告裝置或標示。

消除危害的設計或使用保護性安全裝置,都是從危害源頭進行控制,是最有效的做法;而使用警告裝置或標示,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之輔助措施,效果有限且不可靠。

如十字路口使用紅綠燈進行交通管制,不如直接使用高架方式,直接錯開交叉的路線來得安全;在有墜落危險的地方,使用禁止靠近的標示,不如直接使用圍籬或欄杆隔開。生活上,許多標示在提醒我們注意危害,但仍然有許多人沒注意或根本不理會標示,而發生傷害事故。

經驗告訴我們,唯有從危害的源頭進行管制,才能有效控制危害。面對新冠病毒的傳播與蔓延,台灣防疫做得好,也是第一時間做好邊境防疫管控,讓疫情被擋在邊境外。所謂的源頭管制措施,係從危害源頭管控,如同職業安全衛生法規要求,機械設備須進行源頭管制,讓機械設備的製造商或供應商,提供業者使用安全的機械設備。雖然仍有無良業者,使用不合安全規定的機械設備,但終究是少數。因為不合格的機械設備,依法不得製造、販售,因此可除去大部分不安全設備。

以此觀念來看,政府允許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如同允許不安全的機械設備進口一樣,並不符合源頭管制的精神與作法。要靠消費者藉由標示來辨別,本土或美國的豬肉,是非常困難的。何況是做成香腸、臘肉、貢丸等製成品,要如何辨識使用本土或美國豬肉?尤其是弱勢族群更難!最後受害的是社會大眾及台灣的豬農。

很多人為了怕吃到美豬,改選雞、鴨、魚肉,豬肉價格可能會大跌,養豬戶將首當其衝。為了爭取「美援」、「提升國際地位」,而犧牲國人健康,值得嗎?政府進口美豬政策是否該喊「cut」?值得好好深思檢討











從口罩到萊豬...我們是時候走出洞穴了


2020-09-12 23:51  聯合報 /   金瓊靜/自由業(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圖卡挺進口美豬政策。 圖/摘自蘇貞昌官方LINE


美國記者伍德華即將出版爆料白宮內幕新書震怒》,CNN 先披露其訪談川普總統錄音內容,揭露川普在美出現確診病例前,就知道新冠病毒有致命威脅;但為不讓民眾恐慌,希望將疫情淡化,以彰顯政府處理事情能力。
川普粉飾太平,宣示掌控一切、罔顧人命的荒謬態度,成了我們審視政府政策對錯時最好借鏡。
台灣在疫情期間的口罩問題,首以「有需要的人才戴」等政策,應對民眾搶購口罩的恐慌心理;接著祭出「口罩國家隊」,強調「有政府,請安心」,告知人民口罩原料充足並徵收生產線,但人民也得配合大排長龍、七天兩片口罩的艱困時刻,還曾經鼓勵人民以電鍋蒸口罩。這些作法激似川普,以各式口號、梗圖讓人民安心。孰料近日傳出國家隊混入中國製口罩,民間恐中、反中情緒加劇,順勢不檢驗口罩功效,只以「黑心」口罩使人民慌亂無章。
含萊克多巴胺美豬明年將叩關,引起反彈。政府稱「時空環境不同及換得國際地位為名,又以「日吃卅三片排骨五年才超標」、「吃一輩子也沒事」的荒謬口號,極力說服人民。人民健康相對國際局勢如同螻蟻,在各粉專與名嘴護航、帶風向下,模糊焦點強調美豬已進口比例,反譏在野黨和反對人士扯後腿
口罩政策上,台灣一面強化民族主義,刻意淡化平時中國口罩進口大宗,另一面強化國家處事能力;進口萊豬,則是以獲得重要國家利益,逃避人民關心的健康問題。許多政策罔顧事實,再利用網軍、惻翼團體,各式網路平台、媒體上,以洗板方式避開政策上的倫理漏洞,各行政部門也為因應政策,在宣導政令時說詞反覆,以求自我合理化;執政黨更罔顧誠信,在野時所抗爭之事,此時卻變成愛台灣的好政策。
川普的荒謬作為與言語,仍有共和黨員、前官員出面連署、聲明不支持川普連任;他們不願被政黨力量挾持,堅持維護美國珍貴的平等價值、擔心川普危害國安,更認為川普說謊成性,不適任總統一職。
台灣在面對執政黨刻意淡化決策的優缺點,且扭曲在野黨的監督,造成人民資訊不平衡,唯有人民自我增進獨立思考的意識,才能看穿政府真正意圖如同柏拉圖共和國描述的洞穴寓言」,需要人們努力掙脫枷鎖,更不能因掙脫者看到洞外一切與自己所認知的相異,即以霸凌、抹紅等對待,才能看見洞外真實的陽光,與事物變化前因後果,而不會將投射在牆上的影子,視為真理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