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新南向政策應進行總體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立法院為何老搬不了家?
◆  聯合報黑白集/吸毒殺人無罪的訊息
◆  經濟日報社論/新南向政策應進行總體檢






經濟日報社論/新南向政策應進行總體檢


2020-08-22 02:34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105年(2016年)蔡總統上任時,首度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利用新南向18個國家的市場來擴大台灣的進出口,並開拓南向國家市場,以避免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同時希望與新南向國家人民有更多往來,包括觀光客和學生。如今新南向政策推動超過四年,應該是好好檢視這項政策的時候,加上美中關係惡化、兩岸關係急凍,新南向國家可能成為重要的代替市場,更值得我們關注這項政策的成效。

首先,在台灣和新南向18個國家人員往來方面,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投入一部分觀光補助,過去四年之間新南向國家來台觀光人數增加了近100萬人次,新南向國家來台觀光人數占比也由民國105年(2016年)的16.7%,提高到去年的23.4%。但兩岸關係惡化,導致陸客來台人數大減,特別是陸客在台支出遠超過新南向國家觀光客的支出,結果是過去四年來台觀光人數上升觀光收入卻減少

至於新南向國家學生來台就學方面,政府推出許多獎學金和建教合作方案,以吸引東南亞國家學生來台就學,新南向國家來台學生人數由民國105年(2106年)的3.2萬人,增加到去年的5.3萬人,占台灣外籍生比率則由27.4%增加到40.7%。但同樣的,因為兩岸關係不佳,導致大陸來台學生人數驟減,尤其是今年初時中國大陸宣布未來不會再開放大陸學生來台,這意味了包括陸生在內的外籍生人數勢將大幅減少,抵銷新南向國家學生來台所增加的人數。

其實,新南向政策更重要的目的應該是增加雙邊貿易與投資關係,才有助提升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值得注意的是,新南向18個國家成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在去年11月完成協商,今年底之前將完成簽署。在RCEP大幅降稅的情況下,未來這些國家之間的多邊貿易量將大幅成長;反之,協定以外國家的貿易就會被排擠,因為必須支付更高的關稅。面臨此一關鍵時刻,新南向政策能否順利推動台灣與新南向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就變得非常重要。

民國102年(2013年)台灣對東協十國的出口達到最高峰,當年台灣對東協國家出口占總出口的19.4%,之後占比就逐年下降。民國105年(2016年)新南向政策推動時,東協十國仍占台灣出口的18.4%,但到民國108年(2019年)時已下降到16.4%,今年上半年更是下降到15.7%。也就是說,在新南向政策推動之後,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的出口占比不增反減至於台灣自東協十國的進口比率則一直維持在12%左右,變動不大。凡此都顯示,並未看到新南向政策在推動雙邊貿易上的成效。

同樣的,新南向政策在推動台灣與東協國家之間的雙向投資成效也極為有限。民國105年(2016年)新南向國家對台投資只占總僑外投資的2.1%,過去四年的平均也只有4.7%,遠低於民國100-103年(2011到2014年)之間平均的16.7%。

同樣的,過去四年之間,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平均占台灣對外投資的27.2%,也遠低於民國100-103年(2011到2014年)之間的48.9%。這些統計顯示,雖然政府努力想要推動台灣與新南向國家之間的投資與貿易,但是四年以來,台灣與新南向國家之間的經貿關係卻呈下降。

最後,為了協助台商赴新南向國家投資,政府也鼓勵銀行赴新南向國家投資,就是要打所謂的亞洲盃。但受到疫情影響,依據金管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在新南向國家布局的銀行,獲利大幅減少67%相反的,西進的國銀獲利則成長25%,顯示新南向政策中,在擴大國銀赴新南向國家投資的成果也是不理想的

現今受到美中貿易戰及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產業鏈出現重組與結構調整,包括台商在內的許多外商,多考慮要從中國大陸撤出部分生產鏈,轉移到其他地區,東協國家則是重要的選項。遺憾的是,推動多年的新南向政策,成效並不顯著,此刻政府確實應該要好好重新檢討這項政策了。












聯合報黑白集/吸毒殺人無罪的訊息


2020-08-22 00:3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桃園中壢梁姓男子(右)弒母案被高院判無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凶殘弒母的梁姓男子一審被判無期徒刑,二審逆轉被改判無罪,社會譁然。外界議論焦點有二:其一,梁姓男子並無精神病史,是吸毒導致喪失神志而殺人,這是否符合《刑法》的減刑免罪條件?其二,法官將男子責付桃園衛生局,還說如果次日就失蹤也沒辦法,這豈非形同把問題丟給社會?

四月底,鐵路殺警案凶嫌因罹患「思覺失調症」被判無罪,也引發社會不平;但是,當時法官至少要求嫌犯需「強制就醫五年」。弒母案凶嫌從無精神病就醫紀錄,法官僅憑他因吸毒「喪失辨識能力」,即當庭無罪開釋,並不作強制醫療處分,還說他無再犯之虞」。這樣的認定和處理,除了草率,更顯矛盾,法官如何保證他不會再犯

從精神病患的思覺失調」,到吸毒者的無辨識能力」,當事者的行為因果有很大的差異。遺憾的是,此案法官竟將兩者隨便畫上等號,這是嚴重的謬誤;也難怪,法務部蔡清祥擔憂這項判決會釋放「錯誤的訊息」。不少民眾即留言評論:喝酒、吸毒之後再去殺人,是否都能換得無罪判決?

同是今年四月,小燈泡命案凶手王景玉最後被判無期徒刑,逃過一死,也曾引發輿論大譁。王景玉長期罹患精神疾病,並常出現幻覺,法官卻以他犯案時辨識能力無顯著降低為由,未依刑法規定給他減刑對照之下,吸毒後凶殘弒母的梁嫌卻獲免刑判決標準如此混亂,司法如何服人












聯合報社論/立法院為何老搬不了家?


2020-08-22 00:2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長游錫堃再拋立法院遷建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游錫堃上任後,念茲在茲立院遷建,彷彿成了他畢生參與政治的最後志業。不過,立法院議事效率不佳,淪為橡皮圖章,加上對跨黨派立委集體收賄案的惡劣印象,民眾恐不樂見納稅錢被拿去蓋立法院的政治秀場和格鬥場

游錫堃說,立法院作為台灣國會,日治時代的台北第二女子高中的校舍,占地僅五,八八四坪,比宜蘭縣議會還小,還有幾十年延續下來的違章建築與占用道路用地問題。他不勝羨慕地說,先進國家像是美國的國會「足好」,美國總統就任要去國會山莊;英國國會則是除了把男變女、女變男做不到以外,無所不能,「人家外國對國會是足尊重」。

游錫堃似乎認為,國會的尊嚴奠立在國會的建築上。但「人家外國對國會是足尊重」,難道是因為人家的國會建築宏偉嗎?而在台灣,連本國人都鄙夷國會,難道是因為立法院「比宜蘭縣議會還小」嗎?

現在的立法院本來是當年政府遷台的暫棲之地,國會全面改選後,沒有一屆立法院長不想改建國會,都想在台灣國會奠基上留名。最早劉松藩推動華山遷建案,兩百多億特別預算連新國會設計圖都畫好了,一百多坪的立法院長室夠氣派,但外界抨擊立院自肥,國民黨內也政爭激烈,終讓華山案胎死腹中。王金平連任院長後,轉進空軍總部案,仍有跨黨派立委質疑,又逢九二一大地震全國重建,空總用地轉移不順,保留的特別預算動不了,全案再度觸礁。

其後遷建議題重啟,則是因當年林佳龍提出首都減壓,國會遷台中,成為中部選戰熱議題,蘇嘉全擔任立法院長後也呼應此議。現在立法院已有六個遷建提案,四個都在台中,一個主張彰化比較特別的是林昶佐建議遷到中正紀念堂,不過,這個提案其實是為了解決中正紀念堂存廢,不是為國會

游錫堃說得對,立法院確實比縣議會還小。不過,打開台灣地方自治史,往往越不能發揮議事功能的地方,議事廳就越堂皇富麗,「代表會主席的桌子都比立法院長大」,許多地方議員初進國會都大嘆不可思議。問題是,地方議員有贏得較多的尊重嗎

民進黨能重返執政,關鍵在太陽花運動而太陽花運動的本質就是占領國會、否定國會蘇嘉全當院長時,除了國會直播外,對重建國會承諾毫無作為,反而屢創一事不二議惡例曲解議事規則,塑造包裹表決環境,也讓立院更成為橡皮圖章院,毀壞國會的功勳絕對會載入史冊

游錫堃則是蘇規游隨」,沒能力再造國會典章制度,老百姓也不會願意花大錢蓋個橡皮圖章樓,讓立委當成貪贓枉法的秀場。立法院無力監督行政院,人民有怨難伸,拜託立委開個公聽會還要兩百萬元,新國會是不是喬事價格也水漲船高?何況朝野惡鬥成習,與其蓋新樓讓立委打架,不如留在舊競技場省事。

尤其蔡總統許下修憲大願,立法院長不思籌謀修憲大計,卻想著如何大興土木。游錫堃也不想想,過去七次修憲,每每砍立院權限主張,諸如取消閣揆同意權、國會減半等,民間就一片叫好,但凡有人要為國會爭權,舉國皆曰不可,為什麼?外國人尊重國會,因為他們珍惜民主權利我們國會卻以自廢武功洋洋自得,這樣的立法院,誰會尊重

越不民主的國會,議事堂越大,游錫堃可羨慕對岸人民大會堂的山河氣派英國國會議事廳小到不行,無損國會議員職權與民主運作美國行政官員如在國會聽證調查中說謊得吃官司,不像我們立委連調閱權都被行政部門推三阻四。現在大家吵要廢監院,卻沒人放心把調查權移轉立院。立法院長不重整國會紀律、改善效率、重振聲威,光想著自肥蓋樓留虛名,人民怎麼看得起立法院?這才是台灣民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