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陳其邁接誰的棒?高雄政治的復辟之路
◆ 聯合報黑白集/七星少將的獎與罰
◆ 經濟日報社論/拆解健保未爆彈 政府準備好了?
經濟日報社論/拆解健保未爆彈 政府準備好了?
2020-06-26 02:4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衛福部健保署宣布8月起將針對八大類醫材自付差額訂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反彈,蔡總統介入後,經衛福部與醫界臨時開會討論,部長陳時中最後決定急踩煞車,改口表示「沒有非要做不可」,重挫其防疫有成所堆高的聲望。其實,醫材自付差額尚屬事小,衛福部還有一個更大的未爆彈,也就是全民健保財務惡化到需大幅調高保費,才要開始考驗蔡政府的智慧和魄力。
近年全民健保財務惡化,從民國106年(2017年)健保收入與支出在出現死亡交叉開始,後續健保支出成長率持續大於收入成長率。民國106年(2017年)開始轉呈98億元赤字,民國107、108年(2018、2019年)短絀更遽增為266億、337億元,今年預估將有高達 676 億元的赤字,主要是醫療給付費用(支出)在近五年快速成長,民國109年(2020年)成長高達 5.2% 近歷年最高,超過健保實施 25 年來的其他年份。雖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在民國102年(2013年)開始實施,增加挹注保費收入,但近年的健保支出卻也更快速增加,使得安全準備從民國105年(2016年)的最高峰 2,474 億元,每年減少數百億元之巨,至今年底僅剩約 1,000 億元。
在健保財務持續惡化之際,健保署至今似乎仍無未雨綢繆的積極作為。據媒體報導,健保署提報至行政院的民國110年(2021年)度醫療支出總額,規模將近 8,000 億元,成長率仍然達 5%,在健保支出總額已高,又乘上極高的成長率之下,使得支出增加380億。若一般保費和補充保費費率維持不變,將使民國110年(2021年)的健保赤字擴大為930億,不但創下史上最高赤字紀錄,也將導致安全準備幾乎乾涸歸零,觸及健保法「安全準備低於一個月之保險給付總額,必須擬訂調整保險給付範圍方案」的底線。
因此,健保署在推估明年的健保給付範圍時,已經知道安全準備不足一個月的給付總額,還不主動調降支出成長率和金額,實在令人大惑不解,難道一定要行政院或民眾照單全收,等到明年安全準備用光時,才來面對問題嗎?
更何況,健保財務危機已經清楚顯現的當下,還不控制明年醫療給付,就代表明年只有靠調高保費一途;而且支出成長率訂得愈高,明年要調高保費的幅度就愈大。僅以近五年健保支出年平均成長率將近 5% 來計算,可預料明年一次調高費率的幅度必須超過20%,才有可能維持短期平衡。在新冠肺炎造成經濟成長下滑,民眾所得幾無成長的悲觀情勢下,明年如果調高保費,恐怕不符合民眾的期待,相信調漲費率的壓力也非蔡政府所能承擔。而即使蔡政府有辦法拖延調漲保費的時機,在財務缺口不斷擴大之下,三年內的保險費率就會穿破健保法的上限 6%,蔡政府任內也有非修法不可的壓力。
然而,面對健保財務危機,衛福部長陳時中僅於上個月曾表示,健保費應該要調,但調整牽一髮動全身,須嚴肅面對,需要從大結構面討論,不要喪失社會保險、量能付費的精神,聽似四平八穩,卻看不到具體明確的改革作法。
其實,所謂的大結構面,就是上述近年收支加速失衡的角度思考開源節流之道。就開源而言,目前健保收入和其他社會保險的收入都面臨低薪、不婚不生、少子化、人口老化等問題而難以成長,因此應從非薪資所得,也就是家戶總所得或補充保費下手才是正辦,必要時也可考慮以穩定的稅收支應。
節流則更為重要,包括保大病不保小病,只提供基礎醫療服務,對社會衝擊小,卻可大幅抑制支出成長;在醫生占人口比率上升的趨勢下,健保給付應從論量計酬改走向論人計酬,再搭配強制轉診、提高使用者部分負擔,可有效減少民眾浪費醫療資源。健保署當前急務就是調降明年的支出成長率,否則若要調高保費,恐怕得不到民眾的諒解和支持。
聯合報黑白集/七星少將的獎與罰
2020-06-26 00:1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圖為蔡英文總統(左)出席將官晉任布達及授階典禮,涉私菸案被記大過的總統府警衛室主任陳敏華(右)晉任少將。記者林澔一/攝影
總統府侍衛室警衛主任陳敏華,去年因私菸案被記大過,最近卻晉升少將,網友以香菸品牌譏為「七星將軍」。為了躲避記者,他在晉任典禮上數度狂奔,會場秩序大亂,難堪無比。
一般軍人被記大過,軍旅生涯恐就報銷,就算死罪可免,也要多年才能恢復。陳敏華被記大過不滿一年,旋即占缺掛星;如此「有關係就沒關係」,看在兢兢業業的同袍眼中,誰能服氣?
當然,今天升官不合理,當初記大過也未必合理。陳敏華本人未買私菸,卻在第一時間遭府方重懲。總統似乎忘記,「連坐法」正是她批評過的軍中陋規之一。說穿了,就是事發當下府方為免政治海嘯,趕快把人拖去祭旗;眼見事沒鬧大,罪人又變回「自己人」,原先的懲處就忘了。人事法規原是為「普通人」設計,自己人哪需受束縛?
同理,敦睦艦隊染疫,總統宣布絕不護短,國防部立刻拔掉支隊長與艦隊指揮官。未料事後疫情竟未外擴,全民歡慶「加零」後,國防部便又在層峰授意下大推文宣,強調官兵遠航海外多麼辛苦,家人對他們多麼思念。
「狗熊變英雄」,唯一原因是「磐石艦女友」身強體健,病毒不侵。至於將校們所做所為是否正確,根本無關。
因此「七星少將」仍得擔心:若不滿的情緒在社會與軍中繼續發酵,影響總統聲望,自己會不會又因某個芝麻綠豆大的事被撤換?畢竟,「有沒有替老闆惹麻煩」,才是紫禁城的唯一心證。
聯合報社論/陳其邁接誰的棒?高雄政治的復辟之路
2020-06-26 00:1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陳其邁(前右)。記者楊濡嘉/攝影
在中選會刻意壓縮補選時程下,國民黨倉促提名全國知名度不高的議員李眉蓁參加高雄市長補選,民眾黨則跨黨提名親民黨市議員吳益政。如此一來,「藍白合作」的可能性即不存在,甫辭去行政院副院長職的陳其邁可謂以逸待勞。但這是否意味陳其邁可以「躺著選」,則倒也未必;民進黨固然輕鬆除掉了韓國瑜,但民進黨要在高雄重建綠色執政的正當性,仍有不小的社會心理障礙需要跨越。
陳其邁再次挑戰高雄市長,民進黨將他塑造成防疫英雄,在中央接受完整歷練,訴求在地感情連結,形象定錨在韓國瑜對立面。但外界關注的是,他將如何跨過敗選及罷韓的民意門檻;黨內則擔心他的得票不夠好看,淪為勝之不武。陳其邁的障礙,不僅在於他是被罷市長手下的敗將,更在於他要如何與被選民否決的「舊政治」畫清界限,證明自己不是派系利益的代理人。
蔡英文宣布徵召陳其邁時強調,高雄人給民進黨補考機會,要讓市民看到民進黨改變,不會黨同伐異,未來建設將超越政黨與派系考量。這番話看似反省,其實更像淡化「罷韓國家隊」強取豪奪的難看吃相。諷剌的是,代理市長楊明州已在市府擎起「菊朝再臨」的大旗,從粉專標識到人事安排無不刻意鋪陳復辟標誌,並將韓市府所做的路平、燈亮、水溝通貶為「例行工作」。
這次陳其邁的輔選團隊,由菊系大將許立明出任主委,屬於海派湧言會的黨部主委趙天麟任總幹事,英系人馬也將南下督軍。上次選舉,陳其邁未設競選總部;這次勝券在握,卻反而變成派系大會師,正在火併地盤的派系人馬全部加入。其態勢,預告派系地盤戰火必然猛烈,未來勢必蔓延市府。
上次選舉,陳其邁即曾身受派系內訌之創。贏得初選後,他無心修補黨內裂痕,又加上佛系冷調競選被地方視為傲慢,最後一刻總統出動御用文宣把他改造成「暖男」,但已無力回天。這次補考前,蔡英文特地交代他「勤跑、彎下身段」;他罷韓一結束,就邀宴綠營市議員,大方開口「有重大建設需要可跟我說」。原本質疑他敗部復活正當性的菊系議員,被摸頭後,立刻表態效忠。
陳其邁未辭職參選前就大開政治支票,毫不避諱沾染期約賄選之嫌,看準法務部和中選會對選舉的公正性已改以顏色論法。陳其邁向議員「交心」,並非應酬話;代理市長的主要任務是籌編下年度預算,楊明州出身工務部門,對在地建設需求與民代配合等眉角知之甚詳。而且,他是經陳其邁認可的代理市長。
當然,陳其邁也該關心「小綠」,乃至藍營議員的選區需要。如果他真的用心,國民黨的議長保衛戰,就會有麻煩。高雄政治長期由傳統派系主導,直到陳菊十二年苦心征戰舊縣市各區,軟硬兼施收服四方,才定於南霸天一尊。國民黨勢力日漸消退,即使王金平旗下白派也得和陳菊合作,力挺其嫡系劉世芳接班,以換取續掌農會龍頭。這次罷韓,白派地區開票結果,即頗有提前倒戈跡象。
民進黨宣稱,加速市長補選,才能讓市政盡快重返軌道。但從地方政治核心利益看,補選則是限期清盤重整,逾時不候。高雄市民折騰十八個月,送走落跑市長,難道只值得回收先前否棄的派閥政治,繼續被魚肉?
八月十五日的高雄市長補選,是台灣民主的一頭怪物。一年半前的選舉,高雄市民選擇了開除把持高雄廿年之久的政治力量,希望港都能注入新的氣息和文化。但民進黨不容許高雄人「變心」,所以用「罷韓國家隊」提前解除了民意的四年效力,強要高雄人民繼續接受綠色執政,繼續歌頌綠色執政。問題是,長期被陳腐利益結構盤據的城市能重生嗎?沉重的負債和年輕人就業困境能翻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