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聯合筆記/後疫情時期還能順時鐘?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264/web/

◆  漫畫/趁疫通過港版國安法?
◆  會考之思──教育要帶孩子去哪裡
◆  北車空間的善意與平衡
◆  天坑不再 韓市長路平 高雄人有感
◆  仇恨動員罷韓 私刑暴徒心態
◆  後新冠時代大變革與大趨勢/對抗疫情不平等:從精確紓困到創新福利國家
◆  聯合筆記/後疫情時期還能順時鐘?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後疫情時期還能順時鐘?


2020-05-25 22:55    聯合報 /       許俊偉
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到屏東墾丁宣導樂活防疫,屏東立委周春米(左)送上滿州工匠製作的木屐,陳時中立即換上,穿著木屐逛墾丁大街。記者劉學聖/攝影


全民歷經多月「順時鐘」防線,昨天喜迎連續四十三天無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隨著國內疫情趨緩,相關原有管制陸續逐步放寬,景點、商圈也開始出現人潮回籠,但近日幾個場景,卻似乎顯見後疫情時期「解封」作為不若防疫時期般「順」暢,甚至出現雙重標準。

先是中央和地方互槓酒店舞廳復業,接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和交通部針對雙鐵賣不賣站票也不同調;這幾天當台北車站大廳在開齋節呼籲人潮避免群聚之時,另一頭國家音樂廳也重新開門迎接聽眾口罩音樂會之餘還得梅花座,指揮官陳時中卻是穿著花襯衫和木屐,「男神般在民眾緊貼簇擁下逛墾丁大街

台灣防疫確實成功,代價是民眾和業者大規模縮減民生和商業活動,包括交通、觀光等「海嘯第一排」產業更是幾乎窒息

交通部率先「超前部署」,提出取消端午連假期間台鐵站票和高鐵自由座禁令的規畫,未料指揮中心先是同意規畫,但陳時中接著卻說「站票要總量管制」,後來又說要「有限度的站票」,最後更直說反對站票,讓交通部和雙鐵暈頭轉向,一時間「抓不到時鐘的走向」,最後只能取消站票規畫。

再看北車大廳爭議,官員忙著推動防疫旅遊、規畫安心旅遊國旅補貼,「海嘯第一排」彷彿吹起振興號角,不少民眾更是等不及振興補助啟動,很多景點早已湧現因防疫悶壞的觀光人潮,全民正要重啟正常生活,北車卻是高舉防疫大旗,試圖阻擋戴口罩移工在開齋節依往例聚集慶祝,就連前來聲援的民間團體,戴著口罩也被「柔性勸導」,讓人摸不清解封步調還「順不順」?

這天晚上,「阿中」部長還以「樂活防疫旅遊」為由,把指揮中心移師墾丁,戴著口罩的防疫團隊還在墾丁大街上接受群眾歡呼、簽名、大啖海鮮,不僅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新聞畫面上甚至看到許多民眾沒戴口罩,但從防疫團隊、地方首長到民代卻是大喊「我台灣、我驕傲」。

不少人一頭霧水,難道這就是要大家順著的防疫新生活」?

防疫緊繃,指揮官一聲令下全民遵守,「防疫陳時中」確實幫我們守住了台灣。如今全民期待回復正常生活,路途卻正走得顛簸,我們能否也有「解封陳時中」帶領大家前行?








後新冠時代大變革與大趨勢/對抗疫情不平等:從精確紓困到創新福利國家


2020-05-25 22:59    聯合報 /       林宗弘(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全球傳染病(COVID-19)的疫情仍未有效緩解之際,流行病對於貧富差距的影響也成為輿論關注的議題之一

科學」(Science)雜誌在五月十四日刊登的一篇特稿指出,流行病對全球或國內貧富差距的影響相當複雜,長期歷史研究發現,規模最大與最嚴重的疫情,特別是當窮人與富人同時大量受害,導致財富累積中斷,例如股市與房市崩盤、有錢的年長世代大量死亡,可以造成「大夷平」(Great Leveling)的效果:疫情越嚴重,越能減少貧富差距

著名的實際案例就是中世紀末歐洲的黑死病與民國 7 年 (一九一八年)大流感

當然,這只是疫情失控的副作用,就算關注貧窮或階級問題,通常沒有人會為了減少貧富差距,故意擴大全球疫情,好讓資本主義崩潰或引發革命。

疫情「社會脆弱性」 短期貧富差距惡化

流行病可能造成第二種情況,則是導致短期貧富差距惡化天災風險研究稱為社會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公共衛生或醫學研究有類似的概念易感染性」(susceptibility),通常指影響人們受災或感染的社會、經濟或身心條件,如疫情裡的健康不平等。

在個人層次,中下階級或低所得家庭、因族群或膚色受歧視者、照護家庭的女性、身心健康狀況造成行動能力障礙者,受災風險較高;在總體層次研究中,前述弱勢群體透過居住地點、醫療、教育、住房或公共工程品質差,或公共交通不便等中介因素,也會提高受災機率。總之,天災或疫情可能侵害某種弱勢族群,導致貧富差距惡化。

不平等導致防疫漏洞 疫情易侵犯弱勢群體

台灣在疫情爆發之初也呈現了社會脆弱性。在 SARS 與這次疫情中,除醫療人員外,醫院外包清潔工、白牌計程車司機、兩岸工作移民、東南亞家務移工、大樓保全人員、特種行業女性工作者、與磐石艦水兵等,都是職業跨境移動與不平等導致防疫漏洞的例子。

從前述研究可知,「大夷平」通常是在抗生素與疫苗發明前的瘟疫,當時醫學無法確認傳染病源,沒有安全飲水、社交距離、口罩等阻絕人傳人的方法。「科學」雜誌特稿指出,這次疫情似乎更類似後一種情況,也就是侵犯弱勢群體,導致受害者所得減少或破財消災,以致貧富分化。

政府補助真正災民 才能減少貧富差距

在台灣近年來的天災與瘟疫歷史上,極少出現「大夷平」效果,以民國 88年 (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地震、民國92年 (二○○三年)的 SARS 與民國98年 (二○○九年)的莫拉克風災來說,對全國貧富差距幾乎沒有影響,災後貧困出現在少數災民群體,政府補助款針對受災戶而非普遍發放。筆者研究顯示,補助真正的災民才能減少貧富差距。而且,前三次災情的兩到三季之後,都出現過V型的經濟反彈。

全球若走向「大夷平」 紓困政策要隨之加碼

這次我國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之下,有效限制疫情,國內經濟情勢相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有錢人與做工的人一起拿補助款,彼此的貧富差距不會消除。針對受害者進行精確紓困」,才是減少貧富差距的有效手段。雖然日前政府紓困有資訊與技術困難,但是政策方向沒錯。

不過,如果全球疫情難解,引發大蕭條或戰爭風險,情況走向「大夷平」,危機就是轉機,我國紓困政策要隨之加碼,甚至考慮長期產業轉型與創新契機。

台灣貧富差距擴大 皆與經濟蕭條有關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貧富差距兩度明顯擴大,都與經濟蕭條有關。第一次是民國90年 (二○○一年)資訊業泡沫化所致,接下來十餘年台商資本西進中國大陸,非典型工作增加,使年輕世代成為高失業率與低薪的「崩世代」,之後引起民國103年 (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

繼民國90年 (二○○一年)之後,台灣第二次貧富差距惡化,來自民國97年 (二○○八年)全球大蕭條,影響擴及中小企業,兩岸三通與 ECFA 更使得低薪服務業,例如旅遊、餐飲與運輸等依賴陸客。隨著民進黨上台,中共以減少陸客自由行與團客來威脅,相關產業民眾收入減少,加上年金改革衝擊,引起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的民粹政治韓流」。

恢復全球化是迷夢 藉機創新福利國家

近來美中貿易戰持續,迫使依賴中國大陸廉價勞工的台商回流,加上疫情在武漢與東北反覆爆發,恢復全球化與兩岸開放已是迷夢,民粹政治即將退潮。台灣政府與民間應藉機改善健保,推動公共托育、智慧長照與產業升級,創造就業等,建立下一代兼顧健康與公平的「創新福利國家」。











仇恨動員罷韓 私刑暴徒心態


2020-05-26 00:57    聯合報 /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面對「三山站出來」罷韓活動,高雄市長韓國瑜仍專心市政,特別前往岡山了解排水現況。圖/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去年十月底,美國總統川普推文稱民主黨對他的彈劾調查一場私刑」,並煽動共和黨仇恨情緒:「若換成民主黨人擔任總統,而共和黨人贏得眾議院,即便只是微小的優勢,也可以彈劾這名總統,無需正當程序、公平或任何法律權利所有共和黨員都必須牢記此時所看到的一切一場私刑。」

牛津辭典解釋所謂私刑,意指一群人基於仇恨未經法律審判就處決(某人)。私刑是一種「有罪推定」的懲罰形式。在水門事件期間,被調查的尼克森總統也曾擔心參議院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有一種「私刑暴徒心態」。

綠營名嘴在某政論節目中公開承認,「罷韓投票是一種仇恨的動員,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事件。韓市長被提名總統候選人時氣勢如日中天,反轉的關鍵是年輕人用創意抓住一些小事去 KUSO、去酸韓市長」。此種仇恨動員,使得韓市長在網民心目形象逆轉,也是一種有罪推定的私刑

引用加拿大哲學家麥克魯漢的巧妙比喻網路媒體散布的內容只是小偷隨身攜帶的鮮美肉塊,用來引開守護我們心智的看門狗。」在台灣,網軍刻意散布的倫理」,讓大眾的心智沒了看門狗,「私刑暴徒心態借勢而起台灣人原有的民主智慧與良知,因網軍帶我們進入膚淺時代,而宣告式微

在台灣,「有罪推定」的病毒已經四處擴散,媒體上的未審先判,網路上的群攻霸凌,都是症狀。廣義上,促轉會、黨產會以及此次的罷韓,都可以被歸類為侵犯「民主」這個有機體的「有罪推定」病毒。台灣已不再依證據論斷,而是放任用投票或網路民意來甩鍋被奉為普世價值的「無罪推定」原則,從此將如罷韓一樣,可以印製各種法律事件的酷碰券,兌換心目中想要的政治利益

罷韓是一時的,但爾後凡是對官員不滿,即可用川普眼中的私刑用詞誘開人們心智的看門狗,誰能保證用「倫理惡」培養出來的「罷免」病毒,不會在各黨派間蔓延?當政黨的互動只剩仇恨,台灣的民主政治將永如菜瓜布的肺,無法正常運作。若不希望「罷免」病毒在台灣擴散,其疫苗又該由誰來研發?

印地安人有句名言:「土地不是我們從祖先那繼承的,而是向子孫們借的。」是否,我們也應沉澱思考,台灣當下這塊引以為傲,講究人權的民主樂土,是否也是我們向子孫們借用的?











天坑不再 韓市長路平 高雄人有感


2020-05-26 00:57    聯合報 /       簡石庚/保全人員(高雄市)
高雄市區日前豪大雨造成積水,市長韓國瑜馬不停蹄四處視察淹水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下了一波梅雨,南部若干地方有大小積淹水災情傳出,而高雄市是否淹水也特別引發國人關注。因為若有淹水情況,罷韓團體及民進黨將如同「撿到槍」借力使力推升罷韓成功率。而韓市長就任以來,對於清淤、地下排水道非常重視且不遺餘力進行清淤工作,從去年乃至於日前這波梅雨,雖有部分地區淹水,但都快速消退,沒有造成嚴重災情。由此可見清淤和疏通地下排水系統這種基本功略見成效

此次下雨也考驗韓市長的路平品質。因為過去的道路柏油都禁不起下雨考驗,只要雨後,道路處處都是坑洞,才會有前年八二三泡戰五千個天坑出現。韓市長就任後對於馬路柏油刨除、鋪設更是不敢馬虎,所以重新鋪設的馬路柏油品質都非常扎實平坦,頗受市民的肯定與稱讚。而經過這場豪大雨的洗禮,可發現這些重新刨除鋪設的柏油路,仍然是非常平坦完整,絲毫沒有看到任何坑洞,品質應該通過了考驗,相信市民應該有所體驗且有感才對。而且像路平工作做得好,與我們息息相關,不管開車或機車族都是多了一層保障,這難道不是民眾之福?

面對下雨積淹水問題,韓市長語重心長說:天上要下多少雨老天爺決定,但清淤防淹是真本事,且退水的速度要由市府團隊來努力,大雨過後檢討並持續努力。這幾句話簡單平實,但卻真的一語中的、鏗鏘有力。










北車空間的善意與平衡


2020-05-26 00:57    聯合報 /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台北車站大廳是移工重要的社交場域之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肺炎疫情,空間流動受到限制,台鐵順勢想處理台北火車站「黑白格廣場」長期被民眾與移工聚集而坐的「慣性」。
這考慮禁坐的想法,引起社會譁然,有人叫好,有人替移工出聲。

台鐵公權力是假疫情剝奪人民公共空間的近用權而火車站裡面的空間,到底是屬於全體大眾還是旅途中的遊人?城市中公共空間領域有哪些侷限與機會?從近來快閃反叛空間被霸占的行動中,挑戰著公共的界定與空間的反思。

台北火車站的室內空間極為寬敞,為購票、托運行李、走路等「坐火車」的旅人增加快意。然而,不成比例缺少候車休息的座椅,正好釋放出極大的公共空間」。

害怕遊民坐臥在座椅,卻拆掉長椅不讓等候旅客久坐初心,讓出更大地面,黑白格上的棋子,轉變為東南亞移工休息時的重要場地。從防雨防曬、空調加持、購票者的忍讓,到空間掌管者台鐵的逐漸默認,台北車站這塊公共空間「場域」,對於移工來說,已經轉化,甚至內化為熱天雨天最好的集會場所

空間氣氛本就是一種社會關係,成員之間的維繫也會逐漸影響空間的符號建構」,這符號包括:權力、族群、經濟、信仰、社會結構、印象記憶,到期待想像等,這樣的台鐵車站符號,都無時無刻讓外來移工相互再生產出他們心目中的集會場所」。

大批的移工因周末聚會、到宗教活動等長期涵化北車內為「社會空間」需要,此思維凌駕到火車站「本體空間」之上這時的火車站,就變成各取所需的符號意義。通車大眾有想要回自己購票旅途的行動空間嗎?還是旅人也覺得很多人坐在站內地上也沒關係?台鐵有沒有再為候車的乘客準備座椅想法?

而移工原本被認為「期待想像」、可以他鄉遇故知的場域被剝奪,這是台鐵北車的公共責任?或是大學生尋跳舞場地、小學生的校外教學,都想要選擇北車這塊集會場所,適當嗎?

可以看出,公共空間複雜性認知,都有不同。今天是因為北車的空間夠大,才能吞吐那麼多人湧入;桃園中壢火車站外來移工也多,但因為連走路通行都難,所以哪能有坐臥的企圖?

在對空間友善釋出善意時,是該對所有使用人釋出善意,取其公共下的平衡;若每種人都想保護、都想得利,結果就是那個虛渺公共空間的衰敗,得不償失。












會考之思──教育要帶孩子去哪裡


2020-05-26 00:58    聯合報 /      薛慧綺/教(台東市)
國中會考中,仍有偏鄉考生對某些考科是直接放棄。(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廿四日「會考自然科,出現城鄉差距」的報導,讓我想起擔任會考監試委員時無意間發現的情境,藉此分享一下我的所見。

我監試的考場,有一半是某國中體育學生,坐在講桌正前方的一位,特別引起我的注意。社會科、國文科都非常認真思考、作答,答案也近乎正確,寫作測驗更是寫到第二面的三分之一,且段落明晰。然而,數學科卻是幾乎不看題目的隨意畫卡;自然科剛開始還努力答題,遇到滑輪、電路等與物理相關、可能需要計算的題目時,就是一臉懊喪,胡亂填答;英文科第一大題還勉強,後面遇到閱讀題,也是直接放棄。

從這位學生表現來看,他可以算是有心想讀書的孩子,社會、國文,乃至於自然科中的化學或生物,應該都有認真準備吧?但為什麼其他科目,會選擇無奈地放棄呢?這樣的孩子,我相信不只是這裡,全國各地皆有,為數不少且逐年增加。可以想見,這樣的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也只會加深挫折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數學不要硬背公式、自然科要實驗與探究、英文要重視聽力與口說,都是課綱素養精神要項,也是值得努力的目標設計課綱與決定教材的學者們是否捫心自問:什麼樣情境下,可以不透過前人的理論或知識基礎,就發現一個公式且運用自如?可以自己傾注溶液、組裝零件、摘花採果,就知道自然界的道理?可以隨時如身處國外,自然而然會聽會講?尤其在資源不足的偏鄉,可能連基本學科都顧不上,這樣的教學與考試內容,無疑是不公平的

教育部國教署強調,已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相關提升教學設備計畫,鼓勵各校申請實驗設備的建置,同時亦辦理中小科學教師探究課程設計工作坊,以補足偏鄉教師資源。但這不僅是硬體與師資的問題,而是教育根本步驟錯誤的問題

一○八課綱新增了跨學科彈性課程後,基礎學科時數大減,對科目的基本認識不夠,要懵懂茫然的國中生如何依興趣選擇課程?基本理論都不會,如何走進實驗室自由探究實作?

學問有其順序與邏輯,如今已站在最高學術殿堂的學者們,是否就忘了自己以前求學的過程與面對課題的困境?

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萬事萬物皆可有理;王陽明面對竹子數日,僅得到飢腸轆轆與頭暈幻聽的結果,並未「格」出任何「知」來。兩位學者如此大的分歧在於,朱熹認為應從外物去證明事理的存在,是先有理而證之,王陽明若未先得理,則如何得證?套用到現今的教育現場亦然,國民教育應該是培養全體國民達到某一知識水準,且以此為基準,發展各項專長。還沒認識根本,就要往分枝邁進,無疑是教孩子邯鄲學步,最後一事無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