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陳亮恭/高齡照護在新冠疫情的八大提醒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高齡照護在新冠疫情的八大提醒
◆  陳立恆/寫給以為自己是獅子的綿羊們

◆  蘇蘅/全球串流大躍進 台灣不能獨憔悴
◆  盛治仁/遠距工作的各種可能性
◆  薛承泰/蔡英文沒注意到的人口危機?
◆  趙春山/五二○講話後 兩岸何去何從?
◆  方祖涵/無情病毒的階級歧視
◆  黃介正 /台灣親美的另類「芬蘭化」?
◆  施振榮/防疫寫下「東方矽文明」精采扉頁

◆  王健壯/政府有告知人民數位監控的義務
◆  葉銀華/獨董的當然解任 誰來認定?
◆  王正方/贏得國際「罵名」自取其辱
◆  林中斌/北京:下情滯上達 上令厲下行
◆  陳亮恭/負債累累貴公子的未來
◆  王文華/很抱歉,經驗越來越不值錢
◆  馬凱/抗疫英雄要當復興典範

◆  洪蘭/跟別人不一樣 很需要勇氣
◆  周行一/封城解除後的全球經濟情勢
◆  楊志良/三分靠努力 七分天註定?
◆  劉維公/政府如何像亞馬遜一樣運作?
◆  方祖涵/最幸運的超級盃亞軍
◆  朱宗慶/不應讓北藝中心開倒車

◆  王健壯/大法官到底在等什麼?
◆  嚴震生/新冠病毒下美國對亞裔的歧視
◆  黃介正/「戰疫」對「戰役」的啟示






陳亮恭/高齡照護在新冠疫情的八大提醒


2020-05-26 00:57 聯合報 /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疫情期間,針對無法外出活動的長者,應提供線上服務或其他支持,避免長者產生衰弱、心理焦慮、憂鬱。圖為長照機構在3月23日起禁止家屬探視後,改以視訊或電話聯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對全球造成重大衝擊,由歐洲這個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觀之,人口高齡程度與疫情的死亡風險有高度關聯,雖然高齡會加重許多疾病威脅,但全球各國均是走向長壽的超高齡社會,而此現象也驅動社會的改革,必須以更前瞻的視野看待未來與各種挑戰。

有鑑於疫情的延長,高齡者在動輒封城或隔離管制下,在防疫之餘也衍生出長者的衰弱、孤獨、焦慮與憂鬱,歐美獨居長者比例較高,高度倚賴社區及居家服務,當這些服務暫停時,高齡者健康便受到衝擊。當社區服務據點成為長者生活日常的同時,長者及其家人因疫情而平添額外的挑戰,因此,全球高齡醫學界不斷提醒防疫之外的高齡照護議題

亞洲高齡醫學界集合台灣、日本、韓國、大陸、香港、新加坡與泰國等國的防疫經驗,以及各國高齡者在疫情中所遭遇的挑戰提出了八大建議,這些建議或許一時間沒有最好的答案,但疫情過後也需要持續關注,因為這場疫情將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這份集合亞洲高齡醫學界的建議已刊載於國際醫學期刊,對於台灣的防疫作為後續復原的策略至為關注

一、各國應因地制宜發展疫情期間對失智長者與其家人的照顧策略,因為失智長者對於疫情的理解、自我防護、原有照顧服務暫停的影響,以及配合相關檢測與治療都可能衍生各種缺口,必須予以重視。

二、針對無法外出活動的長者應提供線上服務或其他支持,避免長者產生衰弱、心理焦慮、憂鬱,甚至財務壓力,這些支持方案應兼顧及家庭照顧者與移工看護。

三、長照機構需要特殊的支持,包括機構工作人員、正確防疫、人員管制、環境消毒等議題,而機構也應提供遠距探視方案以減少住民的焦慮,以及家屬的擔憂。

四、由於醫院資源的緊縮,長者住院可能由非高齡醫學專業領域醫事人員照顧,因此治療團隊需高度關注高齡病患之老年症候群,如譫妄或跌倒,並關注功能復健與後續復原相關議題。

五、醫療院所應提供醫學倫理評估與討論,探討高齡病患在醫療資源緊繃時期所應獲得的合理治療,如呼吸器或加護病房等資源,避免因為高齡而犧牲其接受照顧的權益。

六、呼籲導入居家與社區介入策略以維持個人與社會的「復原力」(resilience),在疫情逐漸趨緩的同時能快速回復社會整體功能及高齡者的健康。

七、醫療院所應特別關注在此醫療資源緊繃時期的生命末期照護議題,在探病管制的環境下與病患及家屬保持充分溝通。

八、呼籲針對高齡者面臨重大事件時的身心功能衰退與心理壓力的挑戰進行持續研究,以因應未來挑戰。

由於疫情的嚴重度與封城程度不一,此八大建議所針對的議題或與台灣現況未見得完全一致,但由此可窺見亞洲鄰國醫療資源緊繃困境,已然出現資源分配正義的倫理爭議;二方面也帶出對於高齡者於疫情間身心功能的關注,因為這段時間內的身心衰退在疫情結束後可能也未能完整恢復。

在八大建議中,強化個人與社區的「復原力是由我國所提出,彰顯對於後疫情時代的思考,「復原力」需要心理韌性與正向心態,而政府也應透過各種方式關注長者,提供服務的替代方案,讓社會迅速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