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給執政團隊上一堂紓困經濟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841/web/

◆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須放眼國際競爭,而非與地方鬥嘴
◆  聯合報黑白集/民共對話舔不舔共?
◆  經濟日報社論/給執政團隊上一堂紓困經濟學






經濟日報社論/給執政團隊上一堂紓困經濟學


2020-05-12 23:44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紓困2.0上路,雖然各界不斷建議紓困應廣泛發放現金,執政團隊始終堅信台灣富人很多,這些富人的消費傾向低而儲蓄傾向高,認為發放現金會被存起來,難以發揮把錢花在刀口上的政策效果;對真正有需要的族群逐一提出補貼,既可讓受經濟衝擊的族群受到照顧,又可節省資源,不致浪費。

這種觀念也被用在「酷碰券」和「振興抵用券」的規劃,政府認為以酷碰券購物折價500元,搭配1,000元民眾自費現金,可讓一倍的振興資源獲得三倍消費「乘數效果」,效果比廣發現金或消費券好;抵用券更能吸引民眾外出旅遊住宿,並在旅館周邊商圈夜市使用,可以振興旅館和商圈夜市。

政府各部會為紓困和振興想方設法,令人欣慰,但相關規劃運用了經濟學概念,卻囿於傳統理論,未能靈活思考,陷入理論陷阱,自縛手腳,殊為可惜。我們在此指出其中謬誤之處,提供尚未推出的酷碰券及抵用券規劃參考,並補足紓困2.0不足之處,或許稍可紓解民怨。

首先,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台灣107年以家庭可支配所得為基礎的儲蓄率只有15%,並不算高,且是承平時期資料。在經濟遭到顯著衝擊的情況之下,幾乎所有家庭都會受到影響,如此必須應急之際,由補助而來的「非正常所得」會被視為意外收入」,形成儲蓄的可能必然更低。亦即100元的政府補助,可能只有不到10元會被儲存。

再者,不同所得層級家庭,儲蓄傾向不同,愈是富裕的家庭,儲蓄傾向愈高,統計資料也印證此種現象。因此,若是採取包含排富設計的普發現金措施,獲得現金補貼的民眾,把錢拿去儲蓄的比率應微乎其微。這也是美國在平均就業者年收入4.35萬美元情況下,設計了年收入9.9萬美元的排富門檻,即認定收入為平均2.3倍以上者為富人,排除在現金紓困的對象之外。

台灣勞工年均總收入為63萬元,若仿效美國排富作法,則排富標準可訂為年收入145萬元,再利用報稅資料,就可直接發錢入帳,不會衍生大量申請及行政成本,乃至產生各種補助額度和排富標準不一、迄今無法對民眾解釋的困境。

振興酷碰券和抵用券也有問題。目前酷碰券規劃預算111億元,抵用券預算22億元,合計133億元,為108年國內生產毛額(GDP)18.9兆元的0.07%,想達到振興經濟效果,豈非緣木求魚?即使目標僅放在旅館業和周邊商圈,效果也相當有限。例如,抵用券可用在全台35萬家業者,對象包括餐飲、商圈、夜市、藝文等,22億元若平均花用於這些商家,每家只能獲得6,000餘元,難道是在玩家家酒?

另外,抵用券擬由和政府合作的星級旅館發放給住宿旅客,完全排除了非星級旅館,等於是補助那些住得起星級旅館的相對富裕民眾,排除了較貧窮民眾的補助機會,有先天設計上的公平性問題,有關單位似乎不以為意

至於折價酷碰券的折扣設計,在許多民眾收入減少之下,也極可能放棄必須額外花費來獲得折扣的機會,酷碰券被棄置不用的狀況很可能會相當普遍,效果也勢必大打折扣。

最後,以目前的「加法」補助模式,無論政府如何增加受補貼族群,就是會有少數族群會被遺漏。有鑑於此,我們建議政府,在目前的紓困基礎之上,放棄不受民眾歡迎的酷碰券和有如杯水車薪的抵用券,以普發就業者現金的方式,來矯正目前紓困和振興補助之不足。

以此估算,若排除年收入最高十分之一者訂為115萬元以上的受雇者(約80萬人),對其餘1,070萬名就業者提供現金補貼,再以每人發放1萬元計算,提撥1,070億元就已經足夠。上述建議相對更為公平,對振興經濟也更為有效,且可消除誠實繳稅但迄無補助之受衝擊民眾的民怨,請執政團隊慎重考量。












聯合報黑白集/民共對話舔不舔共?


2020-05-13 00:1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演說前,釋放和平氣球,耐人尋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即將發表第二任就職演說,外界極關注兩岸政策走向。近期台海戰雲密布,美中兩國已將台灣海峽當成練武場,不時刀光劍影去來。據傳,蔡總統有意建構民共對話」,不知這項善意能否化作及時雨,為滾燙的火藥庫降溫

大選後,蔡總統曾說作好戰爭準備」;而今就職前,她卻釋放和平氣球,耐人尋味五二○演說內容,按例先知會美方;但今年川普為求連任,恨不得兩岸擦槍走火,把台灣當火藥玩弄。「民共對話有無美國背書,可堪推敲

美中關係跌入卅年谷底,台美關係則是斷交後最甜蜜時刻,「一中原則」不再堅不可摧。民進黨推翻兩岸對話基礎,操作反中以求勝選,還打趴國民黨撤守九二共識,台獨人士更自認走在正名建國最後一哩路上。蔡總統說,「兩岸無法用過去思維」,現在已是進行式,其來有自

四年前,大陸國台辦稱蔡總統就職演說是未完成的答卷」;這回,蔡英文要以「現況改變進行式交卷,要中共接受現實,搭建民共對話不論北京如何接球,台灣內部對於民共對話,將不免問號連連柯文哲會酸問:這對話有多少「台灣價值」?國民黨必有不平之鳴:國共不能論壇,為何民共可以對話

更應探究的是,一系列國安修法,皆對準在野黨量身製作;民進黨阻斷藍白紅對話,原來是自己想搭獨家對話人們不免要問如何保證綠舌頭不會舔共賣台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須放眼國際競爭,而非與地方鬥嘴


2020-05-13 00:0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疫情趨緩,八大行業鬆綁的問題,中央和地方看法不一樣。 記者李承穎/翻攝


台灣已連續一個月沒有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顯示這波疫情已漸告平息。蔡政府原應趁此優勢展開大布局,對疫後全球經濟秩序的重整快步超前部署,爭取我國經濟「V型反彈」的最佳時機。遺憾的是,政府卻躑躅不前,紓困案弄得基層怨聲載道,酷碰券遲遲發不出來,社會活動如何鬆綁更是舉棋不定,更頻頻與地方政府發生齟齬管制而成功防疫的政府,如今卻不知要如何鬆綁了嗎

中央政府最近幾度發生和地方鬥嘴的事件。從縣市封城兵推的必要性,到全台熱門景點警示的設計不當,到現金紓困的發放標準鬆緊不一,乃至八大行業授權地方自行決定開放與否,中央和地方看法都不一樣;有時是中央抨擊地方,有時是地方反嗆中央。這種互唱反調的現象,除導致人們認知失調,也暴露中央指揮體系的思考及號令不夠周全,造成地方執行困難與民眾不服。

以八大行業鬆綁的問題為例,中央率爾將決定權交給地方,表面上是尊重地方政府,實際上則是在推諉卸責。試想,全台各行各業許多活動遭禁止多時,此刻要研議開放,疫情指揮中心應該先從體育、藝文、展演等公共活動試行鬆綁,讓民眾和體育、藝文人士重新磨合出最佳運作模式,這才是優先事項。然而,中央政府率先丟出的卻是棘手的八大行業,這個燙手山芋,叫地方政府如何接手?

蔡政府必須了解,台灣的防疫神話之所以能成功編織,主要繫於三項條件:第一,在疫情嚴峻時刻,人們對於新冠病毒充滿了未知的恐懼;第二,其他國家的因應遲緩,相對凸顯了台灣的積極得宜;第三,在團結抗疫的號召下,民眾可以忍受管制並犧牲個人自由。而今台灣疫情嚴峻時刻已過,病毒在全球擴散大致已獲控制,民眾對管制的忍耐也達到了某種極限。換言之,台灣防疫神話能添加的傳奇素材已經不多,接下來,各國在拚疫後重建時,我們的後勁與爆發力是否充足,即將面臨考驗

從最近政府推出的鬆綁及紓困振興方案看,很明顯的,不僅是瞻矚不足,有些甚至是邏輯錯亂而且不公。也因此,才會一再引發地方的反彈和民眾的憤怒。這些不滿,在台灣連續一個月本土「零確診」後,已無法再用陳時中的抗疫光環來遮掩。包括蔡政府在防疫過程不斷出現的反中言論,後又自甘淪為川普政府發動美中大戰的棋子,以為可以藉此取得參加世衛大會的門票,恐怕都只是短期政治算計,收不到長期國家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國大陸和南韓共同宣布建立「快速入境通道」,方便兩國商務人員和物流相互來往,就是在全球封關鎖國下的突破作法。國外人士入境皆須接受十四天隔離的規定,嚴重限制了各國的商務和技術往來;台灣甚至不開放外籍人士入境,也因此桃園機場才會出現「零旅客」現象。中韓快速入境通道的建立,目的在打破這層硬殼,讓兩國商務人員在適度規範及信任下能進行必要的交流其目的,是在搶攻疫後亞太區域經濟重組的先機,這才是所謂的超前部署」。

自五月一日實施以來,已數百名三星集團或相關廠商人員,透過這個快速通道進入大陸現在,香港也正考慮採取類似作法,放寬香港與大陸的邊境檢疫儘管中韓快速入境通道的規模很小,卻是打破抗疫鎖國的重要實驗,雙方可以透過特定的檢核機制,既排除輸入病毒的風險,又讓國際間停滯的工商恢復運作。這類作法,其實是蔡政府因應疫後重建必須思考的作法

先前有公衛專家擔心,台灣會不會贏了疫情,卻輸掉民眾的抗體現在看來,更大的隱憂是:台灣雖抗疫有成,卻因為自滿而在重建上裹足不前,從而輸掉未來的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