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去梯言/笨蛋,問題不在錢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841/web/

◆  520兩岸疫後新定位/ECFA十年大限因應之道
◆  去梯言/笨蛋,問題不在錢
◆  紓困大放送 免稅的富農…
◆  將心比心 政府紓困怎會難
◆  漫畫/中央地方之爭
◆  課堂上的歧視...授課者的基本尊重
◆  感謝醫護 然後呢?
◆  看看越南 想想自己
◆  別用排富當惡政理由
◆  建安全旅行區 防疫優等生共拚經濟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笨蛋,問題不在錢


2020-05-13 00:01 聯合報 /   公孫策
農漁民紓困補助申請上路,彰化區漁會王功辦事處擠滿人潮。 記者簡慧珍/攝影


政府發放疫情紓困金,結果又一次「德政變成民怨」—從一例一休以來,這已經是常態。有名嘴評論,「這些人要搞清楚,政府不是一定要給你們錢捏!」他真是沒搞清楚,問題不在錢。

當年九二一大地震,李登輝總統搭直升機抵達南投勘災,大小官員都到現場迎接,李總統步下直升機,對操場上的災區民眾說:「不要怕,我們很有錢。」災民一頭霧水,有錢就不怕地震了嗎?

十年後,H1N1 新流感肆虐全球,台灣向外採購五百萬劑疫苗,由諾華藥廠(NOVARTIS)得標可是諾華後來棄標不交貨,因為美國政府徵收了那批疫苗。那一次,台灣有錢,可是有錢沒用,還是買不到。後來倉促採用國產疫苗,打出一堆問題

這一次相隔十一年,台灣守得很好,可是防疫模範生卻「復健」無方,要不要復工、復學、復業,政策缺乏標準、搖擺不定,譬諸醫生治病,病人已經沒有症狀,可是卻無法恢復正常生活。對比那些防疫手忙腳亂,國人傷亡枕藉的國家,已經開始有計畫、有步驟的「重開」,我們可以冷眼看好戲「萬一疫情復發,看他們怎麼辦」,但是有沒有想過,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那時候,防疫模範生反而成了經濟放牛班,情何以堪

紓困,應該是疫後振興經濟的方法,可是卻給弄成了社會福利救濟社會福利最高原則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次紓困事實上就是因為「該發的領不到,不該發的爽領」,才一片罵聲。

問題不在發多少,而在發給誰、怎麼發、民眾怎麼領到手也就是問題在於官員有沒有用心

西漢文景之治受到千古頌揚,怎麼做到的?漢文帝曾不只一次下詔:「為什麼民間糧食缺乏?為什麼田畝數量不減少,人口卻不增加?問題出在哪裡?我要求宰相、政務官、國策顧問等用心研究,不要隱瞞。」是的,問題在執行政務的高官們有沒有用心研究

五二○仍將是蘇內閣,閣員大致不變容我直言,蘇內閣去年最大的功績就是沒有新作為」,因為不做不錯而沒有蹈前年的覆轍其次是努力撒錢,這兩項為穩住選情立下大功大選勝負其他因素此處不論)。

可是,人民對總統新任期是有新期待的,大家很滿意於防疫模範生,但肯定不願成為疫後經濟放牛班。紓困怨聲載道,問題真的不在錢,而在不用心,但蘇內閣已經疲態畢露,那往下怎麼走










520兩岸疫後新定位/ECFA十年大限因應之道


2020-05-13 00:05 聯合報 /   高孔廉/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台北市)
2010年6月29日兩岸正式簽署ECFA。圖為時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右)與時任大陸代表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展開第五次江陳會預備性磋商,敲定早收清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兩天聯合報報導論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可能終止及五二○可能建構兩岸疫後新定位,讓人對下個月 ECFA 屆滿十年,能否持續,相當憂心。

ECFA 於民國99年(二○一○年)六月簽署,依據 WTO 諒解備忘錄第廿四條規定,合理期限只有十年,也就是說架構協議十年,應完成完整的FTA實質內容,否則其他會員可以提出異議

ECFA 對於台灣的重要性,是大幅提高台灣出口產品的免稅覆蓋率,由原本只有中美洲少數國家自貿協議的○.二%,提高到近十%。直到民國102年(二○一三年)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才又增加新加坡及紐西蘭兩國;而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太陽花運動導致服貿無法生效,台灣也就無法再跟其他國家談判自貿協議,所以如果 ECFA 停止,台灣的免稅覆蓋率大概只剩不到五%,相對於競爭對手韓國七十%,台灣產品的競爭力,顯然處於不利地位。

ECFA 停止,對台灣影響有多大?經濟部長說占台灣出口大陸的五%丁仁方教授估計約一九六億美元,占出口的十一.三%。雖然百分比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對個別廠商則是鉅大的衝擊。最近有台商朋友稱,他每年出口大陸化學品三億台幣,關稅稅率六.五%,每年就減損二千萬元;至於其他大咖的石化、運輸工具、機械業者影響更是可觀,但他們也都做了準備。影響大的就關廠或外移,直接影響就是增加失業,減少稅收稍輕微的,由於利潤減少,無法再為員工加薪,也會減少稅收

那台灣該怎麼辦?最重要且徹底的是改善兩岸關係,釋出善意,五二○是個最好的時機,力求蔡政府承諾的「維持現狀」,不再有所謂的新定位。在就職演說中維持民國105年(二○一六年)的說法「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如能更具體的將兩岸條例正式全名列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信對方應可理解誠意。至於最近部分立委提案擬將兩岸條例第一條首句國家統一前刪除,恐將引起陸方對法理台獨之疑慮,事實上此條文是引用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在兩岸關係緊繃的此刻,不宜變動。緊接五二○之後,就是大陸的人大及政協兩會,希望兩岸都能把握此契機,做出善意的互動。

除了兩岸關係定位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緊繃的兩岸交流,也應可逐步解禁。大陸疫情相對於歐美應該是輕微得多,因此兩岸通航航點似可逐步增加,尤其報載兩岸貨運艙位極為吃緊,這對於兩岸經貿交流影響頗鉅

人員交流部分似可委託民間單位協商,開放持有證明健康檢疫人員往來,便於商務人士及學術交流之進行,陸方今年已禁止新的陸生來台,但對在學陸生應准許返台就學,一方面是不致中斷學業,另一方面,他們在台就學經驗可能在未來兩岸關係中發揮潤滑劑的作用

自貿協議方面,立即可行作法是選擇操之在我,無需兩岸協商,就違反 WTO 規定,對大陸歧視,不准進口的一千多項工業品逐步部分開放。而對已簽署的服貿協議盡快生效,表示我方依 WTO 慣例,推動完整自由貿易的誠意。












紓困大放送 免稅的富農…


2020-05-13 00:15 聯合報 /   譚謝天/自由業(台北市)
行政院擴大紓困,由於農漁民免稅,無法勾稽實際收入,所以從寬認定,田主、契作大農也可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相對其他部會紓困申請的百般刁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宣布,有農保及農民職災保險且有農會信用部帳戶的免申請,一萬元紓困金直接入帳戶,估計逾九十萬農民受惠;另十四萬名實耕者與符合資格的廿萬漁民須至農漁會申辦。這讓勞工、軍公教及工商服務業納稅人錯愕驚訝

的確,台灣的「農民」真好,不用「繳稅」,也不用「報稅」,還有各部會競相提供的「扶貧」福利補貼,琳瑯滿目,政府也無納稅資料來勾稽。雖沒有人認真把農業當成職業,但大家卻爭先恐後想當「農民」,管他真假。

首先是,怎麼會突然冒出這麼多的農漁民?根據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的定義,「農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之自然人。在此定義下,一○七年農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農林漁牧業總就業人口就只有五十六萬人,怎麼會有一百四十萬農漁民需要紓困補貼?

或許是「呷好逗相報」,福利補貼要雨露均霑,由「農民」擴大到「農家」所有成員,尤其是非農業就業人口的妻兒與子女但這升級版的紓困補貼無法源依據,遑論還需勾稽其存款、薪資與財產其實,農業發展條例並無農家所得的字眼,只有在第一條開宗明義,述明其目的之一為增進農民所得及福利」,怎麼在紓困補貼時,自動加碼將農民所得擴大解釋為農家所得」?

其次是,農漁民的貧富差距相當大,遠超外界想像根據主計總處九十九年農林漁牧業普查結果顯示,農耕業平均每戶當年銷售收入僅十七萬元農耕業當中,最低的是稻作栽培業,平均每戶不到十萬元,次低的是雜糧與特用作物栽培業,平均每戶都不到廿萬元而每戶平均年收入最高者為食用菇菌栽培業,為一六九萬元,其次為花卉栽培業

相較而言,畜牧業平均每戶當年的銷售收入高達五六四萬元,收入高於農耕業達卅倍,且遠遠高於勞工界、軍公教及工商服務業等納稅人的收入

君不知,自民國七十八年財政部發布一紙規定後,農民不分貧富,統統不用繳稅。雖然所得稅法從未針對農業或農民免課綜合所得稅或營利事業所得稅,但所得稅法第十四條第六類: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全年收入減除「成本及必要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依此規定,計入綜合所得總額的重點在「成本及必要費用」占全年收入之比例。財政部七十八年度自力耕作漁林牧收入成本及必要費用標準」,首次訂定所占比例均為收入之百分之一百,計入綜合所得總額之金額等於零元免稅的福利易放難收」,自此富農不用繳稅,也不用報稅

此次農業紓困補貼並不排富,對富農而言,真是錦上添花;無人理會其可能造成勞工界、軍公教及工商服務業等納稅人的相對剝奪感受。

在台灣政治舞台上,悲情農業廉價戲碼重複上演,政客的漫天喊價,福利補貼的不歸路將無法翻轉農民是特殊國民,農業是特殊行業。如果農民沒有尊嚴,何來幸福農業這或許也是另類的台灣奇蹟」。










將心比心 政府紓困怎會難


2020-05-13 00:18 聯合報 /   方念中/教育工作者(新北市)
祕魯財政部長艾華(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讓人民有感的振興經濟計畫,紅遍全國。 (路透)


聯合報周日一則星期人物談到瞬間暴紅的祕魯女財長艾華,幾個月前該國沒有幾個人認識她,全世界更少有人知道她。看了至今仍為數甚少關於她的中、英文網頁,焦點在於這位因應新冠肺炎的紓困救手,推出讓人民有感的振興經濟計畫,包括援助家庭和小企業等

現在是英雄出少年的年代,就像一些國家的主要領導者都青壯,艾華年僅卅五歲。但年不年輕不是重要問題,關鍵是領導者與決策者秉持的那顆心有否心存百姓。

艾華小時候曾跟隨土木工程師的父親到內地走訪,親眼目睹百姓赤貧的慘況,立志要改變現狀之後在求學工作過程中所學、所留意、一直參與的,都與貧窮、不平等問題有關去年十月她才出任財政部長,果然她的秉性或初衷驅使她,令她出手不凡,獲得認同

蔣經國在台灣是一步一腳印的。他走遍山區、海邊、部隊、部落、偏鄉,雙腳經常踏在崎嶇泥濘的道路上,所以他知道台灣人那些是辛苦度日的、要特別照顧,自己也不貪圖一絲享受。台灣光復後,日本撤走技術人員,且預言「三個月內,台灣將一片黑暗」;時任台電機電處處長孫運璿背負起重任,五個月後恢復台灣八十%供電,不讓日本人看笑話,日後他的貢獻更大

晉代陶淵明送一名書僮給外地的兒子,還特別寫封家書告誡:「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這都訴說著將心比心」!能夠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能夠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焉有為政者的心是石頭做的










課堂上的歧視...授課者的基本尊重


2020-05-13 00:30 聯合報 /   常群/大學老師(南投市)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近日被指歧視陸生,引發後續道歉與矮化國格風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獲邀演講或授課時,我總會習慣穿插一些本土諺語或台語,感覺比較生動有趣,但每次都會先問大家「台語聽得懂嗎?」因為聽者可能有新住民原住民等不同族群的人對授課者而言,這就是一種基本尊重

在學術殿堂中,教師當然有充分表達學術言論的自由,但涉及到性別、種族或國家等歧視的論點,就有值得檢討之處;兩岸目前氛圍不佳,應彼此相互尊重,政治人物及媒體更不要火上加油,方為社會之福。












感謝醫護 然後呢?


2020-05-13 00:27 聯合報 /   邊立中/助理教授(台中市)
總統蔡英文(中)出席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 記者魏翊庭/攝影


五月十二日是國際護師節,在醫院、機構、社區、居家等不同領域的護理人員接受到各界與政府相關單位的謝意,然而致謝之後呢?護理職場環境有改善嗎?護理人員除特定節日外,常常不被重視。

今年二月,疫情持續上升,政府為儲備醫療量能,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除非經過報備,限制所有醫事人員出國,護理人員有不少反對聲浪,甚至因未被告知而有不受尊重之感。顯現出國內臨床護理人員短缺,無法因應護理人員回國後十四天的隔離造成的人力缺口;然時至今日,政府除了著重在疫情管控、醫護防疫補助、紓困金的發放以外,也只有在護師節前夕給予謝意及鼓勵,卻甚少通盤檢討臨床護理人力配置適當性

在台灣,臨床護理工作多屬於高壓、高負荷。若政府真能夠體會護理人員的辛勞,也請著手改善護理職場的環境,而不是在疫情來臨時,用醫護防疫補助吸引護理人員或命令限制不得出國來維護醫療量能,只有良好職場環境與充足人力,才是促進疾病治療及減少疫病傳播最好的方法!











看看越南 想想自己


2020-05-13 00:25 聯合報 /   陳揮文/電台主持人(新北市)
越南防疫有成,優於台灣。圖為胡志明市市場攤販戴起塑膠面罩。 (路透)


聯合報每日整理世界各國確診數排名,以及主要鄰近國家與地區:陸星日韓港,我國與這十五對手相較,防疫成績著實亮眼。

其實,越南比我猶勝一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越南近億人口,確診二八八、死亡○,篩檢逾十二萬,近我國兩倍。值得提醒國人,在「嘉玲」之外,我國防疫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更令人羞愧的是,越南是全球少數成功開發快篩試劑國家之一,符合 WHO 與美國 CDC 標準,早有多國向越南採購越南行有餘力贈送上百萬口罩給友邦,我們卻卅萬口罩請越南收下

日前假交換真交易風波,我每周免費送美十萬口罩,美為我保留卅萬套防護衣原料,這筆買賣所為何來,蔡政府還沒給答案至於本就有防護衣工廠的越南,趕製四十五萬套出口美國賺一筆外匯,還獲川普感謝

越南、南韓在研發試劑,我們在玩口罩外交越南、南韓靠生技實力拚經濟,我們四處送免費口罩,還拜託對方記得提一下台灣

防疫國家隊將是五二○就職主角之一。筆者誠心建議蔡總統,看看越南,想想自己,夜郎自大大外宣自欺欺人大內宣,還是別了吧











別用排富當惡政理由


2020-05-13 00:20 聯合報 /   梁幼祥/伊尹學院院長(台北市)
紓困方案上路以來亂象叢生,不少民眾抱怨看得到、吃不到。圖為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行政院紓困振興方案記者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紓困案討論那麼久,沒效率草草登場,各級政府一片混亂,民眾哀怨四起。把關的公務員動輒得咎,惹惱老百姓,還怕誤法受罰!公務員怨,老百姓也怒;怨、氣、恨一時是扯不清了。

這種時期,「紓困最主要目的是什麼?大家冷靜思考一下,應該是首選能刺激商業機能、活絡經濟市場,這兩樣做好了,老闆才有能力繼續撐著,維持基本商業機能;員工才不會失業,領不到薪資!是吧?

國際疫情擴散,造成的經濟影響是嚴峻的,紓困措施愈慢,惡果會更嚴重,這就好像溺水、火災等意外,愈晚施救,後遺症愈嚴重,甚至死亡。

執政者應拿出選舉時的算計伎倆,好好快速再算一下吧!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溺水者、火災現場,政策再不正確施為,不死也殘。

建議政府不要再擠牙膏,快快用最簡單的方法「全民發放」,不要再用什麼「排富」當理由,如果目的是「振興經濟」,就愈快讓全民消費才是富人拿錢會很快大方花掉,窮人省著慢慢花,何者能快速幫助刺激市場何者能快速協助業者度難關

唯有措施正確快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今許多業者已火燒屁股、無法呼吸,此時每天還在爭議誰可以領、誰不能領,甚至表怎麼填,搞得雞飛狗跳!該明智抉擇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唯有全民發放











建安全旅行區 防疫優等生共拚經濟


2020-05-13 00:08 聯合報 /   羅際輝/退休人士(新北市)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露,中國大陸廣東省及香港、澳門當局正磋商本月內放寬入境檢疫規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指出,由於疫情控制十分理想,粵港澳三地正進行磋商,讓特定跨境者出入境時可豁免強制檢疫十四天,期待五月能夠達成有關安排。

澳門已連續卅三日無新增輸入性確診病例,連續四十四日無新增本土感染確診病例,因此澳門已於五月十一日對符合特定資格約二萬名「內地外僱」放寬規定,於入境時提交七日內的有效核酸檢測證明者,即無需進行十四天強制檢疫,並且開始與鄰近的廣東珠海洽談兩地居民互訪時免隔離方案。

事實上,澳洲及紐西蘭已經開始倡導彼此開放以建立安全旅遊區,該兩國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及治癒率(%)分別為一.四、八十八.九及一.四、九十二.六。他們有資格成立安全旅遊區

台灣在防疫工作上表現得可圈可點,新冠死亡率及治癒率為一.五九、八十三.六。澳門數據為○、八十九;香港為○.三八、九十三.八,與台灣相比略勝一籌。而鄰近港澳的廣東省,常住人口一億人,確診患者一,五八九人,每百萬人確診數十六人,比台灣十八.七人還低,治癒率九成九,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也優於台灣。因數據極佳,粵港澳磋商放寬境管確實可行台灣若能以此為基礎,再加入越南及馬來西亞兩國,效果將更加顯著

越南新冠死亡率及治癒率為○、八十三.七,馬來西亞為一.六二、七十六,有資格與防疫優等生合在一起成立自由旅行區為振興各國航空業、旅遊業、旅館業及餐飲業跨出重要的一步

去年來台旅客平均每人停留六天,每天花費約五千七百元。粗估一名外國旅客能為台灣帶來三萬四千元外匯及約零點四個工作機會。

去年越南、馬來西亞、香港及澳門來台旅客共二百七十萬人如果能夠先從防疫優等生開始,每個月就有近廿三萬名遊客,七十八億元收入,增加九萬個工作機會,並減少國庫紓困支出

去年台灣人前往越、馬及港澳人數約四百萬人次,平均每個月有卅三萬人次,如能開放,不但對於台灣航空業及旅遊業有幫助,對政府新南向政策也有正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