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財經陳時中們該思考的兩件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財經陳時中們該思考的兩件事
◆  聯合報黑白集/讓人憤怒的不只判決
◆  聯合報社論/司法高層的刀光劍影與細節裡的魔鬼







經濟日報社論/財經陳時中們該思考的兩件事


2020-05-02 01:1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持續在海外肆虐,台灣的疫情控制卻已取得卓越成效,不僅台灣已十餘天無本土新增案例,先前讓國人擔憂的幾個防疫破口,如清明連假、磐石軍艦群聚感染等,也是有驚無險過關。這一切除了該感謝「防疫陳時中們」的努力,也該歸功於國人的共體時艱。

台灣的疫情雖然趨緩,不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驚人破壞力,才剛要展開。例如,3月景氣對策信號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黃藍燈,預期4月燈號也難脫泥沼;更讓人擔憂的是,失業率已連續兩個月走揚,在五一勞動節當天,無薪假人數已突破1.8萬人

更別說,這陣子國人經常在新聞上看到一家又一家的名店歇業,以及知名企業減薪、裁員等,十足說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已然傷筋動骨。面對這個極具破壞力的經濟殺手,政府的「財經陳時中們」,是該團結動起來了。

近來閣揆蘇貞昌要求國營事業董事長,提前以公共建設做火種,為疫情結束後的復甦布局,讓人深感蘇揆具備「重啟意識」。

但看看政府近來推出的紓困方案,迭遭批評紓困對象不夠「精準」,公股行庫為了衝業績、所貸非人,此外,用來刺激消費的抵用券、酷碰券尚不明朗,更值得「財經陳時中們」好好深思兩件事。

一、具備疫變型經濟思維。「疫變型經濟」指的是,在疫情肆虐下,人們的日常生活、各國的經濟活動,乃至於全球金融市場榮枯,很大程度都將取決於疫情受控制的程度。也就是說,政府的經濟作為,一定要能與疫情控制亦步亦趨。

此刻的「財經陳時中們」,不應被動等待疫情結束,而是要悉心洞察「防疫陳時中們」對疫情走向的評估,主動研擬出一套適合台灣的重啟經濟路徑圖。

以美國剛實施的重啟美國三階段計畫中,就可看出這樣的疫變型經濟思維。每一階段的重啟,都植基於前14天對疫情管控的成果,一旦前14天的疑似、確診病例雙降,且醫療資源緊張情形也消除了,就可步入下一階段;如果管控成效不佳,就停留在前階段。

在每一階段裡,美國政府對於個人、企業與特定場所的管理,都有清楚指引, 由此也能讓各個領域的「決策者」,能夠對未來產生合理的「預期」,有助恢復各種經濟行為與信心。

二、以有限資源創造最大效益。為了避免疫情導致經濟休克,各國政府不得已只好繼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擴大財政支出。

以台灣為例,目前除了已通過的600億元特別預算外,近日立院還初審通過二階段的1,500億元紓困特別預算,這兩筆龐大預算,雖有部分來自歷年的歲計賸餘,但更多是要靠政府舉債,對政府財政紀律破壞程度可見一斑

但大敵當前,此乃不得不為之舉,惟政府在花錢推動紓困與振興經濟方案時,除了要把錢花在刀口上,也應在意,一塊錢能否帶來三塊錢的效益。

舉例來說,目前政府花了很多力氣做企業紓困,但是紓困的本質,應擺在救急不救窮,不應淪為放貸比賽。更讓人不解的是,何以政府紓困急如星火,但是眼前卻有許多「名店寧可熄燈,也不願接受紓困撐下去,這就值得政府深究原因了

再者,紓困只是權宜之計,政府如何透過有序的防疫指引,讓民眾漸次恢復生活,同時又能藉由機制點火民間消費,那才是正辦。儘管蘇揆已表態,不會發普惠性質的現金消費券,但不論是振興抵用券或酷碰券,還是應當注重誘因,與能帶來多少乘數效果,如果發了反倒乏人問津,那政府就真的是白忙一場了。










聯合報黑白集/讓人憤怒的不只判決


2020-05-02 00:3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李承翰殉職後,鐵路警察全面改兩人一組執勤,一同巡視列車,確保安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殺警案男子因精神障礙被判無罪,引發眾怒。令人憤怒的,不只是司法判決本身,還包括整個政府的虛應故事及無動於衷

基層員警一片罵聲,這完全可以理解。他們站在執法的第一線,與喪命的鐵路警察李承翰家屬有著「同感其悲」的憤慨。同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殺人,小燈泡案凶手被判無期徒刑,殺警案則判無罪,顯然不成比例。

一大堆高官出來同表憤慨,則讓人感到虛假法務部蔡清祥,不會讓犯罪者拿精神障礙當藉口,內政部長徐國勇則建請檢察官上訴。兩人都順著民氣,但也不過就是臨場政治表演,看不出有什麼真實的關切。至於司法院臉書解釋說,刑罰無法預防精障者不再犯錯,則是火上加油,讓人愈發憤怒。

一項判決,絕不應只是宣布有罪無罪了事。它必須考量更廣泛的司法正義價值,包括對被害者的補償或撫慰、對犯罪者的懲處、對社會認知的引導,乃至對國家制度安全網的修補等。否則,這樣的爭議判決,到底滿足了誰的正義?試問,如果不該譴責法官「恐龍」,難道要怪負責精神鑑定的醫師天真?

再說,危險的精神障礙患者無罪回到社會,會不會變成其他民眾的「不定時炸彈」,也是司法官必須考慮的事。這次,法官要求凶手必須進入「相當處所」,實施五年監護。但五年之後又如何?如果沒有好的精神治療機構監護制度,精神障礙患者只是政府丟給其他百姓的負擔,不是嗎?











聯合報社論/司法高層的刀光劍影與細節裡的魔鬼


2020-05-02 00:2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司法院長許宗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被控接受不當招待而辭職的公懲會前委員長石木欽,近日赴監察院陳情,反咬司法院許宗力和前秘書長呂太郎向他關說釋憲案,並打探台大校長管中閔遭懲戒案進度。他質疑,自己因拒絕透露案情,才遭抹黑下台。這項指控,除凸顯雙方恩怨深重,更暴露司法運作的眉角與心機精細到難以想像,藏著司法的「魔性」。

公懲會委員長一職被譽為「法官中的法官」,石木欽卻因遭檢舉與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鐘有不當招待關係而下台。巧合的是,公懲會在九月二日剛剛對管中閔在擔任政委期間為周刊撰寫社論一案作出「申誡」的裁決。不到十天,石木欽即因招待案被逼退。當時石木欽曾發表聲明,稱因個人審判作為「不能見容當道」,成為鬥爭下犧牲品。這是否顯示政府高層不滿管中閔僅遭「申誡」?

同樣巧合的是,在公懲會審理「管案」期間,台北地檢署八月底將石木欽多年前被檢舉接受招待的舊案調查報告送交最高檢察署,最高檢隨即轉交司法院。透過司法院政風部門運作,石木欽選擇主動請辭;但案情隨即遭媒體曝光,讓石木欽大肆反彈,自請將案件移送監院調查,司法院人審會也決定移送監院處理。於是,監察院成了雙方廝殺的另一個舞台。時隔半年,前案仍然未了,石木欽繼又指控許宗力和呂太郎關說及打探。面對愈來愈複雜的情節,已經分成兩派的監察院,真有能力在這片政治混亂中分辨出黑白嗎?

石木欽與許宗力間的恩怨多端,還包括最高法院院長的職位之爭。司法界傳聞,許宗力任命石木欽為公懲會委員長,主要是為其大學好友鄭玉山鞏固最高法院院長之職;原因是鄭玉山較石木欽資淺,卻早一步登上院長寶座。近兩年最高法院傳出「分案霸凌」事件,有女法官數度公開指控長官故意分配複雜棘手案件給她,分案制度顯然不公,鬧得沸沸揚揚。事件背後,據稱即與石木欽與鄭玉山的終審首長「龍頭之爭」有關。

值得玩味的是,監院後來介入調查「分案霸凌」事件,由「英系監委」主導的調查小組認為最高院分案制度確實存在不公,要求司法院對鄭玉山「職務監督」。鄭玉山遭此波及,民進黨立委又對他猛烈砲轟,因此選擇在今年三月提前退休。有趣的是,就在鄭玉山退休當天,司法院時機湊巧地公布了對鄭玉山的行政調查報告,強調他並未對女法官分案霸凌,及時還他「清白」。由此看來,這些糾紛除了私人恩怨,還夾雜司法派系人事爭奪政治動機,同時也呈現了監察院與司法院間奇特的制衡拉鋸角力,讓人看得眼花撩亂

蔡英文總統上任時,口口聲聲要進行「司法改革」,但外界卻看不到任何具體進展。包括未來審判將納入所謂的國民參審制度,草案正在立院討論,卻因石木欽向地院控告許宗力和呂太郎「誣告」及「偽造文書」,又利用監察院陳情爆料許宗力關說、打探。經過這場混戰,司法的公信力恐怕已經跌到谷底,還奢談什麼司法改革?

石木欽去年被問到為何與財團富商不時餐聚時,他的回答是:「當法官不能沒人性。」然而,當到公懲會委員長、最高法院院長,乃至司法院長等高位的人,若連維持基本司法距離的自制能力都沒有,「人性」如何不被質疑?如果這些深諳司法運作潛規則的高層人士,卻不時在細節中埋伏一點心機,摻入一點政治的「魔性」;那麼,台灣的司法如何有透明及光明的時日?台灣要採取什麼「參審制」,又有何用?

石木欽對許宗力的反手一擊,讓民眾看到司法高層的刀光劍影,也窺見了藏在細節裡的魔鬼。至於屢被民進黨指名該廢的監察院,竟能在此際發揮「照妖鏡」的功能,多麼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