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紓困之亂 何不直接發現金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632/web/

◆  聯合報社論/管制常態化:疫情漸去,民主回得來嗎?
◆  聯合報黑白集/一萬元讓你自證窮苦
◆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紓困之亂 何不直接發現金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紓困之亂 何不直接發現金


2020-05-07 02:0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宣布擴大紓困,鎖定有工作無加保者及農漁民,將「排富」每人發放1萬元。前者是指有工作但無參加軍公教、勞、農保者,例如舉廣告牌、流動攤商、個人接案等,排富後適用的對象為家戶平均所得高於各縣市基本生活費1.5倍以上、低於二倍者,預估有8萬人,即日起可申請。後者則是實際從事農漁生產工作,但未領取3萬元紓困補助者,排富標準為報稅所得50萬元以下,約有140萬人受惠,則預定11日起上路。

就因為蘇院長即日起可申請這一句話,許多民眾次日即蜂擁至各地鄉鎮市區公所,卻因為必須符合四項條件,民眾需填具申請書並檢附證明,連陳時中部長都覺得計算公式複雜難算;而各地公所卻還沒收到公文,中央也沒訂好表格,作業細節一問三不知,讓民眾乘興而來、敗興而去,引發紓困之亂的民怨,紛紛在蘇院長的臉書貼文開罵

歸根究柢可以發現,政府紓困政策慢半拍,讓受困的民眾望眼欲穿,遲至4月底才有第一筆紓困金送到個人手上是遠因;其次是推出的個人紓困方案琳瑯滿目,包括無薪假勞工薪資差額五成補貼,最高每月可補助1.1萬元,最長六個月;艱困企業員工六成薪資補助、自營作業者3萬元補助、弱勢生活給予三個月4,500元補助、勞工紓困貸款等方案,讓民眾有在等待「開獎」的焦慮感,唯恐錯失機會。

第三是紓困方案有太多的條件門檻限制,包括受疫情影響證明、門檻太嚴等,讓許多弱勢民眾看得到吃不到。舉例而言,自營作業者補助限定投保薪資2.4萬以下,民國107年(2018年)所得總額未達綜所稅課稅標準40.8萬元,反而排除多數自營作業者,然而計程車、遊覽車司機卻無條件可領取3萬元;紓困貸款限營收年減20%者、旅館業補貼限客房住用率或營收年減五成等,也讓受困者在門檻邊緣而無法獲得紓困機會。

再以追加的急難紓困金而言,家戶平均所得高於基本生活費1.5倍以下者並非對象,讓人覺得「排富」反而像是「排貧」。衛福部澄清是因為現制已對所得在基本生活費1.5倍以下者給予急難救助協助,擴大紓困是想對高於1.5倍族群也能照顧到,又引發何不對更弱勢者加碼的不平之鳴。

當然,站在政府的立場,深怕民眾重複領取或是有人渾水摸魚,造成財政支出增加,設定條件門檻也是不得已的措施,問題是申請者就需要提供一堆證明資料,進而讓審查的程序拖太久,結果是承辦的公務人員壓力很大,真正受困者又覺得非常耗費時間才取得救命錢,對政府的好意反而無感。

最令人詬病的是,蘇院長帶頭宣布紓困方案時,各部會都同時提出有多少萬戶受惠」的數據當作政績宣傳,顯然在盤點哪些弱勢尚未獲得補助,從而訂定適用的條件時,代表已經充分掌握哪些企業、家戶或勞工符合條件,則又何需民眾提出證明並主動申請?可見得,政府太計較申請紓困民眾的真實性,就會訂出瑣碎、繁雜的門檻條件、證明資料和表單作業,增加政府的行政成本和民眾的依從成本,變成紓困之亂

再往前推,政府發的酷碰券一開始就限電子支付,又排除量販店、超商、超市,等同於排貧、排弱、排老、排鄉,在各界批評後就算改為加發紙本,但已讓民眾無所適從,徒然增加政府和人民的成本,弱勢者也無福消受,經濟效果更明顯不如消費券,民眾對於酷碰券無不充滿疑慮。

蔡政府若怕打臉自己而不願發行消費券,何不學學美國、日本對全民發放現金,紓困的成本最低也最直接有效,對先前已領過的弱勢者等於再加碼補助,這也可讓全民提高可支配所得,從而振興已被疫情拖累很久的悶經濟










聯合報黑白集/一萬元讓你自證窮苦


2020-05-07 01:0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擴大急難紓困方案,各地出現申請紓困金排隊人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蘇貞昌敲鑼打鼓,宣布要發放一萬元現金,給無投保的底層勞工和農漁民。誰料,大批民眾爭相前往申請,卻吃了閉門羮。原來申請辦法次日才送到地方,且條條框框的限制很多,民眾得證明自己夠窮才行

排隊申請這一萬元紓困金的人很多,公所前長長的人龍,說明許多人日子不好過。何況,人們為了區區兩個口罩都可以排上幾小時;現在有萬元現金可拿,當然也要排一排。

問題是要證明有資格拿這一萬元並不簡單,你得自證又苦又窮才行。光是無投保還不夠,你得證明自己平時是賣玉蘭花、口香糖或舉廣告牌等零工,還得出示全家大小的存摺證明積蓄不足,還得懂得各縣市「最低生活費」的計算標準。完全通過審核,才能領取。

為了區區一萬元,政府要求民眾「自證窮苦」,這是難以想像的傲慢,也是對人民的殘酷羞辱。百日抗疫,全台兩千多萬人受盡精神折磨,誰的日子好過了?在這樣的時刻,政府只不過撒點小錢給百姓,卻還挑肥揀瘦,端出一長串的官樣文章,逼著人民自證窮苦。這樣的政府,還有一點憫恤之心嗎?

蔡政府去年「撿到槍」嘗到威風後,施政便充滿「有功先搶、有過外推浮誇虛矯氣味民眾是它施恩示惠的對象,地方政府則是它逞威卸責的代罪羊。一萬元現金紓困,又讓蘇內閣撿到槍了,百姓則被逼著哭窮。問題是,那紙賣玉蘭花的證明要誰來開?











聯合報社論/管制常態化:疫情漸去,民主回得來嗎?


2020-05-07 00:5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新冠疫情趨緩,民眾都盼能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度過疫情百日,本土零確診已廿多天,社會瀰漫著期待解封的情緒。許多人因經濟窒息和社交距離之限,物質與精神上皆飽受煎熬,渴望早日鬆綁。但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求取疫情和經濟的平衡,讓社會正常運作的首要前提,是「管制常態化」。

陳時中說,讓管制常態化,接著在「可隨時收緊」的前提下,鬆綁部分管制,讓民眾生活從目前「半正常」走向「三分之二正常」。防疫鬆綁著眼在經濟活動,政府不肯放手的「三分之一不正常」,就是社會管制。換句話說,若無新藥與疫苗問世,或者新冠病毒完全退散,人民便無法脫離管制的枷鎖

管制常態化」,當然與民主體制有扞格。在大疫危機中,人民自動放棄部分個人行動自由,為的是全民共同的健康,不料也因此助長了統治的特權台灣的抗疫成績,來自防疫紓困特別條例空白授權提供的諸多管制,甚至不乏凌駕憲法侵權禁令,以及無法源下利用資通科技監控的資訊

過去一百多天,台灣未發布緊急命令,卻對社會進行近似緊急時期的管制和動員。政府不僅剝奪滯留武漢台胞的返家自由,限制醫護人員、高中以下師生的出國自由,更徵用全國口罩與工廠,禁止出口,不准寄送海外親人。而外交部卻在疫情吃緊之際,大肆進行口罩外交」,完全重外輕內更可議的是,直到開始大外宣」,政府才自曝一月底就展開對民眾的電子監控,除了檯面上的電子圍籬,更全面展開電子足跡搜尋以防疫之名,老大哥早已侵入千家萬戶

當外界質疑防疫政策侵權,政府抬出《紓困條例》和《傳染病防治法》,辯稱行事有據。事實上,這就是空白授權及擴大解釋的危險:當一切裁量根據「人治」,隨意收放,任意圈列,這是很可怕的事。面對病毒威脅,一般民眾不會同情被侵權者,反而凝聚成強烈的力量支持統治當局。疫情指揮中心則以防疫為藉口,不斷配合執政者採雙重標準歧視特定對象,甚至將「抗疫」與「反中」畫上等號,更配合主政者打擊監督政府的力量,這些都是反民主作為。人民一旦習於「管制常態化」,只懂得「順時中」,民主還回得來嗎?

為了防疫,政府採取非常手段自有其必要,但並不表示管制可以無限上綱,或者權力的施用可完全不受監督。國際媒體屢屢讚揚台灣防疫有成,固然值得國人自豪,但因此神化執政團隊卻是誇大其詞。為了百日防疫,若自甘放棄民主,豈不愚昧之至?

群眾對疫情危機意識抬升了執政者的民意支持度,非唯獨台灣如此,不少國家亦然。但台灣民眾要更小心的是,蔡政府把短期的「防疫」與長期的「反中」聯結得太緊,又不能妥善區隔經濟效應政治後果;一旦短期的防疫結束,兩岸關係長期的和平交流會受到什麼衝擊,將難以逆料。最近各種正名運動乘勢而起,不論其能否達成,光是台灣內部的互相對抗便會耗掉人們無數心力,增添無限焦慮。疫情過後,這類的政治後遺症將比抗疫帶來更多社會分裂

「管制常態化」不只是法令或技術問題,它攸關後疫時代的民主何去何從。執政者利用危機侵奪人民權利,只要人民因恐懼妥協,管制便日久天長,甚至日後可藉經濟、軍事或環境等各種天災人禍,任意擴大「管制常態化」。如此一來,豈不是將民主「非常態化」?

疫情無疑將永久改變現有的社會、經濟與世界秩序。當其他國家藉著防疫發展科技,創造新的工作模式;台灣如果只以四百多例的確診數自得,還在進行口罩、社交活動、電子監控的控制,我們的經濟大概只能原地踏步,而民主卻可能向後倒退,甚至陷入戰爭的險境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