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酷經濟/油價震盪充滿利益的算計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0819/web/

◆  漫畫/出事了!趕緊丟掉
◆  加速減碳 人人都要是實踐者
◆  撤銷中火處分 置中市民福祉於何地
◆  「將啟程」的國民黨改革?
◆  疫情過後…療心傷、學共存
◆  有你有我 防疫才無破口
◆  NBA明快停賽 損收入、保價值
◆  經濟惡化 防疫另一個戰場
◆  酷經濟/油價震盪充滿利益的算計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油價震盪充滿利益的算計


2020-03-13 00:15 聯合報 /   林建甫
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針對石油產量談判沒有共識,國際油價九日暴跌,十日小幅反彈。圖為德州煉油廠。 (美聯社資料照片)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影響,周一九日油價創下自民國80年(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原油期貨崩跌廿五%,也導致標普能源指數大跌廿%,這也是該指數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油價重挫更帶來連鎖性的影響,能源公司的債券和貸款進一步陷入困境,垃圾債券、高收益債券,違約風險攀升,資金也開始撤出企業債市場。

油價的崩跌,不只是因為疫情造成商務旅行、家庭旅遊大減,航空公司全面停航,廠商停工,郵輪、貨輪停駛,其實壓垮駱駝的稻草,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的紛爭。過去雙方曾經達成每日減產兩百一十萬桶、為期三年的協議在三月到期;上周五OPEC老大沙烏地阿拉伯建議此協議延長到年底,同時四到六月再多減產一百五十萬桶,但俄國反對,認為減產無濟於事。

減產破局後,大家都很不高興。接著有點意氣用事,沙國與俄國兩大主要產油國不但叫囂要增產,沙國更立即大幅調降銷售至歐洲、亞洲和美國等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廿年來最大,才引發原油價格大跌。

一個根本問題,俄國為什麼不同意減產?這牽涉到俄與中、美的關係現今中國已是俄國最大原油進口國,也成立管道協議並承諾在未來廿五年內向俄羅斯進口兩千五百億元原油。有了中國需求,俄羅斯根本不愁買家,根本不用減產。

其次,就是近幾年,美國頁岩油年年增長,只要OPEC減產,或者俄羅斯減產,美國油商搶占市場,份額就快速上升。頁岩油生產商負債比率高頁岩油產業脆弱,俄國認為趁著低油價可以打擊美國頁岩油業者。

當然,美國頁岩油產商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到短期油價會低迷,也開始主張削減支出,並協調通過減產來應對衝擊。周二傳出預計到夏天,美國頁岩油產出將每日自主下降一百萬桶。受此消息刺激,及投資人預期各國將祭出經濟刺激措施,原油市場也應聲上漲八%。

沙國與俄國的談判破裂,再來如果沒有談成規範的協約,未來要各自為政的生產,在全球需求減緩下,油價弱勢格局將很難反轉,那油價只會更悲觀的再探底。








加速減碳 人人都要是實踐者


2020-03-13 00:42 聯合報 /   林如森/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台北市)
台糖公司計畫在屏東縣萬巒鄉新赤農場推動「農電共生」計畫,這裡當年配合政府政策平地造林,早已綠樹成林,是當地居民的療癒空間,砍樹種電引發爭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願景工程搶救熱島效應,加速減碳行動系列報導,令我想起去年倡導「為氣候罷課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並因此獲選去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美國加州前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對她大加讚賞,在推特上說「我喜歡看到有人不只是抱怨,而是行動起來,你鼓舞了我」。反觀台灣,到底「減碳行動」成效如何?

台糖作為台灣最大土地管理者,從當年大量釋出農地,便宜出租蓋大學,到最近配合台商回流,計畫釋出中南部土地開發工業區,還要配合農電共生光電園區計畫動到農地造林、毛豆田、有機農田的頭上來,怪不得抗議聲不斷

廿年前,台灣還擁有八十一萬公頃可耕農地,迄今不到四十萬公頃,還繼續流失當時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拒絕為開啟新購農地可建農舍漏洞的農業發展條例背書,悍然請辭,主要理由是農地流失是國安問題」。但是,現在政治環境,有風骨的官員鮮有?

森林大自然調節器,也是最豐富的生物資源基因庫,無論是高山森林或是平地造林、都市林,都是林業經營的一環。早在民國71年(一九八二年)聯合國世界自然憲章」,就列舉諸多原則,包括生物資源運用,不得超出其再生能力,在從事農林漁牧活動時,應注意自然的特徵及其限制,不可超越自然資源使用限度。

森林問題,不僅是地域性問題,更是國際環境政治重要議題地球暖化,台灣當然有責任,但對台灣來說,這個責任並不是自發覺醒,而是國際社會強加的任務,台灣人必須體悟自己是地球暖化的加害者,否則就不會進而去調整角色,成為救地球的行動者。

只有就像童貝里般,運用傳播媒體力量,喚醒人人環保意識,進而成為行動者實踐者,並促使公部門正視產業的調整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否則減碳行動,只是淪於空談。








撤銷中火處分 置中市民福祉於何地


2020-03-13 00:39 聯合報 /   李善植/台中市政府法制局長(台中市)
環保署撤銷台中市府廢止中火2、3號機操作許可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保署日前表示,其係台中市環保局空氣汙染防制業務之上級機關」,行政程序法規定,自得撤銷環保局對中火行政處分,同時為避免台化國賠事件重演,使基層公務員身陷國賠爭議,不得不作撤銷。單以撤銷理由看,不但站不住腳,還充滿謬誤。

首先,地方自治憲法所保障制度,地方自治團體在憲法及法律保障範圍內,享有自主與獨立之地位,國家機關自應予以尊重(司法院大法官釋字四九八號意旨),有關中央與地方事權規定,當然應優先適用地方制度法

環保署明知依照地方制度法第七十五條環保署組織條例第三條相關規定,欲撤銷直轄市政府行政處分,應報請行政院,由行政院撤銷。環保署刻意規避屬於特別規定之地方制度法,且無視該署組織條例之特殊要求反而以行政程序法一般性規定,逕自發函撤銷,此舉侵害權力分立及地方自治權

蓋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乃基本法律適用原則,何況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六條規定:法規對於其他法規所規定之同一事項而為特別之規定者,應優先適用之。其他法規修正後,仍應優先適用。環保署卻以行政程序法公布、施行時間較晚,不受制定較早的規定限制,強辯得適用屬於普通法性質之行政程序法,置上述法律適用原則及特別法規定於不顧,更使環保署組織條例及地方制度法關於「報請行政院撤銷」之規定,形同具文

其次,中火既已提行政救濟,大可靜待司法調查,交由司法機關判斷。環保署迫不及待撤銷環保局的行政處分,理由雖然聲稱是為避免陷國賠爭議,不論此舉是否流於畫地自限,縱使日後真有國賠爭議,依國賠法遭請求國賠對象也是台中市政府,怎麼會有基層公務員的問題,更與環保署毫不相關。

環保署以「有瑕疵」程序撤銷台中市政府的行政處分,將受憲法保障的地方自治權限置於何地?將台中市民的福祉置於何地?










「將啟程」的國民黨改革?


2020-03-13 00:36 聯合報 /   李峰年/大學生(雲縣虎尾)
國民黨主席補選,江啟臣當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國民黨主席補選,以改革為主軸,提出黨要年輕化與數位化,面對大選慘敗,終於看出問題江啟臣順勢當選最年輕的黨主席,不意外。但在現今政壇上,年輕似乎占優勢,但是要站在黨主席高度,江的思維勢必與以往黨主席有所不同。

國民黨在年輕族群支持率低迷是事實,且年輕選民漸增,國民黨要如何在自己的政治立場與台灣社會民意間,找尋到自己的定位,是重中之重要務。江主席得利用其年輕優勢,扮演好黨意與民意和世代間的橋梁,尤其是如何說服黨內前輩們與資深黨員願意支持黨的改革,能進一步增加國民黨的年輕支持者?

即使年輕潮流勢不可擋,但國民黨要改革,仍需要說服溝通與行動並進;談改革得先為國民黨未來的藍圖定錨。改革之路,必須有清楚明確的目標,不能走馬看花式改革,否則很快就會失去方向與動力。

此外,當前國民黨需要的是有魄力的領導人,因為會有很多批評,又如何在批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政治價值,有相當難度?江的國民黨改革路能走多遠?就在於他想給台灣社會,未來看到什麼樣的國民黨?更重要的是,江得先取得內部老中青的團結,才能進而贏得台灣社會的信任。








疫情過後…療心傷、學共存


2020-03-13 00:32 聯合報 /   王伯元/創投業(台北市)
OECD警告,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會出現2009年以來最慢增速。圖為南韓街頭因疫情影響而無人潮。 (歐新社)


從去年十一月開始,新型冠狀病毒短短四個多月,延燒全球一○六國,造成十二萬多人感染、四千多人死亡;單單中國就有八萬多人確診及三千多人病逝

目前亞洲疫情似已見趨緩,然而歐美中東一帶才正方興未艾。尤其因文化及觀念不同,西方社會在面對傳染力高的新冠肺炎,防疫更顯棘手。義大利、伊朗已成重災區,法國、西班牙也在風暴中。美國加州及紐約等城市亦岌岌可危。世界衛生組織更宣告,疫情已達全球大流行規模

新冠肺炎是本世紀目前最大疫病,不只影響個人生命,各國政治經濟發展及全球局勢演變都受到牽動尤其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製造業三分之一重,也是第一出口國,當它成疫情中心點,進行封城等措施時,這家世界工廠只能暫停運作,造成產業嚴重斷鏈。股市狂瀉,華爾街股市更因連日重挫而宣告熊市來臨,對經濟影響可能更勝當年金融風暴。前不久,OECD就警告,因為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應該會出現民國98年(二○○九年)以來最慢增速。

除製造業,疫情也對一些產業造成衝擊。大家取消不必要活動,如大型集會、出國旅遊、朋友餐敘、看電影等,以免被感染或遭隔離不便,產業因而蕭條,郵輪連運動產業如NBA,也因球員感染而取消球賽,日本奧運看來也很難不受影響。當然也有產業受惠,比如清潔用品、網購、外送吃食、家庭影音娛樂等,大家不出門,待在家成最簡單防疫,連帶好處或許是家人有更多時間相聚,可重建家庭關係。

經濟產業雖受衝擊,但我認為疫情過去後,這些都可很快復甦。難修補的是人心的撕裂。從全球而言,因為疫情爆發,華人甚至亞洲人在西方社會成眾矢之的,種族歧視所引發的口語穢言肢體暴力屢見不鮮。國與國間為防疫採取的自保措施,往往踩到他國痛腳,埋下互相怨懟的種子。例如日韓為限制入境問題撕破臉,瑞士口罩遭德國攔截產生摩擦,都是在人與人間留下傷口。

在病毒肆虐下,台灣相對成了一方安土。政府快速警覺的反應及人民防疫的共識,目前為止整體表現非常優異,也獲得許多國家讚譽及仿效,例如我們的口罩政策,研發疫苗及檢測速度,資訊的公開及透明,及防疫的謹慎及完整,都讓台灣的量能及潛力受到矚目及肯定。這對於台灣日後發展有正面助益。我們也可趁這機會重新檢視產業,做適當的轉型及供應鏈重整,同時調整全球布局。特別在醫療、5G、AI等高創新低製造產業,更是台灣將來可高度著墨項目,也是展現軟實力之所在。

當然,疫情後的兩岸關係也是不能大意的地方。因為防疫問題雙方漸行漸遠,撕裂感情已難彌補,兩岸關係也再無好景。雙方民粹對撞,未來很可能因一些小事擦槍走火,不可不慎。「後疫情時期」兩岸關係要如何處理,端賴執政當局理智以對,降低可能傷害。

疫情終會過去,或許最後像流感一樣成常態,每到秋冬之際就來造訪,我們也要學會如何與之和平共存。人類歷史就是一次又一次災難與事故的累積,而我們的所要學習與挑戰的,就是面臨災難如何因應,災難過後又要如何調處。










有你有我 防疫才無破口


2020-03-13 00:28 聯合報 /   李寶珍/教(新北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左)主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筆者擔心旅居海外朋友,透過網路表達關心。一開始,病毒只在亞洲擴散,北歐各國是零確診,心想或許北國地廣人稀,衛生條件良好,可逃過一劫。但前幾天,旅居北歐友人開始擔心了。她移民前是醫療從業人員,也歷經過SARS風暴,深知這非普通流感,是種新型傳染疾病,不可小覷。

果然,她居住地也陸續有病例出現,且擴散迅速,當地衛生公部門開始手足無措,因為從未有應付大型傳染病經驗。我詢問如果國民確診後,當地政府如何處理,她說會給確診者病假不用上班,但是可正常去超市或健身房,及其他公共場所。小朋友確診只有在家休息,其他孩子正常上課。

她十分無奈,政府沒有危機意識,反觀台灣防疫政策,一開始或許被認為小題大作;但還好公衛部門洞察先機,當機立斷,落實入境檢疫。嚴謹的隔離政策,讓人民暫時躲過病毒第一波攻擊;然而,還是有少數人違反隔離政策,拿其他人健康開玩笑,不可取。筆者認為唯有全民配合,非常時期犧牲一點個人利益,有你有我,台灣防疫無破口。










NBA明快停賽 損收入、保價值


2020-03-13 00:24 聯合報 /   陶以哲/高中教師(台北市)
爵士中鋒戈貝爾(左)確診新冠肺炎,NBA官方緊急宣布全面停賽。 (美聯社)


美國職籃爵士隊明星中鋒戈貝爾傳出新冠肺炎確診,NBA官方宣布無限期停賽。NBA作為全球職籃運動產業龍頭,一旦停賽相關收入勢必損失慘重。資本主義掛帥下仍忍痛立即中斷賽事,其來有自。

NBA延攬全球最天才洋溢近五百名球員,球員作為聯盟與各球團寶貴資產,如同世界五百大企業般,均為高天價商品,如明星賽兩隊隊長詹姆斯與字母哥,年薪都數億之譜;比賽期間,球場上進駐許多保全人員,是維護球場進出秩序,也是球員安全確保。

目前已知新冠狀病毒心肺功能危害甚巨,籃球員又需要大量換氣、仰賴良好呼吸循環功能,以俾場上運動表現,一旦染病,職涯發展不堪設想。球員之外,團隊也包括教練團與後勤支持人員,這些專業人才同樣攸關球團利益,都需高規格保護。

籃球運動帶來的活力、健康甚至夢想實現,一直都是NBA核心企業價值,也是球迷想望與認同。新冠病毒走在光譜另一端,代表是疾病、黑暗甚至死亡。由於籃球場上充滿著身體接觸與碰撞,加上觀眾群聚觀賽狀態,在不確定病毒身處何方,暫停是最佳策略,除確保NBA品牌價值,休養生息,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宣戰。

明星球員染病讓世人驚訝,NBA當局明快危機處理,雖損失龐大商業利益,球迷也看不到比賽,但也是不得不為的危機管控。疫情嚴峻並持續擴大中,捍衛健康與生命,永遠是最高原則。










經濟惡化 防疫另一個戰場


2020-03-13 00:20 聯合報 /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升溫,WHO宣告進入「全球大流行」,影響美股期指跳殺千點,連帶造成台股下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儘管上周美國股市已下跌,本周一剛開盤不久,紐約證交所就大跌到觸動熔斷機制。如果從二月道瓊指數最高點算起,已經下跌廿%,到達二三,五五三,這個數字有個對照,兩年前的三月廿二日川普開啟美中貿易戰,當天下跌七百多點,收在二三,九五八。川普執政後的經濟惡化,該來的終於來了,而不該來的也來了。

我不敢說,我對股市變化有什麼專業看法,對於美股金融海嘯復甦以來,從民國98年(二○○九年)三月的七千點能漲到兩萬點,一直無法理解,更不能預測現今的下跌。不過,景氣循環市場正常變化,就算貨幣政策灌入大量資金供需調整終究會發生,因此我通常相信專家們「居高思危」的警告。

殘酷的現實是,股市大跌總會發生在大家沒想到的時刻。然而,這次股災的嚴重性,就在於不應該完全沒想到。周一美股大跌,除石油輸出國組織談判破裂,油價崩跌外更關鍵的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從武漢爆發警訊以來已兩個月,二月已封城,美股卻仍上漲,股市反應竟和美國政府防疫措施一樣慢,實在令人意外。

照理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產業界就應該有調整供應鏈準備,可是中國春節後的延後復工,竟然還是對世界各國帶來衝擊。當然,更嚴重的還是消費需求衰退。不僅旅行、購物減少,疫情的不確定是壓抑需求支出的更大力量。台股雖然沒美股那麼誇張,但也是災難一場,這段時間投資人受傷,百業蕭條恐難避免。各方壓力與期待下,政府必然會提出紓困措施,問題是有用嗎?該怎麼做?

國外疫情還在繼續擴大之際,經濟受到衝擊並未明朗,要說哪種政策可以奏效,實在很難;不過我們可以判斷一些常用的價格補貼政策,效果應該不大。國際油價大跌理應反映於物價下降,如今卻無人樂觀看待,原因是大家知道癥結不在價格。上周美國聯準會緊急降息兩碼,市場反應不佳,也證明在資金已寬鬆,減少利息成本的功用不大。

長時間以來,貨幣寬鬆帶來資金行情可能已造成國人寄望印鈔救市。務實地看,資金對產業紓困應該還是會有作用,不過時機很重要,利息處於低水平,央行一定懂得錢要用在刀口上。

如果疫情惡化、國際景氣更糟,政府可能需考慮所得補貼政策。首先,防疫隔離措施已影響不少個人與家庭生計。接下來許多受衝擊企業將面臨是否裁員或能否繼續經營考驗。再來失業恐怕勢必出現。從疫情爆發以來,經常聽到政府官員說,防疫如同作戰,希望他們不要輕忽了另外一個戰場。

隨著各國為因應疫情,限制跨境旅行或甚至封鎖邊界,可想而知這次事件會造成世人對全球化的發展有新的體會。我想起年輕時看過的一本書,當時中文書名譯為「美麗新世界」,不過原文是Brave New World,Brave是勇敢的意思。全球化透過科技進步與市場擴大帶來繁榮,拉近世界的距離,不過也引起恐怖攻擊、氣候變異與疫病傳播。這場災難終會過去,結束之後,防疫經驗應該讓我們更勇敢面對未來,而不是退縮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