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化恐倒退 提前找解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073/web/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化恐倒退 提前找解方
◆  聯合報黑白集/最值得保持的冷清
◆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拚減災,蘇貞昌拚擴權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化恐倒退 提前找解方


2020-03-20 00:4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股債市崩盤,經濟影響逐漸浮現。不過目前經濟受衝擊程度與疫情控制時間及措施成正比,性質上屬於終將消退的短期影響,加上台灣經濟基本面尚稱良好,衝擊或許有限。但其可能造成的全球化倒退、經貿整合受阻等潛在長期風險,卻不可輕忽。

美國財政部在上周二低調地宣布針對個人醫療護具、護目鏡、消毒手套等20餘項來自中國大陸的產品,暫時停徵因貿易戰而課徵的7.5%額外關稅這舉動很明顯的是為因應日漸失控的疫情所需,降低進口障礙及成本。然而這些產品自從去年9月被加徵關稅後,貿易結構就已經開始出現變化,中國製產品漸少對美出口,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馬來西亞墨西哥及台灣(主要是護目鏡)的產品。

經過近半年調整,流失的中國業者可能早已開發其他市場,就算美國暫停制裁,非但短時間內也不易重返美國,何況關稅只是暫緩至今年底而非停徵,更無重返的意義。另一方面,全球各國對這些醫療器材用具的需求都暴增,即便未實施出口禁令,也使得供需扭曲失衡,美國想要用暫免關稅增加誘因也會面對很高的挑戰。

美國的處境當然是自找的,但是否意味著川普會重新支持全球化、放棄貿易戰,恐怕也不盡然。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大爆發激起的反思,是各國繼能源、糧食安全後,未來如何建立因應這種公衛安全的機制。全球化互通有無後,固然利益很高,但也使得全球疫情以及關鍵產品供需失衡發生機率更高。目前各國多用封城、鎖國、禁止出口因應,疫情過後在「公衛安全」領域各國雖然不可能放棄加強合作,恐怕也會有自己國家自己救的思維出現對於經貿領域,公衛產品自給率、建立可信賴供應鏈分散供應鏈風險等思考,其實都可能加速貿易戰促發的選邊分解過程,並不利於全球化

此外,各國災情差異致使對不同國家採用不同防疫對策,雖屬必要的差別待遇,但一旦逾越必要範圍及必要時間後,就會成為歧視。再加上大國強國相互指控對方才是萬惡源頭,也是不利全球化的變數。

第二個跟台灣更有關聯的影響,來自於民眾對國際公衛甚至食安領域的不信任感所引發的問題。民國108年(2019年)時,兩岸光是直航就有超過900萬人次的往來,若將此點納入考量,這次台灣防疫成績絕對可作為全球典範。然而這樣出色的成績,雖然展現台灣公衛能量超前部署成功,卻也可能有副作用

雖然疫情防治的應變能量及成效,與各國的歷史經驗、風土文化有關,不過本次疫情無疑也暴露出全球公衛安全體系弱點及問題。不只台灣,許多國家出現針對WHO(世衛組織)專業度及公信力的質疑與挑戰,也對日、韓、美等所謂醫療先進國家的防疫體系明顯失靈感到訝異不解,可能導致國人不但更不信任如WHO等國際組織的判斷,也連帶的使得日、韓、美的先進形象掉漆。

這樣的認知影響難測。例如在經貿領域,或許就可能不利於台灣未來處理日本食品及美豬開放二個關鍵問題。雖然日本食品及美豬都跟新冠肺炎完全無關,但因疫情暴露出國際組織及日、美公衛安全體系的缺失(或是誤解),很容易會蔓延到對食安制度的不信任。

因此若台灣一直沉浸在獨步全球的氛圍時,接受國際食安標準、相信美、日檢驗能量的訴求,可能會更不易說服民眾接受,屆時能否再出現「順時中」效果有極大變數。如此一來當然不利於台灣爭取加入區域整合或台美關係升級的努力。
疫情終將過去。按照超前部署思維,應該開始思索全球化倒退、經貿整合受阻等更深層難解的問題解方了。











聯合報黑白集/最值得保持的冷清


2020-03-20 00:2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灣健保「俗擱大碗」,許多人沒事逛醫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流行時,消費在緊縮,娛樂社交在衰退,人與人的接觸在減少,市面變冷清,這些都是令人擔心的事。但其中有一種冷清」,卻是值得鼓勵與維持的事,那就是沒病逛醫院的人減少了醫護人員直言,「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

台灣健保俗擱大碗」,許多人沒事逛醫院、掛急診、拿藥包,東家看完西家看,反正免費。今天若不是新冠肺炎疫情緊張,這些「職業看病族」擔心受到感染,否則誰也很難勸阻他們往醫院跑。

問題是,政府是不是有辦法把這種疫情期間的特殊現象,轉變成未來的「新常態」?眾所皆知,大批人沒事逛醫院的結果,已經產生了不少負作用。第一,是加重醫護人員的非必要負擔;第二,擠壓其他病患所能分配到的診療時間;第三,侵蝕有限的健保資源;第四,加速健保財務的崩潰,透支下一代的健保福利。

在平時,跟這些職業病患講什麼珍惜資源、分級醫療,很難起什麼作用,大家都覺得看病是自己不可剝奪的「權利」。
但新冠肺炎疫情當前,連口罩都要苦苦排隊,在「自保」的意識下,許多人就自動了逛醫院的惡習。對台灣而言,這可能是最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次新冠肺炎,至少教學了人們如何勤洗手、如何少吃野味、如何減少群聚、如何少探病少看病,把醫院留給最需要的人。疫情過後,大家若還能繼續保持這項自覺,台灣的健保就更臻完美了!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拚減災,蘇貞昌拚擴權


2020-03-20 00:2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疫情肆虐,當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在前線衝刺,聲望日隆,連行政院蘇貞昌也不敢輕易逆時中」。然而,有陳時中這面超級防火盾牌擋在前面,老謀深算的蘇貞昌卻趁機全力拚擴權,鞏固自己的政治地盤,招式凌厲充滿了蘇式風格。

行政院推出口罩2.0政策,卻仍未能全然紓解一罩難求民怨,民眾該不該戴口罩,蘇貞昌竟以「還是順時中比較好」來答覆立委質詢,把政府口罩分配決策不良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口罩供應失調,但蘇內閣卻打造了「數位大臣」和「口罩部長」兩面招牌,主政者不時為防疫英明自吹自擂,自滿溢於言表,卻不見抗疫可能陷於長期作戰的戒慎。

行政院原無意要提出《防疫紓困特別條例》,但在在野黨力推下,才草草擬就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因為是急就章,六百億特別預算只寫了四十八頁的概要,卻沒有明細,各部會的說明與分配也毫無章法更可議的是,該條例明定預算能排除預算法六十二條限制,可以跨部門、跨計畫、跨業務流用,交通部的預算可以挪給文化部用,文化部內部也能自行流用。如此,等於立法院打開六百億元的金庫供政府任意取用,沒有規劃,也難以監督

防疫應變瞬息萬變,行政部門本該擁有多一些彈性;因此藍委翁重鈞提議讓政院先動支兩成,其餘八成讓行政院有時間擬訂更周詳的計畫和流用辦法,但須經立院審議始得動支。此舉,目的是要讓政院有更充分的時間準備,也讓立法院能監督動支是否合理。孰料此案尚未提出,就被綠營抹黑成藍營阻擋特別預算,朝野全都嚇得不敢刪特別預算一毛錢,就迅速過關。

蘇揆對立法院的下馬威還不僅如此。立法院長游錫堃遭民眾恐嚇,抱怨警察連院長巡邏箱都不簽;此舉引發警界反彈,外界還譏為「立法院長之亂」。對此,蘇貞昌未置一詞,倒是內政部長徐國勇連忙道歉。游錫堃聘洪慈庸出任顧問,被譏為「酬庸」,也引發爭議。當立法院長聲望頓挫,蘇貞昌卻伺機出手撤換華航等相關公股企業人事,還放話是為「破除酬庸」。蘇揆自詡用人唯才」,虎航人事卻被看出董事長陳漢銘小英基金會董事之子特殊關係;和游錫堃相比,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蘇貞昌的擴權還包括,《國土計畫法》要求縣市通盤檢討即將到期,政院不僅堅持延期,還要求「國家重大建設計畫」不受限制。此舉為政院大開後門,形同廢法,立法院卻照單全收,不敢違背。再如,「促轉會」主委懸缺一年半從未補實,蘇貞昌卻要促轉會延長一年,且可以加碼一延再延。這個雞肋般的機構,除了當成修理國民黨的工具,蘇揆意欲何為?

蘇揆拔官凶狠,修理人也絕不手軟。政院宣告台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無效,一則直接痛打台中市長盧秀燕,斬斷她以生煤條例管制中火的盤算;二則為台電解套,讓二號機、三號能繼續挹注供電;三則藉機補刀林佳龍凸顯正國會」的林佳龍當年立法不當;可謂一舉三得。對於徐國勇,蘇貞昌也很不留情。徐國勇主張保警因防疫需要可暫停全國酒測時,地方政府齊聲反對;蘇貞昌則直接公開打臉,說酒駕零容忍,「不要來亂」。閣揆用這種重話訓斥自己的閣員,也是政壇罕見;徐國勇固然自己討罵,但蘇貞昌的酷吏性格也顯露無遺。

蘇貞昌近期這一招接一招的手法,政壇人士都能嗅出其不尋常。游、蘇較勁,自去年不分區提名就未曾停過,警界不少高層人事也因此擱置,傳言皆與五二○內閣人事異動有關。徐國勇動作不停,蘇揆也持續出拳,都能見到派系傾軋的痕跡。蘇揆出手,果然薑是老的辣;但防疫重責當前,演出卻讓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