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皇城門釘 民間水火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1073/web/

◆  漫畫/閣揆發言成反指標
◆  畫中有話/學童「罩不離口」 大學生成破口?
◆  應全面停課兩周
◆  瘟疫裡別只學會害怕
◆  防疫悶?更要反思惜福
◆  防醫療崩潰 要有危難照護標準
◆  調控民生物資 應發布緊急命令
◆  禍起蕭牆之內... 國民黨的危機不在民進黨
◆  形象管理才能救國民黨
◆  聯合筆記/皇城門釘 民間水火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皇城門釘 民間水火



2020-03-20 00:01 聯合報 /   李春
北京故宮東華門。 圖/摘自新浪微博


都說庚子年不是好年,果不其然,千里之外武漢三鎮,折騰至今;北京城中,也連日怪象疊現,有人總結這兩天怪象,叫做禁苑掀浪京畿失火宮門被撞門釘飛脫

先說那禁苑掀浪,禁苑說的是北京頤和園。北京皇家園林三山五園,頤和園是唯一原狀保留至今的中昆明湖,慈禧太后操訓水師借口為挪用銀兩,那湖三千畝之闊,卻一池淺水。誰料三月十八日這天,突掀大浪,傳說有遊客被拍打倒地,未能證實,但大浪捲上知春亭岸上,有瘋傳短片證。

禁苑掀浪,前所未見,北京人議論紛紛,京畿失火,更成奇事。說來是北京、河北地方,十八日這天狂風大作,北京大風把地鐵站頂棚都給掀了。河北那邊是火,從遠一點的滄州、衡水,到近一點的雄安、廊坊,都火災頻發,消防救到腿軟。

頤和園的浪、京畿的火,都與強風天氣有關。三月下旬,北京本當春暖花開,都說沒見過有這等翻天覆地六級強風,局地甚至強到九級。於是北京剛出的一檔事扯送,說是因撞了宮門,撞飛了門釘,門釘如龍鱗,必有事發生。

這宮門被撞、門釘飛脫之事,說的是大風襲來前的十六日夜有人駕車撞開紫禁城東華門,撞下了門釘一枚,門鎖也撞壞。當晚北京人上傳事件短片,有疑似撞門神秘女清晰正面照,以及其被警察截下的保時捷車牌打頭是瓊A0625N,是海南海口牌號還有拍片者現場解說,指女駕車者撞進宮後直奔太和殿而去

十七日形勢逆轉,除故宮博物院不回應、各路消息刪後,似是公安的官方微博在社交平台上說,撞門事件屬實,但不是女子是男人,不是北京人是河南人,駕的不是保時捷豪車而是一輛白色SUV小客車頂。

這紫禁城東華門特別,雖說明清文武百官早朝,都走東華門,但皇上駕崩,靈柩移出宮要走東華門,明朝崇楨帝自縊後就擺在東華門,此門也被稱為鬼門」。而紫禁城各門門釘,都九行九列八十一枚,唯有東華門門釘是八行九列七十二枚。據解釋是生陽死陰奇陽偶陰,故東華門門釘要用偶數

此等相關不相關的事,惹京人熱議,說那宮門門釘寓意天上星宿,東華門門釘更因門而特別。所以皇城門釘起落,民間就有水火之變。所謂京城無小事,武肺苦悶期,這些話說來熱鬧熱鬧就好。












形象管理才能救國民黨


2020-03-20 00:03 聯合報 /   唐德明 /政治顧問(台北市)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剛剛上任,黨務人事受到關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國民黨日前選出黨主席,中常會也通過新黨務人事案,及四面向改革建議。但說實話,改革議題在國民黨不是新鮮事,從二千年首次政黨輪替後,每次談改革都大同小異,只不過這次因兩次大選慘敗,改革呼聲更強大而已。

對國民黨來說,不改革只能等死,但亂改革卻可能找死。因此,改革前必須釐清改革的目的是什麼?為何需要改革?這一點不先確認,最後可能事倍功半,甚至白忙一場。

執政是民主政黨存在最高目標,而想贏得政權,就必須有好的政黨形象,這點至關重要。因此,改革目的,就在形塑良好的政黨形象,要以形象管理角度,去進行一切改革,如此才能達到重返執政目標。

以這次人事檢視,形象管理並不及格。這次人事改組,文傳會新聞稿只簡單敘明何人擔何職務,沒有更多背景說明。緊接著,親綠媒體及網軍就帶風向,放出「敗選者聯盟」等中傷言論,企圖淡化新人事形象。

通常訊息在人民心裡產生印象,可分兩個層次:一個是「訊息的露出」,就是第一時間如何呈現在民眾面前;另一個則是「訊息的發酵」,訊息露出後,經媒體或意見領袖詮釋,讓民眾印象加深。

國民黨明顯輕忽了,未在第一時間定義這份名單,並強調名單亮點。這樣做即使不能讓人耳目一新,也可印象深刻,而不是等到抹黑後再做解釋,這已難消除刻板印象了。

另外,在訊息發酵戰場上也太消極。面對親綠媒體和外圍網軍,黨中央該低姿態溝通協調,讓掌握媒體話語權的從政同志,不管是立委、議員,或是縣市長,能口徑一致肯定人事布局,讓民眾相信這是份好名單。

形象管理,必須基於事實與真實民意,不膨風也不媚俗。因此,談改革必須先弄清楚,國民黨在民眾心裡形象為何?是「和陸」、還是「親中」?是「團結」、還是「鄉愿」?是「為國為民」、還是「自私自利」?弄清問題所在,然後釋放正確訊息,加深民眾正面印象,才能獲得人民的信任。

最後,黨主席作為國民黨門面,穿什麼衣服?出席什麼場合?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也都對國民黨形象有重大影響。

無論如何,只要能把每個改革步驟都能朝向正面形象前進,則自然會有翻身再起、重新再造機會。











禍起蕭牆之內... 國民黨的危機不在民進黨


2020-03-20 00:05 聯合報 /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新北市)
國民黨新任主席江啟臣(右二)首度主持中常會時,受到中常委鼓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改革諮詢會議結論,兩岸論述部分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被畫上等號,成票房毒藥,必需重新思考九二共識的定位;對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定位,要在大陸民主化的前提下,後續才能談及其它深水區問題。這論述涉及三個值得深思問題。

首先,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這是源自去年蔡英文總統回應習近平談話的「政治語言」;她說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就是因北京當局定義的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對岸領導人談話證實我們的疑慮。我要重申,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台灣多數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台灣共識。

這段話中,至少有兩處待商榷。首先,蔡總統用全稱命題表述該黨立場,視為全民共識。但之前馬英九政府是接受並承認「九二共識」。且就民調看,全台六成以上民眾是願意接受「九二共識」,只是不接受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兩者混為一談是政治操作。

再者,九二年兩岸是否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這是歷史事實。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三日,海基會新聞稿明白表示,海協會在本次香港商談中,對於「一個中國原則」一再堅持應有所「表述」,本會(海基會)經徵得主管機關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可以接受。至於口頭聲明具體內容,我方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及國統會本年八月一日對「一個中國」涵義所作決議,加以表達。這是我方白紙黑字承諾,蔡曾任職陸委會不可能不知。

一國兩制,不過是中共在民國69年(一九八○年)代提的對台政策。我任何一屆政府,從來都沒有同意過,不用多言。這兩者等號是怎麼能畫上的,民進黨迄今講不清楚。民進黨刻意扭曲,國民黨不但不辯駁,反而拋棄自己歷史,放棄自己的立場,令人不解。

其次,要如何重新定位九二共識,是改變內涵?還是想改變名稱?

九二共識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此名稱是二千年陳水扁執政時,才由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把前述內涵總結後所賦予。

扁朝時期不接受此名詞,亦曾費盡心思,設「跨黨派小組」,還曾提「三個認知、四個建議」,提過各種「九二XX」說法,全無疾而終,連海峽都跨不出。原因無它,任何新說法/命題/名稱,必然面臨相對方要求解釋新義為何
「九二共識」是歷史的總結,兩岸對其定義與過程清楚,所以可免去重新定義過程;要求重新定位者,可曾把這想清楚了?

最後,把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政治對立面看;必需回答:憲法所定領土主權範圍中,何時允許另一個國家存在了?憲法經七次修改,增修條文前言第一句「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不見了嗎?

看來,國民黨的危機,不在民進黨,而在蕭牆之內










調控民生物資 應發布緊急命令


2020-03-20 00:05 聯合報 /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各賣場及超市的民生物資現搶購潮,昨天上午賣場的罐頭商品貨架已空蕩蕩。 記者侯永全/攝影


對禁止醫護、官兵、中小學師生等人員出國之防疫措施是否侵害人權之虞,最近引發熱議,不過一般庶民更關心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民生物資,是否會受到疫情影響,出現有如當初口罩一片難求的窘境。

從新聞媒體報導,或筆者住家附近目睹大賣場出現的搶購人潮來看,顯然老百姓已經將內心擔憂付諸實際行動。我不知道,這種景象是否為蔡總統日前口中所言,目前所需防疫措施有法源依據,沒有發布緊急命令需求,但「未來還是會依情勢發展,視實際需要決定」是否發布?

現行防疫特別條例及傳染病防治法,對於防疫物資的徵用、調用、規定價格代售或配銷等措施,訂有整套嚴密的管制規定,至於一般民生日用品,應該不在管制範圍內。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日本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掉以輕心,導致疫情嚴峻,甚至出現搶購口罩民生物資現象。亡羊補牢,本月十日啟動民國62年(一九七三年)第一次石油能源危機時制定之「國民生活安定緊急措施法」,不僅處罰口罩的囤積、高價轉賣等行為,而且對於價格暴漲的一般國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授權主管機關得指定商品項目,調配生產、進口、運送之數量、供貨對象,並公告合理的零售價格,以確保國民得以維持正常的基本生活。

當前國內防疫措施雖稱完備,但在一般民生物資市場失靈的法制設計確有不足。因此,為避免疫情外溢效果導致民眾搶購物資風潮,防範相關物資市場出現供需失衡亂象,此刻總統是否考慮發布緊急命令,授權主管機關全面啟動對民生物資供需調控的最佳時機。










防醫療崩潰 要有危難照護標準


2020-03-20 00:12 聯合報 /   陶宏洋/醫(高雄市)
呼吸器是對抗新冠肺炎的戰略物資。 記者劉明岩/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武漢及義大利的醫療崩潰,震驚全世界醫療單位。白宮十八日記者會,及同日各大媒體皆顯著報導了因應疫情,美國維生醫療設備呼吸器將不足的隱憂據報導,美戰略國家儲備局庫存呼吸器,數量尚有超過一萬台,面對嚴峻疫情仍憂心忡忡,台灣並無相應單位與呼吸器庫存,又該如何面對呢?

抗疫戰爭本質資源分配戰。呼吸器全賴國外進口,不似口罩能短期內補足。當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滿足海嘯般湧來病患需求時,醫療系統就會被擊垮,進而出現悲慘景象。除持續防疫作為以減緩病患出現的速度、暫緩實施常規醫療檢查與手術(如英國)以提供足量醫療資源,及允許尚未取得證照的醫學生投入醫療(如義大利)提供醫療人力外,規畫制定危難期間醫療照護標準」,是防堵醫療崩潰的最終手段

當醫療資源耗竭,醫師要面對倫理兩難衝突,救了這個病人,勢必要放棄另一個病人。堅持原有的照護標準,或可符合醫療專業與醫療常規,避免爭議與訴訟的可能;實務上卻可能引發更大紛亂與傷害。因此,醫療人員須有不同於承平時期的醫療常規及標準以遵循。如重症病患無加護病房、病房,或呼吸器可用時的處理標準,何階段時小兒呼吸器可允許用於成人病患,或動物用呼吸器何階段時可用於病人。

近日輿論提及,美國公衛水準不及醫療水準云云,個人倒不以為然。民國98年(二○○九年)美國H1N1大流行時,國家醫學研究院即訂定了危難期間醫療照護標準制定指引」,提供美國聯邦州政府參考制定,我們也應準備了。










防疫悶?更要反思惜福


2020-03-20 00:16 聯合報 /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台南市)
新冠肺炎疫情升高,各地開始出現搶物資情形,衛生紙貨物架上都被搶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短短兩個月,小小病毒搞得各國鎖國封城,經濟大受影響,號稱萬物之靈的人們怎麼能不停下來反思?

頻繁交流帶來生意,卻也可能帶來傳染病。在疾病開始之初,各國本以為病毒侷限在亞洲,但頻繁飛航運輸人們到處旅遊、洽公,病毒很快在各地擴散,導致現在不得不採鎖國封城等嚴厲措施。此外,聰明人類為旅遊欣賞海景,發明郵輪繞著地球跑,但郵輪其實汙染也不少,海洋回收垃圾,生物吃了可能最後也回到人們肚子裡。這次郵輪成為傳播病毒溫床,光是鑽石公主號就感染七一二人,交通工具帶著病毒跑的傳播力,可見一斑。

成大前校長賴明詔受訪曾提到,冠狀病毒普遍存在蝙蝠、豬等動物體內,以往都相安無事,但跳物種傳至人類,竟給人類帶來如此大的危害。BBC新聞也指出,都市化、過度開發、環境破壞、氣候變化等因素改變了人類與動物間互動方式。這次瘟疫或許是要人類好好思考,地球只有一個,每個人都是地球公民,若是過度消耗資源,即使將生產過程委託給他國汙染還是會回到地球上,造成暖化、融冰、破壞臭氧層等;因此休息期間,人類也該反思如何保護環境給動物生存的空間,可能遠比一味追求經濟成長更重要。

對於這次的疫情,台灣本來控制得很好,但隨著這幾天境外移入案例明顯增加,不得不採取禁止外國人進入措施。國人如非必要,也該減少出國洽公、旅遊,以免帶回病毒傷害自己,甚至導致前線醫療崩壞

至於這段時間,待在家或是居家隔離可做什麼事呢?如果只是不能出遊,那就多陪家人,一起做些一直想做的事,譬如說整理家裡;如果必須隔離,我最推薦看書!或許大家已經很久沒有坐下來讀書了,聽說牛頓就是因為躲瘟疫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此外,聽音樂舒壓、做運動增強免疫力,都是不錯選擇。

總之,防疫需要全民動起來,雖然大家不能出國覺得很悶,但如果疫情控制得當,還是可以在國內旅遊,擴大內需。最後,要提醒民眾惜福、要感恩第一線防疫人員,因為有他們守住,我們才可以輕鬆出門購物。











瘟疫裡別只學會害怕


2020-03-20 00:19 聯合報 /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美股跌跌不休、台灣新冠確診人數激增與台積電員工確診等利空衝擊,台股連日收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股市濫用那麼多抗生素後,瘟疫替我們揭穿股市虛胖體質。人們對世界和自己濫用藥物多年後,已黔驢技窮

對生病的地球來說:鈔票只是樹木的骨灰,世界迅速安靜下來,許多人被困在家裡,浩劫硬生生讓人卸下繁華與喧囂,但人類是否能在病中沉澱下來,開始面對反省所作所為?還是繼續焦慮想著損失多少、如何積極復工?

向大自然借的,終究得還,只是難以預知日期,代價有時比高利貸還恐怖,而且同樣會拖累其他無辜的人!

以前,很多人對台灣充滿抱怨,現在無數人搶著飛進來。我們要感謝:政府在上次瘟疫教訓中,學會了謙卑與反省自大與欺瞞,正是迎接死神現身的儀式。永遠不要小看大自然,科技再進步,也無法躲避地震、颱風、瘟疫…。
可惜的是:人在瘟疫裡只學會害怕!

仇視並不能讓人免疫,恐懼也無法增強抵抗力。人們還不夠謙卑,反省的深度也還太淺。拒戴口罩、隨意替人冠上病毒高帽、政治口水亂噴,中、西方互相指責,膚色成為原罪,這是酒精也殺不死的歧視病毒

上周,去新北市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看電影,量體溫、梅花座、規定全程戴口罩、人與人間隔一個空位,很安全也很周到,只是乾咳一聲,清了清喉嚨,旁邊的旁邊就迅速逃走,那搭乘捷運巴士要怎麼辦?以前,人們對周遭總是太冷漠,現在卻常常反應過度,只要風吹草動就疑神疑鬼。

隨機殺人新聞,被瘟疫掩蓋,精神疾病造成影響,恐怕不亞於瘟疫因為,那或是人類下一次的浩劫












應全面停課兩周


2020-03-20 00:22 聯合報 /   林澤/教育工作者(台南市)
繼北部高中生確診新冠肺炎後,南部也傳出有大學生確診,校園防疫引發關注。圖為學生戴著口罩上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第二波疫情從歐美回流台灣,加上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不斷攀升,疫情威脅逐漸升高。當疫情變數越大時,群聚機會就要大幅減少,筆者認為,是否該考慮學校全面停課兩周的時間點到了。

開學至今,先有北部一所高中確定全校停課,又傳出南部大學傳出疑似病例。讓人擔心,正因學校是群聚人數最多場所,一旦學生在確診前接觸大量師生或成「超級傳播者」,再多的追蹤檢疫、自主隔離都將無法阻隔疫情嚴重爆發的後果。

既然開學都可延後兩周,如今疫情危殆,更應該考慮全面停課兩周,降低歐美各國回流疫情變數

停課麻煩之處,在於如何維護學生學習的權益!學校老師們大可透過既有的線上教學平台影片、自行拍攝的教學影片,或是書籍進度指派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再藉由作業檢核學習成果。

學習誠可貴,生命價更高!教育主事者更勿拘泥學期上課的規定天數,擔憂停課該如何補課,是否會影響後續的暑假,導致錯失做出立即性停課的判斷。










畫中有話/學童「罩不離口」 大學生成破口?


2020-03-20 00:25 聯合報 /   杜建重
圖/杜建重


新冠疫情引發全球恐慌。為了防疫,指揮中心日前除禁止高中以下師生出國外,也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幾近「鎖國」的防疫政策,雖有掌聲,但也引發爭議。學者認為,在現今全球延燒情況下,只禁小不禁大,防疫是否會出現破口?

放學時間,小朋友走出校園,雖然在戶外,仍是「罩不離口」,然而如是大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