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對抗新冠肺炎 要做長期抗戰準備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787/web/

◆  聯合報社論/疫情變化快速,防疫政策須作前瞻性部署
◆  聯合報黑白集/「新南向」做了白功?
◆  經濟日報社論/對抗新冠肺炎 要做長期抗戰準備







經濟日報社論/對抗新冠肺炎 要做長期抗戰準備


2020-02-12 23:3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從去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官方正式公告武漢出現不明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迄今已逾40天,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承認疫情尚未達到高峰,全球對中國大陸等亞洲國家的飛航與人員往來的限制持續加大,各種跡象顯示,新冠肺炎的影響不下於17年前的SARS

目前各國與企業在應對新冠肺炎時,常以SARS疫情的經驗作基礎,兩者均是冠狀病毒,但從目前的疫情發展來看,兩者仍有差別,這也關係到新冠肺炎的疫情何時能平息。

民國92年(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大陸官方在當年2月10日首度正式公布出現非典型肺炎,之後疫情傳向海外,直到當年7月5日WHO宣布台灣從疫區除名,疫情才告一段落,之後全球雖零星出現SARS病例,但均屬實驗室小規模感染,再無出現大規模流行。

目前樂觀看待新冠肺炎疫情者,多數認為新冠肺炎與SARS類似,當氣溫升高後疫情就會緩和;但悲觀者卻認為,新冠肺炎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演變為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疾病。從目前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低於SARS,但傳播力高於SARS的特性來看,新冠肺炎確實有可能不會因夏天的到來,如同當年一樣的邁向零病例。

近期各國已發現新冠肺炎出現沒有症狀的傳播者,加深了各國對防範新冠肺炎的警惕,SARS期間的衛生署長、副總統陳建仁近日警告,新冠肺炎的演變很可能「流感化」,與不少公衛專家看法類似,顯示我們對抗新冠肺炎的戰線極可能拉得比當年對抗SARS更長、更久。

SARS疫情出現時,當年只對世界各國第2季的經濟表現造成顯著影響,隨著7月以後疫情警報解除,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各國經濟迅速復甦。如果新冠肺炎「流感化」成真,我們就要以不同於對抗SARS的思維來做準備,對疫情影響的時間長度、人流物流影響的廣度,都要有料敵從寬的最壞打算。

今年新冠肺炎對經濟的威脅更勝於SARS之處,在於相較於17年前,大陸當前扮演的世界工廠角色更為重要,從蘋果手機到各種民必需品無所不包,隨著大陸各省市陸續封城或半封城,產業斷鏈的危機正在加大。另一方面,當年SARS疫情出現在大陸春運結束後,勞工已經返回工作地,但今年新冠肺炎發生後,仍有大批勞工無法返回工廠,加上物流因疫情而受阻,不少產線苦於無原料與民工,即便復工,產能也尚未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觀察新冠肺炎疫情是否緩和,除了病例數外,另一個指標是大陸中央今年兩會是否照常舉行。如果兩會今年如期舉行,代表北京對防控疫情已有一定的把握,反之則代表疫情仍在浪頭上,大陸需要更長的時間壓低病例數。另一個觀察指標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都會區的封閉管理措施何時鬆綁,這四大都會區是大陸經濟的櫥窗,唯有疫情和緩,都會區恢復常態,大陸經濟才能逐漸回到正軌。

回過頭看台灣,雖然目前政府的首要工作在防疫,但不能小覷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新冠肺炎對經濟影響的時間可能超過SARS,對產業的影響廣度也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目前政府對新冠肺炎影響經濟的評估僅限個別產業,缺乏整體評估與應變方案,尤其經濟部近期忙著應對口罩之亂,以致於無法全心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威脅。

我們呼籲行政院必須結合國發會、經濟部等跨部會力量,儘速重新盤點今年的總經情勢,擬定各產業的綜合紓困方案。以最壞的估計來看,新冠肺炎不但不會在今年夏天絕跡,未來每年冬天都可能捲土重來,企業對抗新冠肺炎要做好長期抗戰與年年抗戰的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新南向」做了白功?


2020-02-12 23:5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菲律賓禁止台灣旅客入境,造成航空、旅行業者營運大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菲律賓無預警禁止台灣旅客入境,造成五百多名台灣人滯留菲國,另一千多人取消出遊。對此,國民黨主張政府應強力反制,以停止免簽及禁止入境對菲施壓。民進黨立委則認為,問題的根源在大陸,不應拿菲國出氣。看來,綠營顧忌頗多。

如果抱持這種態度,凡事只能怪中國大陸,那麼我們對菲國的無理就只能吞下,別無良方。這就是政府的軟肋,掐在人家手裡。四年來,蔡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對東協國家大力放送利多;但到了關鍵時刻,不論是外交或經濟都用不上力,這筆帳要怎麼算?

菲律賓禁止我旅客入境,並非單一事件。先前,義大利越南緬甸蒙古、模里西斯、約旦,都因世衛組織將台灣劃為中國疫區,連帶對台灣旅客實施禁令。但經過交涉,有些國家已修正作法,例如越南即很快解禁。可見,世衛組織的通告是一種作用力,我們的外交努力也能產生另一種作用力,不能把中國打壓當成不作為的藉口。

事實上,數百台客之所以滯留菲國,原因之一,正是我外交部無法提供確切的訊息給社會大眾。菲國宣布將台灣列入禁航名單後,外交部還駁斥消息「並不正確」,導致許多旅客照計畫前往,結果被卡在機場。

經過四年耕耘,我國新南向只有單向付出和討好,這從菲、越、緬等國的作法可見一斑。近日連南韓也呼籲民眾避免來台,這又豈是一句「問題根源在大陸」所能推託?













聯合報社論/疫情變化快速,防疫政策須作前瞻性部署


2020-02-12 23:5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灣出現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防疫大挑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台灣從上月廿日成立三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廿三日升級為二級開設,應對疫情最難掌握的前半個多月,雖有口罩之亂、開學之亂、防疫假爭議、甚至接回武漢台胞紛爭等羈絆,但能嚴守住僅十餘例確診病患,且迄無社區感染,專業表現值得肯定。不過,由於大陸疫情仍在變化發展,台灣也出現無症狀感染者,防疫政策應審慎檢討,預作前瞻性部署

這波疫情變化曲線各界有不同的推測,相對樂觀的估計,例如台大化學系教授反應動力學模式推估,認為二月中到二月底會達到高峰;大陸也有專家根據除湖北外的各地新增病例數連續多日下降趨勢判斷,湖北以外疫情將在廿日左右達到轉折點,武漢則要一個月後才能出現;大陸首席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更具體評估,大陸疫情本月中下旬進入高峰期,隨後來到平穩期,然後遞減,可能在四月結束。

這些推測主要根據數學模型、病毒蔓延情形以及政府防疫作為等進行推估,並且以疫情沒在武漢以外城市或大陸以外地區造成大規模傳染為前提。但大陸在防疫與穩經濟雙重壓力,上億民眾開始返城復工,大規模人口流動對各省市封城、半封城及小區封閉管理等嚴格控管措施,形成巨大挑戰。至於大陸以外地區,日本橫濱港外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像座海上小武漢般隔離,確診持續增加,卻尚無妥適處理方案;香港也爆發疑似糞管傳染情形,台灣則發現感染但無症狀的案例;疫情擴散全球,各國防疫措施仍絲毫不敢懈怠。

目前人類對此病毒尚缺乏足夠認識,不但對病毒的動物源頭、中間宿主、傳播途徑都無法完全掌握,也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世界衛生組織則宣布疫苗要十八個月後才誕生。即以傳染病最可怕的感染而不發病情境來說,有可能四處散播病毒的感染者沒發燒、未咳嗽,即便醫師也看不出端倪,這要如何防範?不知情傳播者不設防感染者都很無辜

篩檢的精確性也是問題。寶瓶星號郵輪返台,疫情中心八小時內確認全呈陰性反應,指揮官陳時中說「我們打贏防疫這一仗」。但台灣僅就有限人員抽驗,這樣的樣本能否在全球抗疫的戰事中扮演關鍵角色?大陸一月七日即解析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圖譜並公布,但各國據此研發的篩檢試劑,準確度卻有差異北京一名患者五次篩檢都呈陰性,第六次終於查出感染,但病毒擴散知多少

再者,初期宣稱新冠病毒僅以接觸及飛沫傳染,人傳人的機率極低;但從「有限度人傳人」到「持續人傳人」,這樣認知主導下的防疫策略,趕不上病毒傳播速度。如果說武漢千名醫護感染是因訊息不足及防護物資缺乏所致,現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全程戴口罩及手套的檢疫官也感染,不論是疏忽或指導方針不到位,都值得警惕。

回顧民國92年(二○○三年)抗煞經驗,為進入世衛組織,衛生署喊出三零口號,還大辦國際研討會,卻漠視專家對已經出現本土SARS個案的警告,政治宣傳壓倒專業判斷,終致從和平醫院院內感染引爆嚴重疫災。這次對新冠肺炎防疫目前雖尚能守住灘頭,卻絕對不能驕慢,畢竟疫情還沒到高峰,形勢仍然嚴峻。

禦敵從嚴從來就是防疫鐵律防疫部署必須要有前瞻性,並注意安定人心、穩定社會與經濟等措施,別再生亂。例如按照《傳染病防治法》部會任務分配,經濟部只協調口罩生產嗎?教育部只叫學校不開學嗎?陸委會只跟對岸鬥嘴嗎?而外交部還在國際疫情外交戰的狀況外嗎?甚至如果像公衛專家、副總統陳建仁提到的「新冠肺炎流感」,可能如流感般周期性重現,那就是持久戰了,防疫部署的常態化是必要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