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抗疫 善用「反脆弱」思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961/web/

◆  聯合報社論/「死後確診」標記了台灣的防疫疏漏
◆  聯合報黑白集/選前娘家,選後分家
◆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抗疫 善用「反脆弱」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抗疫 善用「反脆弱」思維


2020-02-18 00:0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行政院近日拍板,將匡列一年600億元特別預算,紓困受創產業,待疫情穩定後,還將祭出20億元振興抵用券,鼓勵消費。在台灣尚未出現重大防疫破口之際,政府能及早備妥經濟藥石,可說功德無量。惟目前已有不少公衛專家預期,新冠病毒恐流感化,未來將長期與人類社會共存,為因應將來更多不可測知的「黑天鵝」,政府必須即刻以更宏觀、更彈性視野來布建共生對策。

回顧17年前的SARS,首發病例出現在民國91年(2002年)11月的廣東,此後病毒藉由全球綿密的海陸空網絡,迅速在37國造成8,096個病例。當年的台灣也不能倖免,自民國92年(2003年)3月中出現第一例後,短短四個月累積病例就突破600個,台灣還被世衛組織列入感染區,直到7月初疫情解除才被除名。

在SARS肆虐期間,台灣的民間消費縮水,就連企業投資也相當保守,累及當年第2季經濟負成長。在最悲觀、疫情還看不見轉折時,經建會國發會前身)還預估SARS對台灣經濟衝擊將達100億元。所幸,這個不速之客在當年的夏日高溫中退場,台灣經濟也幸運地在第3、4季獲得V型反彈。

SARS情況如此,今日新冠肺炎的「終局」目前還很難測知。主要理由是,SARS與新冠肺炎雖然同為冠狀病毒肇禍,但是兩者的發源地、流行期間、動物宿主,及傳染力、致死率都不盡相同。台灣經濟當年能迅速復原,並不代表今年也如此幸運。更別說,目前已有多位公衛專家預期,人類所知有限的冠狀病毒還將流感化,長期與人類社會共存,待人類出其不意時再大鬧一場。

在一個黑天鵝頻仍現蹤的年代,政府在思索對策時,就必須要有開闊與彈性的視野,避免只能在事發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必須借鏡《黑天鵝效應》、《反脆弱作者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觀點:無法預測的事,存在於世界的每一事物中,由此形成了世界的脆弱性。既然黑天鵝事件難以避免,那麼我們就要努力透過「反脆弱」來減少損失,甚至藉由反脆弱得到好處。

什麼是反脆弱呢?反脆弱不等於追求剛強,而是一種願意與不確定性共存,處處展現靈活與彈性的心態。塔雷伯認為,這個世界最好像貓一樣,而不是洗衣機,才能生存地更好。貓所表彰的,就是一個靈活彈性的生物體,洗衣機雖功能強大,但是機械體的構成,往往用愈久,愈容易從小錯演變成連環錯,最後造成系統崩潰。

政府要將反脆弱思維應用在應對黑天鵝事件的經濟決策上,首先必須要拉高視野,不能只有產業紓困的角度,更別說,疫情穩定了,延遲的消費自然會大爆發,又何須政府籌劃限制多多的20億元振興抵用券

政府該努力的,反而是該祭出誘因增加產業的彈性與耐受度。舉例來說,在防疫期間,有不少業者在「網路」的奧援下,坐收了一波「宅商機」,政府不趁此時加強輔導傳統產業數位轉型、催生更多的產業創新模式,更待何時?

另一個在防疫期間凸顯彈性缺缺的,還有台灣長年僵固的勞動力思維。例如,為了避免群聚感染,政府讓中小學生延長寒假,家長最長則可請14天的防疫照顧假。政府立意甚佳,但實務上很多雙薪家庭在無幫手的情況下,只能把孩子送往安親班,還得擔心孩子在更侷促的空間裡會不會生病。

其實,對廣大雙薪家庭來說,他們希求的不是一個長時期的照顧假,而是法令提供工時計算工作地點變更「彈性」,如此才能兼顧生產力托育需求。政府此刻若願意鬆綁法令、創造風氣,才是真正幫了勞工的忙。

抗疫,可能是一場長期戰役,但我們不能無所作為,政府、企業,所有人,都可以從長期抗戰中,發揮創意,創造機會。















聯合報黑白集/選前娘家,選後分家


2020-02-18 00:1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因新冠肺炎疫情緊繃,陸配子女入境政策引發各方激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滯留大陸的陸配子女能否返台,政府政策一變再變。在國內反中輿論壓力下,衛福部長陳時中則以「丟包沒道理國家收」、「自己選擇的國籍自己承擔」,為此事定調。人道的普世價值,被丟得一乾二淨。

不僅如此,連陸配也成眾矢之的。未能登上首班武漢包機返台的血友病患母親,因為臉書的感謝文沒有感謝蔡政府,被網民肉搜查出她是陸配,而且還是「韓粉」。因此,慘遭綠營支持者「出征」,各種無情謾罵加身,叫她「不要回來了」。真是情何以堪。

這讓人想起春節之前,蔡總統參加海基會關懷陸配親子活動,說新住民權益是政府優先關注目標,還說希望讓陸配在台灣也有「」的感覺,「海基會就是各位的娘家」。蔡英文說,大家有問題盡量反映,政府會全力協助解決。

總統那番話,對照而今發生在陸配及其子女身上的事,可謂無比諷刺。一家團聚、不被歧視,難道不是陸配希望政府解決的問題?放諸四海,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其他國家撤僑也都以夫妻、親子團聚為目標。而且,除了身分,竟連政治認同也能成為歧視的理由

一場疫情,令人懍於政治仇恨竟超越人權和人性蔡英文說過,「沒有人該為自己的認同道歉」;現在,是否要加上「但必須為自己的認同被剝奪權利」的但書?選前滿口漂亮話,選後則是滿滿歧視,真可謂「選前娘家,選後分家」了。












聯合報社論/「死後確診」標記了台灣的防疫疏漏


2020-02-18 00:2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再增,圖為民眾自保,上街都戴上口罩防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連續七天未發現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又宣布了兩個確診病例;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患者已在前一日病逝。台灣出現首例死亡病例,其實沒必要太過擔憂,畢竟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僅二%。令人錯愕的是,這名患者並未在生前被納入確診名單,卻在死亡後追溯才確認。這顯示,我們在標榜低確診數字時,可能忽略了一些潛在的患者。

之所以發生死後確診的案例,主要是這個案例並無任何陸港澳旅遊史,因此雖因肺炎在月初住院,但依當時的防疫規定,仍未達院方通報標準。直到本月十二日,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參考美國、新加坡作法,擴大採檢流感重症陰性病例的遺珠又過了四天,這名患者才被宣布為確診感染者,但他前一天已經身亡且不幸的是,他已將病毒傳染給同住的兄弟

這波疫情最弔詭的特徵是,病毒潛伏期長達兩周甚至更長,有些患者症狀極不明顯,且在無症狀階段即有傳染能力,這造成新冠肺炎追蹤的難度,防不勝防。然而,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日本上月底從武漢撤僑的首班包機返國後即查出三名感染者,其中兩人並無任何症狀,卻在快篩中確診感染

此外,目前已痊癒的我國第十例患者,是在輕症時不知不覺傳染給妻子;其妻先被確診,才追蹤到他。為此,本報二月一日社論《「無症狀傳染的破口必須堵住》,即早早呼籲政府必須提高疫情管制標準,以防堵破漏。然而,憾事依然發生,可見政府的警覺不足。

死後才確診的第十九例患者,是一名白牌計程車司機,有時搭載往返兩岸的台商,可能因而受到感染。現在,政府要進一步追蹤的方向有二:一是往上溯源,尋覓他的傳染源頭;二是往下追索,他在潛伏期及住院期間,是否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周遭親友或醫護人員。這兩路追蹤的結果,將是檢驗我國是否已出現「社區感染」的重要指標。

在醫護人員的追蹤部分,情況可能比較簡單。從上月下旬我國宣布入境檢疫後,台灣各醫療院所人員均已戴上口罩嚴陣以待,第十九例患者就醫時雖未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但在醫護人員保持警覺的情況下,他傳染給醫護人員的機率較低。問題是,在他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後、未確診為肺炎前,是否有民眾在醫院或其他處所遭到感染,則必須再詳加追蹤。

至於往上追溯其傳染源的部分,則可能比較棘手。目前,防疫中心已從死者的手機通聯紀錄,鎖定三名他可能接觸的台商,正著手調查。然而,從死者初次發燒就醫迄今已事隔廿日,即使三名台商中有人被查出是感染源,這廿天來,此人也可能已感染周遭親友乃至路人。若果真如此,一演成社區感染,情況將可能複雜到難以想像。但即便最壞的情況發生,政府仍須耐心逐一抽絲剝繭追蹤到底,唯有如此,才能徹底驅逐病毒,避免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那樣的憾事發生。

第十九名病例直到死後才被宣布為確診,從任何角度看,都是我們嚴密防疫工作上的一項難堪疏漏。尤其,當政府一再宣揚台灣防疫工作做得如何了得,蘇揆則自誇口罩實名制發放是「世界最成功」,這類態度,其實都在極力壓低確診數字,也可能因此抑制了醫療院所通報可疑病例的意願。疾管署在十二日通知回溯檢驗百餘件可疑流感重症檢體,這是極正確的作法結果發現第十九例個案為唯一確診,立即將他移至負壓病房。但問題是,為何當天指揮中心未立即將這個案例宣布為確診,卻直到他死後次日才發出確認的消息?

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確為對付新種病毒的最佳策略。一旦證實社區感染已發生,防疫中心恐怕必須公開這名死亡確診者的活動範圍,那是不得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