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灣區故事 諸城之城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165/web/

◆  兩岸和平協議沒譜 法卻急著修?
◆  小成本旅行電影 奧斯卡又有黑馬
◆  聯合筆記/灣區故事 諸城之城
◆  「富而好禮」 高雄得雙拳並用
◆  休息 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  水情吃緊 靠天不如靠自己
◆  農地違建工廠就地合法...可憐的台東鄉親
◆  漫畫/走鋼索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灣區故事 諸城之城


2019-02-21 23:20 聯合報  李春
大陸國務院十八日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將整合多座城市與推動經濟整合。 (新華社)

香港這兩天熱門粵港澳大灣區。有如香港賭馬,凡大熱必有捧有踩。這大灣區也如是。在香港北望,有人說現在大灣區已相當厲害,規劃是超級城市群嘛,未來只會更加厲害,紐約灣、金山灣、東京灣都快不在話下。
這大灣區是厲害,按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郭蘭峰的說法,粵港澳大灣區去年經濟總量達到一點六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排名第十一位的韓國,港澳是區內的成熟經濟體、自由貿易港,香港更被評為全球最開放市場,大灣區內廣東九城GDP占全省八成以上。
已經很厲害,因何要更厲害,用規劃綱要提到的四個字可以解釋,那就是協同效應。因為現在厲害,算到各自帳上,還是兩制的。協同起來更厲害,就可以算成一本帳,還是一國的。但能否更厲害,說法很多,粗略些可看兩點,一是看歷史,這大灣區是老酒還是新瓶;二是看諸城,看未來各自扮演什麼角色。
如果真看歷史,又會說來話長,倒是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教授葉嘉安一番話說到位。葉嘉安過去四十年曾主持和參與香港同珠江三角洲發展的研究,他認為大灣區不是新事。早在廿年前,就有很多討論,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的施政報告,早有類似內容,今天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港珠澳大橋,都是當時討論和規劃的產品。
那因何現在換出大灣區新瓶,又提升到國家層級?葉嘉安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做得不夠好,一是有其他原因,如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和科技大變,要規劃大灣區和好好協調才可面對挑戰。
歷史靠說,現實靠幹。大灣區要真幹,一個關鍵點也是敏感點在灣區諸城各自扮演的角色。在最沒有幽默感的粵港澳地區,最近有關大灣區的段子滿天飛,其中一個,道盡灣區諸城角色。
這段子說:香港是大哥,規劃因你而生;澳門是大哥的小蜜,有港必有澳;深圳三哥逆襲成二哥;廣州從此安心做三哥;四弟珠海躺贏,牽手大哥的小蜜;五弟東莞,和大哥二哥合夥做生意;六弟佛山,坐收珠西龍頭;七弟中山,傍著二哥玩碼頭;八弟惠州,跟著二哥做生態;九弟江門,僑都變灣門;十弟肇慶,安心養豬種菜。
這段子有內涵,真讀懂了,大灣區密碼就解開泰半







農地違建工廠就地合法...可憐的台東鄉親


2019-02-22 00:02 聯合報  陳劍賢/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東市)
政府擬修法讓農地違建工廠就地合法。圖為示意圖。 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由於地方政府執法不力,全台未登記工廠約六萬多家, 但工廠管理輔導法僅能就原有七千多家領有「臨時登記」的工廠專案輔導,期限至一○九年六月二日止,在中南部立委壓力下,經濟部擬修法,欲取消大限,讓農地違建工廠就地合法;消息傳來引起台東鄉親咸表不滿
國土計畫法的國土計畫,將台東縣農地總量規範在五點二八萬公頃,其中四點九七萬公頃規定只供農業使用優先保留區,剩下的零點三一萬公頃,約占農地六%的農地,才可配合地方需求調整土地使用,使台東縣未來要發展觀光或其他產業幾乎不可能;西部縣市非法使用農地的違規工廠,政府卻專案輔導合法經營,將原農地應生產糧食的責任,全推由台東農地承擔中央政府重西輕東,違反比例原則及憲法保障人民之財產權,可憐了台東人
為促進工業發展,健全工廠管理及輔導,中央於民國九十年訂定工廠管理輔導法,復又將輔導期限延至於一○九年六月二日,眼見大限將至,現在又圖延長到民國一一九年,甚至不訂落日條款,就地合法。政府把該法視為一般行政命令,說改就改,影響法的穩定性不說動輒修改,投機行為氾濫,積非成是致違建工廠氾濫成災
農地違建工廠是汙水、環境汙染的來源,更是食安的潛在風險台東鄉親們認為,除領有「臨時登記」的工廠專案輔導外,各級政府不能放任農地違建工廠就地合法,俾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彰顯法律的穩定性






兩岸和平協議沒譜 法卻急著修?


2019-02-21 23:23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 (台北市)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拋出重返執政後將洽簽兩岸和平協議,民進黨將修法明訂簽署協議前須先公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針對「兩岸和平協議」(簡稱「協議」),各方討論熱烈。不可諱言,該方案或帶來化解敵意,降低衝突機率的正面效應,立意良善。但不管換誰執政,其協商簽署,勢必面對以下的疑難:
一、程序爭議:「協議」內涵尚未明朗,綜合各家意見,或涉及結束敵對狀態、建構和平發展架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此攸關內政、外交、國防等大計,重要性遠非過去一般事務性協商可比。從合法、專業與效率角度言,不應委由民間團體性質的兩岸兩會,代為協商簽署。惟若由雙方政府出面,不免觸及締約主體資格問題。在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爭議未決下,對於誰來代表,誰來簽約,誰來監督查核,以確保對等、互信,與落實履行,內外歧見必多。
二、民意無共識:民調顯示我方傾向「維持現狀」。「協議」可能「改變現狀」,預料難獲得多數民眾支持。事實證明,任何高位階的政治協議,倘欠缺堅實民意基礎,前景不容樂觀。民國100年(二○一一年)馬英九競選時拋出相關議題,支持度旋即重挫。民國106年(一七年)國民黨修黨綱,改「和平協議」為「和平願景」,均可為例。民國80年(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兩韓簽署《關於南北朝鮮互不侵犯和交流合作的基本協議書》後,各自又加以否決凍結,更殷鑒不遠。
三、礙難法制化:兩岸間協議如何定位,雙方法制迄無明確規範。之前「為簽而簽」、「重量不重質」,累積不少爭議,還引爆學運抗爭。同樣地,關於協議性質,究屬國際條約、準國際條約,或國內協定可否「直接適用」,或「準用」國際法規範民意與立法機關如何參與監督?立法與行政措施如何配套接軌?恐又舊事重提,紛擾不休。果此,國會通過已不易,遑論公投?
四、國際疑慮:有質疑,「協議」可能弱化國際介入台海問題的合法性。日本學者石井明亦指協議簽訂,將會降低美國保衛台灣的必要性,傷害日美同盟(見氏著「中國邊境的戰爭真相」),不可不慎!
就連大陸內部也有警告,需防「協議」被台獨勢力利用,將「不統不獨」、「和平分裂」合法化,反自縛手腳。
綜上,「協議」未必是假議題;但能否順利洽簽,變數仍多,條件未成熟,實不必「杞人憂天」。當務之急,應是改善兩岸關係,避免衝突,不至日後被迫簽「城下之盟」才對。
吊詭的是,陸委會還在研擬修法,規範兩岸簽協議的相關條件,主委陳明通一面定性「協議」是「統一協議」,蔡總統與蘇院長,也表示反對簽署;一面卻匆促修法,為其建立程序機制,豈非矛盾?係出於「保台」、或「恐中」?還是對民國109年(二○二○)連任欠缺信心?






小成本旅行電影 奧斯卡又有黑馬


2019-02-21 23:25 聯合報  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維果莫天森(左)與馬赫夏拉阿里分別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合演的「幸福綠皮書」入圍最佳影片。 圖/Catchplay提供

第九十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獎即將登場,本屆奧斯卡經歷了主持人換將及頒獎過程被質疑不尊重創作者的風波,現在就看頒獎當天能否順暢進行。
入圍影片當中,兩部小成本影片可能是黑馬,一是「 愛.欺」(The Wife)一是「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兩部影片有許多共通處,都只有兩位演員全程演出,演技爆發都是有關旅行,一個是老夫妻前往瑞典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旅行中關係產生巨變,一個是黑白兩人從事八周美國南方之旅。兩部影片都在奧斯卡前哨站金球獎及英國金像獎獲得肯定
「愛.欺」中的作家夫妻檔,都出版過暢銷小說,先生獲諾貝爾文學獎,想不到這趟受獎之旅,成為夫妻反目相向的開始,也是家庭糾紛的開始。女主角的壓抑及精湛演出讓人驚艷,男主角也演出耀眼,特別是諾貝爾頒獎典禮的重設相當寫實。
「幸福綠皮書」談美國種族問題,也是部公路電影,片中主角一白一黑,老板黑人是鋼琴家唐,白人夥計是義大利裔司機東尼,兩人教養及文化水平完全不同,卻展開一場南方之旅的演奏會;旅途中兩人展開趣味互動。
司機不解鋼琴家為何要入虎穴,為白人社團演奏,卻不准他一起用餐,白人旅店不能住,卻要在「綠皮書」上找黑人專用旅店…連東尼也不解挺身而出為唐打抱不平,自己也放棄白人餐廳隨唐而去,兩人漸漸建立跨越種族的友誼。旅程結束,各自返家慶賀耶誕節,鋼琴家登門拜訪司機家族,原先歧視黑人的家庭成員,鼓掌歡迎。
本屆奧斯卡還有幾項突破,兩部音樂片「一個巨星的誕生」及「波西米亞狂想曲」都獲影片及男女主角提名黑白片「羅馬」描寫一位墨西哥女傭生活的寫照及頌揚母愛的偉大,也相當看好,就讓我們一同期待揭曉。








「富而好禮」 高雄得雙拳並用


2019-02-21 23:54 聯合報  蘇復興/大學教師(高雄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中)日前到有「虱目魚的故鄉」之稱的彌陀漁村過夜,了解漁民的日常作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市長造訪高雄「鹽分地帶」他到永安參加天文文化節活動,勉勵當地居民致力於文化傳承、教育扎根和人才培養,更殷切提到把高雄打造成為「富而好禮」城市的理想。他夜宿彌陀漁會,大清早視察漁獲拍賣情形,以沙啞的聲音向記者吐露他的觀察心得:「對於基層民眾來說,吃飽一頓飯,辛苦了一整天,賺到該賺到的錢,回家看到老婆、孩子,人生就是完美的。」
韓國瑜所接觸和訴求的對象,是居住在經濟蛋白區邊陲,傳統上被界定為高雄縣海線地帶「賺喫人」,社經地位相對弱勢。即便縣市合併多年,但期望和現實的落差太大,民眾已產生失望情緒。他在這樣一個人均所得相對偏低的地區,大談文化涵養的重要性,或許有些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意味,但沒有人嫌他是胡言亂語的「土包子」。相反地,永安天文宮廟方贈他「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對聯,彌陀天南宮的信徒鳴鐘燃炮迎接,顯示民眾對他抱持相當敬意,應會認真看待他的叮嚀
看來韓國瑜有心以文化領頭羊自居,治理這個略帶草莽性格的南方港都,這當然不是容易之事。畢竟,「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廩實而後知禮義」,高雄長年債台高築,這是公開秘密,卻苦於缺乏急效藥方。「富而好禮願景誠然美好,但如果多數百姓自覺「貧而無望」,連追求溫飽的小確幸都遙不可及,這樣的施政理念只會落入「理想不能當飯吃」下場。
個人認為,想把高雄成功打造為「富而好禮」之都,必須城市發展和庶民文化兩者並進。一方面,主政者必須重視產經體質調整,尋求產業轉型,設法灌注經濟活水,看看能否出現「枯木逢春」機會。另一方面,政府與民間也要協力改造市民精神樣貌,增加其文化底蘊,培養更多具熱情,並謹守公共秩序的市民。
關於此,我想引梁啟超在民國初年針對新文化運動反思做為借鏡。梁氏曾提到「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共業」是佛家術語,泛指所有身心活動的成績他還主張,文化乃是包含物質、精神兩面的業種。人類慾望的最低限度是在物質層面至少要做到「利用厚生」地步,至於在精神層面,「人類還要求秩序、求愉樂、求安慰、求拓大」。
貴為地方首長,韓國瑜對於腳下土地的困境了然於胸,因此多次提到右拳拚經濟、賺大錢,左拳辦教育、顧弱勢的比喻,呼籲市民齊心協力,培養更優秀下一代。或許高雄人可以針對「富而好禮」城市樣貌拭目以待,並準備站穩馬步,「雙拳並用,虎虎生風」。






休息 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2019-02-21 23:58 聯合報  陳金鳳/家管(台中市),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在過年期間發紅包給民眾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金鳳/家管(台中市)
我很少對政治人物的健康關心過,韓國瑜是例外;除了他的行事作風很庶民,反應快但不亂放厥詞,說話有分寸更有擔當,這是我欣賞他的地方。
這兩天,從新聞中看到韓市長因過度勞累,不僅燒聲,氣色也不好。其實在剛選舉完,我就曾注意到,市長應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相信高雄市民們不會對他有所苛責的。
但以目前情勢看來,不是韓要不要休息,而是他根本無法休息;高雄市民或各機關團體,任何活動都要請韓加持,像發紅包這事,一發就是十幾天。高雄人請體諒一下韓市長的身體,多給他一點時間休息吧!不是非他不可的活動,就不要再勞煩他了!給他多點時間休息,他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從新聞畫面看到,連我這個不是高雄人看了都不捨呢!
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台灣的選舉簡直荒腔走板至極,韓國瑜才剛選上高雄市長,就馬上拱他選總統大位,這是愛他,還是害他
韓行事作風乾脆果斷,真誠無欺,委實異於政客,聲望居高不墜,儘管綠營府院多方打壓與醜化,都不影響他在選民心中的地位。但是若因藍營為了奪回主政權,硬把這顆負傷累累的王牌打出去,縱使坐上總統寶座,一定會折損他的身子和做人的誠信。
最近一些民調,韓均遙遙領先,民眾的熱情委實讓他難以消受,勸進聲浪不絕於耳;他表示候選人中自己身體最差,雖顧左右而言它,但也是肺腑之言;就饒過他這一次,讓他好好跟高雄人搏感情,教政治人物如何為民公僕,並交出一張翻轉高雄的成績單!






水情吃緊 靠天不如靠自己


2019-02-22 00:03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
全台水情吃緊,桃園地區農民已展開一期春耕整地,許多農民配合節約用水,採取乾翻耕地,至整地再引水灌溉。 記者曾增勳/攝影

水情吃緊,下月起,石門水庫七五折供水桃園水利會、七折供水石門水利會;更早在數日前,水利署已將新竹縣市水情由正常藍燈改為「稍緊」的綠燈。
竹科用水來源的寶二水庫蓄水不到三成,未來竹科大廠運水車滿街跑的場景是否再現?每年枯水期,用水緊張已是常態,水情持續嚴峻、是否要停灌休耕,水利機關飽受煎熬乾旱靠一場豪大雨解決,難就難在未來雨量預估。若決策失準就是數十億元損失。
豐枯水情極端,造成穩定供水困難。台灣需要更大的蓄水空間來蓄豐濟枯,只是一提到水庫就遇到重重阻力。雙溪水庫尚未核定,過去核定的高屏大湖也因未能通過預算而停擺。近幾年,水利單位致力提升水資源營運管理效率,確有成效,成功讓台灣「有旱無災」。但隨經濟發展、水利會灌區擴大及環保生態流量要求,用水需求將持續攀升,單靠水利機關仍有所不足。
農業需水量大,枯水期能否放棄一期作,儘量改旱作?嘉南水利會利用掌水工加強用水管理,度過幾次枯旱,而過去幾次農業用水打折,並不會減少產量,也顯示農業用水還有節約空間。
科學工業等園區,除了節約用水外,新開發、擴建案都承諾使用再生水,但政府腳步似乎不夠快,水量也不夠多;台塑六輕已願意自建海淡廠,其他科技大廠應可見賢思齊。只是,用能源換取水源,這在進口大量能源的台灣,真是長久之策?
台灣水資源算豐沛,只是人口眾多又豐枯不均,如何經濟有效並以傷害環境較少方式獲取需要的水源,值得大家深思,否則只好每年祈禱風調雨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