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盛治仁/九合一選舉的真正意義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九合一選舉的真正意義
◆  黃介正/「親台」是檢驗美中的唯一標準
◆  薛承泰/大學的寒流
◆  林中斌/老布希的平反
◆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  陳亮恭/一線之隔的理念與偏執
◆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盛治仁/九合一選舉的真正意義


2018-12-20 23:46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九合一選舉併公投,選務大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舉激情逐漸退去,是時候該理性思考這次公投和選舉對台灣民主的啟發。過去有人為了政治操作把公投當作至高無上民主實踐的說法,大可不必。公民投票可以補代議政治的不足,也是一個探測民意的工具,不需要上綱其神聖性。在實踐公投時,也要注意其限制和不足,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這次公投,領票投票開票等技術問題安排得極為糟糕,浪費了難以計數的社會資源,還可能影響了部分選舉結果未來這類執行問題一定要謹慎規畫
目前公投法規範不周延之處,也顯而易見。以反空汙公投為例,問選民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一%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量。試想,如果提案人提的是零點五%、一點五%、二%,或是五%、十%,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實務上,這些數字做不做的到?我不懂這個議題實務上的可行性,要表達的重點是如果存在有公民投票的題目和其結果,是一個事實上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來投票?審核的機制何在?
同性婚姻議題部分,最為人詬病的是同樣的題目正反雙方同時存在。例如同意國中小不應該實施性平教育,和同意國民教育各階段都要實施性平教育的兩互斥案,如果都通過該怎麼辦?比票數?再投一次?還是丟給大法官解釋?解決機制何在?為何未將互斥的題目合併成一案?
另外這次公投題目民眾普遍的反應是看不懂文字,或是不理解其影響。例如以核養綠公投中的廢除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條文的效果,到底是廢除核電廠還是支持核電廠運轉,就讓我有幾位朋友因看不清楚而投出和自己意願相反的票。廢除停止運轉的條文,等於可以繼續運轉,這種否定再否定的邏輯,真的不適合用來作為公民投票的題目。
上述的問題在理論上當然是有解方的,但是在實務上卻是困難重重。照理說,應該可以有個機制來統合問題,把互斥的題目合併,把公投題目明確化、簡單化,並且確保提出公投的內容是可執行的。但是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一個具備公信力的機關主責中選會從收件審查過程一路以來的不中立,讓人民沒有信心把這些功能和權力委託出去。最後只能讓各提案人自由發揮,引發上述的後遺症。
歷史的發展往往很諷刺。長期高舉公投民主價值的政黨,修法降低門檻之後,結果在公投結果上大大跌了一跤。所有的政治主張,還是應該要回到初衷和自己信仰的價值,而不要把價值當作可操弄獲利的工具。公投也好,選舉也好,不能結果合乎己意,就讚揚民眾的智慧和民主的偉大。不合己意時,就是人民跟不上和民粹的勝利。不管輸贏,都應該尊重民意,自我反省
對我而言,這次選舉最大意義,就是證實台灣已經有至少十至十五%的選民,會在不同的選舉中改變支持的政黨對象,一來一往的劇烈變化讓憑藉黨派和意識形態綁架選民的傳統政治板塊不復存在。不管這次的贏家或輸家,都必須憑個人性格、表現和政績贏得選民認同,真正進入「垃圾不分藍綠,白色最容易髒」的去黨派化、去顏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