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長文:反對公投 更該去投不同意票
◆ 聯合筆記/法律人的目無法紀
◆ 揚棄惡質民主 韓國瑜樹立典範
◆ 奧步可怕 誰聽正義嗚咽
◆ 韓式「天龍八不」 對手攻擊反傷己
◆ 雙雄辯論/一個給希望 一個編預算
◆ 有人售後不理 有人解決問題
◆ 李安之憾…文化失去高度 不知客要款待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法律人的目無法紀
2018-11-19 23:3 6聯合報 蕭白雪
中選會11月2日修改已公告公投公告中政院意見書內容,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違反公投法規定,不得刊登新意見書內容於公報,但遭中選會反控審理程序違法,照樣刊登於公報。受影響的下一代幸福聯盟再控中選會褻瀆民主,主委陳英鈐應下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不是很受國人關注的行政法院,最近卻引來各界關注,從黨產會到中選會的作為屢遭法官批違法,到接下來可預期如浪潮般的大量年改訴訟,難怪不少法律人愛說:台灣真是公法學界寶庫。
從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台灣已歷經三位畢業於台大法律系的總統,當今內閣官員內的法律人更不用說了,不只內政、法務、教育部長是法律人,金管會、黨產會、中選會這幾個本應獨立行使職權的機關,現任主委不是知名律師就是法律學者,但政府作為卻未見因此更重視法治。
當行政院發言人在政院記者會中,公開談論普悠瑪事故的司機曾吸毒及驗尿結果,滿朝法律人沒有人提醒她不適當;對照當初為了特偵組公布立委柯建銘關說司法案件的電話內容,民進黨多少人對辦案人窮追猛打,對照如今標準,所有人都噤聲不置一詞,難怪有人感慨「人權標準因人而異」?
中選會在此次選舉及公投規畫與準備過程中,爭議百出,從拒收補件、到公告、公報都出現可議瑕疵,選前一周接連幾案都遭法院指責違法,理應客觀、中立的中選會,還沒選舉就已發生這麼多爭議事件,只怕開票結果出爐後,引發更多法律訴訟戰。
過去打著人權旗幟、如今進入政府體系的明星律師、學者,誰不強調「程序正義」之重要,如今掌權後,許多作為卻宛如「我說了算」,視程序正義如無物。
目前的內閣官員到監察委員,許多人過去最愛批評檢警調洩密、違反偵查不公開、違反無罪推定原則;如今,官員三不五時就公布特定案件內容,為了追查詆毀元首言論,情治單位監控特定社群、特定人的發言,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法律人治國,如果沒辦法讓法治的種子在台灣生根、讓人人都適用同樣的人權法治標準,不因黨派、顏色、立場而有不同;如果法律人掌權,只是讓民眾見識到懂法者如何玩法,標準不一,如何期待民眾知法、守法?
陳長文:反對公投 更該去投不同意票
2018-11-19 23:39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十公投案將與九合一選舉合併舉行,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親自張貼公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將迎來公投法修正後首次「十項公投綁大選」,年滿十八歲公投首投族六十萬人。有些團體呼籲「拒領、拒投」來反對某項公投,筆者提醒:這是舊法時期的認知,而在現行公投法:反對提案,就該主動領票,並投下反對票。
降低門檻後的現行法過關條件: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達到「投票權總人口」四分之一(四九五萬票)以上。可見「拒領票」達不到「反對」效果,反而可能放任提案通過。
但這一論述似與公投主文不符,該主文是:「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民國109年(二○二○年)東京奧運?」文義解釋,台灣選手會不會以後「只能」以台灣為名參賽?如果領銜人主張「先以台灣名義申請看看,被否決就續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那麼較貼近的主文也許是:「你是否同意,『優先』以台灣為全名…」
按照公投法規定,「提案內容不能瞭解其提案真意」者應予駁回,若領銜人的主張與主文確有不符,是否該考慮重新提案以求精確?
假設東奧正名公投通過,而我國選手依然只能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那算不算政府違背公投決議?
最後,不得不談談,在公投審議中迭出爭議的中選會。第一,對以核養綠公投,法無規定補件期限,中選會卻堅持「不能補件」,被法院裁定違法。而公投法規定,應於投票日廿八日前公告,中選會卻允許行政院補送理由書納入,十一月二日(投票前廿一日)重行公告第九案到十五案,被法院裁定「假處分停止執行」;不過,中選會卻以「未獲通知表達意見」為由要提抗告,以「來不及重印公報」為由,不打算重印,繼續發送公報。
中選會一頭往前衝,讓監委高鳳仙不解。反核食公投領銜人郝龍斌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法院十五日開庭,法官罕見當庭質疑中選會態度「視法律為無物」。
中選會違法與高度爭議的處分,可能有利特定陣營政治利益,已影響中選會的公正性。中選會的一小步,卻是行政機關違法亂政的一大步;若中選會能以「時效理由」不顧司法裁定,那未來「印錯選票」是否也將錯就錯?
民主國家以憲政及民意為依歸,民意由選舉來體現;獨立機關中選會,必須確保公正選舉。不論這「難看作法」在法院如何收場,都已凸顯陳英鈐主委不適當、不適任。
萬一十一月廿四日選務發生爭議,如何充分信任陳主委能公正處理?為了台灣的民主好,請陳主委在選前請辭吧。
‧ 看不懂公投案在說什麼嗎? 白話文版讓您一目瞭然
‧ 投票必看!10公投綁大選好複雜 圖解教你怎麼投
‧ 「以核養綠」成案! 一次看懂年底大選「10公投」
李安之憾…文化失去高度 不知客要款待
2018-11-19 23:53 聯合報 郭雅若/教會傳道人(新北市)
金馬55蒙上政治陰影,執委會主席李安(左二)與評審團主席鞏俐被媒體包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客要一味的款待」─聖經。這是保羅寫給羅馬地區,由許多族群組成的教會勉勵他們接待外客的一句話。
存在地球上最古老的閃族所衍生的後代,其中包括今日猶太人、阿拉伯人、敘利亞人。閃族遊牧生活的傳統,有一項好客之道,在無疆界遼闊的大地,一個陌生的旅人,可以對毫不相識的定居家主提出:我今天要在你家裏做客,主人不只不能拒絕,更認定這接待是人間至福,那是最無地域與族群意識的極大善意!
今日中東地區各族群同為閃族後裔,卻揚棄這好客傳統,兄弟鬩牆,彼此殘殺,不共戴天的世仇,無一日和睦,無一刻和平!
多年來,原是華人圈電影文化盛會的金馬獎,在台灣九合一選舉前夕舉行,卻出現統獨的政治語言。或以言論自由,或高舉政治正確。發端者自謂是備稿致詞,而對岸來客亦順理回應,事後文化主管者亦以濃濃的政治味響應得獎導演之言。
自由!自由!大哉言!人應認知在有所為的自由概念之上,存有更深刻有所不為的自由。不存在抉擇的自由,並非真正的自由。自由原不是只要一己喜歡就可以,正如自由主義大師胡適先生的忠告: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所揭示的自由,存有尊重與寬容。存有同為人應有的同理心,更是耶穌教導的核心:愛人如己!
儒家講禮重教,原就本乎這作人的普世性價值。西方文明,平常人家就有對來客說:願你居此有如家之感!主人有待客禮,客人有如歸感,那是可以拋棄意識形態、政治觀點、族群立場的人間美善!孟子說了重話:無辭讓之心,非人也。孔子更說:君子和而不同!人與國都可以大度的求同存異,這是君子之大和!
今日台灣仇恨政治對立,為一己之勇,一黨之利,常挾外以對內。一個分裂社會,所有語言高度政治化,絕非台灣全體之福。
當文化失去應有高度,藝術適時介入政治動員,而於其上,本應存有的人類普世的共同價值,人性應有的相互溫暖,這乃是更崇高於政治及文化之上的文明。藝術要表達的,演藝者要扮演的,文化人要承擔的,不就是這作為人的角色應有的寬厚包容!此次金馬盛會,我們卻匱乏不如!
以世界級李安導演的一句話,為此一盛會的遺憾作總結:「大家都是我們的客人」!
奧步可怕 誰聽正義嗚咽
2018-11-19 23:41 聯合報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
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投票日前一天,陳菊陣營在夜裡11點召開記者會,宣布黃俊英發放「走路工」抓到了,記者會由陳其邁主持。事後證明黃俊英並未發放「走路工」,但他已經以1114票之差落選。圖為當時陳菊陣營開記者會指控黃俊英賄選的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但吳敦義有兩個身分:眾聲批評他的是黨主席的身分;另有一身分,是他胸中藏著兩件「大恨」:一是與他切身相關的「緋聞錄音帶事件」,二是黃俊英的「走路工事件」。兩件事的共同主題,都是高雄選舉時,他和黃俊英在民進黨奧步設計下,不僅由勝而敗,且幾至身敗名裂。
事隔二十年,真相已明,全係莫須有。但當事人的感受,與社會道德性的評斷,到底不同。所以,第二個身分裡的吳敦義是血肉之驅的「人」,和常人一般有喜怒哀樂,對陳菊的批評,是受害者對加害者的指控。
吳敦義在假錄音帶事件中,被製造成為一個好色之徒,而且居然還出現一位自稱是「音判專家」的學者,說錄音帶中的男聲便是吳敦義。經過政治操作,辱罵聲鋪天蓋地落在他身上。他因而敗選後,將錄音帶送到美國作專業分辨,證明錄音帶中的男聲是編造的。
黃俊英是中山大學教授,也是吳敦義任市長時的副市長。「走路工事件」發生在投票前夕,依選罷法規定,一切選舉活動必須在投票日前一天晚上十時前結束,但民進黨的陳菊陣營卻在十一時召開記者會,宣布黃俊英發放「走路工」抓到了,記者會由陳其邁主持。記者會實況此後重播數次,兩家綠色電視台以跑馬燈方式不間斷播出,第二天投票日上午,時任總統的陳水扁也強調「高雄市長選舉抓到了走路工」散布這件事。
當陳菊陣營召開記者會時,黃俊英已依法停止選舉活動,完全失去反擊能力,結果以一,一一四票之差敗選。
發生這兩件事情時,我都在高雄。吳、黃二位我都認識,他們受辱被批時我還幾次和他們見面。我深切感受到他們的憤怒卻又無奈。記憶中特別深刻的是,黃俊英在額前綁著布條,上書一個「怒」字,隻身坐在路邊。
數日後,黃俊英競選團隊有幾人來看我,希望我表示看法。相談四小時,我建議強硬到底。不久接到黃俊英的信,言詞中感覺出他心灰意冷,後悔踏入政治。我回信規勸顯然無效,從此他鬱鬱寡歡,兩年後逝世。
吳敦義沒有像黃俊英一般有激烈言行表示,這應與他持續行走政壇有關。但他顯然沒有忘了這件事,不久前他在一次私人聚會中,一吐胸中塊壘,所謂「相打無好拳,相罵無好言」。他以不雅詞句批評陳菊,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
把吳敦義的談話放在這次高雄市長選舉中,毋寧也是對選民及對韓國瑜團隊的一種提醒,便是以自己及黃俊英的慘痛經驗,告訴他們民進黨的奧步多麼可怕。韓國瑜不是還廣徵民進黨可能的奧步嗎?他想到的有一○八種,徵求的結果據說有六千多種。國民黨多年來聞民進黨奧步而色變,在十一月二十四日投票前甚至投票後,預想到的和預想外的奧步,都得戒慎恐懼會出現。
壯哉韓國瑜,他說寧願乾淨地敗,不願骯髒地勝。吳敦義和黃俊英故事中的民進黨,是骯髒地勝,不過錦標只有一方可得,楚漢之爭,劉邦建國,項羽自刎。凱歌聲裏,誰聽得見正義落寞的嗚咽。
揚棄惡質民主 韓國瑜樹立典範
2018-11-19 23:45 聯合報 陳國祥/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韓國瑜造勢晚會演說時表示,面對選舉以來抹紅、抹黃、抹黑的言論,他希望,「2018要有場真正乾淨的選舉,寧願乾乾淨淨輸掉,也不要骯髒贏得這場選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寧願乾乾淨淨地輸掉,也不願骯骯髒髒地贏得這場選舉。」壯哉斯言!
韓國瑜這番深明大義的宣告,他真的做到了,所以有資格如是說,他的言行不僅為選舉立下典範,更照映台灣日益卑劣的惡質民主。
起步時深屈下風,所屬政黨低居在野,依照台灣政治常態,韓國瑜應該口噴烈火,焚燒執政黨,焰衝陳其邁,但他不但不口出惡言,還再三申明「高雄價值」精髓在包容。他真的包容對手,只做政見攻防,不做人身攻擊。他面對民進黨上上下下窮凶惡極的抹黑染紅,承受綠營裡裡外外無邊無際的攻訐辱罵,他不屑於以牙還牙,對實在太過分的汙衊栽贓,則訴諸司法討回公道。
「當別人低劣攻擊,我們要高尚回應。」歐巴馬夫人蜜雪兒這碗心靈雞湯,他喝出美味更付諸實踐。台灣政治及附隨其後的某些媒體、名嘴及酸民,日以繼夜施展語言暴力粗鄙攻擊對方,早成為家常便飯。韓國瑜反其道而行,為台灣端正政治論述與選舉競爭立下典範。
藍綠撕裂是語言暴力的必然產物。韓國瑜超脫藍營廝殺的兩極對立戰法,超脫政黨認同的界限,力圖從民眾的共同立場上發抒普同心聲。他揚棄藍綠對抗,不忍在深刻的裂痕上舉刀批砍,不願在怨懟的仇恨上添柴加火。韓國瑜從居於劣勢到旗鼓相當,都堅持不激化、不挑撥,他為舒緩藍綠對決創造了範例。
藍綠對峙背後的心理分歧,其實主要是身分認同,由此導生歧異與衝突。正如政治學家福山所說:「民主社會正在被日益細化的身分標籤所分裂,…除非這些自由民主國家能夠恢復對人類尊嚴的更普遍的理解,否則將使自己和世界陷入持續的衝突。」韓國瑜理解台灣政治分歧與衝突的根源,他不願仿效惡質政黨與政客,無原則不負責地撕扯身分認同。他繞過去了,尊重每一類身分的尊嚴,共同從整體去思維,合力尋求解決困境的方法。
他找到的藥方是輕政治、重經濟,呼籲大家將意識形態鬥爭拋諸腦後,集中心力從經濟層面上尋求解決方法。他的挽救門路或許略嫌簡陋,但卻道盡台灣經濟停滯、民生疾苦的根源,就是拚政治、輕經濟,台灣的民主愈來愈被認定是弱化經濟的肇始淵源,高雄正是其中翹楚。除非把經濟的思維與行動拉升到頂層位階,淡化政治與意識形態紛爭,否則台灣必將繼續沉淪下去。
韓國瑜捲起風潮,絕非純因選戰韜略高超所致,他所言所行有如照妖鏡,映射台灣民主的偏倚與異化,他激引民氣的熱潮,更指引台灣民主新政的興革方向。即使選戰未贏,也已贏得導正台灣民主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