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海嘯十年後的世界新變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1529/web/

.聯合報社論/六成八不支持兩岸政策,蔡英文不在乎?
.聯合報黑白集/保護台灣史諾登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海嘯十年後的世界新變局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海嘯十年後的世界新變局


2018-09-17 01: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因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而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迄9月中旬已屆滿十周年回顧金融海嘯引發的一連串動盪和全球局勢變遷,十年後的世界較金融海嘯之前已變得完全不一樣,而且這場金融浩劫的餘波仍持續將整個世界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變局
金融海嘯帶給世界改變是空前的,首先,政府的角色被重新定義,尤其中央銀行承擔起「救世主」角色,雖然及時遏阻了一連串金融危機,但也種下了更多難以控制的巨大變數。
在民國97年(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聯準會(Fed)以擴大資產負債表方式,在六年間祭出三輪量化寬鬆(QE)政策,在金融市場投入近4兆美元,同時也帶動歐洲、日本、英國等全球主要國際央行紛紛跟進,大量印鈔救市十年之間,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從民國97年(2008年)的3.68兆美元暴增至逾16兆美元,擴大了四倍多這種扮演「救世主」角色、無限度撒錢的「非典」貨幣政策,帶來的是一個超低利率、信用不斷擴張、資金到處泛濫的金融環境,也製造出另一個更大的金融泡沫
迄今年8月,全球債市規模已逾57兆美元,是金融海嘯前的二倍;到民國106年(2017年)底,全球股市市值占GDP比重近113%,和金融海嘯前114%的水準相當;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及IMF數據,全球政府及私人債務占GDP比重都達到歷史新高;可以說全球央行共同製造出一個更大的泡沫,來化解因泡沫崩解所造成的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等接續的風暴。但央行終究不是上帝,在製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泡沫後,能否藉由緩步升息及逐漸縮小資產負債表規模以讓經濟及金融市場「軟著陸」,恐怕沒有任何專家敢打包票;這也是「新末日博士」羅比尼警告2020年可能重演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
新興市場可以說是全球信用擴張的受益者,但也是受害者。在金融海嘯後,全球高唱「經濟再平衡」旋律,意指美、歐因次貸風暴受內傷嚴重,新興市場國家將趁勢崛起,成為促進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而美、歐、日、英等QE釋出逾10兆美元資金,有相當大的部分竄入新興市場國家,用錢堆砌出繁榮的假象,但好景不常,在美國QE退場並轉而升息後,大規模資金開始從新興市場撤出,很多國家正面臨資產泡沫崩解及貨幣危機。據日本野村控股最新報告分析,目前包括斯里蘭卡、南非、阿根廷、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和烏克蘭等七個新興經濟體面臨匯率風險,其中除南非和巴基斯坦外,其他五個國家已陷入匯率危機或接受IMF援助計畫
中國大陸金融及經濟變化,更如洗三溫暖。美國聯準會自民國98年(2009年)3月開始執行QE後,導致美元長期弱勢,也讓中國趁勢崛起,吸收大量外來資金,外匯存底從不到2兆美元,迄民國103年(2014年)中遽增至3.9兆美元,增加近一倍,人民幣一度成為全球最強勢貨幣,對美國龍頭地位構成強大挑戰
但是,美國QE退場及開始升息後,民國104至105年(2015至2016年),大陸歷經多次股災及人民幣遽貶危機,外匯存底減少近1兆美元,被市場吹捧多年的「中國夢」遭遇重挫,直到民國106年(2017年)大陸經濟才逐漸回穩,10月中共19大又重塑「中國夢」,再度強化大陸內部對未來經濟的憧憬。未料19大後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大陸引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強烈的疑慮,川普政府從今年3月起更發動對中國一波又一波的貿易戰,展現粉碎「中國夢」的強烈意志,而北京當局顯然已有不認輸、打持久戰的準備;「一山不容二虎」,美中掉入西方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而不可自拔,無疑是十年來世界經濟最大的變局。
金融海嘯改變了全世界,未來十年,我們可能面對的是一個變化更大的新世界,世界各國要有坐雲霄飛車的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保護台灣史諾登


2018-09-17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組成的「很震撼」戰隊,在監察院前上演行動劇,公布張天欽等人及「促轉會」三大罪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張天欽事件曝光的關鍵人物吳佩蓉,現在亦成目光焦點。有人讚美她是勇敢的「吹哨者」,但也有綠媒直接叫她「抓耙仔」,並有中評委要求懲處她。
吳佩蓉在綠營並不算初生之犢,政治路艱險,她不會不知。所以,她坦承揭露事件的心路歷程,表達抱歉再抱歉,對某些綠營人士譏她「自絕於政治圈」的後果顯了然於心。
這就是「吹哨者」應得的下場嗎?政治現實殘酷,有時確實如此。全世界最有名的吹哨者史諾登,將美國國安局的秘密監聽計畫洩漏給媒體,讓大眾了解政府監聽有如天羅地網。在很多美國人心目中,他是英雄,有人主張他應獲諾貝爾和平獎。事實上,史諾登被吊銷美國護照並受刑事指控,至今滯留在俄國接受政治庇護
吳佩蓉的下場也許不會這麼慘,但她揭發弊案卻必須道歉又辭職,這是政府對待「吹哨者」的標準嗎?去年金管會為嚴查金融企業,大力鼓勵內部檢舉,積極推動「吹哨者保護機制」政府想要殺雞儆猴時,就極力鼓勵吹哨者站出來;當吹哨者的揭弊讓政府難堪時,難道犧牲他就無所謂看吳佩蓉的處境,戰戰兢兢,百般道歉,卻不見政府表揚其勇敢義行
近日網路已有人攻擊吳佩蓉為假正義之名的「天真巨嬰」,看來,未來她的日子不好過。台灣社會應對揭弊者給予更多支持,尤其一個以「促進轉型正義」為名的機構出現吹哨者,她竟只能默默致歉而去嗎






聯合報社論/六成八不支持兩岸政策,蔡英文不在乎?


2018-09-17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日益惡化,卻見不到改善跡象。根據本報的民調,民眾不滿蔡總統兩岸政策的比率已高達六成八,滿意者僅一成九,顯示這是一個完全失敗的兩岸路線尤其,蔡政府藉兩岸政策掩護其台獨和去中國化意圖,不僅造成台灣內部的分化及「自我削弱」,也引發中共的外交及軍事打壓蔡英文的兩岸路線若不調整,將對台灣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本報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已持續進行了九年,從今年的數字看,呈現了令人擔憂的變化。除了民眾不滿蔡總統兩岸政策的比率大幅攀升外,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欠佳的比率也高達五成一,較去年增加了六個百分比。相形之下,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好感度」,則升到了五成七,較蔡英文剛執政那年增加了一成三。在近兩年陸客來台觀光驟減之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逆轉。
根據這項調查,在官方互動層次,兩岸在外交、政治、軍事等層面代表「情勢緊張」的指標均創下新高。相對的,在民間交流層次,台灣民眾不論西進就業、創業、定居,或讓子女赴大陸念書的意願,也都攀上新高。換言之,民眾感受到兩岸關係的冷熱變化,在承受這些動盪折磨之餘,不少人決心拋開政治的羈絆,選擇走自己的路。
諷刺的是,蔡英文雖不斷高呼「維持現狀」,但兩岸客觀形勢與民眾的主觀意願均已漂離原地。主張維持現狀者雖仍居多數,然不論狹義(永遠維持現狀)或廣義(加上維持現狀以後再統或獨),都淪為新低。在蔡英文主政下,主張獨立的人已降回二成四的基本盤,其中「緩獨」有向「急獨」靠攏的情形;但是,支持統一的人也達到二成三的新高,形成與獨派抗衡之勢
亦即,兩岸間客觀形勢的發展,並不隨主政者的意志而移轉,甚至與其願望背道而馳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讓六成八的民眾不滿,也造成社會撕裂,中間消失,統獨兩極分化更為明顯因此,愈來愈多對政治厭煩的人選擇「用腳投票」
中共的對台策略,是一邊強力打壓民進黨政府,一邊施惠於台灣民眾。反觀蔡政府,對於中共的打壓沒有多少反制能力,對於對方之施惠則以限制或懲罰台灣民眾作為反制武器。由於蔡政府的反制經常失去準頭,看不到效果,卻不斷傷害自己的人民,當然是不智之舉。蔡英文常高呼「團結的台灣絕對不會被擊倒」,但台灣社會不斷受到民進黨政府分化,何來團結當蔡政府的兩岸手段總是以「懲罰人民」為武器,這只會讓民眾更離心離德,又要如何呼喚團結
換一個角度看,兩岸關係惡化,蔡英文明顯失卻民心,但北京其實也未能收服台灣人心。在「惠台」措施誘惑下,台灣民眾赴大陸就業、創業、求學的意願都明顯提高;然而,中共對台灣的外交、國際活動及運動賽事等打壓,同樣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中共多年來設法爭取台灣民心,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政府的印象原逐漸改善,去年的好感度原已達四成的新高,今年卻一夕翻轉,半數以上台灣民眾又對大陸政府印象轉壞。不難想像,應與中共近期連續奪我三邦交國,及打壓東亞青運有關。這點,北京慎勿輕忽。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兩岸火車對撞,其實只會造成雙輸,台灣必然犧牲慘重,大陸則因霸道而失去民心。我們更要提醒的是,當民眾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方式已感到極為不耐,一個自稱「謙卑」、「有溫度」的政府無論如何不能對民意視若無睹,而必須作出妥適的調整,減少錯誤決策對人民的傷害。所謂「錯誤的決策比貪瀆更可怕」,蔡英文可能落到比陳水扁更惡劣的評價,這就在她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