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公投騙很大
.經濟日報社論.產業拚升級 須突破政策盲點
經濟/產業拚升級 須突破政策盲點
2016-10-14 00: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包括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以及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等人,都先後提出對台灣產業政策的建言。這些來自重量級企業人士的呼聲,其中有不少重要的觀察與建議,不僅提供產業發展的具體方向,也指出當今產業政策諸多盲點,值得再做進一步闡述。
劉德音提出的具體建議包括,政府對產業政策要有正確選擇,產業升級要跟先進國家多交流;彭双浪則表示,台灣目前不只有五缺(缺錢、缺人、缺地、缺水、缺電),更重要的是欠缺「產業政策」;蔡明介則指出,在重要的趨勢產業如人工智慧,台灣在經費與速度上都要再加碼。
對於這些來自企業界的建言,本報社論已多次討論觸及,在五大創新產業已進入規畫執行階段時,有必要再提醒三項重點方向,做為產業政策調整的參考。
首先,小國寡民的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政策的制定上,必然要以挑戰全球市場為目標。事實上,過去台灣科技業能夠大放異彩,都是因為在全球舞台取得名列前茅的地位,因此,科技業要成功,只有打世界盃一途,不能只在小區域成為贏家。
這種科技業的成功方程式,與傳統產業或服務業明顯不同,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若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政府推動的產業政策,大多偏重本地或區域市場,較少有面向全球的視野與規劃,且政策上強調南向發展,對於業務擴展或有幫助,但整體政策對於產業立足國際市場著墨不深,也難怪業界要提出,台灣產業升級的關鍵不是跟技術比台灣落後的國家往來,而是要與技術比台灣更先進的國家交往。
此外,近年來全球資通訊產業快速併購成長,對岸中國的產業實力又日益壯大,台灣科技產業的規模與資金實力都已被狠拋在後,在人才、資源都受限的情況下,企業更要思考如何借力使力,不管是想建立供應鏈的歐美大廠,或是積極發展民族工業與自有品牌的中國廠商,都應該是合作的對象,如此才能廣泛引進更多人才資源,發揮槓桿的巧實力。
只是,在產業結盟部分,新政府已有預設立場,對於陸資來台投資多有限制,也阻礙台灣企業與大陸市場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此項政策如今也已引發連鎖效應,目前對投資台商企業最有興趣的仍以大陸資金為主,將陸資擋在門外,讓台灣在國際結盟的版圖上,少掉了中國這一大塊拼圖,對產業的均衡發展相當不利。近來政府宣誓舉行國際招商大會,儘管有外商企業配合演出,但最後實際投資金額能否達到宣稱的數字,仍有待驗證。
最後,面對未來更大的挑戰,要想進行紮實的產業升級,就得從源頭的基礎研發著手,新的產業政策也應針對未來的產業趨勢,趕緊補足過去投資不足之處,例如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大趨勢上,在基礎研發及軟硬整合部分,都相當重要,需要產官學研有充分體認,並且集中力量全力發展,才能確實獲得成效。
不過,目前許多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看不到長遠的規劃,只想短時間取得成效,這種短線的作法,對於產業轉型升級的幫助很有限,甚至淪為決策過程倉促粗糙,遇到批評就快速轉彎,只會讓產業政策成效大打折扣。難怪業界會提出,對於人工智慧此項重要的技術發展,台灣相關的經費投入只有200萬美元,即使再增加變成2,000萬美元,都還只是先進國家的零頭而已。
產業政策的制定攸關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影響相當深遠,在台灣陷入產業轉型升級的困境時,更需要產官學研各界密集的溝通,透過更周延的程序凝聚共識,才能對各種產業趨勢及台商競爭力有深入評估,如此也才能在有限的人才及資源中,找出一條確實可行的產業發展政策。
聯合/公投騙很大
2016-10-14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三次博弈公投票,2009年印「澎湖博弈公投」(左)、2012年印馬祖「博弈公投」(中),澎湖青年陣線質疑,2016澎湖博弈公投票簡稱「同意觀光特區」(右),立場偏頗。 圖/澎湖青年陣線提供
在台灣,政治被奉為是一種高明的騙術;而即使是打著「民意」招牌的公投,也常在發動過程中夾帶江湖郎中手法來騙票。
澎湖周六要舉辦的博弈公投,選票上印的是「是否同意觀光特區」,未見「博弈」二字,只在說明欄長串小字中藏著「觀光賭場」字樣。綠色執政的澎湖縣府如此作法,被反博弈人士控訴「騙很大」,有欠光明磊落。
在公投上玩花樣,並非澎湖的創新發明;若要認祖歸宗,祖師爺非陳水扁莫屬。二○○四年,陳水扁因擔心無法連任,強推「強化國防」及「對等談判」兩個「防禦性公投」來綁大選,真正目的是要拉抬選情。結果,公投沒過,他自己倒是順利連任,公投當了其墊腳石。
二○○八年,游錫堃也領銜提出「討黨產」及「台灣入聯」兩項全民公投,結果均未過關。八年之後,民進黨仍不罷休,乾脆自己設置「黨產會」追討國民黨黨產,並繼續利用綠營周邊團體推動以「台灣入聯」。比起政治人物的居心叵測,公投的結果,似連「僅供參考」的價值都不如。
澎湖博弈公投前夕,蔡總統出來踩煞車,說「博弈不是地方發展的唯一方法」。這話說得好,儘管掃興,但在財團把澎湖地產炒得火熱之際,也許能發揮一點提醒作用,讓澎湖人再想想。問題是,澎湖人苦等不到的發展,蔡英文可有「唯一」之外的解方?
就像社子島的i-voting,在柯文哲的方案無一受到青睞後,如今已下文杳然。
聯合/從游移觀望的人事看政府用人困境
2016-10-14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丁克華(左)、沈榮津(右)。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政府最近有兩大人事案引起關注,一是金管會主委丁克華請辭,主委一職由副主委黃天牧代理;其二是中鋼成立四十五年來首見董事長難產,在空窗三天後,政府指派經濟部次長沈榮津暫代。黃天牧被問到是否有接到閣揆林全的徵詢時,答稱:「沒有,我想我只是扮演好一個代理的角色。」至於沈榮津代理中鋼董事長,外傳政府目前對其代理「沒有時間表」。
眾所共知,金管會與中鋼當前面臨的局勢並非平靜無波。兆豐與樂陞兩案折損了上任僅四個多月的丁克華,綠營寄望丁下台後能劃下防火牆,以免民眾怒火燒向政府。但在兆豐金前董座蔡友才與樂陞董事長許金龍被羈押後,案情並未降溫,有繼續延燒之勢;黃天牧面對這兩大案,以「代理」的心態任事,加上未獲府院的充分信任,將是嚴重挑戰。
中鋼是國內鋼鐵業龍頭,但近年面臨大陸鋼廠的挑戰,營運已不像過往穩若泰山;去年中鋼單月營運首見虧損,已見警訊。近期大陸寶鋼與武鋼兩大鋼廠擬合併,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鋼廠,面對大陸鋼廠掀起整合的風潮,中鋼要如何迎戰,不僅中鋼員工關心,中鋼百萬股東更是著急。然而,政府卻派了在台北上班的經濟部次長兼任以高雄為大本營的中鋼董事長;這兩項工作都非閒差,試問,沈榮津能妥善兼顧經濟部與中鋼業務嗎?
新政府因搞不定人事而以拖待變的案例愈來愈多,顯示蔡英文的人才庫捉襟見肘。以黃志芳為例,原定派駐新加坡後,「新南向辦公室」的業務即由鄧振中和傅棟成分別代理,絕非正常的安排。此外,施俊吉的大政委工作尚未展開即調任證交所,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暫代台肥董事長等,皆是類似模式。究其原委,除因蔡總統囊中人才不足,或因太多綠營人士同時覬覦,利益無法擺平,只好以拖待變。
政壇盛傳,丁克華表面上是因兆豐與樂陞兩案去職,但真正讓他一刀斃命的,是民進黨不滿他在兆豐案中辦不出國民黨洗錢的證據。因為,新政府現正積極處理國民黨黨產,掐住國民黨的金流正是致命絕招,黨產會必須靠金管會與財政部的協助,才能達成綠營預計的目標。這和綠營名嘴當初信誓旦旦指控國民黨涉及兆豐洗錢一樣,都是先射箭、再畫靶的政治操作。
中鋼擁有國內最多的股東,又是南台灣產業一霸;台肥則是國內最大的肥料供應者,對農民權益影響極大。掌控中鋼與台肥的人事,不單掌控產業上下游,也掌握重要政治資源;正因如此,新政府在安排人事時,才會有諸多政治考量,並要兼顧黨內派系的利益平衡。以中鋼董事長人事為例,高雄市長陳菊雖否認介入這次人事,但從中油被迫將總公司遷往高雄、且由出身高雄市府的陳金德接任其董座看,中央在決定中鋼董事長人選時若說未考慮陳菊的意見,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蔡英文選前一再強調,民進黨執政後,在政府人事上絕不會「整碗捧去」;但她上任還不滿半年,這項承諾即在派系壓力下無法守住。且看,獨派對「老藍男」的進逼,丁克華下台只是第一張骨牌;其餘如綠媒討伐甚烈的央行總裁、財政部長等,也都是劍指目標。蔡總統「不會整碗捧去」的承諾,目前看來,跳票只是早晚的問題。
「整碗捧去」不僅是政治問題,民眾更關切的,是新政府用人是否重顏色更勝於重專業。以金管會為例,兆豐案凸顯政府對海外金融機構的監管已出現嚴重漏洞,這需要從制度面全面補強,而非移送幾位前財金主管即可了事;頻頻以「代理」方式掩蓋人才不足的窘境,其實無補於事。至於中鋼、台肥等企業都是上市公司,政府用人不應只為應付黨內壓力而任意分贓,董事長的任命更須考慮專業條件,才對得起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