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專家之眼】除台灣接管準備外 廈大研究所另文涵義為何

◆  【專家之眼】除台灣接管準備外 廈大研究所另文涵義為何

◆  【專家之眼】「去全球化」趨勢下 看中美博弈與產業布局
◆  【專家之眼】大陸統一台灣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專家之眼】怎的?「班班喝鮮乳」變「班班喝保久乳」
◆  【專家之眼】永續喊假的?何以政府永續債發展牛步








【專家之眼】除台灣接管準備外 廈大研究所另文涵義為何


2024-08-22 07:02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廈門大學的海峽兩岸城市規畫研究所近期發出「盡快啟動台灣接管準備」一文,雖然該文已遭下架,但早已在網路上引發議論。(中新社)


兩岸關係久未聽到好消息了。雖然大陸有持續舉辦交流活動、人民往來逐漸恢復的統計數字、福建也有融合示範區、離島旅客往來,與賴清德政府釋放的「善意」,但能不被扭曲而讓人民眼觀共見的,還是少數,反倒是政軍壓力消息較為人知。在這種氣氛下,廈門大學海峽兩岸城市規劃研究所最近連續丟出了敵意見解。這對關心兩岸人士來說,本是小事,但能炒到如此受矚,可知有力量持續希望兩岸不安外,見解反映的一些涵義也值得稍加留意。

該所近月發布兩篇博取注意的文章。關於機構特色與影響力,廈大夙負盛名的對台研究單位專家表示,該所非大陸對台研究體系單位,或曰這是小機構,文章也無代表性。換句話說,該所作的報告,中共高層應該是看不到的。

然而,還是有值得留意之處。限於篇幅,僅談七月該所「關於台商撤離後工業用地的處置」一文。該文表示隨國際營商環境變化,大量台商開始撤離大陸,將企業遷往東南亞、印度,許多大陸地方政府用高價回購台商閒置的工業用地,結果造成台商用大陸政府回購土地的錢,支持其產業外遷至其他國家,這實際上是在配合美國將產業鏈遷出大陸的策略,是變相的「資敵」;文末建議中共對已撤資企業一樣要按照土地稅收承諾納稅。

該文讓人覺得奇怪之處甚多。例如對於大量台商開始撤離大陸的指涉,與中共官方與媒體公布的數字不同,也有異於我工總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對已投資大陸台企所做的「中國大陸台商投資動向及產業分布研究調查」,當時結果指出,超過九成的業者仍選擇持續在大陸營運;而中共地方政府預算有限,過去為招商引資,大多採取土地財政手段,對有實力企業批地,台商則回報以地方經濟發展、繳納各式稅費與捐助攤派,並非白拿土地,對大陸的貢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曾發話肯定過: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功勞簿上要記上台胞、台企。現在卻好似單占了地方便宜?退一萬步講,按原來契約法規辦事,應屬合理。至於現在國際環境不利,連深受政府栽培的陸商,也有海外布局需要,何以特別點名台商?例如比亞迪汽車也在外國設立了乘用車生產基地,還剛計畫在巴基斯坦開設汽車組裝廠。

而廠商為了發展需要,分期利用土地,甚為常見。去年傳說富士康在多省被查稅與獲批土地將被收回,最後僅被罰人民幣兩萬元,而近日公司重返河南鄭州,投資十億元蓋總部大樓。如何適當的保有使用土地彈性,這是可以討論的城市規劃與經濟議題。但如果引申成「資敵」,這就不是專業,而是政治了。

可是這話題倒該引起兩岸政府留意大陸台商的處境。坦白說,生意人逐利而居,台商要能獲利,不會有遷廠問題。大陸方面應該要想,怎樣營造好的商業環境。相信多數地方政府確實是朝這方向邁進,但顯然還有更需努力之處。由於在陸台商有不同產業別、位居內陸沿海,與作內外銷生意情況各不相同,我們在此僅以受貿易戰影響產業、沿海外銷廠商情況來談,畢竟「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美國」三角貿易早已為人所知。

這批台商面臨的處境,除了生產成本逐年提高外,中美貿易戰使供應鏈出現斷裂重組,過去成功的貿易模式早已遭到挑戰,依賴出口的大陸台商就面臨何去何從的窘境。目前看來,至少有五個選擇:一、生產線全撤到東南亞、墨西哥等地;二、中國加一:搬一部分生產線到美國的「友岸」國家;三、一帶一路:跟著大陸帶路商機,開拓新興市場;四、轉向大陸內銷市場;以及五、鮭魚返鄉:經濟部前幾年宣傳很成功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即是。引起爭議文章批評的應該是第一項,但從相關數據與筆者田野調查見聞,台商多數選擇的,恐怕不是第一或五項。而除非是第五項,否則無論何者,台商都要面臨適應全新的社會文化、法規制度,還有陌生的通路等風險待克服。

除了那些待適應與風險須請地方政府協助克服外,回到爭議文章提到的廠區土地來說,許多早期來陸台商會遇到的問題是,如今一些台商聚集城市有高效運用土地的要求。他們之前投資受歡迎獲批的土地,現在城市區位好就變寸土寸金,地方政府藉由中央頒布土地市場改革意見的機會,加碼推出更嚴格的地方法規,包括在招商條件裡規定每畝地要徵收定額稅金,或要台商必須更有效率地使用土地,否則就必須遷廠還地,留給更有效率的使用者。

因為工廠區位通常不錯,土地徵收的賠償是否合理,在目前拮据的地方財政下,也易產生問題,這與爭議文章「高價回購」的認知相反,相信或有地方差異;而工人大多也是從附近招聘而來,一旦遷離,工廠或要重起爐灶,訓練新的工人,這又是一筆成本。

總結言之,本文透過討論爭議文章機會,呈現大陸台商面對轉型面臨的挑戰,乃至於與該文相反的觀察。台商對兩岸經濟發展著有貢獻、是兩岸關係的潤滑劑,尤其在官方冰封的現在,各地台商協會等於取代了海基會多數功能,也恐是民進黨政府真正能溝通的「既有管道」,幫忙解決過不少台流、與司法有關等兩岸問題,但奇怪的是,卻少有人為他們辯解。藉由此事,至少提醒兩岸政府好好珍惜這些台商,認真以對他們的貢獻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