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案管理師制度 應落實於懷孕婦女
◆ 言必稱AI 社會更宜居?
◆ 星期透視/府新聞稿省略一中 欲蓋彌彰
◆ 名家縱論/多重危機、多極亂世 政府不能冒進
◆ 大屋頂下/你問真假黃埔 人問真假總統…華獨 不是台獨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多重危機、多極亂世 政府不能冒進
2024-07-14 02:41 聯合報/ 楊永明(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這兩年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多重危機」成為熱門詞彙,在「WEF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多重危機是當前世界同時發生多種不同危機災難事件,而這些相互牽動的多重危機同時併發碰撞,爆發出加乘效應,遠超過單一災難的衝擊強度與範圍。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多重危機包括:新冠疫情、俄國入侵烏克蘭、能源海嘯、通膨危機、全球缺糧、極端氣候、極權政治等,後來如生活成本增加等也被列入。這種論述還是從永續環境角度,或甚至是傳統西方思維,有種換湯不換藥的優越視角。
不過「多重危機」仍然是形容當前世界局勢的有意義用語,筆者認為可以從四個層面分析:政治、經濟、環境、國際。政治層面是指各國政治治理危機,例如政黨與政治的民粹化與意識形態化、官僚治理能力弱化、政治菁英低能化等。政治危機並非只在全球南方國家,西方國家選舉制度也是問題叢生。
經濟危機更是多重危機的核心,通膨、債務、能源、貿易戰、科技戰、社會不公平等不勝枚舉。環境危機已經不需多著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糧食安全、人口問題等,世人都明顯感受到環境危機的威脅!
國際危機在本世紀特別凸顯,從內戰、恐攻到國家間衝突與戰爭不斷、地緣政治經濟衝突,尤其是中美激烈競爭,到西方與全球南方的集團對抗隱然浮現,國際危機經常是新聞標題的頭條。
當世界各地發生多重危機時,國際格局也發生劇烈變化,紐約時報最近指出,過去一年接受紐時採訪的百多名美國和印太地區國家現任和前任官員認為,本世紀應不會像上世紀那樣再由美國主導了。加薩戰爭的處理也使美國失去道德高地威望,美國已無法靠一己之力扭轉乾坤,霸權地位江河日下。
目前國際社會呈現多極格局,美、中競爭對抗,俄、歐面對熱戰,西方集團與全球南方都在擴大地緣影響力。在地緣政治和軍事安全層面,北約向全球與印太擴張,且開始與中國對嗆;上合組織增加白俄為新會員,解放軍並與白俄在北約邊境軍演;日本軍費倍增,並以東亞危機主張擴軍;印太戰略的印度去了莫斯科會面普亭。
在地緣經濟與國際經濟層面,中美經濟實力日趨接近,美國對中貿易戰與科技戰持續擴大,西方拉起保護主義針對中國綠能產業發展,金磚組織不僅擴大會員,也要發展獨立支付系統;AI 成為主導科技與經濟發展亮點,而中美 AI 官方對話卻爾虞我詐。
台灣也同樣受多重危機與國際格局變動的影響,賴政府上台未滿兩個月,政治鬥爭、重大貪腐、能源危機、社會不均等,人心浮動不安。同時,新兩國論造成兩岸緊張,然而,表面上賴清德親美抗中,但當 AIT 處長提到美國長久一中政策,「一中」卻未見諸總統府新聞稿,可見賴清德希望將台獨更向前推進,甚至甘冒代理戰爭的危險!
在世界多重危機與國際多極格局浮現的亂世中,政府角色至關重要,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艾利森教授最近撰文從公民福祉、治理、政治權利三個領域,討論並讚賞新加坡的治理模式。相較之下,台灣仍在緬懷過去政府的治理能力,畢竟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不就強調政治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公民的幸福生活嗎?
星期透視/府新聞稿省略一中 欲蓋彌彰
2024-07-14 02:42 聯合報/ 游梓翔(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
七月十日賴總統接見新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谷立言。一個單純的新官到任拜會,事後竟因總統府新聞稿把谷立言提及的「一中政策」省略掉「一中」,引發風波。雖然報導此事的媒體不只一家,府方仍跳出來指責單一媒體「操作錯假訊息」。
但這可不是因為新聞稿漏寫兩字,讓府發言人出來罵媒體的一件小事。少寫的可是關鍵的「一中」,而且發生在重要的台美互動場合,涉及美對台立場的直接宣示。府直接指控一個主要媒體散播錯假訊息也不是小事。因此我們必須探討此事的是非曲直。
谷立言能說流利的中文,他那段表達美國對台立場的發言是用國語照著稿子,一字一句清楚念出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國會持續大力支持台灣自我防禦能力…這也符合美國長久以來以 《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的一中政策。」
谷立言的宣示,在總統府的新聞稿裡,則是這樣呈現:「谷立言處長強調,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的自我防禦能力…美國支持台灣也符合美國長久以來以《臺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六項保證」為指導的政策。」
這樣一段重要談話,府新聞稿幾乎全文照錄,卻在最關鍵的「一中」政策上漏掉「一中」,媒體工作者如果沒看到這個特別的「遺漏」,根本是失職了。
至於對漏寫兩字的「解讀」,媒體用的形容詞是「消音」。府方「不實報導」的大帽子應該就是對著這個詞語而來,理由主要是兩個:一,現場有媒體、能掌握全部內容,總統府「並無消音的動機及可能性」;二,「基於禮貌與互信原則」,總統府「依往例皆不會將賓客談話逐字詳列於新聞稿」。
這兩個理由難以服人。首先,之前美國參議員在蔡總統面前推銷自己州生產的波音飛機,現場也有媒體,但是口譯人員當場就略過不翻,後來中文新聞稿也略過不寫(英文卻寫了),顯然未必是有他人在場府就無省略動機或可能。其次,府新聞稿不會「逐字詳列」外賓講話,但這次 AIT 在官網公布谷立言講話全文,只要比對一下就會發現府方幾乎是把谷立言發言都寫進新聞稿;而且漏寫最關鍵的「一中」,也不是用沒有「逐字詳列的慣例」就能糊弄過去。
另個可議之處是報導此事的媒體不只一家,總統府卻挑單一媒體來「精準攻擊」。其實包括綠營大老林濁水在臉書貼文裡評論此事,用的解讀也是總統府「刻意跳過」一中,這比「消音」的指控還直接。
若為此風波下結論,總統府新聞稿漏寫「一中」,「消音」就是最合理的解釋。無論谷立言是不是有意在賴清德面前,把美國的基本立場念一遍-這是孫曉雅和酈英傑到任時都不曾對蔡英文做過的,賴清德主政下的總統府,把美國宣示的「一中政策」變成「政策」都是極度失禮,若真傷害了美台互信,那是做出決定的人造成,不是媒體。
這就是「欲蓋彌彰」的經典案例。傳播心理學證實了的「史翠珊效應」,在此明顯發生了,你愈是想隱去「一中」,知道你不想寫「一中」的人反而多出了不知多少。
至於動機,影響的就不只是美台互信,而是台海安全。府看來就是不想提「一中」,而且還不只是「一中原則」的「一中」,連美國「一中」政策的「一中」賴政府也不想提。背後的理由,或許是賴總統那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偷渡台獨的「新兩國論」,和「一中」根本難以相容。若還在「新兩國論」上堅持己見,台灣能不危險嗎?這次風波最該查明的「事實」,就是「新聞稿去一中」的決定是誰做的。
大屋頂下/你問真假黃埔 人問真假總統…華獨 不是台獨
2024-07-14 02:40 聯合報/黃年
在中華民國陸軍官校百周年慶典上,賴清德問三軍部隊:你們是真黃埔還是假黃埔?
與此同時,其實三軍部隊不啻也在問賴清德:你是真中華民國總統還是假中華民國總統?
賴清德說,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的就是真陸官,否則就是假黃埔。與此同時,在許多軍方人士的議論中不啻也在質問,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的才是真中華民國總統,但為「務實台獨/借殼台獨/夢遊式台獨/內殺型台獨」而戰的卻是鳩佔鵲巢的假中華民國總統。
你問我是真是假?先回答我,你是真是假?
賴清德面臨的最大困局,是他必須準確建立一套他自己的國家認同與兩岸政策論述體系。但他一起手,就搞出一套胡說八道、亂七八糟的錯誤體系,接著又用另一套更加胡說八道、亂七八糟的補綴手法去解釋他的錯誤,以致愈描愈黑,愈陷愈深,作繭自縛。
「我是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這曾是賴清德非常自豪的旗幟性論述,但這也是一切胡說八道、亂七八糟的濫觴。
就以「互不隸屬論」來說。賴清德偷梁換柱地將之引伸放大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就是台獨的定義」,這是不是胡說八道?恐怕連蔡英文都不認這個帳。
但是,如今卻又由海基會及陸委會出面解釋,「賴總統的講法(互不隸屬)也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互不隸屬論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分治精神」,這更是不是亂七八糟?此說若真,難道中華民國憲法的分治精神「就是台獨的定義」?
賴清德的胡說八道、亂七八糟,到了如今提出的「大家都是台獨論」更是登峰造極。
他說,無論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國家的名字,都一樣響亮;以此建立一個偷換概念的「三合一架構」。然後,他接著說「中華民國派也是台獨」,又說「百分之九十的台灣人都可能受(懲獨)波及」;陸委會更說,以大陸的標準,馬英九也是用中華民國在搞台獨,「對大陸而言,華獨和台獨是一樣的」。至此,賴清德的「大家都是台獨論」於焉登場。
台獨論也要馬維拉,已毫無底線。「華獨」(姑且稱之)也許是通用的政治語彙,但華獨畢竟與台獨不但在法理及事實上都「不一樣」,且在中共的眼裡也「不一樣」。
馬英九的論述主體是「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一中各表不能表成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等,如果這就是「華獨」,則在法理與事實上,有哪一點與台獨「是一樣的」?
另就中共的操作而言,面對馬英九不斷公開主張前述政見,中共雖未正面接納,但也未正面否定,兩岸且完成了廿三項協議。馬英九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訪陸尤是徹頭徹尾的「一中各表之旅」,卻被中共肯定為「證明了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何況,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有新加坡馬習會,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又有北京馬習二會,如果馬英九可稱為「華獨」,則中共對華獨與台獨的操作「都是一樣」嗎?
「華獨」可以平起平坐馬習會,但賴清德準備款待習近平的珍味奶茶現在還被擱置在「台獨自白書」的杯墊上。一樣不一樣?
在兩岸問題上,台灣當然要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若稱此為「華獨」亦無不可,但華獨絕非台獨,對中共而言,亦是寧可華獨(或已是求華獨而不可得),但絕不可能將「華獨」看成「與台獨都是一樣」,此由最近的「懲獨廿二條」即可明白看出,甚至可說蘊有維護「華獨」的意思。
說到底,無論對台灣或對中共,華獨與台獨都不一樣,而華獨都比台獨強。
台獨的邏輯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依此論述,這個子虛烏有的「主權獨立台灣國」竟然是一個先於「中華民國」的實體存在;但華獨有中華民國真實見證,而「主權獨立台灣國」只是買空賣空、自欺欺人,華獨與台獨怎麼會「是一樣的」?
其實,華獨和台獨涉及的核心問題是在誰能建立並維護台灣的主體性?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獨?
論及台灣主體性,賴清德的國家論述是「掛羊頭賣狗肉」。他在迄今的所有重要談話中,當提到「中華民國」四字時,都是在去脈絡的懸空狀態中,只是應一個卯,敷衍一句,也就是把中華民國的「羊頭」姑且先掛出來。
但是在主體論述中,當提到「主權/民主/自由」等概念時,中華民國四字就絕不會出現,換置的皆是一律的台獨主張,這才是他要賣的「狗肉」。
華獨(仍姑且稱之)的主張是,台灣的主體性、主權、民主、自由,皆應建立在中華民國之上;但台獨則主張,台灣的主體性、主權、民主、自由只能建立在台獨之上。華獨與台獨怎麼會一樣?
賴清德與其說「華獨也是台獨」,何不如說「台獨應當轉向華獨」。
奉勸賴清德勿再愈描愈黑、愈陷愈深、一錯再錯,作繭自縛。本文建議,如今的賴清德應當在下列 AB 論述選項中,作出正確的選擇:
賴清德要選 B,不能選 A。
「A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B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A中華民國派也是台獨/B台獨已是中華民國派」、「A我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B我是務實的中華民國工作者」、「A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B有中華民國才有台灣」、「A台灣的主體性在台獨/B台灣的主體性在中華民國」、「A我是為追求台獨而宣誓就任台灣國影子總統/B我是在中華民國憲法下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A華獨也是台獨/B台獨轉向華獨」、「A百分之九十的台灣人皆受(懲獨)波及/B多數台灣人不想因台獨而與十四億人為敵」、「A我領的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鐘點費,由中華民國第三方支付/B我領的是中華民國總統的薪俸」…。
A 是作繭自縛,B 才可能破繭而出。
當賴清德以中華民國三軍統帥之尊前往主持黃埔百周年慶之時,無待三軍質問,賴清德應當自問:我真的是食中華民國俸祿的中華民國總統嗎?或全體納稅人難道會心甘情願供養一個台獨工作者金光黨總統嗎?
六神無主的賴清德必須從「大家都是台獨/華獨也是台獨」,明智地移向「台獨已是中華民國派/大家都是中華民國派」。
鵲巢應由喜鵲居,不可斑鳩占鵲巢。這是天公地道。
專案管理師制度 應落實於懷孕婦女
2024-07-14 02:44 聯合報/ 林朝興/社團法人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秘書長(台北市)
近日有兩則關於母嬰身亡的新聞令人震驚。一是台中女教師抱兩歲女兒墜樓雙亡,另一則是三重女子遭丈夫在家中浴室刺殺身亡,其夫之後帶著六個月大男嬰輕生雙亡。令人震驚和心痛。
這些事根本不應發生。生產及擁有新生兒是喜悅的,但養育過程的辛苦及有些母親會因孕期荷爾蒙變化而有產後憂鬱症,在這變化快速的時代,都可能突然引爆壓力造成遺憾。那我們能做什麼?
在少子化時代,每位孕產婦的身心健康都非常珍貴且需要受到關注。賴清德總統上任提出「健康台灣」政策,更是包括全民健康。因此,在參考德國及新加坡 Pro Femina 與 Safe Place 對懷孕婦女提供的幫助後,本會日前提出應將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專案管理師」制度落實於懷孕婦女,既能提升孕產婦醫療品質,且有助於解決少子女化的國安問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長年呼籲婦女懷孕即應有「個案管理師」陪伴,政府並給付營養補助及獎勵金,直到孕期終止。
除了生出孩子的孕產婦要照顧,非預期懷孕婦女同樣需要獲得妥適的協助。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民國九十一年至一二年(二○○二至二○二三年)間,我國的人工流產藥 RU486 的使用量為三○六萬餘顆,如以仿單上規定的每次使用三顆來計算,就有超過一百萬個胚胎在受孕七周內被藥物人工流產而死亡,即平均每年約有四萬六千人次。以去年為例,以藥物人工流產者(十一萬餘顆 RU486),約有三萬八千餘人次,約占去年出生人數近三成。
其實有高比率非預期懷孕婦女想把孩子生下來,卻因受限於現實困境不得已選擇人工流產。政府應積極建立針對非預期懷孕婦女的諮商輔導系統,才能有效協助非預期懷孕婦女,降低婦女非自願墮胎,也才能有效提升台灣生育率。
另,台灣墮胎數相對於活產數約為全球平均數六到九倍,政府應透過建立「懷孕婦女生產基金」、「人工流產通報機制」及設置「懷孕婦女個案管理師」等,正視非預期懷孕婦女人工流產議題。
非洲有句諺語:「養育一個孩子需舉全村之力」!前述悲劇提醒我們這類弱勢群體的需要,也凸顯對孕產婦提供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務的個案管理師的重要性。在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的此刻,更應舉全國之力來協助每一位孕產婦,讓她們有足夠的信心與充足的資源能順利生育並養大孩子。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言必稱AI 社會更宜居?
2024-07-14 02:43 聯合報/ 朱立安/教(嘉義市)
李家同老師七月十日科文講座〈不能只注意高科技〉一文,擲地有聲,點出政府帶頭大捧新科技,人民卻面對停電、土石流等基本生活問題。
當各級學校把 AI 當招生法寶,教育部也大談培育未來人才,卻到處有餐館縮減時段、關閉用餐區、改成無人點餐。家裡馬桶漏水、天花板電燈壞掉,也請不來水電工。發現超商與火車站服務台因缺人手而拉下鐵門,只能自認倒楣;去搭久久才一班的公車,站牌竟貼告示說缺工不夠排班所以取消幾個班次,真的傻眼。言必稱 AI 的社會真更適合居住?
新買了筆記型電腦,宣稱搭載 AI,但這部電腦除了常自動更新導致網課停擺的老問題,彷彿公開宣告它是主子而顧客是奴,更進階成為控制狂大幅限縮使用功能,連文字檔字型大小都必須每次手動調整,也限制安裝慣用的軟體,只能使用製造商自家產品,更會跨平台蒐集登入資料猛烈推送廣告。而且這筆電運算頗慢,開程式碼較多的新聞網頁都卡頓,查詢規格後發現其硬體只勉強相容有 AI 的瀏覽器和最新作業系統,於是犧牲了實用的傳統功能。
我腦裡已浮現教育現場未來狀況,一些學生只會向著電腦問 AI,所以電腦商數鈔票笑呵呵,也所以「全球財富報告」將一再顯示,世界半數財富掌握在占人口一%的少數高科技族群手中。那樣的世界是什麼光景?
孫維民在聯合報副刊寫過短小說〈人工助理〉,描述主角在外頭連日霪雨荒涼時獨坐室內,與新買的機器人過生活。機器人會幫他泡化學合成烏龍茶,而且很快就學到和主角聊天的最佳語氣,他們聊伊甸園,又聊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那是講科技令人類文化倒退的反烏托邦小說。有一個活人打來電話,大概要推銷產品,人工助理掛了電話,推銷起自己建議的產品。
如此人工智慧生活,像微波冷凍食品,吃一半會懷念起手撕新鮮萵苣葉,把鹽加到醋裡融化來做生菜沙拉。可是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我問 AI:「既然人工智慧改變世界,那麼,人存在於世界的價值為何?」它說:「人生到世界,不僅活著,也有學習和成長。」用人心稍琢磨一下,這四平八穩的回答,是否藏著深刻嘲諷呢?人類目前仍是最聰明的物種,聰明到可奴役世界萬物,但說起學習和成長,AI 顯然比九成九的人更勤奮也更有潛力。從十多年前機器人打贏世界級圍棋大師,就該預知 AI 可能會在各領域取代乃至於主宰低級人類。畢竟,人類到處蓋大樓炒作房地產,自認推動社會進步時,也不會問被剷平的土地上其他智能低等的生物如何存活。那麼,當今天執政者喊各種自以為的進步,有沒有認真想過廿年、五十年後的人類想過什麼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