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經濟日報社論/「財政愛國主義」再起 應妥善誘導
◆ 聯合報社論/國造潛艦進入「深水區」,不能再毫無監管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能游得比鯊快?
經濟日報社論/「財政愛國主義」再起 應妥善誘導
2024-05-04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金融兵推議題備受關注,報載財政部研議收戰爭稅,財政部澄清,驗證財力等動員運作機制,是確保國家安全的例行性備案,現階段並無報導所稱為籌軍費,研議戰爭稅、費的徵收問題。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情勢持續緊張,台灣已成為全球最可能發生「地緣政治」戰爭風險的地區之一。日前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為預防與因應國防緊急需求,財政部曾於去年底參加過「兵推」,並提及開徵「戰爭稅」的構想與可能。這個稅目現在的年輕人或許覺得陌生,但卻勾起了50年代台灣人的鮮明記憶;隱約中,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煙硝味,我們似乎看到「財政愛國主義(fiscal patriotism)」即將在台灣重新燃起。
自從國民黨政府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播遷來台之後,便把台灣視為「復興基地」,一切政務規劃都在為「反攻大陸」作準備,兩岸對峙的氣氛濃烈,全面處於戒嚴狀態,隨時可能發生戰爭。戰爭勝敗的決定因素固然很多,但國家整體「士氣」的高低,不可否認地,乃是最為重要的因子之一。回顧在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解嚴之前,台灣被形塑成解救大陸同胞的精神堡壘, 而這種使命與情操的神聖性也確實有效的激起社會高昂的備戰士氣。
古諺「民氣可用」,民眾抗敵意志所𨍭化的愛國行動更具有強烈的影響力。50年代的台灣政府,不但在嚴厲戒嚴下,禁錮與控制思想,激化敵我意識,更不斷地灌輸民眾愛國主義,藉以鞏固社會對政府的向心力與支持度。除了高壓嚇阻反對或分離勢力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經常利用宣傳標語與舉辦愛國活動;一方面呼籲民眾納稅救國,開徵國防臨時特別捐,另一方面鼓勵民間慷慨捐輸,發起「一人一 元,獻機報國」運動,社會因而充滿一股「財政愛國主義」之風。
歷經數十年的和平,台灣人民早已忘卻這段歷史。其實,政府早在國九十年(2001年)制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時,就等於宣示並告誡民眾歷史的情境可能隨時重新出現在眼前。雖然「溫故」可以「知新」,但兩岸意識形態與政經情勢已全然不同,台灣民眾對戰爭財政需求的負擔意願與支持態度亦有所改變。面對「財政愛國主義」的再次興起,即將接掌政權的賴政府需要作好更充實的準備與規劃。
其實,動員可區分為平時(準備)與戰時(實施),階段不同所採行的財源籌措手段亦不相同。平常時期,即使動員準備所需經費益愈增加,但站在國家整體資源有效利用的角度,國防預算仍應遵守正常程序,在年度施政方針之下,與政府其他支出相互競爭評比而決定;戰爭時期,根據預算法政府於「緊急國防設施或戰爭」時, 可編製特別預算。此外,動員法第18條更規定財政部於戰時為穩定金融秩序、調度資金,應策訂「戰費籌措、預算轉換及金融外匯管制事宜」。
至於戰爭經費的籌措方式,則不外乎課稅(捐)、舉債、或發行鈔票(亦稱通膨稅)。課稅(捐)可以是新增或附加,唯一切皆以快速、方便、應急及專用為重。一般而言,民眾對稅捐的反感較強烈,舉債因可將稅負遞延至下一代,通常是戰時政府最偏好的選項,而發鈔則由於對總體民生經濟的衝擊過大,非萬不得已,不用。
尤有甚者,動員法第14條規定,教育部於平時即應結合學校教育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培養愛國意志」。在財政上,愛國精神不但可以鼓舞社會自願捐獻的風潮,更可以增強民眾遵從法律的納稅意識。惟根據文獻,愛國主義的提倡亦很容易激化意識形態不同者間的對立,進而造成社會群體的分裂、衝突與脫序。
台灣早已不再是大一統思想桎梏的時代,但朝野政黨意識形態分歧,民眾國家認同亦仍存在爭議。以賴清德準總統「台獨務實工作者」的背景,在只有40%選票的支持下,如何讓「財政愛國主義」能夠對台灣的「萬一」帶來正面的助益,值得全民共同關切。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能游得比鯊快?
2024-05-0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記者余承翰/攝影
一向好批弊案的柯文哲,最近突然變沉默了。原因是風向逆轉,他自己成為風暴中心,且一來就是三起。京華城、北士科、台智光三案情節各異,但都與官商利益糾葛有關,而決策過程不清不楚。柯文哲這下麻煩大了!
郝龍斌時代,只給京華城三九二%的改建容積率。業者向柯市長陳情後,柯市府先放寬到五六○%;經業者以智慧、耐震、韌性等華麗詞藻遊說,又加賞到八四○%。這個數字,已經比一○一大樓的七五二%還高。這種事,若不是市長交辦,底下官員敢擅作主張嗎?
北士科案一樣弔詭。兩塊地地上權標金不僅差距奇大,條件也鬆緊有別,簡直是專為優待新光人壽訂製。更離奇的是,另一家被指參與標案訪談的元大人壽竟發表聲明駁斥,稱當天和市府討論的是「內湖數位內容創新中心」的 BOT 案,根本未談及北士科案。那麼,柯市府活生生「竹篙湊菜刀」,究竟在搞什麼?
台智光案最早引發爭議時,柯文哲還振振有詞,指責郝市府簽下「不平等條約」。但郝龍斌說明後,輿論槍口逆轉,指向柯文哲才是糊塗付了冤枉錢的人。不僅如此,當初的公文和會議紀錄還「被消失」。對種種疑雲,柯文哲原辯稱「所有會議紀錄公開就好」;結果,現在連會議紀錄都找不到。
「游得比鯊快」是柯P的名言,但現在,他要往哪游?
聯合報社論/國造潛艦進入「深水區」,不能再毫無監管
2024-05-0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在移動往乾塢的過程中亮相。本報資料照
賴政府的新部會首長陸續揭曉,但耗資五百億仍在建造中的首艘國造潛艦(IDS)海鯤號,包括總經費超過兩千億的七艘後續艦,未來由誰負責則尚未明朗。主導海鯤艦的國安會諮委黃曙光已宣布請辭,聲明充滿對外界質疑的不平;國防部長邱國正雖肯定其付出,卻也表示軍備專案需要督管,否則易生弊端。話中皮裡陽秋,引起諸多聯想。
國軍爭取潛艦之路,數十年來備極艱辛。國九十年(二○○一年),小布希總統一度宣布出售八艘,但美國早已不生產柴電潛艦,所謂售台潛艦並無具體構型,只能粗略拼湊估價。美方後來對此也不積極,最後無疾而終。今天的 IDS 計畫始於馬政府,蔡政府續投鉅資製造,甚至超越體制而行。黃曙光歷任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及國安會諮委,一路負責潛艦業務,等於跳過國防部與海軍直接向總統負責。
近年亞洲自製潛艦國家不少,如南韓、新加坡、印尼等,皆與先進國家合作引進設計方案與施工技術。我 IDS 缺乏重量級外商負責系統整合,能將船造出著實不易;但缺乏「導師」輔佐的 IDS,註定要走更多冤枉路,產品「性價比」也比較低,這是我方先天不利的代價。
問題在,蔡政府政治性格強烈,推動造艦之餘,還要滿足大內宣及資源綁樁。IDS 既是國防自主指標,即不能承認任何缺陷,只能全力宣揚成功,且貢獻都歸民進黨;他人不僅無功,甚至意圖掣肘唱衰。海鯤艦去年九月即邀請蔡總統風光主持「下水」,但因外商交貨延宕,不少關鍵裝備至今還無法裝上。海鯤身為試驗性質的原型艦,未採用鋰電池、消音瓦、拖曳聲納等新銳裝備;但不少側翼「專家」卻搶著放話,說海鯤近日就要服役,甚至誇稱它堪比美國最新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艦。這完全是抓準社會大眾記憶短暫,對軍武科技一知半解,乘機大吹法螺。過度吹噓與強分敵我的作為,或可收割選票利益,卻使原屬全民共識的國防硬被加上藍綠黨爭的仇恨值。
因政權交替在即,外界對 IDS 案的關注也應轉移到後續量產。首先,須讓計畫執行團隊回歸「依法合規」的常態。先前黃曙光帶領專案小組讓海鯤艦從無到有,固有貢獻;但在「合法非正規」模式下,小組成員範圍多大,是否經商界的「盡職調查」以確保操守和口風牢靠,皆成了不可問的機密。海鯤艦建造後期,相關人士爭相對外放話,弊端已然浮現。面對未來金額更可觀的量產案,海軍應比照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籌建二代艦做法,在司令部建立中將等級的「艦管室」,納編各領域幕僚,對案件進行整合與協調,並聘請強大的律師與會計師團隊,確保合約議定與執行過程順利。
由於 IDS 無明確模仿標的,在海鯤艦測試過程中,極可能發現比他國首艘潛艦更多的問題。因此驗收作業絕對不可馬虎,不能為讓新總統盡速剪綵,任意求快放水,縮短時程與項目。海鯤艦必須通過所有測試,確保潛在缺失與解決之道皆已發現,並調整設計,才能討論後續潛艦的合約框架。切勿為了選舉或政治宣傳,倉促投入量產作業。此外,立院已不再是橡皮圖章,賴政府對於後續 IDS 工程,應向國會與社會作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說明。諸如量產艦單價高達四百億元以上的傳聞,也應適度解釋。
IDS 是國軍歷來最大的自力建軍方案,後續量產能否回歸正軌,賴總統及新國防部長顧立雄都須從國家整體角度著想,而非一味宣傳,或藉機挑動黨同伐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