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危機救援的系統復原與資料備份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452/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危機救援的系統復原與資料備份
◆  要合作進步? 對撞退步?
◆  全無反省、改革 當上總統就耍賴
◆  賴總統強化美「台灣地位未定」論
◆  新兩國論 兩岸關係是福是禍
◆  善意橄欖枝?挑釁檄文?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危機救援系統復原與資料備份


2024-05-21 04:45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最近到某餐廳候位時,店家告知點餐系統當機,約莫一小時後才能恢復供餐,所以我們只好轉往其他餐廳用餐。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展,愈來愈多餐廳採用點餐、備餐、出餐及結帳一條鞭的自動化系統,不僅可依庫存食材動態呈現菜單,還能主動提示優惠加點組合方案,帶給商家和顧客許多便利。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我們深深依賴的電腦系統掛掉時,手動或半自動的機制往往無法匹配全自動化的效能,使得系統上易如反掌的事務,卻讓操作者變得孤掌難鳴了。

前陣子有間國際連鎖速食店因美國總部系統中斷,導致全球連線的分店電腦無法正常運作。除了臨櫃點餐大受影響外,訂餐網站也紛紛公告「您目前遇到連線問題,應用程式中的某些功能可能無法如預期運作。」雖然該事件發生在美國半夜,但其全球連鎖店達數萬家,在媒體報導中可看到倫敦、米蘭、曼谷、香港等地都暫時停擺。就連瑞典中部靠近挪威邊境的幾家連鎖店也無法倖免,該分店老闆抱怨「大家都連到共通網路,才會弄得一團糟。」

當日下午,台灣連鎖店也受到波及,在網站上貼出公告「系統維護中,暫時停止網路與電話訂餐服務。」所幸事件發生後的危機處理還算到位,不只做好系統復原工作,也做好必要的資料備份,所以才能進一步說明:「網路斷訊前,已準備好或正在路上的訂單,會完成配送。斷訊後才接的訂單,會由餐廳逐一向消費者說明,並取消訂單。」

雖然吃飯皇帝大,但畢竟現代人營養大致充分,晚吃一點也無妨。倒是與生死攸關醫療院所運作就得分秒必爭,其系統的可靠性完全不容漠視。

近日一家美國醫療保健系統公司遭到駭客攻擊,受影響的電腦系統包括電子醫療記錄資料庫、患者通訊入口網站及醫療藥物訂購系統等。該保健系統協助一百多家醫院的營運,因此影響層面相當大,有人無法掛號,有人錯過電腦斷層掃描,有人無法拿到處方箋,還有患者個資外洩的疑慮,使得受害醫院不得不暫停非緊急醫療的服務。

由於醫療院所掌握大量患者的就醫個資,並且擁有多項醫療的關鍵技術,它們已成為駭客極其熱中的攻擊目標,其所造成的民生傷害往往是難以彌補的。這些年來,常見的攻擊方法乃利用外部漏洞和網路釣魚攻擊來侵入系統,接二連三系統危機事件令人膽顫心寒,我們都得當心。

系統掛掉雖是偶發事件,卻是人人曾經、正在或將會面臨的窘境,大家或多或少都得練就一番危機應變的功夫。試想一種事件場景:筆電旁的果汁不小心翻倒在鍵盤上,游標移動鍵因黏住而變成持續按下的狀態,使得系統的螢幕畫面完全卡住。

要如何復原它的操作呢?又當無法復原時,能否將筆電的資料備份出來呢?三折肱而成良醫,其解決之道筆者也是最近才學會的。 











要合作進步? 對撞退步?


2024-05-21 04:40  聯合報/ 左正東/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昨天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第一段就談到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呼籲政黨要有合作的信念,但又以理性問政和程序正義暗批國會,彷彿為合作訂下條件。坦白說,如果行政立法不是站在平等的立足點,要談協調合作只能寄望行政部門的善意施捨。作為本會期最重要的法案,國會改革是攸關分權制衡、政黨合作和對抗假訊息的憲政秩序重建。要實踐行政立法合作,國會改革一役,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首先,當代憲政主義的核心是保障人權,要維護人權必須落實分權制衡。我國憲法五十七條明文「行政向立法負責」,但長久以來行政權獨大,就是因為立法院沒有足夠的憲政工具制衡行政部門。修憲以來,我國雖被歸類為雙首長制,但總統提名行政院長從沒尊重立院多數。同為雙首長制的法國,總統不但按照國會多數任命閣揆,閣揆首次施政計畫還提請國會進行信任投票,這些在我國都沒有。

而且,面對有限調查權的立法院,行政院可把無需保密的重要事項輕易封存。因此,國情報告便是讓真正掌握權力的總統面對代表人民的國會,不像現在除四年一次選舉,其他時間不用接受民意監督。按照目前審議的版本,立院調查權僅限於憲法職責,完全談不上擴權。即便有國情報告和調查權,都不能保證行政向立院負責,但若連這些工具都沒有,要有效制衡行政權如緣木求魚。

第二,只有有力的國會,習慣獨大的行政權才會和立法部門合作。今年四月韓國國會大選,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大勝,尹錫悅總統馬上和李在明見面,解決醫改問題。但是,從一月勝選至今,賴總統沒有拜訪在野黨,為什麼?因為南韓總理任命要國會同意,國會過半數可以要求部長下台,而且國會還有調查權。正是倚仗這些憲法工具,南韓的行政立法兩權才會相互尊重,朝野才能合作。

要重建憲政秩序,程序正義同樣不能輕忽。上周五表決大戰後,民進黨抗議沒有討論和看不到法案。雖然在交付二讀前已有一天半討論,這還不算三場公聽會和一場專案報告,但若要更多討論也還算合理。至於所謂看不到法案則全是謊言,只要上立院網站「議事暨公報資訊網」,所有資料一目瞭然。面對這些不實訊息,立法院和在野黨黨團都要即時更正,當審查過程陷入一團混亂,更需要對現場狀況即時說明,不能只靠個別委員。至於討論時間,立院可以考慮撥固定時間讓各黨推代表辯論,若當中有人衝撞主席台,則立即停止辯論開始表決。如此不只能於當日完成審查,也可以讓審查過程成為向全民展示的民主典範。

最後,我要強調,國會改革的敵人不是民進黨,更不是民進黨支持者,而是對權力執念和對失去權力恐懼。我要提醒反對國會改革的朋友,創造雙贏絕不是讓民進黨贏兩次,一黨絕對控制更不是台灣成就民主繁榮的方法。矯正權力過度向行政傾斜是健全台灣民主的第一哩路,也是檢視我們是否具備成熟憲政文化對於制度的信任。若能跨出這步,民眾對台灣的民主會更有信心,賴總統倡議的「合作的信念」也會被認真對待。要合作進步?還是要對抗退步?就看賴總統一念之間。














全無反省、改革 當上總統就耍賴


2024-05-21 04:40  聯合報/ 林騰鷂/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台中市)


賴清德就任總統,就職演說走文青風,政策呼喊口號化,被媒體評論為比蔡英文還不如,因為蔡英文在演說口號下,還會有具體政策方向表白。嚴重的是,賴清德全然忘了他的憲政承諾。

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六月四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未來若當選總統,要結合朝野推動憲政改革,將台灣改為「內閣雙首長制」除了行政院長任命一定要立法院同意外,還要讓立委兼任部會首長,避免執政與民意脫節

然而賴清德當選總統四個多月,如今也就職了,但有要結合朝野推動憲政改革嗎?顯然沒有!賴清德當選總統四個多月以來,居然打破每任總統剛當選均邀約在野黨領袖請益憲政的慣例,賴清德是否太過傲慢?

賴清德不只全無推動憲政改革的行動,就連內閣組成也是夜郎自大,不認自已是雙少數總統,卻背離多數統治的憲政原理,恣意任命違反證交法遭判緩刑的罪犯為經濟部長、任命確實違反公務員服務法而被監察院彈劾的陳金德為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任命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立委選舉大敗的張廖萬堅為教育部政次、林靜儀為衛福部政次,如此把被民意唾棄的人任命為中央部會首長,以對抗當選的立委,挾制地方政府施政,完全是背離了憲政民主的精神

更離譜的是,賴政府任命在彰化縣第三選區立委選舉落敗的吳音寧,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是依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設置要點設置的,設置要點是行政規則,並非法律是以,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黑機關賴政府將立委落選者,以聘用人員資格聘用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公然違反憲法第八十六條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之規定,敗壞了文官體制

賴清德的問題不只在於無視憲政法制,而是掌握到權力後的傲慢與無能。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他擔任行政院長所推動的稅改,將綜合所得稅最高級距由四十五%降為四十%,大大減輕富人稅負,而當時吹噓的所得稅制優化方案能減輕中低所得者租稅負擔,則被立法院預算中心公開打臉,表示扣除額提高之負擔減免,中低所得者獲益有限,而高所得者獲益反較大,以致造成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行政院主計總處最近公布的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貧富差距由卅年前的十六點八倍,飆至現今的六十六點九倍以上

回顧這八年多來,蔡英文和民進黨人對台灣人民所許諾的憲政改革、國會改革、司法改革、教育改革、財政紀律改革、稅制公義改革、政府效能改革、解決世代貧富差距等全部跳票!對此,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全無反省,也不提任何具體的改革政策。而他曾在媒體上表示「行政院長任命一定要經立法院同意」的自我許諾,在其全篇就職演說中也未見片語隻字,這難道是當了總統後,就耍賴嗎?











賴總統強化美「台灣地位未定」論


2024-05-21 04:40  聯合報/ 蕭世璋/退休國安事務外交人員(台北市)


綜觀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最大特色是,有關國防、兩岸與國際外交層面內容占比甚少,且全場演說並未如各界期待的釋出善意、努力創造兩岸和平契機。其主要論述仍集中焦點於渲染與抨擊中共威脅,放大兩岸對抗的民進黨傳統老調,以及延續蔡英文政府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和強調維持現狀的訴求。

綜合分析其內容,在國安戰略層次的意義,可以概述為下列幾點:

首先,是賦予「新兩國論」新的政治意義,符合美國利益。民進黨歷屆主要領導人均醉心於台灣獨立,係有目共睹之事實。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國慶,蔡英文啟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主張,亦即所謂「新兩國論」。當時「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副總統於翌年二月接見外賓時同聲附和「新兩國論」,顯然已接受美方所同意的論述,否則恐其參選總統機會微乎其微。

其次,「新兩國論」是未來「台灣地位未定論」的配套措施。美國國會自去年夏,即開始操作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有關台灣地位議題。今年初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後,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在台北辦事處記者會上即強調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形同公開倡議「台灣地位未定論」。上個月,美國會再度提案「台灣地位未定論」,強化支持行政部門的論調。此次就職演說再重提「新兩國論」,恐係美方執意我方持續提出,以利配合其未來在國際間推動「台灣地位未定論」之需。

第三,中國大陸拉攏馬英九的姿態,將引發美方藉故挑動兩岸對立。馬英九應中共邀請赴陸訪問後,後續幾批國民黨重要政治與商界訪團赴陸,讓美方深恐親中勢力在中共支援下再度復辟。由賴清德發表兩岸不和、兩國互不隸屬論的強硬主張,可激怒中共,且可破壞兩岸氣氛,符合美方未來抗中戰略的長遠利益,達到摧毀兩岸和平對談的策略性目標。現在賴清德的說法,可謂只是重複操作美方的同一謀略罷了。

第四,美方全面掌控我方國安高層,境況令人堪憂。縱觀賴政府國安團隊內,上自蕭美琴,下至吳釗燮、顧立雄、林佳龍、林飛帆等重要國安高層,與其如一般報評認為是蔡英文人馬、是「蔡規賴隨」,不如校正回歸成「美方人馬」更加恰當。審視兩岸情勢難以自主掌控、走向和解,未來我方仍舊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可言嗎?














新兩國論 兩岸關係是福是禍


2024-05-21 04:38  聯合報/ 苑丹東/時事觀察員(高雄市)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明確表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言論被視為「兩國論」的新提法,不僅在國內強化了對現行政治狀態的肯定,也尋求向國際社會表明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實體。這一立場的明確化,無疑為兩岸關係增添了新的張力,也為未來的互動複雜化鋪路。

賴總統的演說,是在確認與強化台灣的國際法主體性,試圖在國際關係中為台灣爭取更多的說話權和立場。他的這一表達方式,與過去台灣領導人的言論相比,更加直接地表達了當前台灣政府對於主權和身分認同的立場。此舉不僅是對內確認國民身分與主權狀態的宣示,也是對外尋求國際社會更明確認識和支持的策略。

對此,大陸的官方回應,特別是國台辦的批評很嚴厲,指賴總統的言論是對「台獨」主張的一種包裝,並且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構成威脅。國台辦認為,這一言論忽視了島內希望和平、發展、交流與合作的主流民意,強調中國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決心。

這場言辭的交鋒反映了兩岸之間的明顯對立,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呈現出幾種可能性:持續的政治對抗、台灣實施進一步國際化策略,以及經濟互動與政治緊張的共存。這些可能性中,持續的政治對抗似乎是最為明顯的趨勢。賴清德政府可能會繼續強調台灣的主權獨立性,而中國大陸將加強其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這可能導致兩岸關係的進一步僵化。

此外,台灣會進一步尋求國際支持,特別是美國及其他主要民主國家,這種策略將使台灣更加依賴國際社會對其主權的象徵性支持。在經濟方面,儘管政治對立,兩岸經濟互動可能仍會持續,但這種互動將是謹慎和有限的,特別是在高科技和敏感產業的交流上。

總之,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和中國的反應加深了兩岸關係的複雜性,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將充滿挑戰,需要雙方在維護自身立場的同時,尋找新的互動方式和解決方案,國際社會的角色和態度也將對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產生重要影響。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兩岸關係的未來是福是禍?且拭目以待。










善意橄欖枝?挑釁檄文?


2024-05-21 04:38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正副總統賴清德、蕭美琴昨天就職。儘管作為少數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卻並無體現蔡英文總統叮嚀的「謙卑再謙卑」。在兩岸論述部分引發諸多爭論,超越外界原期待更為溫和及善意的預測。這究竟是遞出善意、創造兩岸和平的橄欖枝?還是讓兩岸互動陷入惡性循環、聲討對手的檄文呢?

賴就職演說完全以「中國」稱呼大陸,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比民選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蔡英文的就職演說,這是善意最少的一次,兩岸關係恐難以展開正常化、健康化及制度化的交流合作。對賴就職演說兩岸論述的批判,紛至沓來,舉凡言詞挑釁化、國家去中化,本對其無幻想。然檢視賴的兩岸論述是否具善意,尚可以賴說什麼及不說什麼為評價;總體而論,賴是朝向中間溫和但略偏強硬的路線。

首先,賴未再提出激進挑釁的兩岸論述。演說詞中不再提務實台獨、台灣事實上是主權獨立國家,及不再提兩岸關係敵對是大陸單方責任,而是共同責任,釋放些許政治善意。相對於蔡英文就職演說,雖未提九二共識,但尚且提出九二史實、九二精神及九二共同認知,作為替代方案。這顯示賴的兩岸論述是去台獨化及去九二共識化,既不走向激進台獨,也不偏親中取向。

其次,提出不具政治善意的兩岸論述。儘管提出維持現狀「蔡規賴隨」,以彰顯善意,但通篇演說中以「中國」稱呼大陸,直接將「四項堅持」表述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被批判為邁向兩國論之台獨宣言書。同時更直批「中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灰色脅迫,也被視為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如此不啻定位兩岸關係為兩國關係,批評大陸對全球和平穩定之威脅,形同倡議中國威脅論。

再者,兩岸論述空洞化、模糊化、去中化。論及「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儘管強調中華民國,卻未表明與大陸在領土及主權重疊關係,及歷史文化血緣共源關係,也未論及中華民國憲法究竟是一中或一中一台框架,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定位兩岸為一國兩區,顯示空洞模糊及去中化。

最後,嚴厲批判國民黨及大陸當局,不利於內部團結及兩岸和諧。如批判國民黨在遷台後實施戒嚴,全面進入專制的黑暗年代,這等於批判國民黨威權統治戕害人權,卻未肯定當年國民黨政府抗共保台之決心;肯定台灣示範民主防疫可以優於專制防疫,卻貶抑大陸舉國集權體制的運作效率。

尤其是以「中國」稱呼大陸,再宣稱兩岸互不隸屬,坐實兩國論,且「特殊關係」也不見。同時,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三者同為國家名稱,形同公然正名。此種內鬥藍白、外批大陸的說法,既無益於台灣內部政黨合作,也不利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賴的就職演說不但難以讓藍白綠團結凝聚共識,也無法達成兩岸和平。倡議兩岸互不隸屬,這與國民黨界定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路線相悖離;倡議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政權犧牲國家主權說法,直批藍白兩黨親中、影射其在地協力者及被統戰角色。

檢視賴總統就職演說,對內仇視藍白,難有良善政黨互動。在兩岸,習近平所倡議的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恐成為對台的最後溫柔;此就職演說不僅無助維持兩岸現狀,反倒成為危機根源,喪失創造兩岸和平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