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突破台灣觀光業的瓶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滿腦子「備戰」思維,是否忘了日常的安全
◆  聯合報黑白集/誰擋住王國材的陽光?
◆  經濟日報社論/突破台灣觀光業的瓶頸







經濟日報社論/突破台灣觀光業的瓶頸


2024-04-04 01:11  經濟日報/ 社論
以台灣有限的觀光資源,除追求人數成長外,也應聚焦在質的精進,吸引高檔次的外國旅客,從事功能性的活動。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最近交通部長王國材針對香港通過修正基本法,會增加旅遊風險,建議國人不要去香港旅遊,而引發國內觀光業強烈反彈。因為去年共有75萬國人赴港,為成長最快的地區;觀光首長帶頭澆冷水,對一直處於低迷的觀光產業影響很大。

另外近年來香港已取代中國大陸,成為來台旅客的最大來源,去年共有120萬港人來台;若一旦再引發香港的抵制報復,限縮來台旅客的規模,對國內觀光產業更是雪上加霜。

觀光產業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持續提高,也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產業。在疫情解封後,全球觀光市場開始回溫;但由於交通運輸費率大增,再加上全球性的通貨膨脹,使得觀光成本上揚,全球已經進入高價旅遊時代,大環境並不利於觀光產業發展。如何在旅遊成本高漲下,繼續吸引觀光客,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加強觀光資源的能力建構,推出各式促銷措施,全球觀光市場競爭已更加白熱化。

然而台灣在此波競賽中,顯然並未取得先機。觀光產業一直並非台灣強項,特別是在吸引國際旅客方面,台灣也落後其他東亞鄰國。馬政府時期大幅開放陸客政策下,民國一O四年(2015年)來台旅客首度突破千萬人,帶動台灣觀光業的蓬勃發展,與東亞鄰國差距已縮小。而其中陸客超過400萬人,約占四成;雖然也引起少數業者壟斷資源,削價競爭壓縮利潤空間,以及排擠國內旅遊等質疑,不過整體而言,確實帶動國內觀光產業的發展。

在蔡政府上任來,因兩岸關係緊張,來台陸客人數成為對岸掌控工具,陸客人數開始下滑,疫情前的國一O八年(2019年)已下滑到300萬人以下。而在疫情過後兩岸關係惡化,去年只有22萬陸客來台,來台旅客總人數也降到650萬人

蔡政府雖嘗試開拓其他客源以降低衝擊,例如推動新南向國家旅客來台,但無法完全彌補陸客缺口,關鍵是許多政策出現偏差並未到位;主要是以放煙火式的直接補貼旅客方式,開放免簽證入境也缺乏整體的規劃。另外仍以爭取東南亞華人為主要客源,對於東南亞龐大的穆斯林市場疏於經營;再加上國內穆斯林觀光友善環境仍有待提升,也影響旅客來台意願。

推動觀光產業為賴總統重要的競選政見,在觀光局已升格為觀光署下,為因應國際觀光環境劇變,賴政府也應順勢調整,才能協助台灣觀光產業突破目前的瓶頸。

首先根據過去蔡政府的經驗,無論是人數或是消費能力,其他地區客源是無法填補陸客缺口,吸引陸客來台勢在必行。但是由於兩岸關係不佳,雙方均限制赴對方旅遊,開放觀光成為政治籌碼的工具。大陸在疫情後即使經濟不振,但出國旅遊人數仍相當可觀;吸引大陸旅客已成為其他國家觀光政策的重要環節,台灣已經明顯落後,如何突破此僵局,對賴政府是一大考驗。

其次,近年來雖然來自其他鄰近地區,例如南韓、港、澳及東南亞的旅客人數成長,但部分可歸因於直接補貼。在補貼不可能長期持續下,未來必須開發更多客源。另外,上述國家來台人數雖有增加,但停留天數,以及消費能力並未同步成長;如何改善國內旅遊市場基礎設施,並搭配整體行銷方案,以增加台灣的吸引力,也應是規劃重點。

綜合而言,以台灣有限的觀光資源,除追求人數成長外,也應聚焦在質的精進,吸引高檔次的外國旅客,從事功能性的活動。例如台灣醫療水準高,體系健全,更具價格競爭力,適合推動國際觀光醫療。但因相關法令無法配合鬆綁,台灣在國際觀光醫療市場占有率並不高,未來有待加強。












聯合報黑白集/誰擋住王國材的陽光?


2024-04-04 02:50  聯合報/ 黑白集
針對國際來台旅客目標下修,交通部長王國材說,中國不讓旅客來台的態度比他預期的還要堅定,原本對於兩岸交流還有一些期待,但現在看不到曙光。圖/中央社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交通部訂出今年國際觀光客來台要達一千二百萬人次的目標,但兩岸關係遲遲難以回春,部長王國材近日宣布下修為一千萬人次。他說,原先訂一千二百萬人次是涵蓋了陸客,但現在「還看不到曙光」,只好降為一千萬人次。

事實上,王國材把目標減為一千萬人次,也僅供自娛。今年第一季來台旅客人數,加總連兩百萬人都不到,全年若能達到八、九百萬就偷笑了,訂出一千萬的目標只是阿Q式「精神勝利法」。

再說,王國材的「曙光」,究竟被誰遮擋?不就是搞僵兩岸關係、又拒絕對話的蔡政府嗎?從釋迦、石斑等兩岸農漁產品糾紛起,蔡政府即一直用控訴的手法指責對岸惡意杯葛,把行政技術議題上綱為政治衝突。這種態度當然無助解決問題。

更可議的是,蔡政府好不容易開放我旅遊業者組團赴陸,但尚未正式上路,旋即又宣布六月起停止出團。這種反反覆覆的態度,無異把業者和旅客當成人質,來要脅對岸。這和農漁糾紛中罔顧農漁民權益、只顧政府威風的操作,如出一轍。對岸是專制體制,台灣是民主政府,我們的作法不能更自由開放些嗎?

再看,馬英九登陸訪問,目的在幫兩岸緊張降溫,這是他一番苦心。但民進黨立刻批他,「淪統戰工具」、「幫腔大陸」。請問,民進黨一直罵,就會贏嗎?












聯合報社論/滿腦子「備戰」思維,是否忘了日常的安全


2024-04-04 02:53  聯合報/ 社論
花蓮市軒轅路九層樓的天王星大樓地震後嚴重傾斜。記者王思慧/攝影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花蓮昨天清晨發生規模七.二的大地震,劇烈的搖晃,讓全台民眾陷入巨大的恐慌。對廿五年前的九二一地震沒有記憶的年輕世代,這回體會到了身處地震島的滋味。然而,多數人卻沒收到國家級警報,這正常嗎?這起地震,造成花蓮多處鐵公路、橋梁斷裂變形無法通行,花蓮頓成孤島,市區也有數棟大樓倒塌,若干縣市已派員前往支援。

與九二一地震相比,兩次地震規模相當接近,且都屬於淺層地震。差別在,花蓮的四○三地震震央在東部外海,與南投九二一地震震央在西部陸地不同;由於東西部人口密度差異極大,兩次地震造成的人員及物質損傷程度也迥不相同,堪稱不幸中的大幸。但隨著頻繁的餘震,是否會讓一些原本結構不良的建築變得愈發脆弱危險,也是相關單位必須儘速檢視的工作。

每一次地震,都是對我們的建築及公共工程結構安全的臨檢,也是對水、電、通訊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挑戰,包括對於救災救難、交通運輸緊急應變的考驗。這次地震,北中南幾都的捷運系統,上班尖峰時間行駛中的車輛均安全無虞,並按規定停駛檢查。但新北環狀線中和段則驚傳「軌道錯位」,主要是高架梁柱移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修復。高鐵曾一度停駛檢查,隨即採「降級運轉」恢復通行,但對許多旅客的往返已造成不便。

災情最慘的集中在花蓮,包括多棟大樓倒塌傾斜。在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一出隧道,眼前的道路完全坍崩消失,只剩深不見底的崖谷。若要修復,將是耗時費日的大工程。此外,北迴鐵路遭巨石擊中,鐵軌扭曲無法通行,亟待搶修。包括中橫公路落石如雨,許多人車受困,多人傷亡。在鐵公路三線俱斷的情況下,花蓮人返家之路便告中斷。如何協助東部鐵公路搶通,除了需要中央政府的指揮協助,有餘裕的縣市也應該及時調派救災人力物力,盡速幫助花蓮救災及重建。

這場規模七.二的地震,劇烈的地動天搖來得措不及防,任何人經歷過後都將終身難忘。不過廿五年之隔,台灣歷經兩次規模七以上的大震,人們怎能不為台灣地質的脆弱多災感到憂心。不少人也問:發生這麼嚴重的地震,人心惶惶,為何不見政府發布國家級警報?氣象署的解釋是,雙北、桃園等地因未達實際震度四級,而未發布警報。事實上,雙北震度都在五級以上,人們實際感受也極強烈,為何氣象署會發生如此嚴重的誤判?這是地震中心第一時間的資訊不準確,還是警報發布單位疏忽?尤其,一月間中共不過是發射衛星,國防部卻發布「飛彈飛越南部上空」的國家級警報。這次民眾亟需了解情況,政府反而略而不提,未免太離譜。

近幾年,蔡政府忙於發展國防工業,忙於徵兵和部署備戰,聲稱「備戰才能避戰」。如果拿這樣的「備戰意識」,來檢視政府對國家人民的日常安全防備是否周全,恐怕就是一個難堪的對比。例如,今年以來「食安」問題是處處破洞,臭蛋、瘦肉精、紅麴、粿條等事件一樁接一樁,但衛福部均查不到源頭。「工安」方面,每個月均傳出工地施工不慎導致鄰房傾斜倒塌事件,或是工廠施工缺乏防護導致工人意外死亡,停留在開發中國家的草率作風。包括兒虐死亡事件,每年平均超過廿件,「社會安全網」的破洞有人在乎嗎?

「備戰才能避戰」,是基於戰爭邏輯;但人民需要的,則是和平邏輯。如果政府不為人民的日常安全做好準備,安全可能從天而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