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李互批佐證教改災難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頂尖大學有提高學術水準的責任
◆ 斷橋重建 中美合作契機
◆ 保護兒童「讓人兩難」?
◆ 棄守教學品質 高教劣幣驅良幣
◆ 盼賴總統召開教育會議 根除病灶
◆ 教改30年後5大難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頂尖大學有提高學術水準的責任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我國有好幾所大學是頂尖大學,擁有相當好的師資,也得到政府較高的補助。但是我最近看到媒體的報導,這些大學都有在擴張的現象。所謂擴張,包含設立分校或者增加新的學院。比方說,台大最近要成立政經學院。我不知道為何要成立這種政經學院,但是我希望台大以後要注意這個新成立的學院有沒有提高台大的學術聲望;也就是說,這個學院的教授有沒有非常傑出的學術成就。
我很誠懇地希望頂尖大學與一般大學有所不同,一般大學注重教學,希望學生畢業以後能夠投入建設國家的行列。我國沒有好的自然資源,但是經濟仍然不差,都是靠大學的教育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專業人員,在各行各業上都有貢獻。但是頂尖大學卻又肩負著另一個神聖的任務,那就是要提高國家的學術水準。
學術與國家的建設不一定有關,以數學為例,數學家當年發明虛數時,誰也不知道虛數這個觀念有何用途。自然界是沒有虛數的。可是對電機工程師來講,虛數非常有用,如果不懂得虛數,很難理解電路。物理的情況也是如此,伏特當年發明的是伏特電堆,但他其實不知道自己是電池之父,相信大家都知道電池對我們有多大的用途。麥斯威爾在他的研究著作中指出自然界有電磁波,對他來講,這是學術研究的結果,他一定沒有想到,我們現代的無線通訊就是根據一個純學術的研究結果發展出來的。
歷史似乎和我國的經濟沒有多大的關係,可是不注重歷史的結果是政客們往往犯大錯。美國入侵阿富汗就是因為當時美國的領袖人物對阿富汗的歷史毫無觀念。歷史的研究是純學術的研究,一個國家如果不注重歷史的研究,是十分遺憾的事。
要有好的學術研究成果是相當難的,純數學本身就已經非常難懂,讀懂高深的數學,只有少數人有此能力,在數學領域上有創新的觀念,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們要提高國家的學術水準,只好寄望於頂尖大學。這不是我國的現象,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是如此。英國在學術上有卓越成就的,仍然依靠劍橋和牛津;美國有所謂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的數目也是不多的。
我們不可能要求所有大學都在學術上有非常好的成果,但是我們實在應該注意頂尖大學在學術研究上的成果。要有卓越的學術成就,大學必須要有在學術上卓越的教授;政府要負責,使我國的頂尖大學可以請到在學術上有優越成果的教授。但是最重要的乃是頂尖大學必須要重視學術,任何措施都要想到學術的卓越。我們該檢討的是,頂尖大學在大肆擴張之際,有沒有也非常重視學術上的成就?
雙李互批佐證教改災難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段心儀/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台北市)
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一群家長帶著孩子走上街頭,發起人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提出四大訴求: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並將聲明託付給立委,希望他們在立法院落實。黃教授表示:教改長路漫漫,明年、未來幾年還要再來。當時黃教授應該不會想到,該年九月廿一日就在李登輝總統主導下,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並由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擔任召集人,從此教改卅年不回頭。更不會想到多年後,李登輝認為教改失敗李遠哲要負責,李遠哲卻歸責李登輝用人不當,二人互批恰恰佐證了卅年教改一場災難,因為一開始就錯。
第一錯,菁英思維主導:教育永遠在理想與現實間拔河,目標可以遠大,但現實、民情、資質、人性交錯下,機制如何啟動方能達標,考驗主事者的智慧。但教改主事者全是學界菁英,他們是自由開放的得利者,從未體會中下層學習的艱難,更沒有「橘逾淮而為枳」的智慧。李遠哲主張雙語,說自己中小學時五種語言並進互不影響;黃武雄主張學校教育只須做兩件事,一、打開孩子的經驗世界;二、發展其抽象能力,第三件事便是留白;史英則大推建構式數學。菁英群各有理論,卻從未在台灣教育環境中進行過實驗。教學現場的老師環顧資質、家境差異懸殊的學生,還真不知他們如何能在「留白」中學習,如何「主動建構」數學概念,更不敢在沒有實證基礎下,拿孩子的未來打賭。所以,四一○教改團體的主張在教育界掀起論辯,本不易得到社會共識,但在二李出面護持後,居然輕騎過關,從此這套菁英思維主導了教育至今。
第二錯,政治意識掛勾:四一○教改宣言中第三訴求「推動教育現代化」強調民間與官方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觀,官方必須放棄「規畫限制封閉」的後封建心態,建立「發展鼓勵開放」的新世界觀,台灣教育在政治主控下長年維持的中央集權制必須打破,讓權力下放。第四訴求「制定教育基本法」則強調必須擺脫四十多年政治戒嚴所造成的威權主義,納入現代化教育精神。這兩大訴求中的關鍵字應打動了李登輝總統,因為恰恰提供其建立台灣意識的切入點。於是在教改口號下,改變歷史重視時序、正統的「規畫限制封閉」心態,而以杜正勝「同心圓史觀」的略古詳今解構中國史。但弔詭的是,在去國編本統一教材的同時,卻藉由課綱審核及教科書審核,「規畫限制封閉」有關中國的敘述,建立「中國台灣一邊一國」的概念,卅年有成,導致兵凶戰危。
第三錯,主事者沒品格:二李無庸置疑絕頂聰明,一得諾貝爾獎,一掌控政壇迄今影響力猶存。但毫無「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的坦蕩。後繼者亦如是。教改在他們手上盤弄,成為攫取個人權位的工具,絲毫未顧及台灣前途、福祉與未來,這是台灣人民最大不幸。
回首教改卅年,學子知識品德兩失,錯誤已釀成海嘯,但人民能否發聲自救?立院能否為民喉舌?眾志成城方能扭轉台灣滅頂之災。
斷橋重建 中美合作契機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跨港橋梁「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大橋」三月底遭到貨輪達利號撞擊,橋面斷裂坍塌,幾乎橫斷整個巴爾的摩港的入港水道,並造成六名工人喪生。事故大橋是巴爾的摩市居民往來海港兩側的捷徑,現在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巴爾的摩港也是美國東北部歷史悠久且繁榮的海港城市,吞吐量極大,且為汽車、貨櫃運輸以及日用品的主要中心,交通及航道受阻,影響極為巨大。
事件一開始就有所謂的陰謀論,認為可能與恐怖攻擊脫不了干係,有的反華媒體甚至開始潑髒水,認為中國是幕後黑手,繪聲繪影地在網路上散布傳言。然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跡象或理由顯示有任何蓄意破壞行為,美國政府也將之定調為意外事件,只能說是一場巧合的悲劇。
一個多星期過去,清除斷橋及殘骸的工作還在持續,待清除完畢後可望先恢復航運,但接踵而來大橋重建工程才是重頭戲。拜登勘災時已表明聯邦政府將支付重建大橋的全部費用。但有很多人認為拜登此舉是為了討好馬里蘭州選民,以便贏得該州十一月的總統選舉。據傳重建工程並非易事,因為它坐落於「跨域深水區」,在技術上需要克服許多問題,保守估計可能要數年,金額亦可能高達十多億甚至廿億美元以上。美國國會眾議院對於聯邦政府是否要負擔全額也未置可否,部分共和黨籍國會議員甚至拒絕就此追加預算,看起來拜登政府與國會將會再有一番角力。
等資金問題解決後,工程如何進行又是挑戰。過去在美中關係平和的時代,中國企業在美造橋也有先例,例如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在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地震後的新建工程就是由中國企業承包完成。但現在美中關係惡化,美國在許多層面上都刻意排除「中國元素」,只是基礎建設事關民生,曠日廢時的重建反而會帶來經濟的負面影響。
最近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一○五分鐘的電話晤談,這是繼去年習拜會之後進一步的破冰行動,顯示兩國有意改善彼此關係,或許巴爾的摩大橋的重建可以為彼此搭起友誼的橋梁。這幾年中國有著「基建狂魔」之稱,這個稱號或許有些誇張,但是確實因為在中國國內外有許多世界級的工程陸續完工或正在興建中,而且很多工程還在不斷刷新紀錄,特別是在大型橋梁建設、高鐵、公路等方面。對比之下美國的基建顯得落後。去年七月美國廣播公司所屬的緬因州電視台 WMTW 就曾報導說,拜登在訪問緬因州時曾指出,美國的基礎建設明顯落後中國,美國全球排名十四,中國排名第二,他為此而感憂心。因此巴爾的摩的大橋重建,或許可以考慮與中國合作。
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國內外有許多著名的橋梁建設,無論從橋梁高度、長度、難度還是造橋的速度都屢創世界紀錄。前年由中國企業承造,連接克羅埃西亞和南部沿海地區,跨越亞得里亞海中兩個相鄰海域的佩列沙茨大橋完工,成了該地居民的圓夢之橋。最近中國境內位於雲貴交界處的北盤江大橋完工,橋面到谷底的垂直高度為五六五米,相當於一八○多層的樓高,是世界最高的大橋。相信以中國的造橋技術,應該可以克服巴爾的摩大橋修復上的技術難題,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恢復通行,解決當地交通問題。如此將可以和緩美中關係,對於區域穩定將有所助益。而兩國間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帶給世界和平穩定的力量。
保護兒童「讓人兩難」?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翁國勛/醫師(台南市)
最近接連出現兒童受虐及兒少性剝削事件,加害者甚至與兒童保護單位關係密切,引起輿論關切,也有民眾和立委諸公呼籲修法。
筆者認為保護兒童,除了立法,也要提防賣「偏方」假友軍。有政府官員和宗教保守派,對持有真人性影片,有實際兒少受害的案件唯唯諾諾,稱其「讓人兩難」,卻對無實際受害者的虛構影視作品重拳出擊,揮霍兒童救命錢,就是賣偏方的假友軍。
賣偏方者口口聲聲為病人好,讓病人散盡家財,不只是讓病人做「無用功」,更讓病人錯失治療機會。政府預算花在無效治療的費用每多一元,能實際挽救兒童的經費就少一元。假保護兒童之名,卻把預算砸在安慰劑,實際上是戕害兒童。
打擊「湯姆貓與傑利鼠」無法減少虐貓。政府官員要績效,不是靠打擊虛擬人物濫竽充數、搞遮羞布。更何況主張嚴打虛擬人物的團體,尚且無法防止「自己人」虐童,信賴他們的「藥方」無異請鬼拿藥單。預算省下來,用在真正有用的措施,不知道能多救多少孩童?
棄守教學品質 高教劣幣驅良幣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李政達/科大體育講師、國家級拳擊教練(台南市)
作為一名任職於私立科大的體育教師,筆者持續關注聯合報數位版「教改三十年」系列專題報導。日前看到「大學退場,中年教師慘賣房」的深入探討,不免戚然,不平之鳴如鯁在喉。
近十年來全台已有十五所大專院校陸續退場,而面臨中年失業危機的教師們,較幸運的能至他校繼續任教,一部分人則成為兼課教師,或是中小學的代理教師。無法取得教職的只得轉換跑道,有的為支應家中開銷,甚至不得不賣掉房產…令人不勝唏噓。
少子化現象衝擊高教市場,如今學生的「需求」已凌駕於一切。許多政策的調整,諸如實習、證照…等畢業門檻的放寬限制,無非是方便學生可盡快取得文憑。但又不希望文憑貶值,顧及學生受教權,期使他們能習得一技之長,分寸的拿捏就考驗教育主管人員的智慧,及教師們引發學習動機的功力了。
筆者嘗聞因缺曠課嚴重而屢屢被提醒的學生言:「XX 學校只要有註冊,考試有考就不會被當,為什麼老師的要求這麼嚴苛?」筆者思忖,此乃大學太多導致供需失調的緣故。因此每到期末,就可看到某些自律欠佳的學生辦理休退學,遊走各校間,然而讀了N年卻畢不了業。作為導師的筆者也曾致電家長,請他們注意子弟缺曠情形,卻得到「不是少子化嗎?各校都缺學生,你們給我孩子過,下學期我們仍會來註冊!」的回應。
另一種現象則是,要求較嚴格的教師,可能因選課人數不足或學期中就已退選大半導致課開不成。但沒有測驗標準,缺課幾節無關緊要,隨便繳份報告就可過關的教師,卻頗受歡迎。為捧住飯碗,教師們各出奇招無可厚非,但若無法貫徹教學目標,豈非劣幣驅逐良幣?
以體育課為例,筆者選擇不斷練習才能達標,或兩人、多人互相配合(如桌球的推擋、壘球的傳接)方可取得高分的項目,評比學生努力不懈的態度及團結精神,令其體悟「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盼賴總統召開教育會議 根除病灶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溫順德/高中校長(台中市)
卅年前的四月十日,台大教授黃武雄等號召二百餘個團體走上街頭,為孩子爭取教育權,燃起教改熊熊烈火。教改風起雲湧推動迄今,成敗得失仁智互見,但廣設高中大學備受爭議,苦果不斷反噬,也無法校正回歸。
四一○的四項訴求或許是歷史的必然,理念也無庸置疑,尤其是廣設高中大學,追求教育平權,緩解升學壓力,確實迎合社會需求,但缺乏前瞻思維,又無完整配套,釀成前所未有的災難,也是不爭的事實。四一○促成教育會議召開,醞釀教改會,進而提出教改藍圖,最終由教育部推動。這場教改由黃武雄埋下火種,經郭為藩部長護持、李遠哲院長背書、吳京部長點火,掀起專科升格大學潮,而今卻釀成大學退場、學歷貶值、技職摧毀,教育遍體鱗傷。這場歷史共業,相關人員不容卸責,政府更得全面承擔。
先就退場議題而言,四一○提出廣設高中大學,是要求多設立公校,但政府便宜行事,無視未來人口結構,不理學者示警,逕以專科升格充數,加以選舉胡亂承諾,大學不斷增加,至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時曾高達一百六十四所。當少子化來襲,私校招生問題浮現,政府卻雙手一攤,不願承擔責任,反而一面凍漲學費,一面祭出退場條例,逼私校走上絕路。為解決高教過剩問題,政府需提供誘因,鼓勵經營不善私校改辦社福文教機構,更需鬆綁學費限制,提升私校辦學品質,公校也得整併,適度縮減招生名額,才是亡羊補牢之計。
再就學歷貶值來說,廣設大學雖讓人人有大學文憑,但在少子化下,大學錄取率破九成,不少學校寧濫勿缺,學生素質不斷下降。加以大學過多,稀釋整體教育資源,部分學校為省經費一再犧牲教學品質,形成學店化現象。大學文憑含金量下降,青年低薪成常態,絕非台灣教育之福。廣設大學惡果已現,為解決學歷通膨問題,高教勢得分工。部分培育學術人才,部分養成實務幹才,部分訓練技術人力,各司其職,各校才得以存活,也舒緩文憑貶值。
另就技職崩解來論,早期政府鼓勵私人興學,多以技職為主,培育不少基層人力,成為台灣經濟起飛助力。教改上路後,向高中大學傾斜,形成先高中後高職、先大學後科大的趨勢,嚴重排擠技職生存,尤以私校衝擊最大。技職走向普通教育,原有特色喪失,又未獲平等對待,教育資源更欠缺,淪為次等選擇,產業人力亦現困境。為扭轉技職劣勢,教育部宣示強化產學合作,建構優質技職環境,推動技職宣導,落實職涯探索,吸引學生選讀,仍無由解決問題。透過跨部會討論研擬技職長遠擘畫,創造優良就業環境,提升技職人才地位,方能吸引學生選讀技職。
教改卅年,不少政策立意良善,卻因民粹綁架,釀成無法收拾的殘局,從未有人給個交代,也不見當局反省。高教擴張惡果浮現,過剩大學如何轉型,學歷貶值如何改善,技職尊嚴如何找回,政府應集思廣益共謀解方。
賴清德總統上台後應速召開教育會議,重新檢視教改各項政策,根除卅年病灶,找回教育競爭力。
教改30年後5大難題
2024-04-10 04:21 聯合報/ 周祝瑛/教改論壇發言人(台北市)
已故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曾評論台灣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以來的教育改革,空有「理想」,卻從未對實施後果進行「咎責」。教改推動卅年後的今日,全台四十八歲以下的國人,都可說是這些政策下的「關係人」,是否應為自己曾是教改白老鼠,而提出質疑與要求改善?
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民間「四一○教改大遊行」提出:落實小班小校、普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等訴求。隨後,教育部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行政院接著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由時任中研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人,兩年後提出成果報告,建議政府教育鬆綁、帶好每個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與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作為台灣日後教改藍圖。政府更挹注一千五百多億,全面推動上述方案。
卅年後,全台多數中青年世代,都經歷這些教改,可謂當年教育鬆綁與暢通升學管道的受益者,也是廣設高中大學後,學歷貶值的受害人。卅年間主政者不斷「推出」各種新政策,形成「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卻鮮少事後「追蹤評估」!至今留下五大難解後遺症:
首先,當年廣設高中與大學,留下如今大學的倒閉與退場潮,影響技職教育與學校生態甚巨。
其次,暢通升學管道與課程改革,造成學生的文史素養與數理能力整體弱化,尤其在多元入學與一○八課綱下,高中課程支離破碎化;高三整年學生更以準備升學材料為優先,上課淪為其次。結果許多理科教授必須重新為大一新生的數理化補救教學,而文科學生的論述及寫作能力也不見好轉。
第三,大學升學制度設計對文組科系愈加不利,出現一直想念教育的文科學生,卻因指考理科成績稍好,被分發到醫學的護理系。如此人才錯置的升學考試,更造成全台十多所公立女中「理盛文衰」的新現象。
第四,台灣學生至今仍很會考試,但學習動機不強。從近廿年來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來看,無論升學考試制度如何變革,許多十五歲學生的學習習慣仍未養成,自律負責的態度不足,弱勢及後段學生的成績與學習動機,仍難有起色。這些年來升學制度的不斷變革,反而讓私立中學趁勢崛起,公立學校優秀學生大幅流失,台灣恐步上美國公立學校制度崩解的後塵。
最後,在網路盛行時代,按理更需掌握學習關鍵期,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但政策上反而從小學就全面推動數位學習、中學刪減文言文比例,且未經評估就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如此一來,恐又重蹈卅年教改的老路,台灣教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