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263/web/◆ 聯合報社論/盲人瞎馬:台電四面危機,卻拒絕停看聽
◆ 聯合報黑白集/米酵菌酸改名就安了?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次回合貿易戰爭即將開打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次回合貿易戰爭即將開打
2024-04-03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 路透
▶▶▶不斷更新/0403地震 情況速報
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 TikTok 必須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分拆後,美國政府與國會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中國設計生產的電動汽車;拜登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引領未來汽車產業,這項政策可能會淹沒美國市場和汽車工業,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在他的政府領導下,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拜登聲稱中國使用不公平競爭策略主導汽車行業,損害美國電動汽車產業。這些策略包括對電動車研發提供大額補貼、使用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汽車聯網技術,可收集有關美國公民和交通設施敏感數據,然後將資訊發送回中國。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打算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嚴格管制法規或收緊限制。目前,進口到美國的中國汽車須繳納25%關稅。拜登政府研擬大幅提高此一稅率。
競選總統的川普威脅,如若當選將對在墨西哥中資工廠生產的汽車徵收50%關稅,並進一步對通過墨西哥進入美國的中國製造汽車徵收100%關稅。如果不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對於美國汽車工業將會是一場「大屠殺(bloodbath) 」。
此舉明顯是阻止中國汽車製造商通過墨西哥來規避現有關稅,墨西哥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允許在某些條件下免關稅出口汽車至美國市場。比亞迪和奇瑞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直將墨西哥做為製造基地,利用墨西哥戰略位置和有利貿易協定,為當地和美國市場提供服務。
根據拜登的命令,美國商務部已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技術安全威脅調查。據《紐約時報》報導,這項調查要判斷中國製電動汽車是否能夠監控美國人駕駛並收集數據。
電動汽車能否數據監控與蒐集無法證實;但聯網汽車是使用物聯網技術提高車輛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這個概念不是中國人發明或獨有。事實上,谷歌和特斯拉正在使用相同概念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過去三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迅速發展,去年第4季,中國比亞迪首次超越美國特斯拉,登上全球純電動車銷售冠軍寶座。美中兩國均認識到主導這一領域的戰略重要性,這不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也是為了國家安全和節能減碳。隨著全球對電動汽車需求持續增長,電池生產和技術領先的重要性將會日益提高。
如果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大幅提高關稅,中國政府必定不會坐視不管,可能禁止美國汽車、手機、飛機、記憶體和處理器,或提高更高關稅。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對稀土礦物加工技術實施出口禁令,亦凸顯清潔能源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
如此演變下去,美中之間可能引起自民國一O七年(2018年)後另一場大型科技與貿易戰爭。
說穿了,所謂數據蒐集與國家安全,其實只是維護國家經濟競爭力的藉口。隨著各種科技技術日新月異,除了聯網汽車,精準的衛星偵察、手機 GPS 定位系統、社群網站,早已將使用者消費習慣、個人資訊與行動軌跡,暴露無遺,聯網汽車並非始作俑者。
中國將電動汽車產業興起歸功於其對創新技術的投資。中國大陸在研發、基礎設施(如充電站)和製造能力方面,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使中國成為電動汽車市場全球領導者。中國反過來批評美國和歐盟採取保護主義措施,對國外製造商提高關稅、實施配額和限制,破壞自由貿易精神,並影響消費者權益。
歸根結底,如何在國家安全、創新投資、市場自由競爭、消費者權益之間,做平衡性取捨,雙方論點均有其一定根據,取決於各國對於國家保護主義、外國技術安全風險,全球自由貿易,和節能減碳間之戰略選擇。
電動車引起的貿易紛爭,不僅僅是數千億美元利益之爭,美歐中在電動汽車貿易的處理,將延伸至與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戰略競爭,同時凸顯西方和中國在技術領域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間之平衡,值得台灣產業特別關注與應對。
聯合報黑白集/米酵菌酸改名就安了?
2024-04-03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寶林案件今天沒有新個案,近期會開專家會議討論,也會討論包含米酵菌酸是否更名。記者李青縈/攝影
▶▶▶不斷更新/0403地震 情況速報
寶林茶室中毒案已逾半月,無辜民眾吃炒粿條送命,衛福部只找到致命「凶器」米酵菌酸,但對分泌毒素的凶手「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卻遍查不到。王必勝說,餐廳環境採樣至少兩周後才知結果。怪的是,病原菌還沒找到,衛福部就急著要替米酵菌酸改名,說要拿掉「米」字,以免汙名化米食。
米食惹疑慮,是因真相不明。政府不對症下藥,卻忙著替毒素改名,這樣人們就能安心吃粿條嗎?
若非急診醫師率先提示米酵菌酸,加上彰基醫院有標準品,恐怕衛福部仍在盲查。但食藥署僅檢測病患檢體及不同批食材,卻未考量毒素是罕見病原菌在極特殊條件下產生,以致推測多於證據。還好有醫生提醒:驗不到米酵菌酸,未必代表沒有病原菌。官方因而又追查環境跡證,昨天才在廚師手上查出米酵菌酸。衛福部如此不專業,難怪食安懸案不斷。
有專家隔空診斷:病原菌來自中國,側翼就鼓吹拒吃中國食物。但衛福部說,寶林食材原料來自韓泰,並無中國。另有專家稱,米酵菌酸是大陸譯名,其實與米無關,要求改名。但出事的粿條,不是米製品嗎?
官員茫無頭緒地檢測,若無法還原過程,就只是應付輿論,而非科學解答。衛福部高官只剩四十多天就下台,可別利用改名轉移重點,隱匿食安未爆彈。
聯合報社論/盲人瞎馬:台電四面危機,卻拒絕停看聽
2024-04-03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密西根州帕利塞德核電廠,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座關閉後成功重啟的核電廠,當局計畫讓此廠至少營運到2051年。美聯社
▶▶▶不斷更新/0403地震 情況速報
美國能源部最近批准一筆十五億美元(合台幣四九○億元)的貸款保證,協助重啟密西根州一家關閉兩年的核電廠;明年重啟後,可望運作到民國一四○年(二○五一年)。這是美國史上首次重啟已關閉的核電廠,希望引領清潔能源的發展。韓國政府也積極尋求活用核能,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近日可望核准古里核電廠二號機延役,月城核電廠三個機組本月也將申請延役。台電目前虧損累累,但僅存的核三兩座機組卻不想延役,未免太瞎!
台電本月一日起大漲電費,儘管經濟部要求業者勿轉嫁給消費者,但有些商家已提前反映;而自行吸收勢必侵蝕業者利潤,不可能長久維持。令人憤怒的是,台電不思改善自身體質,讓供電結構長期扭曲而不調整;不思考自己的社會責任,不斷用火力發電碳排增加台灣環境負擔;忘卻公營事業的使命,用高昂的價格向財團買電,卻把代價轉嫁給升斗小民承受。更惡劣的是,在有機會補救的時候,卻故意裝傻把便宜穩定的核電廠逐一關掉。蔡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和失去理智的台電,就像盲人騎著瞎馬一步步走向深淵。
台電這波大漲,主要是背負了數千億元的虧損,已瀕臨破產。要問,誰把台電帶到這個窘境?事實上,禍首並非經濟部所稱的戰爭引發國際能源價格上漲,而是腦袋只有「線性思考」的政府,用「非核家園」綁架了整個能源政策。在所謂的「能源轉型」過程中,即使發現火力發電的汙染嚴重也不改其志,發現風光綠電財團鯨吞了台電利潤也無意回頭,多少次跳電停電都無法驚醒蔡政府官員。總之,蔡政府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志及能力,薄弱到難以想像。
台電將所有虧損,都透過漲價來填補,民眾只能被動承受。問題是,各界若不積極要求政府和台電改善,即形同坐視政策擺爛。如此一來,同一噩夢未來將持續糾纏台灣,直到缺電危機爆發,直到產業癱瘓、民不聊生。大家希望看到那一天到來嗎?
伴隨電價高漲,最近台電引發爭議的是,它已面臨嚴重的「無碳權可抵減」的困境。蔡政府將火力發電比重設定為八成,因此近五年來,每年碳排都超過九千萬公噸,遠高於政府規定的上限。明年政府核定的碳排量為七,七四九萬公噸,而台電目前則超標兩千多萬公噸,偌大的差距如何彌補?蔡政府自詡是遵守國際公約和規範的政府,但面對國際社會「淨零碳排」的承諾,卻因政策錯誤背道而馳,不覺羞愧嗎?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不只是貴森森而已。這項政策開的是環保的倒車,危害台灣又損害地球;開的是理性的倒車,不斷碰壁卻失去轉彎調整的能力。有機會解決問題,卻為了政治顏面及意識形態而硬拗,是最可怕的心態。
近兩年核能的汙名獲得洗刷。除了零碳排遠優於火力發電,發電成本也遠較綠電低廉,加上全天候穩定供電,被國際社會認定「綠能」。因此,不少國家重新重視核電。日本在福島核災後曾下令關閉所有核電廠,如今已有十座核電廠重啟,包括東京電力公司旗下世界最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也正申請重啟。
蔡政府卻無視國際潮流,繼續關閉核電廠。僅存的核三電廠,一號機預訂今年七月廿七日除役,二號機則是明年五月除役。對於外界要求核電延役,閣揆陳建仁卻輕率答稱,這需要五年安全檢查期;言下之意,此事事不關己。那麼,是誰該收拾這個能源爛攤呢?是蔡英文、賴清德、王美花,還是曾文生呢?盲人繼續騎瞎馬,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