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整機制 需合理可預測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646/web/ 

◆  聯合報社論/中常委沒人選,國民黨的危機不止黃復興
◆  聯合報黑白集/周處暴紅的啟示
◆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整機制 需合理可預測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整機制 需合理可預測


2024-03-12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電價審議會拍板下月要實施的新電價,電價調漲已無懸念。 聯合報系資料照


電價審議會本月底前召開並拍板下月要實施的新電價,電價調漲已無懸念,待討論的是調漲電價範圍與幅度。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我們看到眾多經濟部或台電釋出的電價調漲方案,從所有用電戶都要漲價,到工業用戶或用電大戶調幅較高,相關訊息顯然是用於「測風向」,再視外界的反應嘗試找到一個全民都可接受的電價調整方案。對產業而言,並非反對漲價,而是期待政府提出一個合理的電價方案

電價調整長久以來不是純經濟議題,而是複雜政治議題。陳水扁總統時代凍漲油電價,把燙手山芋丟給下一任馬政府。馬政府處理油電雙漲一事未能符合外界期待,成為其首任任期最大的民怨來源,馬政府第二任任期時記取教訓,在當時的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努力推動下,終於在民國一O四年(2015年)改革實施長達55年舊版電價公式

新版電價公式的最大意義在於將電價的燃料成本與國際燃料價格掛鉤,讓國內電價上下浮動時有一客觀數據可以參考,再加上設定「超額利潤條款,將台電的超額利潤撥入電價平準基金,可讓電價在面臨國際重大政經變故時,可以緩解電價大幅上調的壓力。

當年為推動新版電價公式,歷經朝野激烈攻防才獲通過,但僅在前兩年試用期尚能落實其精神,在民國一O六年(2017年)新版電價公式正式實施後,再度因政治力介入,讓電價調整變成政治角力犧牲品。從民國一O五年(2016年)10月到一O六(2017年)10月,以及民國一七到一一一年(2018年到2022年)間,我國電價歷經了11次凍漲,其中應對新冠疫情而凍漲尚有其理由,但有多次凍漲,就是明顯的政治力介入。

舉例來說,民國一O八年(2019年)3月台電建議調漲電價6.48%,若照電價公式至少也要調高3%,但當時經濟部強力介入,聲稱國際燃料價格即將走跌,沒有調漲電價的必要。然而,在電價決定不漲後,國際油價又繼續上漲了兩個月,讓台電當年前八月的虧損暴增六成達到202億元。換言之,不論從當時的國際燃料趨勢,或從電價公式來看,都必須讓電價合理反映,當時不漲電價的原因很明顯,因為馬上就要舉行總統大選。

過去八年多來的電價緩漲或凍漲,讓台電背負了龐大的虧損,即便今年經濟部認購台電增資的1,001億元,仍不足以讓台電的財務狀況過關。今年電價調整壓力大,再傳出政府有意補貼台電1,500億元,這項政策除了緩解台電破產危機,更直接的用意其實是要降低電價調漲幅度。然而,從人民的左口袋掏錢補助人民的右口袋,並非電價調整的長久之計。

電價產業重要生產成本,電價上揚當然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產業界絕非逢漲必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多年前被問及電價調整一事時曾說,可以接受電價調整,但台積電不可以一分鐘沒有電。張忠謀的談話有兩個意義,除了強調供電穩定對產業的重要性以外,一個制度合理、可長可久、可預期的電價調整機制,對產業界同等重要。去年上半年政府調漲電價,立刻影響台積電第2季毛利率0.6個百分點,對其他產業的影響亦然,電價絕對是企業在評估生產計畫最需要掌握資訊

電價調整有高、低兩個位階,高位是能源配比,低位是因應國際能源價格的波動做出最妥切的應對。對產業而言,高位的能源配比,像是要不要重新擁抱核能等議題,並非企業呼籲就可以讓政府做出快速的改變。然而在電價的短期調整一事上,政府有責任依據現有的機制做出相應的電價調整,而非每年3、9兩月由政治角力來決定電價調整幅度產業時時刻刻都在應對生產成本的變化,電價上漲並不可怕,就怕政府的電價調整機制失去了合理與可預測性














聯合報黑白集/周處暴紅的啟示


2024-03-12 00: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周處除三害」成為極少數在大陸叫好又叫座的台灣電影。新華社


去年在台上映時,票房、口碑平平的國片《周處除三害》,近日以黑馬之姿在對岸大放異彩。票房突破三億人民幣、評分節節攀升,劇情更成對岸熱議焦點。電影又「紅回台灣」,在串流平台高居榜首。《周處除三害》,已成「現象級」電影。

三億人民幣的票房,是台片在大陸票房的歷史第三,且可能再躍升第二。更令人驚奇的是,《周處除三害》是社會寫實片,有大量敏感暴力、血腥和宗教情節,與過去國片在大陸主流的「小清新」大相逕庭。也難怪,兩岸都以「黑馬」形容。

過去國片在大陸,鮮有類似題材叫好叫座。其間,除成本、過審考量,就是過於強調「台灣本土色彩」,與對岸觀眾產生隔閡。在此背景下,《周處除三害》能為國片殺出一條血路,更顯難能可貴。也為兩岸電影人未來選材,提供全新思考點。

《周處除三害》採用中國歷史典故,講台灣的故事;幕前幕後的主力,是台港聯軍。雖是黑道殺手的故事,卻牽涉社會、宗教、心理等層面,甚至帶有政治意涵。能讓不同觀眾,跨越文化及意識形態隔閡,觀影後獲得滿足,或許這就是《周處除三害》成功的祕訣。

近年在「反中」情結下,「中國因素」被刻意降低、醜化。《周處除三害》暴紅,不是曇花一現,而能真正為華人電影合作開創新頁。











聯合報社論/中常委沒人選,國民黨的危機不止黃復興


2024-03-12 00: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中常委改選,破天荒出現不足額參選情形下,獲得黨代表1票支持也能當選中常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中常委順利完成改選,但除首次出現參選不足額、登記就當選的問題外,這個最大在野黨核心決策機構的改選並未受到太多注意。相對的,在中常委改選前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了黃復興黨部整併案,引發高度關注及黃復興的反彈。中常委的弱化,反映國民黨權力結構與社會距離;黃復興的存廢,則顯示黨員結構與社會的落差,都是國民黨必須解決的危機

朱立倫把「鐵衛部隊」黃復興黨部改組為黃復興工作委員會,並在組發會下設「退伍軍人部」,黃復興地方分部整併入地方黨部,終結「黨中有黨」。朱立倫強調,黃復興不會走入歷史,而是要用另一角色創造歷史。然而,黃復興黨部為此炸鍋,反彈聲不絕於耳。

改革黃復興,幾乎是歷任黨主席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因時代及政治變遷,軍人已不再是「效忠黨國」的產物,黃復興也不純粹是軍系代表。但黃復興意見常左右國民黨提名與政策走向,又和地方黨部時有磨擦,國民黨若不打開這個僅存特種黨部的竹籬笆,即難以再造形象。而另一個難言之隱是,地方黨部皆得自謀生路經營,唯獨黃復興是靠中央黨部支撐,在國民黨大筆黨產遭蔡政府凍結後,已養不起特種黨部。國民黨再不扁平化、黃復興再不改革,也難以為繼。

然而,朱立倫以「突襲」手法,先在即將畢業的中常會丟出改造案,再讓黃復興黨部主委季麟連到各地溝通說明,並不漂亮。朱立倫應是顧慮黃復興必然有意見,為免夜長夢多橫生枝節,才機巧地交給已無心論政中常會去背書。此一做法,讓過去因「換柱」對朱立倫耿耿於懷的黃復興,更加反彈。這次黨務組織改造,一手成立青年數位部,另一手整併黃復興黨部,其實是因應社會結構變遷該做的事。然而,若因處理不當而導致黃復興成員離心離德,就只能收到反效果

除了黨部架構調整,國民黨要爭取民心,更重要的是心態與作法的改變。對內,要加強上下的溝通;對外,要打開大門讓外界的聲音進得來。從這點看,中常會淪為雞肋,就是不及格。這次中常委共廿九席,卻僅廿七人成功登記,幾乎是資格符合報名就上榜。這樣的中常會,如何有一言九鼎的力量,這樣的決策機構如何能符合社會期待?國民黨家大業大時,搶中常委曾經是眾人搶破頭;曾幾何時,當家道中落,連中常委選舉都破天荒不足額。一位中常委形容,「年繳五十萬責任額,連黨要做什麼都不知道。」這樣的中常會,朱立倫更該設法改革

試想,若連中常委都沒人要選,又有多少人願意為黨出錢出力?國民黨目前在地方掌握最多執政縣市,又在國會掌握最多席次,這些縣市首長、立委乃至各地民代公職,都應被納入黨中央的決策機制,才能使黨的戰力發揮到極致,並符合多數民意的期待。朱立倫必須明白,國民黨目前已是一個「強枝弱幹」的政黨,如果黨中央將這些具有實權的公職人員排除在外,或任由他們各自為政,黨中央卻自以為還能號令天下,以這樣的眼光,藍軍要在下一個四年奪回政權,豈有可能?

這次大選有六成民意希望下架民進黨,國民黨卻因社會對話與世代溝通環節斷鏈,終致功敗垂成。國民黨現下的改革,必須做到「加法」哲學,讓各方樂意為黨效力,黨中央不要害怕地方首長或立委會奪去主席光采,要善用他們的團體戰力凝聚社會支持拉近青年認同,這才是國民黨成功的中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