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金融科技 落實綠色永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2759/web/ 

◆  聯合報社論/交接期亂象爆表,蔡政府別砸了最後招牌
◆  聯合報黑白集/管碧玲遲來的道歉
◆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金融科技 落實綠色永續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金融科技 落實綠色永續


2024-03-15 01:2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隨著全球極端氣候日益嚴重,結合ESG的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快速成長,國際上有愈來愈多的金融業者與新創業者提出整合ESG概念的創新金融科技與商業模式。 彭博資訊


金融科技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金管會跟上國際潮流,去年8月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延續發展路徑圖1.0,對發展金融科技的承諾及願景持續精進,亦在2.0版參酌國際最新趨勢,特別強調永續金融科技ESG FinTech)的推廣與應用

隨著全球極端氣候日益嚴重,結合 ESG 的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快速成長,國際上有愈來愈多的金融業者與新創業者提出整合 ESG 概念的創新金融科技與商業模式。根據去年11月新加坡管理局與 KPMG 合作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投資永續金融科技的總金額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約294億美元,推估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也將達288億美元,而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預計將投資高達600.3億美元,呈現相當穩定且快速的成長趨勢。

若再以永續金融科技分類投資金額觀之,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監理科技」和「碳服務」的投資較多;其中,碳服務在232筆交易中獲得了30.08億美元的資金,每筆交易平均約為1,300萬美元。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上半年,碳服務獲得約229筆交易,投資金額達59億美元,居全球之冠。藉此,投資人亦充分了解到國際對碳服務的重視。

再看綠色金融科技,最常見的是AI、IoT、區塊鏈及5G等技術的運用,許多新創公司利用這些科技經營減碳數據資訊交易平台,為企業客戶提供靈活因應 ESG、氣候變遷的創新方案。例如碳足跡、溫室氣體排放等盤查、區塊鏈與再生能源技術,乃至應用在儲能裝置及相關供應鏈上,都可望展開更有效率的節能運算順勢開啟更多技術永續應用與實踐場景

國際上,有不少金融科技永續金融創新應用的案例可分享,其中較被人津津樂道的例子,是加拿大人 David Katz 所創立的塑膠銀行Plastic Bank):利用區塊鏈結合 IBM 的主機及視覺識別技術,進而建立有效率且安全的交易環境,鼓勵開發中國家的民眾回收廢塑膠,再將所回收的廢塑膠兌換為區塊鏈交易平台的代幣,讓民眾使用獲得的代幣直接換取現金、食物等資源;與此同時,塑膠銀行亦將取得的廢塑膠出售給使用再生材料供應鏈製造商塑膠銀行不但利用區塊鏈技術重現了廢塑膠的商業價值,也達到環境永續目標,更提供開發中國家民眾改善生活的機會,可謂一舉數得。

在國際上逐漸蔚為風潮下,透過以 ESG 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創新,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資本支持,主因在於此類型投資一方面可提升環境保護及社會關懷,另一方面亦可獲取可觀報酬。若能善用金融科技,則可能更有效率地達成「淨零碳排」的永續目標

新加坡於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宣布推出綠色足跡計畫整合平台Gprnt.ai」,並成立公司負責後續運營。該平台統整了政府和民間機構的合作,且 Gprnt.ai 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整合 ESG 資料的收集、計算和管理,對於跨領域的公用事業、勞工、建築和廢棄物管理等進行資料收集,同時也運用 AIoT 感測器和智能設備,以自動化方式提高數據蒐集效率。此外,平台亦結合智能文件處理及 GPT-4 聊天機器人,幫助企業將資料轉換為 ESG 報告格式,來增強數位報告正確性及可信度Gprnt.ai 的推出對金融行業的 ESG 透明度和責任性重要意義,能讓企業更容易與金融機構、其他行業合作夥伴共享 ESG 資訊加速推動金融機構和企業永續發展方面溝通合作與創新思維發展

金管會同時在推動「金融科技」及「永續金融」之際,若能鼓勵金融及新創業者共同合作,將金融科技結合 ESG,一定可以更有效率地落實永續金融的目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推出的綠色足跡計畫整合平台,應能啟發金管會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等金融科技來整合 ESG 資料的收集、計算和管理,善用金融科技,必能促進 ESG 的落實。













聯合報黑白集/管碧玲遲來的道歉


2024-03-15 01:5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前天首度為陸船案公開致歉,承認海巡執法沒有蒐證錄影,至今事情未得到解決,確實要痛加檢討。 記者季相儒/攝影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終於為金門翻船事件致歉,承認海巡執法沒有蒐證錄影導致處理過程難昭公信,也讓家屬長期煎熬。這和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態不排斥金門模式」一樣,都想讓事件落幕,不再硬拗。但拖了一個月才改口,未免太遲。

大陸三無快艇潛入金門水域,海巡自應驅離。但在風浪中高速追逐難度和風險均高過程發生意外也是可以想像。匪夷所思的是,海巡竟拿不出影像,甚至第一時間不承認碰撞,平白喪失以理服人制高點

更糟的是,管碧玲等政務官心態。陸方基於自身主權主張,不願公開承認我方禁限制水域,但過去在執行面皆會尊重;我方行政官員到立院報告,官員與立委看法相異因而對事件稱謂有所不同,也是國會慣例。但翻船事件發生後,蔡政府不僅要求北京承認禁限制水域,管碧玲還公開糾正立委的「撞船」稱呼,想要面子裡子一把抓。

問題在,我方證據不足,無法以理壓倒對方。若要比拳頭大小,無論新國會新政壇局面,乃至論兩岸實力對比,都不是蔡政府可為所欲為。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管碧玲、邱太三雖擺足鷹派架式但「理」和「力」都不足支撐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管碧玲等綠營人物過去八年享盡頤指氣使的好日子,如今得學習快快回到現實世界。














聯合報社論/交接期亂象爆表,蔡政府別砸了最後招牌


2024-03-15 02:0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距離520交接前的「空窗期」亂象不斷,遭質疑政府螺絲鬆了。左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右為總統蔡英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和賴政府漫長的交接空窗,雖非政黨輪替,但政治與行政亂象無日間斷讓人憂心。上從陳內閣面對新國會難以招架而暴氣,中至多名內閣部長被點名無能失職,下至行政部門執行政策漫無章法;外至金門漁船事件處理失當使兩岸緊張擴大,內有蘇丹紅的食安危機沉痾糾結,種種問題皆考驗民眾對民進黨的耐心。蔡總統若不好好處理,除將砸毀自己最後的招牌,也將把巨大民怨一併移交給賴清德。

近月來陳建仁在立法院面對強大的質詢壓力,包括數位部長唐鳳、NCC主委陳耀祥、衛福部長薛瑞元、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都表現得荒腔走板。主要原因,立法院不再是民進黨一黨獨大,許多戰力慓悍在野新科立委加入國會,過去靠著民進黨立委及網軍側翼護航得過且過部會首長立馬現出原形。八年前蔡英文仗著「新民意」上台,但八年完全執政美好時光,卻是在磨損及怠忽民意中度過。如今,「更新民意」所呼喚的新國會,力圖重建民意監督的尊嚴,剷除「舊勢力」的腐敗和無能。

面對自己執政的最後餘暉,蔡總統最近選擇迴避出現在重大爭議事件中,只在若干儀式性的典禮中現身。這樣的選擇,無非是想持盈保泰,保住自己最大的執政光環。即便如此,現今諸多人事布局偏頗不當-例如唐鳳,若干關鍵政策決定偏執失焦-例如能源、司改和兩岸關係,功過都仍會回歸到她身上。外界正在盤點陳內閣中的不適任閣員,至少已有四、五人遭點名應下台。但被點名者其實只是最近出包的首長,若放眼長期表現,真正適任者恐怕屈指可數,那才是賴清德更頭疼的問題。

為什麼金門大陸漁船事件要拖到一個月後才道歉,為什麼蘇丹紅風波燒遍了全台還無法落幕?原因無他,是蔡政府過度耽溺於權力遊戲,因此忘了如何「正直面對問題」,忘了「依法行政」,忘了「專業優先」,忘了要「幫人民解決問題」。撇開上述四大忘記,蔡政府只記得的是「執政者的顏面」、「執政黨的利益」,也因此一切「政治化」處理高官凡事插手指使,有功上級爭攬,有過推給下級承擔,就造成今天的權責不分與亂象頻仍

一歲男童被保母虐死,三個月後才遭揭發,說明衛福部的社會安全網破漏處處,但它遮掩和卸責本事卻是一流。三月前北市府曾通報此一個案,衛福部卻回覆保母行為不算重大兒虐,這不是閉著眼睛瞎說嗎!再看,兒福聯盟社工遭上銬逮捕,被質疑是為轉移焦點;在引發社工團體強烈反彈後,於是執法的偵查隊長遭到申誡。要問的是,執法規定究竟如何?否則,現在地方員警也一片反彈,蔡政府又要處罰誰給外界看?

當蔡政府一切「泛政治化(這正是過去民進黨批評國民黨威權之語),當「依法行政」的信條遭到踐踏,試問,從中央到地方的眾多行政官員要根據什麼來行事?上級的臉色?或是對蔡政府喜好的猜測?還是自己升官圖路徑想像

行政部門的信念和倫理,過去八年遭到的踐踏,其程度令人難以想像。不僅如此,包括民主基金會董事長依例由立法院長出任的傳統,民進黨也是卡了又卡,千方百計要讓韓國瑜知難而退。事實上,這只是一個「雞肋」般的職位,所能掌控的錢和權都很尋常;其意義,主要是為了保持「國會外交」的傳統和國慶大典的榮光。蔡總統若連這點政治傳統都要推翻,只會使自己的執政留下「吃乾抹淨」的汙名,那就無比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