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724/web/◆ 聯合報社論/當醫護界都反彈,民進黨還守得住堡壘?
◆ 聯合報黑白集/陸委會變太上大法官
◆ 經濟日報社論/總統候選人端牛肉 核電聚焦
經濟日報社論/總統候選人端牛肉 核電聚焦
2023-11-14 03:48 經濟日報/ 社論
民進黨一貫的非核家園主張,因為賴清德「規劃把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的可能」,而有鬆動跡象。記者余承翰/攝影
三黨總統候選人針對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皆已提出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時發電結構的規劃。民進黨賴清德堅持非核家園,而民眾黨柯文哲及國民黨侯友宜則擬增加核電占比。因此,值得關注核電對發電成本及碳排放量的影響,以及世界各國尤其是近鄰日本及韓國對核電的態度。
目前國內的發電方式包括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及核能,而去年其占比分別為43.6%、38.8%、9.3%及8.2%。三位候選人對上述比率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的規劃如下:賴清德調整為20%、50%、30%及0%;柯文哲調整為15%、45%、30%及10%;侯友宜調整為14%、45%、29%及12%。換言之,賴清德擬增加天然氣及再生能源比重,但減少燃煤比重以及放棄核能,而柯文哲及侯友宜則擬增加燃煤之外的其他三種發電方式的比重。
目前燃煤及天然氣的每度發電成本相仿,而核能發電成本最低,故放棄核能會增加發電成本。台電及民間業者皆有使用燃煤、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發電,而民間業者在這三類型電的生產占比分別為18%、25%及80%。台電目前自行生產這三類型電的每度成本分別為3.51元、3.53元及2.33元,但分別以高出21%、22%及116%的價格從民間購電。至於核能只有台電使用,其每度發電成本為1.43元。根據上述數據,賴清德、柯文哲及侯友宜的建議,會使平均每度發電成本較目前的3.65元分別增加8.5%、2.2%及0.7%。
天然氣發電較燃煤發電的碳排放減少一半,而核電的碳排放又較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減少一半以上。因此,增加核電的占比不但可降低發電成本,也可減少碳排量。然而,柯文哲及侯友宜的建議意味著必須將核二及核三廠延役,及重啟核四廠,從而悖離民進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
核災及戰爭影響世界各國對核電的使用態度,也導致三位候選人對核電態度的分歧。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時全球興建中的核電反應爐達到186座的歷史高峰。不過,當年美國發生三哩島核電廠反應爐故障,而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蘇聯又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導致全球興建中的反應爐數目在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降到20座,但到民國一一O年(2021年)又增加到53座。核電占全球發電比重在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達到17.5%的歷史高峰,而總發電量則在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達到歷史高峰。民國一OO年(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災變讓全球核電發展下挫,但從民國一一O至一O八年年(2012年到2019年)間,全球核能發電量又呈上升趨勢。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時,核電占全球發電比重為9.8%。去年初開始的俄烏戰爭,天然氣價格因供給短缺而價格高漲,迫使歐盟在去年接納核電為綠電。而三位候選人中,除賴清德外,皆追隨歐盟的調整步伐。
我國貿易競爭對手韓國及日本,也視核電為未來減少碳排的重要工具。民國一OO年(2011年)的福島事件,導致日本核電由前一年25%的發電占比,到民國一O三年(2014年)歸零。不過,日本從民國一O四年(2015年)重啟核電,到了去年核電占比已達5%。去年日本又制定延長現有核電站運轉年限至60年,並新建核電機組,從而使核電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的占比增加到20%~22%的政策。至於韓國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時核電占比已達27.4%,並預計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可達32.8%。
三位候選人欲使綠電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占比達到目前的三倍左右。不過,目前我國已很難再尋覓廣闊場域來大幅擴張風電及太陽光電的投資,因而上述目標有如海市蜃樓。因此,我國未來極有可能步入日、韓及歐盟的後塵,需要增加核電占比,以加速減碳腳步。
聯合報黑白集/陸委會變太上大法官
2023-11-14 03:03 聯合報/ 黑白集
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秘書長徐春鶯被傳將列入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內,引發爭議。徐春鶯的國籍問題同樣引發話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聲稱,已取得我國籍的大陸人民,需放棄「中國大陸國籍」,才能就任公職。此舉,是針對民眾黨可能提名陸配徐春鶯當不分區立委而來;但陸委會也要求現任村里長的陸配依國籍法辦理,就荒謬乖張到極點了。
憲法把兩岸關係定位為中華民國的「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蔡政府要求大陸人民適用「國籍法」,等於把兩岸視為「兩國」,那麼,陸委會自己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況且,兩岸關係條例明文規定:在台設籍滿十年即可參選及擔任公教;這個規定有什麼不明白?
尤其,大陸人民取得我國籍並擔任公職者,過去即有縣議員、村里長等職,陸委會從未要求他們放棄中國大陸國籍。試問,這是陸委會過去違法失職,或只為了堵徐春鶯就擴大打擊面?蔡政府為了政治利益,連法令的信賴保護都不顧了。
事實上,在兩岸關係緊張下,連「註銷大陸戶籍」都有風險。半年前,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返陸辦理除籍卻遭逮捕,即是一例。可見,陸方幾無可能准許大陸人民以「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為由放棄其國籍。陸委會的要求,不僅是歧視,更無理剝奪公民參政權。
陸委會是奉承上意,為選舉操作反中。但如此粗暴,不但顛覆憲法,又擅自抺殺兩岸關係條例的規定,簡直把自己當成「太上大法官」了。
聯合報社論/當醫護界都反彈,民進黨還守得住堡壘?
2023-11-14 03:07 聯合報/ 社論
醫界對他列不分區立委有意見?陳時中日前在受訪表示,這是對個人的攻擊行為,並不可取。記者林伯東/攝影
當人們注視著藍白合的發展,在綠營那方,正發生的是醫護界的幾起反彈。醫界向來被視為民進黨的鐵桿板塊,但今年情況明顯不同。最近傳出,民進黨計畫把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納入不分區立委,醫界對此大為反彈,認為看扁醫界,並發動連署抗議。此外,醫護界人員將於十九日在凱道舉辦「黑十字運動」,要求改善基層醫事人員低薪苦勞處境。對此,蔡政府雖提出兩百億元的薪資挹注計畫,仍無法平息醫護人員的怨忿。
這次醫護界的反彈,一則有政治脈絡可循,二則具有社會結構性因素;兩者都與三年防疫所積累的不滿有關,也反映了蔡政府習於頭痛醫頭、甚至頭痛醫腳的輕率態度。其中,陳時中在擔任衛福部長及防疫總指揮期間,作岀諸多偏頗、專斷而違背專業的決策,卻因迎合民進黨的控制需要而受到重用,一再引發社會強烈的仇恨感。如今看來,醫界對此已感到忍無可忍。
陳時中去年在爭議中被民進黨提名參選台北市長,結果遭到嚴重挫敗。這證明,蔡英文總統對他的「錯愛」,已無法提供他任何「加持」效果。然而,陳時中卻繼續被委以重任,除出任賴清德台北市競選總部主委,如今民進黨又打算將他列為不分區立委,為他進入國會開路,因而引爆醫界的強烈反彈。醫界對陳時中的不滿,除認為其「牙醫」身分不足以代表整個「醫界」外,對他領導防疫期間的表現顯然極不滿意,認為他罔顧基層醫護的辛勞,卻把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這是極其難耐的事。
為此,醫界正展開連署,反對民進黨將陳時中以醫界代表身分納入不分區,建議改以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取而代之。據了解,在提名討論過程,周慶明是賴清德屬意人選,但蔡英文和陳建仁則更屬意陳時中,雙方將如何拉鋸,頗受矚目。諷刺的是,陳建仁和衛福部長薛瑞元極力為陳時中辯解,說他帶領三年防疫的「貢獻」功不可沒。但他們顯然忽略,陳時中對蔡政府的「貢獻」,正好就是民眾對他的「仇恨值」;蔡政府多麼不接地氣,由此可見。
比起醫界對陳時中的不滿,醫事人員對政府罔顧基層醫護辛勞的憤怒,則又更為真實。近幾年,護理人員爆發大規模出走潮,每年流失近五千名護理師,造成照護現場人力嚴重短缺。但蔡政府對此卻不聞不問,陳時中的防疫作為把大量風險和責任丟給一線護理人員,但應該給付的津貼卻拖欠不至,顯示政府將護理師當成苦勞的剝削心態。最近選舉在即,行政院才緊急編列兩百億元預算,聲稱明年將為醫事人員加薪;但這種臨陣補破網的撒幣心態,能買回他們的心嗎?
更荒謬的是,為了補足護理人員的人力缺口,政府辦理護理國考採取變通辦法,竟然是降低考試門檻;把難度較高的科目如「基礎醫學」的占比,由原來的廿%降為十%。此舉,也引發基層護理師的不滿,認為草率降低標準,是打擊護理師的專業形象,不顧醫護品質。然而,薛瑞元卻冷言冷語反譏說,要讓國考有更多人通過,護理師還反對,不曉得他們的邏輯何在?如此冷血的衛福部長,會在乎醫護體系的健全嗎?
這幾波醫護界的反彈,反映的都是醫事人員長期的積鬱,包括對政府凡事政治掛帥及敷衍了事的不滿,歷經三年防疫壓力鍋後的大爆炸。醫界人員長期挺綠,原有其本土知識分子的認同脈絡,但當目睹蔡政府的用人唯親、不問是非後,要如何再挺下去?民進黨還守得住這座堡壘嗎?